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元庆呵呵一笑,“敦煌萧氏可是大隋的功勋名门,当年我从敦煌带走的十八名文士中,萧家子弟就有三人,现在都是大隋的骨干,我一直很感激萧氏家主,等拿下江陵后,我一定会登门拜访,感谢故人。”
杨元庆的重视令萧彦琦心中感动,但他听懂了杨元庆话中有话,恐怕是要萧家在攻打江陵时效力,他连忙躬身道:“萧家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殿下。”
杨元庆见他颇为机敏,便笑着点点头,目光转向了长史韩潞,问道:“韩长史有什么想法?”
韩潞是长沙郡本地人,显得有些拘谨,进屋后便一言不发,见杨元庆问他,他紧张得结结巴巴道:“卑职。。。没有。。什么想法。”
杨元庆见他颇为紧张,便笑了笑,“我相信韩长史一定善于文书,我很期待看一看韩长史写的奏疏,让我了解一下长沙的风土民情。”
韩潞心中感激,连忙道:“卑职一定写一份奏疏,尽快递上,”
杨元庆还想再问一问长沙郡的情况,就在这时,门外有禀报,“殿下,有军情!”
杨元庆笑着向两人点点头,起身走到门口,一名亲兵将鹰信递给杨元庆,杨元庆打开纸卷看了一遍,脸sè顿时yīn沉下来。
。。。。。。。
议事堂内,谢映登和来弘低着头,站在杨元庆面前不敢吭声,这是杨元庆第一次来江夏发怒了。
“这就是你们做的事情吗?”
杨元庆拍着桌子怒斥他们二人:“明明知道江陵郡有唐军水师,却只派一千人护卫船队,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谢映登和来弘吓得战战兢兢,谢映登低声解释道:“因为只是送补给,所以不想占用太多军队,怕江夏兵力不足,而且我们只有三百艘战船,还要考虑运送军队过江,必须要留下两百艘大船,另外那个领船人告诉我,可以夜间通过江陵,不会被发现,卑职便相信了他的话。”
“相信他的话?”
杨元庆连声冷笑:“你一个堂堂的江南西道总管,右武卫大将军,竟然相信一个船夫的话,还亏你是百战之将!”
谢映登单膝跪下,“卑职知罪,愿承担一切责任。”
来弘也单膝跪下,请罪道:“此事卑职也有责任,请殿下责罚!”
这时,旁边韦云起劝杨元庆:“殿下,他们确实也有苦衷,不敢过于分散兵力,只能用险计,听说唐军也向襄阳增兵了七万人,襄阳的唐军已达十五万人,这个时候,谢将军更不敢轻举妄动。”
杨元庆这时候想起了当年李世民的中原之战,由于没有调兵权,就像傀儡似的被长安的李渊指挥,现在谢映登应该也是一样,自己虽然给了韦云起一定的权力,但他也不敢做出太过于重大的决策,想到这,杨元庆的怒气也消去了几分,便摆摆手,“起来吧!”
杨元庆背着手走了几步,他回头看了一眼谢映登,问他道:“如果你有调兵权,你准备怎么做?”
谢映登沉声道:“卑职会把杜伏威军调来江夏郡,然后我们集中兵力扫荡荆襄船只,使我们在水面上占有绝对优势,然后用普通士兵把夷陵郡的骑兵换出来,利用水面优势和骑兵优势和唐军决战。”
杨元庆缓缓点头,对韦云起道:“传令吧!让杜伏威军立刻南撤江夏郡。”
韦云庆明白了杨元庆的意思,不仅仅是接受谢映登的建议,同时也是将隋军撤到长江已南,利用水上优势向唐军发动进攻。
他立刻起身行礼道:“卑职遵命!”
