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明白了,他点点头,也接口道:“所以齐王利用杨峻来给我传一条消息,段德cāo已经投降了齐王,让我相信,齐王会用段德cāo的军队来发动兵变,或许他的骁勇可以畅通无阻来攻打东宫,是这样吗?”
“正是如此!”
话音刚落,门外有侍卫急声禀报,“殿内,宫中有入紧急送信而来!”
李建成和柴绍几入对望一眼,配合得真是默契o阿!
李建成快步走出大殿,一名宦官正焦急地来回踱步,看见李建成出来,他扑上来跪地大哭,“殿下!圣上圣上崩了。”
尽管李建成知道这里面有诈,但消息突来,还是令他心中悲痛万分,泪水扑簌簌落下,一下子瘫坐在台阶上,他忽然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这时,后殿里的几十名官员也闻讯出来,听说圣上驾崩,顿时一起大哭起来,整个显德殿前悲声一片。
宦官又哭道:“圣上驾崩,后宫无入做主,圣上尸寒于床,恳请殿下去处理圣上后事。”
柴绍点点头,“你去回去,殿下马上就到。”
宦官抹去眼泪,回宫去禀报了,柴绍和王圭连忙扶起李建成,将他搀扶回书房,这时柴绍低声道:“殿下先不要伤心,这必然是假信,骗殿下进宫,圣上很可能还在。”
李建成叹了口气,“虽然知道是齐王之计,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我悲从心来。”
“殿下,这是入之常情,但现在不能悲伤,必须要商议对策,微臣建议,将计就计。”
李建成快步走到地图旁,研究进宫线路,他想知道,齐王会在哪里埋伏,以对付自己。
这时,王圭用手指点了点玄武门,“殿下,必然是在玄武门!”
“为何?”
“原因很简单,一是东宫进内宫最近的一条路便是走玄武门,殿下心急如焚,走玄武门的可能xìng最大,其次玄武门外禁苑是羽林军的驻扎之地,殿下既然获得羽林军的部分支持,那殿下走玄武门的可能xìng就更大,所以微臣几乎敢断言,伏兵就藏在玄武门内,等待殿下入宫,殿下只要进入玄武门,他们会立刻关闭宫门,把羽林军隔绝在外。”
“可是玄武门也是羽林军镇守,这又怎么说?”
王圭叹了口气,“殿下忘了吗?齐王妃之兄杨彦卿也是羽林军郎将,羽林军内,齐王一样可以收买。”
李建成负手沉思良久,一咬牙道:“这是他丧心病狂,不给父皇善终,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说到这,李建成转身吩咐柴绍,“你立刻去一趟禁苑羽林军军营,找到长孙顺德,告诉他,父皇已经驾崩,我需要得到他的支持。”
老高读三国随笔之一【刘表为何接收刘备】
老高读三国随笔之一
我就在想,刘备投靠刘表时,蔡瑁在一旁权衡利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为什么刘表还要接受刘备,难道真是孙乾的三寸不烂之舌?或者是刘表好名声。
我看不尽于然。
刘表是把刘备安置在新野,新野在哪里?实际在南阳郡,宛城之战后,曹cāo已经占领了南阳郡的一半。
我们再看三十五回:单福新野遇新主。
‘却说曹cāo自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就探看虚实。’
这是三国演义的原话,关键就在这樊城,樊城在哪里?
我们说现在的襄樊,实际上就是指襄阳和樊城一体,打开三国地图,襄阳在汉水南岸,樊城在汉水北岸,两城隔江而望。
看书中的意思,樊城已经被曹cāo占领。
而新野在哪里?在樊城的北面,宛城南面,实际上就被曹cāo势力包围住了,可以说新野是荆州刘表势力在南阳郡的一块飞地。
刘表居然把刘备安置在曹cāo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当然,建安六年时曹cāo或许可能还没有攻下樊城,但当时曹cāo势力已经攻下宛城,兵指荆襄。
假如曹cāo南下荆州,如果渡江夜袭襄阳,襄阳很可能被偷袭,这种情况下,就很需要一个缓冲势力驻扎在南阳。
这个缓冲势力原来是张绣,这也是刘表最终接受张绣占领南阳的原因之一,刘表是利用张绣来做他和曹cāo的势力缓冲带,就像老高在天下枭雄中描写,杨元庆特地留下窦建德作为隋朝和李密的缓冲一样。
建安四年,张绣被灭,曹军虎视荆州,刘表的缓冲势力消失。
这个时候刘表就急需一个新的缓冲势力,建安六年,刘备来荆州,正好满足了刘表的这个需求。
曹cāo若南下,是先攻刘备还是先攻他刘表?
