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捋须点点头,这是战场上常用的威慑,通常是用重甲骑兵在敌阵前奔腾,威摄敌军心理,元庆此举如同一撤,秦琼上场获得满场鼓掌喝彩声,而元庆则反其道行之,以一种威压之势压迫众人,从这一点便可看出秦琼和元庆的不同,泰琼是以义气服人,而元庆是以威压制人,和自已的风格极其相似。
当真是有其祖必有其孙,杨素忍不住有一点暗暗得意,但同时他又有一点担心,如果光威慑而后劲不足,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会令人反感和鄙视,只有威慑后战胜,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元庆的箭法真的能胜过泰琼吗?
杨元庆已经奔到白线外,一百五十步,他竟是站到一百五十步外,引来在场两千余人一片惊呼,泰琼的神色变得异常凝重,这是杨元庆在展示他三石引的威力。
杨元庆缓缓抽「展翅冇水印」出一支铁箭咬在。中,随即又抽「展翅冇水印」出一支狼牙箭,他策马疾奔,马蹄声如雷,十步刹那间冲出,随即二十步冲过,他依然没有射箭,杨素的脸上露出担忱的神色,只剩下十步,元庆最多只能射一箭。
此刻万众瞩目,所有考生的目光都盯住了杨元庆,很多人都露出了不屑的眼神,二十步居然还不射,这也未免太自负了,程咬金忍不住重重一拍大腿,哀声求道:“我的娘啊!杨大哥,你倒是射啊,我十吊钱没了。”
泰琼的目光却是盯着杨元庆口中的铁箭,他听师傅说过,西北名将鱼俱罗用铁箭,他不相信杨元庆也能用铁箭。
已经二十七步了,眼看就要冲出骑射去,很多人都嘲笑地大喊起来,“喂!边塞军,到底行不行啊!”
就在这时,杨元庆身子一侧,张引便是一箭,狼牙箭如流星赶月,向绳索上方的横梁射去,就在箭脱弦而出的同一时刻,他身子向后一仰,几乎是平躺在马背上,取下口中铁箭,双膀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出,铁箭如一条黑龙,向狼牙箭直追而去。
“咔!,狼牙射中了横梁上细绳,细绳断裂,铜铃蓦地向地上坠落,可就在离地面还有三尺,铁箭瞬间而至,‘砰!,的一声脆响,铜铃在半空被铁箭射得爆裂粉碎,四散落地。
四周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呆呆地望着地上的铜铃碎片,目光充满了难以形容的震惊,半天,很多人嘴都合不拢,秦琼轻轻叹息了一声,论技巧和力量,他远不如杨元庆,论霸道他更是相差太远,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杨元庆会被皇帝封为天下第一箭。
直至过了良久,鼓掌声才忽然如雷鸣般响起,呼喊声直冲云霄,这一箭将他们彻底征服了,连杨素也忍不住为孙子鼓掌,这是他所见过的最髅彩的一箭。
妞妞激动得捏紧粉拳,泪眼都要流出,杨元庆的雄姿英发和霸道绝伦的箭法将她的芳心也彻底征服了。
第三十三章 御房进谏
第三十三章御房进谏
武举的兵器考已经正式开始了,杨素的马车离开了大营,他还要去巡视甲榜,杨巍也被一同带走,他和妞妞走在后面,眼中对杨元庆的崇拜依然没有消失,杨元庆今天一百五十步外『shè』出的这两箭,将令他终生难忘。首发
妞妞见杨巍一直口中念念有词,不由笑道“胖三郎,你还现在想去边塞吗?”
“想去!”
杨巍毫不犹豫道“我一定要去,在京城练不了真正的箭术,『yòu』『huò』太多了,我要去边塞练出真正的箭术,回来后再扬眉吐气。”
杨巍看一眼妞妞,也笑问道“妞妞,你也要去边塞吗?”
妞妞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他要我去,我不得不去,不过,我也想去草原看一看,在草原上zì yóu的、无拘无束的骑马奔驰。”
妞妞闭上了眼睛,她脑海里想到的却是另一幅画卷,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草原绿草茵茵,一望无际,她赶着一群雪白的羊儿在河边漫步吃草,不远处一顶帐篷是她的家,远方,她的元庆哥哥正扛着从『yīn』山打来的猎物,兴冲冲地向家里赶来,猎物中还有一只火红的狐狸,那是专『mén』给她的礼物。
马车前,杨元庆正和祖父小声地谈论着下一步的策略。
“从这次比箭测试便很明显地看出,这次至少有一半的世家子弟都有问题,两百人左右吧!我估计真正留个寒『mén』子弟的名额最多只有二十个,元庆,这个问题很严重,这对你是考验,也是机会。”
“祖父是要把这件事全部『jiāo』给我吗?”
