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0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元庆迅速瞥了她一眼,默默点了点头,萧月仙咬了一下嘴唇,柔声道:“其实一块旧绢,一支老钗都有她的jīng灵依附,不一定要去墓前,我觉得。只要是把她的旧物放在身边,就是一种哀思的寄托,对逝去的生灵也是一种莫大的宽慰,所以在我的家乡要同时建衣冠冢,就是为了这种寄托。”
萧月仙的声音轻柔动听,俨如一股清泉从杨元庆心中淌过,他没有想到萧月仙的心思竟是如此细腻,如此善解人意。如果说之前他只是被萧月仙所吸引,这一会儿,他有点喜欢上了这个温柔解意的女子。
他握紧了腰间的盘郢剑。不知这把剑上没有附上杨丽华的一丝jīng灵。
“殿下,我能问你一件事吗?”萧月仙鼓足勇气问道。
“你是想问你父亲吧!”
杨元庆对她的语气也宽容起来,笑道:“我已加封他为太子少保,他现在江都,暂任江都刺史,替我稳住江都局势,等平定天下后,他会进京荣获高职,我既然已答应不杀他,自然不会食言。”
萧月仙一颗心放下了。她心中感激,低下头小声道:“我只有这一个亲人,只要殿下肯善待他,我愿尽心竭力服侍殿下。”
“我希望你跟我,不是因为我善待你父亲,而是真心愿意跟我。”
说完。杨元庆呵呵一笑,转身回舱去了,萧月仙凝视着他走远,轻轻咬住嘴唇,摘下了帷瑁,露出了一张清丽绝伦的脸庞。。。。。。
时间渐渐到了黄昏时分,杨元庆坐在桌前疾书,他在写一份改制的方案,将三省恢复汉名,内史省改名为中书省,内史令改为中书令,门下省的纳言改名为门下侍中,加大御史台和各部侍郎的权限等等。
他需要在江夏时把这份方案写完,交人带去太原,交给紫微阁讨论。
就在这时,有人敲了敲舱门,传来萧月仙的声音,“殿下,我可以进来吧!”
杨元庆脸上露出了笑意,他早上已发现萧月仙其实并不是冷淡之人,从她喂白鹭,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女子,她的心中其实有活泼的一面。
“请进吧!”
门开了,穿着一身紫sè长裙的萧月仙端着一杯茶慢慢走了进来,这一次没有再戴帷帽,乌发如云,一张俏脸细润如脂,粉光若腻,她见杨元庆注视着她,脸上蓦地一红,染上一抹晚霞。
“上午风大,所以要戴上帷帽。”萧月仙羞赧地解释上午戴帽的缘故,得到杨元庆对父亲的承诺,她心中的不安和悲戚也一扫而空,心中变得明朗起来。
她将茶杯放在桌上,抿嘴笑道:“这是我煎的茶,只可惜不是新茶。”
“多谢了!”
杨元庆又仔细看了她容貌一眼,见她美貌异常,心中大为喜欢,便微微笑着一摆手,“坐吧!”
萧月仙坐了下来,虽然说他们已有了婚约,但单独相处一室,还是令她心中有些羞涩,她低下头,避开杨元庆炯炯的目光,柔声说:“听丰娘说你这边有不少书,能不能借我两本,我这次走得匆忙,书都没有带出来。”
“呵呵!我只带了一些常看的书籍,就不知你喜不喜欢。”
杨元庆起身,将身后一只沉重大书箱拖了过来,萧月仙心中欢喜,上前蹲下,低头在书箱里寻找自己中意的书籍。
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到发丝上有轻微的鼻息,她的手已经被一只灼热的大手轻轻握住了,她的脸蓦地红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六章 驾临江夏
萧月仙没有跟随杨元庆去江夏,进入江夏郡就是唐朝的地盘,从荆襄北上并不安全。
次rì一早,萧月仙和侍女便上了另一艘大船,有数十名亲兵护卫,调头向东走,先去江都见她父亲,随后走运河北上太原。
两艘大船已缓缓扣上,搭上船板,五十名亲兵先上了大船,照顾萧月仙的丰娘也跟着上了船。
萧月仙换了一件红sè的长裙,俨如江面上绽开的鲜花,她戴上帷帽,薄薄轻纱后,一双美眸深深地注视着杨元庆。
“到江都后不要耽误太久,尽快去太原,王妃那边我已经写过信了,她会善待你,另外你替我转告王妃,快则一个月,迟则两月,我就会回来。”
萧月仙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有些黯然,低声道:“殿下,请多多保重!”