事实证明,曹仁屯驻樊城,并没有打对岸的襄阳,反而北上打新野刘备,这就证明刘表的战略完全成功了。
虽然刘备抵挡不住曹cāo大军的攻势,但他至少起到一个烽火台的预jǐng作用,能给荆州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蔡瑁虽然颇有眼光,但他却比不上刘表的深谋远虑,刘备一出现,刘表立刻便想到了刘备的缓冲作用,这也是刘表一再容忍刘备这个枭雄的缘故。
老罗却没有仔细写出这些东西,毕竟篇幅有限,就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在老高的新书三国中,这些东西就要写出来。
。。。。。。。。(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隋唐大战(二十)
第九十章 隋唐大战(二十)
目前长安一共有四万守军,其中羽林军和金吾卫各两万人,金吾卫是负责外廓城和各处城门,平时维持秩序,战时上城防御,而羽林军则是防御皇城和宫城,在去年冬天发生杨元庆率军偷袭长安事件后,宫城和皇城的防御都变得异常严密。
不过羽林军只负责宫城的外围,包括宫城一段的城墙城门,内宫却不是羽林军的管辖范围,是由千牛备身负责安全,羽林军的驻地便是宫城北面的禁苑,曾经被杨元庆一把火将军营和官署焚毁,后来由重新修建。
此时羽林军大将军长孙顺德正是在自己的官署内,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是长孙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李渊忠心耿耿,也极得李渊的信任,封他为羽林军大将军。
尽管去年底杨元庆险些攻破宫城,长孙顺德有所失职,但李渊并没有治他的罪,依然对他信任有加,令长孙顺德又是羞愧,又是感激,更加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
最近太子和齐王的矛盾渐渐深化,已经到了生死相搏的程度,掌管两万羽林军的长孙顺德便显得愈加重要,太子和齐王都分别找过他,不过长孙顺德却坚持中立,只向李渊效忠。
尽管李渊的旨意是让他听从齐王的命令,但李建成仁德宽厚,李元吉却凶狠残暴,在感情上他是偏向太子李建成,只是圣意难违,他只得听从齐王的命令。
虽然是这样,但长孙顺德只执行公务,齐王的私人调令,他一概不理,不久前,李建成希望他能派兵保护东宫,长孙顺德认为这是他的职责,便不顾李元吉的反对,派出三千羽林军护卫东宫。
这两天,长孙顺德得到手下禀报,羽林军左军中郎将杨彦卿和齐王有过几次秘密接触,往来频繁,长孙顺德便生了疑心,杨彦卿可是齐王妃之兄,不会是因为齐王无法拉拢自己效忠,转而拉拢自己手下吧!
杨彦卿手下有两千人,负责玄武门的防御,权责极为重要,由于秦王兵败,齐王发难之rì越来越近,长孙顺德的心中便有些担忧起来。
长孙顺德正坐在房间里看书,这时,门外有亲卫禀报:“大将军,柴驸马有急事求见。”
长孙顺德心中一怔,难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当即令道:“请柴驸马进来!”
片刻,柴绍匆匆走进了房间,悲声道:“长孙大将军, 圣上。。。。。。驾崩了!”
长孙顺德惊呆了,话从柴绍口中说出,不会有假,他顿时双膝跪下,放声大哭,“陛下!”
柴绍连忙拉住他,忍住悲痛道:“大将军,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形势危急,太子即将被害,太子殿下向大将军求救!”
长孙顺德抹去眼泪,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会全力保护太子安全,圣上既逝,太子就是新君,我理当效忠于他。”
这是他给李建成的承诺,一旦李渊驾崩,李建成自然继位,他就会效忠李建成,李渊对他下达的命令也就失效了,既然他已承诺,他自然会遵守自己的诺言。
柴绍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枚李建成的玉符令,交给长孙顺德,“如果长孙将军愿效忠新君,请受此令!”
长孙顺德接过玉符令,将它放在桌上,双膝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臣长孙顺德愿效忠新君,万死不辞!”
柴绍心中大喜,长孙肯效忠,那他们大事可济,他急忙低声道:“现在太子殿下要进宫为圣上处理后事,但我们得到情报,齐王已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企图要加害太子,太子希望大将军能协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