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勇的私房钱当然就是来自于农学院所办织厂,茶厂一系列工厂的利润,去年农学院下面地织厂给杨勇提供了三百万贯地利润,茶场和其余农具厂等相加又提供了二百万贯,总利润高达五百万贯。
而东宫一年的花费只有一半不到,绝大部分是用在暗衣卫身上,如今暗衣卫虽然已经公开。杨勇却没有让户部来承担暗衣卫的费用,依然是从杨勇的私库里出,杨坚时,朝庭并没有内库,外库划分,皇宫的用度全部是由户部拨款,杨勇已有意将户部和皇宫所用划开,凡是皇家用度,一概从内库支付,而农学院下面地织厂、茶场等刚好可以划入皇帝地内库。
暗衣卫作为皇帝私人耳目。用皇帝内库的钱理所应当,水师可是朝庭所用,用皇帝地私钱来养军就不恰当了,所以开始皇帝虽然可以垫资,最后还是要在户部来出。
大业二年二月底。北方还是朔风飞扬。大雪纷飞时,东都洛阳至山西一带天气稍暖。黄河已经开始解冻,而南方则开始了春雨绵绵。
天气刚睛,一群衣衫褴褛,披着兽皮,脚上还带着镣铐地人被衙役们赶到了干枯的平地上,用各种铁器叮叮铛铛的在地上挖起来,动作稍慢,就召来衙役们的喝骂与鞭打声。
这群人自然就是马邑被俘虏的数万突厥人和慕容家的叛军,马邑之战,总共有高达二万五千多名突厥人与慕容叛军被隋军俘虏,其中突厥人又占了八成以上,不过,经过一个冬天,已经有二千多俘虏死去,如今能来到工地上的俘虏还有二万二千多人。
为了方便北方地战事,皇帝否决了先修通济渠的决定,而是改为先修永济渠,尽管通济渠连接江南,所过的地方比永济渠更加繁华,只是为了北的战事作想,永济渠当然是第一个选择,永济渠若是修好,皇帝可以从大兴城直接乘船,一路经过渭水入黄河,再入沁水,一直航行到涿郡(北京),物质和军队自然也可以通过这条水道走,永济渠修好,可以大大方便军队和物质向北方调运,只要战事顺利,再修通济渠就会容易得多。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中段起于卫县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北段则是从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三段运河需修筑的里程在一千九百里左右。
这三段运河中,中段有三国时曹操开拓的故道,只需对原先渠道加宽加深即可,北段则有两条自然河道通行,一是古潞河,一是桑干水,故都较为容易。最难的是南段,渠道完全需要新凿,所有这些俘虏过来,首先就要修筑永济渠南段。
由于地面刚刚化冻不久,这些俘虏一铁镐下去,往往只能挖入浅浅的一层,这样的地面,即使是老农也会效力低下,何况这些俘虏中大部分是突厥人,许多突厥人从来没有用过铁镐。他们的劳动效力更是慢地象蜗牛一般。
“啪,啪,啪。”周围监工衙役们的鞭子毫不客气落下,打在突厥人披着兽皮地肩膀上,立刻产生了一道道血痕,到处传来闷哼声。
“快点,你们这些突厥蠢猪。”衙役们连打连骂。
这些突厥人也算倒霉,若是先修通济渠,他们的待遇想必不会这么差,永济渠南段多数是在山西境内。突厥人强盛时多次组织过军队进入山西抢掠,如今虽然过去了二十年,一些有家人死于突厥人手下的山西人提起突厥人还是切齿痛恨,如今这些突厥人落到他们手上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不是需要他们修河,恐怕会有人偷偷将突厥人打死。
“我们是天狼神的子孙,不是猪。”听到这句辱骂。突厥人都愤怒的抬头,对于鞭打,突厥人已经习惯了,若是汉人落到他们手上,想必所受的待遇更加不如,至少不可能每天能吃饱饭,只是面对汉人的辱骂,将他们比成猪,突厥人却分外受不了,若不是他们脚上有镣铐。又加上有以前血淋淋的教训,恐怕会忍不住用手中地铁镐反抗。
他们的愤怒,只会换来更多地鞭打,这些衙役们对突厥人根本不会同情,对于叛贼更是如此,让他们吃饱饭,并不是衙役有多好心,只是大隋粮食充足,俘虏有限,为了他们劳动的时间更久。自然要尽量让他们活下去,而且有力气干活。
挖了小半个时辰,许多突厥人手心已起了水泡,他们拿着弯刀的手根本不适应拿铁镐,只是面对旁边虎似眈眈地衙役。所有人还是只能强忍着钻心地疼痛继续挖土。
一名年老的突厥贵族挥动着铁镐。一个踉跄,差点载倒在地上。周围几人连忙扶住,口中忍不住叫了起来:“大汗。”
能叫大汗地自然是东突厥可汗突利,马邑一战,突利同样没有逃脱,开头突利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太过担心,他还想到大兴城后怎样向大隋皇帝认错,只要让大隋皇帝消了气,他又可以从草原重新开始,恐怕每年还可以从大隋皇帝手上得到不少物质,谁让他是大隋的女婿,大隋也需要他来抵挡西突厥对边境的骚扰。
谁知道,俘虏他们地隋军对他却根本不予理睬,把他连同普通的俘虏一起关在一起,他是谁,他可是东突厥尊贵的大汗呀,虽然做了俘虏,可是待遇也要区别开来不是?