“是的,我觉得你有这个才能,你身上有一种主帅的气度,你就能考虑全局,谋定而后动,祖父相信你。”
杨元庆沉思了片刻道“祖父想知道我下一步想怎么办吗?”
“不!我不想知道。”
杨素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想看你的结果,你尽管放手去做,不要怕得罪宇文述,你要记住祖父一句话,你的敌人越多越强大,圣上才会越重视你,这是他帝王之术的需要。”
杨元庆点了点头,“那孙儿就不陪祖父了。”
“你去吧!带上巍儿和妞妞,让他们替你跑『tuǐ』,等你把宇文述干下去了,我再告诉你该问圣上要什么赏赐。”
杨素微微一笑,吩咐一声,马车加快速度向京城而去。
杨元庆带着杨巍和妞妞进了城,在一个角落里,他有话要对他们说。
“元庆,需要我做什么?”
杨巍对杨元庆的崇拜,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服从,他愿意为杨元庆效力。
杨元庆笑问道“给你牵线买武举那个人,你还能找到他吗?”
杨巍挠挠头笑道“那个人也在考武举,不过我可以找另一个人,也是我的朋友,很可靠,如果这人不行,我还有其他路子。”
“你先去把这个人找到,然后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办好后在我府上等我。”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杨巍调转马头也走了,妞妞却秀眉轻蹙道“元庆哥哥,你也让我做点什么,我总不能一天到晚跟着你,无所事事。”
“你也有事呢!”
杨元庆笑道“我不会让你闲着,你马上去一趟我们常吃饭那家酒肆,酩酊醉乡,你去把三楼最左边那两间雅室包下来,包下整整一天。”
杨元庆把钱袋递给她,“然后再买点酒菜回家,今晚咱们就不出去吃了。”
妞妞就担心自己没事做,她嫣然一笑,接过钱袋,也催马走了。
杨元庆则直奔皇宫而去
此时还不到中午,早朝已散,大臣们都去了各自朝房,开始处理当天的政务。
杨广也和往常一样,忙碌地批阅奏折,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奏折让他批阅,一直要忙碌到深夜,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也只是刚建立雏形,还不像后来唐朝那样君相分权,隋朝的相权较小,君权极大,这一样君主的劳累也是难以避免。
杨广正当盛年,体力极好,他也渐渐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劳累。
这时,一名老宦官在『mén』口禀报,“陛下,杨元庆在殿外求见,说有大事要向陛下禀报。”
杨广停一下笔,便笑道“让他进来吧!”
杨元庆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快去向御书房走去,杨广身边的几个宦官都是在晋王时期便跟随他了,跟了他几十年,对他非常了解,他们也知道杨元庆在圣上心中和别人略略不一样,一个最简单的语气,圣上让别人大臣进来,都会说‘宣他觐见!’
而对杨元庆却说,‘让他进来吧!’口气完全不同,这是对雍王和齐王才会用的口气,正是明白这一点,宦官们对杨元庆都颇为殷勤,一路接引他向御书房而去。
杨元庆走到御书房前,耳畔忽然响起一个低低的声音,“圣上心情很好!”
杨元庆一回头,立柱旁站着上次那个姓李的老宦官,笑眯眯地望着他,虽然上次他劝自己造势澄清被革除杨家的原因,但这件事杨家守秘很严,也基本上没有流传出去,他也就没有了造势的必要。
可也正是因为他给了老宦官一点金子,使老宦官对他有了一丝好感,会用某种特殊的方法报答他,比如现在,他低声说一句‘圣上心情很好’,就无疑让杨元庆吃了定心丸,他知道该怎么向杨广进谏了。
“陛下,杨元庆来了!”宦官站在『mén』口向杨广禀报。
“进来吧!”
杨广语气很轻松,看样子今天没有遇到什么让他烦心之事,杨元庆快步走进御书房,单膝跪下,行一个军礼,“臣杨元庆参见皇帝陛下!”
杨广昨天晚上也同样得到消息,昨天晚上杨素回府后要求把杨元庆接回来,结果遭到全府人反对,这让他一颗心也放下,本来以为杨素归来,杨元庆之事要发生变局,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杨家已经不能接受杨元庆归来。
杨广见杨元庆穿着盔甲,便笑道“你是准备回大利城吗?”
“回禀陛下,今天微臣陪同祖父去武举考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