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南终于发现问题了,她艰难的张了张嘴,问道:“你觉得余小郎、杨九郎他们做的事儿是好事儿?灵犀,你也这么想?”

灵犀并没有看出母亲有什么异样,非常理所当然的回道:“是呀,阿娘。不止我,其它的同学也这么想呢。哼,这个余小郎,等他回来后,看大家怎么收拾他。”有好事居然不叫上大家,真是讨打!

长生接话道:“呵呵,阿姊放心,我们那边的同学已经说好了,等余小郎回来,大家轮番跟他‘切磋’武艺。”看不把他大成猪头才怪。

灵犀闻言,双眼亮晶晶的说:“咦,这个法子好。你们什么时候切磋,我们德音堂的小娘子也要去!”语气里充满跃跃欲试。

萧南扶额,这、这到底是怎么了?还是她老了,开始弄不懂孩子们了?

这一个两个的,别人家的孩子她不知道底细还好说,怎么她家的一双儿女也这般、呃、这般暴力?!

心里吐着槽,萧南低声说道:“余小郎他们可是杀了人呀!”不管为了什么,杀人这种行为都不值得提倡。

灵犀、长生却异口同声的回答:“阿娘,他们杀的可是坏人呀!”说是坏人都夸奖他们了,唔,应该叫人间败类才是。

而似这样的败类,人人得而诛之!

萧南哑然,是呀,壮老大他们确实是坏人,也确实该死。

可是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有坏人你们可以叫警察,哦不,是叫差役或是叫校警呀,而不是挽袖子自己上呀。

萧南固执的认为,杀人总是不对的呀。

其实,从这一点上看,萧南的大脑里还充斥着许多后世的观念。在现代,哪怕是有人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你也不能亲自动手杀了对方,因为法律不允许。

但在民风彪悍的大唐,却是可以的。

崔幼伯在大理寺的时候就曾经断过一个案子,说是有个恶人害了一个小地主,小地主的儿子收集了证据,确定是恶人动的手,也没有告知官府,直接抄上家里的菜刀冲进恶人家,亲手斩杀了那恶人。

杀完人,小地主的儿子拎着仇人的人头和证据,直接跑去京兆府报案。

因是杀人的恶性事件,京兆府不敢迟疑,一边派差役去核实,一边向大理寺汇报。

大理寺这边也不敢耽搁,毕竟在贞观朝,政治清明,杀人这样的事件少之又少,最少的时候,全国一年也仅有几例。

如今在京畿附近出了杀人案,大理寺也需重视,于是便派当时还是大理寺司直的崔幼伯、王子谦一起去辅助京兆府审查,确保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崔幼伯和王子谦便去了案发地,与执京兆汇合后,共同审理案子。

经审查,那恶人确实杀了小地主,而小地主的儿子为父报仇手刃恶人,虽于法不合,但其情可悯——孝顺呀!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大理寺和京兆府一致裁判小地主的儿子无罪,这位猛人亲手杀了人,不但没有任何惩罚,还得了‘孝子’的美名。这种事儿若是放在后世,想都不要想。

但在大唐,却是世人都认可的行为。

以上事实说明,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而杀人,如果那人确实是该杀之人,那么审理案件的官员便会酌情处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九郎几人赶来帮忙的时候,顺手杀了三个闲人,并不触犯法律。

而余小郎杀了自家的小厮,更是没人提及。虽然大唐律规定,主杀奴婢,须得报告当地府衙。但事实上,即便主人杀奴婢的时候没有汇报府衙,事后被发现了也顶多是象征性的罚点钱而已。

还是句话,在大唐,奴婢与牛马等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是主人的财物,主人如何处理自己的财物,是主人的事儿,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都不会过问。

萧南看不清自己的表情,不过应该很呆,因为她的儿女们开始掉过头来开解她。

灵犀说:“阿娘,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您放心,您和演武师傅的教诲,我和同学们都记得,我们不会仗着武力无端跟人打架,更不会伤及无辜的性命。”我们只是很彪悍,并不是嗜血狂徒啦。

长生道:“是呀,阿娘,就拿余小郎这件事来说,是那些人劫掠良人在前,余小郎才会奋起反抗,至于杨九郎几人,则是一心为好友同窗的义士……您没听说吗,就是韦京兆,听闻了杨九郎几人的故事后,还不住的夸奖呢,直说好男儿就该如此!”

