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发表于三国共同声明之中,实为中外古今所未曾有之外交成功也。然今后若不自我努力奋勉,则一纸空文,仍未足凭尔。”他的兴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领土问题,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等被日本掠夺之中国领土与琉球群岛比较,价值重点孰先孰后,在蒋介石那里,排序明确。
但是韩云华却知道蒋介石的开罗之行中将会留有一个让全中国人为之惋惜的遗憾,历史上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告知他三天内去北非,请蒋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与他在开罗会晤,希望蒋11月22抵达开罗。蒋接到电报后,认为这是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恢复中国国家利益的好机会,于是要求手下官员拟订会议方案。其中涉及中国政治方案包括:战争后将东北、台湾及其彭湖列岛交还给中国,并无偿接收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22日召开,期间蒋与罗斯福会谈4次。11月23日晚,蒋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并对蒋说:“琉球系列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用不正当手段抢夺该岛的,也应予剥夺。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联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
这原本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但是罗斯福突然提出将琉球群岛交给中国却大大出乎蒋的预料,蒋不知道如何回答。过了一会,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两国共同管理为好。”蒋这么一说,罗斯福觉得蒋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往下说。在11月25日,蒋与罗斯福再度会晤时,又谈到琉球群岛。蒋还是坚持共同管理。蒋为什么不要琉球群岛?据后来跟蒋到开罗的国民党官吏分析,蒋去开罗主要是争东北、台湾及彭湖列岛,没有争琉球群岛的计划,另一方面,蒋怕中国得到琉球群岛后,日本战后找中国扯皮,中日两国再度结新怨,白白错失了收复琉球群岛的大好时机,更为让人惋惜的是导致后世中日两国就钓鱼岛问题纠缠不休,如果当时蒋介石能毅然收复琉球群岛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后面那么多的麻烦了。韩云华参加开罗会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借此机会先确定了琉球群岛以及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不给后世小日本留一点可钻的空子。
中美会谈在韩云华的期待中正式开始,果然如韩云华所料,双方很快就中美双方提出的8个问题达成了共识,在最后罗斯福总统询问中国方面是否有意接手琉球群岛时,在蒋介石犹豫不决的时候韩云华果断滴提出了关于琉球群岛的主权要求,并且得到了罗斯福的同意。
至于接下里的记过会谈韩云华一点兴趣也没了,倒是2月10日上午罗斯福派人通知韩云华,希望他能参加下午的军事会议,讨论对德日意三国协约法西斯势力的军事部署。
军事会议比起政治会议就要现实得多,政治会议提的大多数都是战后的政治格局,那些都是看不见的利益,双方虽然争得你死我活,但是打的都是口水仗。但是军事部署可是实实在在地需要出兵出钱,那可不是小数字,所以几国都极为谨慎。
谈了一个多小时就听到几个大巨头在哪里扯皮,听得韩云华脑袋都晕了。
“首相阁下,贵国海军究竟何时能够在印度洋上集中,并如何取得制海权,我认为这对缅甸作战至关重要,我希望有所了解。”开口询问的是蒋介石,他本人对于英国政fu以及垃圾的英国士兵在亚洲战场上的表现很不满意。
丘吉尔搪塞道:“委员长阁下,海军作战的详细计划仍需研究,以后我们两个人单独会谈时我会告诉您。。。。。。。。”
双方就像捉迷藏一样躲躲闪闪,一个多小时一点进展也没有,更没有人提出详细的作战计划,令韩云华大失所望。
~www。《网》~本章节由网书友发布 Www。
第六百三十章:盟军的军事部署
【网 Www。】第六百三十章:盟军的军事部署
对于盟国之间相互扯皮的表现罗斯福和斯大林都极为不满,英国自从开战以来,除了乐观的精神还算值得称道之外,其他方面的表现极为令人厌烦,而英国除了本土的皇家海军还算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外,英国的陆军相比较起来就要差得远了,英国远征军在欧洲大陆上的连连惨败着实让嚣张了几个世纪的英国人赶到丢脸,而驻扎在印度的英国陆军更是一群豆腐渣,在日本陆军的打击下不但丢了新加坡这样的要塞,同时还把香港和缅甸等地都丢了,可谓是毫无建树。WwW。
而丘吉尔不在自身找原因,反而不断地想要维持大英帝国所谓的颜面,甚至于不惜同中国将关系搞僵。
罗斯福同斯大林对望一眼,决定让韩云华这位神奇将军上去结束这场闹剧。作为这次开罗会议的发起者以及整个盟国方面的输血机器,美国政fu在盟国中的地位是超然了,罗斯福本人也不自觉地成为了世界最核心的几个权人。只见他站起来大声说道:“各位先生们,万恶的法西斯势力将战火引到了整个世界,这场大战现在已经席卷了欧亚非大洋洲等地,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这场可怕的战争,我们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唯一能做的就是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德日意三国的疯狂侵略。再多的争吵都是没有意义的接下来就听一听来自中国**的神奇将军韩云华先生对今后战局的看法,希望他能够为我们提出好的战略设想。”
站在发言台上韩云华感慨万千,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中国终于成为了被世界各国承认的大国,中国人民从晚清一直奋斗到现在,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革命道路上多少辛酸多少曲折,最终引来了今天的关荣与辉煌。
不过韩云华却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固定永恒的。尽管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四大国”之一,却是大国中的弱国。而且大国并不是强国,大国只是大国,在美英等国眼里中国只不过是一只长得大一点的肥羊而已,能够为自己争取领土的能力有限。中国对于盟国中的这些真正的大国强国抛过来的橄榄枝也不敢全部接纳,还需仰察美英等国意图之真伪,这当然无奈。而且,中国成为“大国”资格的前提,必须是罗斯福的设计与美国的战略相符合,符合美国的利益那就是大国,不符合那么就会迅速转变为小国弱国。得失之间,转换迅速。
能获得参加开罗会议资格,讨论战后格局,无论对于此时的中国还是蒋介石再或者是**方面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但是,现实的残酷性在于,蒋介石的机会来自罗斯福的安排与坚持,正如**的机会来自于斯大林的坚持一样。但是此时的英国,并不完全接纳中国成为“大国”成员。尽管用罗斯福的说法是:“英国、俄国、中国和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世界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但那只是罗斯福的冠冕堂皇的说辞而已,一旦回到国家利益的角度?论及对华政策,罗斯福则会对助手说:“我们的对华政策不是根据感情制定的,它是根据开明的民族利己主义制定的,其动机是出于国际安全和福利的考虑。”可见中国的地位其实是在摇摆之间,并不稳固。
韩云华拿起有些笨重的扩音器调了调音量,然后大声道:“各位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领导以及高级军官,原本由我这个资历较浅的中**官来发言似乎有些不妥,也有一些人心里会有意见,但是我却很感谢斯大林同志以及罗斯福先生的信任,对于今后的对敌作战我本人有一套完善的作战计划,这份作战计划我之前也向罗斯福先生以及斯大林同志透露过部分战役,今天我本人就向各位详细解释一下我的这份作战计划。”
“根据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局的最新变化,我将整个世界分为四个战场,第一战场当然是苏德战场,也就是所谓的东线战场,东线战场上的战略布局已经在一个月前完成,这个涉及到苏联国家机密,所以我本人不便透露,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最多半年的时间,德国纳粹将会从苏联的国土上完全消失,展现将会推入东欧其他国家境内。”
“第二战场是东亚战场,其实就是中国战场,当然还包括部分朝鲜战场。第二战场上的情况虽然复杂,但是日本已经败象以露,我们**方面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对盘踞在北中国的日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同时**将会和国民政fu联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