杨元庆微微一笑,“你也多保重,去吧!”
萧月仙又看了一眼杨元庆,扶着侍女上了船板,很快便上了另一艘大船,两艘大船缓缓分开,江水推波,两艘船越来越远,萧月仙站在船头挥手告别,渐渐地,她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红点。
。。。。。。。
船队继续前行,又走了一天,在次rì晚上,船队终于抵达了江夏城。
江夏郡也是荆襄九郡中最东面的一郡,也就是今天武汉一带,这里湖泊密布,大大小小的河流有百余条之多,交通便利,水路四通八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军在江夏郡部署了一万五千军队。
由于谢映登率五万大军杀至江夏郡,唐军兵力不敌,被迫撤向沔阳郡,在距离江夏城约百里外的甑山县一带集结了两万军队,和隋军对峙。
按照事先部署。谢映登率领四万军队并动员数万民夫,拓宽码头,修建仓库,将江夏城构筑为隋军进行荆襄战役的后勤重地。
》隋军的船队抵达了江夏城,长达两里的新码头还没有完全修建完成,但已经勉强可以使用。
码头上此时已戒备森严,数千士兵五步一哨,十步一岗,不准任何人靠近码头,码头上。数十名隋军将领已经等待多时,为首之人正是韦云起和谢映登。
韦云起目前兼任江夏郡太守,千头万绪地杂务压在他肩上,忙得他焦头烂额,现在他就盼着楚王到来,能替他决定一些佐官,他一个扛着整个江夏郡,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来了!”
一名军官指着夜sè中的江心大喊:“船队来了!”
夜sè中。只见远处出现了一座如山一般的黑影,后面又跟着无数黑影曈曈,渐渐地。黑影靠近,果然是一艘巨船,众人jīng神振奋,一起迎了上去。
江夏城是杨元庆这次远航的终点,隋军庞大的船队就将停泊在江边,杨元庆站在船头,负手注视着远处的江夏城,江夏城距离长江不过两里,可以清晰地看见城池的轮廓。
此时他心cháo起伏,他曾无数次在梦中穿越千年时空。魂牵那个千年后的江夏城,江水拍打着江畔,cháo起cháo落,杨元庆已完全沉浸在时光的轮回之中。
“卑职参见殿下!”、
谢映登的拜见声打断了杨元庆的思绪,将他的神智从千年轮回中拔出了出来,蓦然醒悟。船只已经靠岸了。
“谢将军辛苦了!”
杨元庆上前将谢映登扶起,笑眯眯问道:“怎么样,萧梁的军队改造得差不多了。”
谢映登点点头,压低声音道:“那二十几名大将不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好处,军令贯彻之顺畅,和隋军没有什么区别,我一条军令传下来,一炷香的时间就能贯彻到全军。”
贯彻军令的速度事关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比如一条军令传出,偏将爱理不理,校尉慢慢吞吞,最后命令传到士兵那里,不是误事,就是改变了原意。
对隋军来说,贯彻军令速度能否达到规定,就是衡量一支军令是否合格的首要条件。
杨元庆赞许地点点头,谢映登干得很不错,居然一炷香时间就能把命令传达到底层士兵,虽然隋军也是这个标准,不过这毕竟是萧梁,短短地时间内就能改造过来,确实不容易。
“不过。。。。。”
谢映登又苦笑一下,“和隋军相比,个人武力方面还是差了一点,作战能力稍弱,而且一半人都不怎么会骑马。”
“南人善驾舟,北人善骑马,这是很正常的,而且李孝恭的军队也是以荆襄人和巴蜀人为主,不用太担心。”
说到巴蜀,杨元庆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现在王君廓的情况怎么样?”
“殿下,王君廓已经夺下了夷陵县和宜昌县。”
韦云起笑呵呵走了上来,躬身行一礼,参见殿下!”
杨元庆大喜,他一直在船上担忧这件事,这个消息终于让他放下心来,他又连忙问道:“有具体报告吗?”
韦云起从怀中取出一份报告,呈给了杨元庆,“这是王君廓写给殿下的报告,前天才送到江夏郡。”
杨元庆接过报告了看了一遍,报告中不仅拿下夷陵县和宜昌县,而且已经占领了秭归县和巴东县,同时王君廓的军队已经扩展到一万七千人,正在积极训练。
在报告的最后,王君廓请示,要不要趁势杀进巴蜀?
杨元庆陷入沉思之中,要不要趁势攻进巴蜀,他确实没有考虑好,应该说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毕竟王君廓手上的军队还是太少。
沉思片刻,杨元庆又问:“从这里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