这只是你们一群小暴力分子才会这么想吧?

萧南吞了吞口水,无力的点头,“嗯,只要你们谨记阿娘和夫子们的训诫就好!”

亲子时间就此结束,因为萧南苦逼的发现,她竟然被一双儿女给‘科普’了,不管是科普的内容,还是科普行为本身,都让萧南有点儿承受不了。

表情呆滞的走出学院,萧南决定去几个学生家里看看。说实话,她还是有些不信儿女们的那番论断,什么叫‘杀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而杀人’,这着实有些颠覆她的认知。

萧南本身是母亲,以己度人,她总觉得那几个学生的家生,估计也会为儿子过于‘暴力’而感到心忧。

然而,让萧南意外的是,当她的仆役给杨家送上拜帖的时候,杨九郎的父母竟亲自迎了出来,见到萧南更是异常热情。

“……难道灵犀和长生说的都是真的?”在大唐,确实可以这样?

萧南再次被shock到了……

ps:谢谢奇娅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支持,o(n_n)o谢谢~~



、第261章 意外收获

其实,萧南想太多了。
杨氏夫妇之所以这般客气,一来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
在古代,‘尊师重道’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从上而下都认可并坚决执行的行为准则。
开毛玩笑,天地君亲师呀,老师可是次于亲长的存在,萧南虽不是专业的夫子,却是夫子的总头头,如今萧校长亲至,学生家长自要热情相迎。
二来则是出于对萧南的感谢,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情况,杨氏夫妇很清楚,看着憨直、大方,实则是个被宠坏了的小纨绔。且看杨九郎的排行就知道,他前头还有八个兄弟以及堂兄弟。但不管哥哥们是不是亲的,他却是家族同辈中最小的男丁。
因为年幼,在家中备受祖父母和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他有些恣意的性格。京中纨绔们惯有的毛病他更是一样都不缺。
这样的孩子,京里的权贵家中不在少数,若是嫡长子还好,有爵位或是可以门父荫弄个小官做做,一生的富贵不必担心,即便再纨绔,只要不太出格,未来的日子也能过得很顺遂。
可若是次子或是幼子就惨了,袭爵没他的份儿,分家产也不可能分得太多,如果本人再没用些、再纨绔些,一旦父母离世、家族分家,他们就擎等着受苦吧。
而杨九郎便处于这样的境地。
为此,杨氏夫妇很是忧心。
当初积微学院招生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两口子想着,儿子去了学院,即便不能学习什么本事,好歹也能多结交些同窗,他日也能多几分助力。
让他们夫妇惊喜的是,儿子去了学院不过堪堪几个月,竟变得越来越有出息。原本的杨九郎只喜欢舞刀弄枪、并不喜欢读书,但也不知道人家学院的夫子是怎么教的,杨九郎依然不喜欢读书,却能安下心来乖乖的背诵先贤著作。
没进学院前,杨九郎只能磕磕绊绊的背个《太公家教》,如今,他已经能流利的背诵《论语》、《孟子》了。
上个月杨老翁考校儿孙功课的时候,问了不少问题。杨九郎居然全都能答得上来,让祖父颇为惊讶了一把,杨老翁连口称赞‘不愧是海内儒学大师魏老夫子呀’。
杨老翁为了孙子的面子,后半句话没说出来。不过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无非是说魏贤厉害,连朽木也能调教。
见此情况,几个没上积微学院的杨氏郎君也起了心思,纷纷回去跟自己的父母要求——朽木般的九弟在积微学院待了尚不足一年,便有如此进益,若是换成聪明伶俐的自己,还不定怎样出息呢。
几个妯娌更是凑在一起讨论,要不要把自己家的小儿子也送去积微学院?
杨九郎的母亲苏氏很是得意。当初她为了不让妯娌们说闲话,儿子去学院的学费是她自掏的私房。
当时,几个妯娌还背地里嘲笑过,她虽不知道妯娌们具体说了什么,但大概的意思还能猜得出,不过是笑话她为了个不成器的儿子,居然肯掏出十万贯。这些钱肯定会打水漂云云。
而且积微学院刚刚建立,没名气也没什么底蕴,除了崔家的招牌和三名士的名气,它就是个普通的新学院。
再加上积微学院的许多规矩和当时的学堂不同,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