。。。。。。。
三天后,一队队从永安郡南撤隋军乘船渡过长江,向江夏集中,与此同时,隋军五百艘海船满载着三万隋军步兵和一万骑兵离开了江夏郡,向南郡江陵城浩浩荡荡驶去。
。。。。。。。
就在江陵粮船事件发生两天后,襄阳城也接到卢祖尚的紧急报告,李孝恭也意识到了这次粮船事件极可能会引来隋朝大军,他也立刻派柴绍率领五万大军南下支援江陵城。
江陵城风云际会,一次由隋军粮船事件所引发的隋唐大战,即将在江陵城爆发,从而也拉开了隋唐两朝争夺荆襄的序幕。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九章 夜袭江城
公/安县位于长江南岸,距离江陵约八十里,是南郡的一个属县,公/安县原本只有三百驻军,十几条快船,负责巡逻江面,在粮船事件后,卢祖尚意识到了公/安县的重要,便将它的驻军增加到一千人,大小船只也增加到五十条,昼夜巡防。
公/安县只是一座小县,人口仅千余户,紧靠长江边,军队便驻扎在城内,在距离城池约两里处,有一条注入长江的小河,唐军将这条小河视为天然港湾,五十余艘大小船只就停在这条小河内。
自从粮船事件后,公/安县唐军也仿佛知道隋军会来报复,变得格外jǐng惕,昼夜有士兵在小河边巡逻,保护船只。
这天晚上,乌云蔽rì,月暗星黑,江面和大地都被黑沉沉的夜sè所笼罩,和往常一样,百余士兵在小河两边巡逻,护卫着河里的三十几条船只,应该是五十条船只,而十几条船只去江面上巡哨未归。
夜里格外寂静,温暖的chūn风吹拂着河畔的杨柳,几百株杨柳已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在距离小河约五六里处,有一座低缓的丘陵,高十余丈,长约二十余里.
丘陵上长满了大片茂密的森林,此时,林内人影重重,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已不知不觉潜伏进了这片森林。
为首大将正是王君廓,此时王君廓的眼睛都闪烁着yīn冷而凶狠的目光,两天前,一些从运粮船上逃脱的隋军士兵跑到了夷陵县,向他汇报了运粮船被拦截的事件,令王君廓勃然大怒。
王君廓有一万余匹战马,每天需要大量的草料,而南方牲畜不多。根本没有这么草料来养活他的战马,他只得想法设法到处寻找豆饼和麦秆,麦秆粗糙,战马不肯吃,只好切细碎,加入粮食豆饼喂马,结果军粮也开始紧张起来。
王君廓每天都在缺粮少料的煎熬中度过,等待着运粮船只到来。不料他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盼来的却是补给船被拦截的消息,这个消息令王君廓杀机迸发。
此时,王君廓躲在树林内耐心地等待前方内港船只的消息,这次他夜袭公/安县有两个目的,一是夺取船只,第二便是抓俘唐军。他需要用唐军战俘去换取部分草料,他已经被马料短缺折磨得jīng疲力尽了。
在距离河港约百步外的河水中,躲藏着十几名水xìng极高的隋军士兵。他们每个人都jīng赤着上身,身后只背一把刀,为首是一名偏将。此人正是运粮船的偏将袁嵩。
袁嵩是九江郡人,自幼在江边长大,水xìng极熟,跳船逃生后,他游上了岸。带领六百余名同样逃生的隋军士兵前往夷陵郡投奔王君廓。
袁嵩年约三十岁,少年时做过水贼,杀人越货,心狠手辣,极为凶悍,在九江郡一带颇为有名,绰号‘江狼’,二十岁时改邪归正从军,跟随来护儿打过高丽,后来便一直跟在来护儿身边,最后随来护儿一起投降了隋军。
这次江陵粮船被劫,对他而言也同样是奇耻大辱,若不找回这个场子,就坠了他‘江狼’之名,袁嵩目光如狼一般盯着百步外的河港,他们有两个任务,一是探查情报,其次是保护着浮桥——一座由二十几条小船铺上木板连成的临时渡桥。
“袁将军,好像回来了!”一名士兵指着远处河港低声道。
河港两边每隔十几步就插一支火把,火光猎猎中,可以看见一支船队正驶入河港,这是江面巡哨的船队回来了,隐隐传来了喧闹声,他的机会非常短暂,必须赶在下一队哨兵出江巡视前拦截住所有船只。
袁嵩立刻吩咐一名手下,“速去shè火箭!”
火箭藏在岸上,火箭shè出,就是行动的信号,士兵立刻爬上岸,猫腰向黑暗深处奔去,袁嵩则一摆手,“三人跟我来,其余守桥。”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沉入水中,消失不见了,后面十几名手下分头行动,三人跟着他潜水向河港而去,其余人则调头游向不远处的小桥。
袁嵩像一条鱼一样在水底潜游,他经验丰富,从一艘艘船下面游向河港口,所谓河港其实就是小河入江的一段,约两里长,河内沿着东岸依次停泊着五十艘大小船只,大船千石,小船百石,都能抵御江浪拍打。
此时正是一更时分,正好到了换岗之时,巡哨船队从长江归来,而另外百余人则准备出发,使得河边乱哄哄的,喧闹笑骂声此起彼伏,不远处有十几间屋子,是巡哨士兵的休息之处,巡哨归来的士兵向屋子奔去,而准备巡哨的士兵则懒洋洋、慢吞吞,一个个睡眼惺忪,叫骂连天。
只用一炷香的时间,袁嵩和三名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