开始突利还几次要求见隋军主帅,只是无人理会,最终他和其余人一起戴上镣铐,突利才死了心,今天拿着铁镐挖泥土,突利更是心灰了大半,若不是碍于东突厥可汗的脸面,他真想大哭一场。
“干什么?快点干活,不准偷懒。”那边一名衙役已经看到了这边的情景,持着皮鞭气势汹汹的赶了过来,几名扶着突利的突厥人连忙松手,拿起铁镐干活。
“啪。”皮鞭抽在突利身上,亦如他经常用马鞭抽打奴隶或者犯了错地部下时情景,带来一声爆响,不过,响过之后却是痛在他身上。
“嗯。”一声闷哼,突利低下头,心中忍不住呐喊:“你这个卑贱的汉狗,你打的是谁,是大突厥尊贵的可汗,若是逃到了草原,本汗一定要杀十,不,杀一百个汉狗作补偿。”突利咬牙切齿,怕自己的愤怒的眼睛让衙役看到,只好低头狠狠的挥动着铁镐,就象他用弯刀砍下敌人的头颅一样。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十七章 颉利可汗
那名衙役当然不知道他鞭打之人是东突厥可汗,反正这些人都要贬为奴隶,俘虏他们的隋军也就毫不在意他们的身份,一个可汗的价值并不比普通士兵大,只是随意交待一下看管他们之人,防止突利逃脱就行。
在边境时,突利倒是被看管的严密,到了内地,突利的身份就没人在意了,即使他有本事逃出奴隶营,也不可以重新逃到大草原,走出数天恐怕就要被重新逮捕。
也幸亏衙役们不知突利的身份,否则恐怕突利的情况马上就会变得不妙之极,其他衙役估计很乐意用鞭子教训一下以往尊贵的东突厥可汗,只有一人一鞭,突利就要被活活鞭打至死。
就在突利还在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大草原成为东突厥可汗时,他的第三子阿史那咄已经在草原上重新竖立起东突厥的大旗,自称为颉利可汗,这位颉利可汗历史上曾威风一时,他继承父兄的基业,重用汉人赵德言,趁着隋末中原内乱时多次入侵,将中国整个北方置入他的铁蹄蹂躏之下,连唐高祖李渊也不得不对其俯首称臣。
只是此时的颉利可汗却有点凄惨,他的父兄突利被擒,始毕,处罗都役于阵中,数万东突厥精锐,跟随在颉利身边逃出来的不过区区数十人。
好在寒冷的天气给了这位新任的颉利可汗帮助,大草原上纷飞的大雪阻挡了隋军的继续追击,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收容,颉利身边总算凑齐了二千多人,勉强有一点可汗的样子。
这二千多人无疑是东突厥的精华部分,他们多数出自于护卫可汗的金狼骑,稍弱一点之人都在这次追逃中死去。
摆在这二千多人面前地绝不是庆祝新可汗的诞生。而是怎么样活下去,东突厥能与西突厥平分秋色,大隋的支持功不可没,可是现在彻底与大隋翻脸,而且数万精锐狼骑只剩颉利身旁的这两千人了,消息若是传到了西突厥,西突厥可汗难免趁机出兵将他们吞下。
数年前,达头可汗败亡后,西突厥的实力下降了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慕容三藏派去的人一鼓惑,突利就愿意带人进入中原抢掠的原因,如今数万大军毁于一旦,若是继任的西突厥阿史那泥撅处罗可汗得知消失,不领兵东来才是怪事,毕竟东西突厥自从分裂之后,两边的贵族都无时无刻不想谋求重新将突厥统一。
若是阿史那泥撅真地领兵前来,普通突厥人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