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昂一看,好。杜风果然是值得自己倚重啊,这小子每到关键时刻总是能帮上大忙。
于是立刻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指指杜风:“杜爱卿速速说来……”
杜风双手捧住朝笏。微微一点头:“皇上,微臣以为,此番出征河北三镇,其领帅印者,必使我大唐一代名将汾阳王郭老将军之后,以显我大唐声威。那些乱臣贼子,听闻我领帅之人乃是汾阳王之后,必然闻风丧胆,我大唐神策军也可所向披靡……”
那帮大臣们一听,心说这倒是个好主意,的确能起到一定地威吓作用。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这郭子仪是战功彪炳威名赫赫不假,可是他的后人,貌似还真没什么名将,也没见到有什么太大地贡献了。让他们中的一个做大将,恐怕也不见地就能战无不胜了……
可是杜风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杜风很清楚郭子仪到底是什么想法。
当时郭子仪受封汾阳王,可说是权倾朝野,基本上算是只要他想当皇帝,这天下就一准儿是他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份心思,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大臣。
之所以郭子仪的后代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并不是因为郭子仪的后代们就没本事了,而是更加凸显出郭子仪一来是个忠君之臣,二来也地确是个老狐狸,他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因为功劳太多而被皇族忌恨担心,所以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本事传给自己的儿子。
不过呢,他最小的那个儿子郭映却是唯一例外的一个,几乎继承了郭子仪全部地本领,只是郭子仪一再嘱咐他不可出头,凡事都要躲在人家的后边,否则等到郭子仪一死,就再也无法让皇上放心了,到时候子孙们再有功劳的,却也绝对不可能再建立像是郭子仪那样地倾天之功了,说不得就要被皇上给铲除掉了……
这就是郭子仪老谋深算的地方,也实在是有点儿无奈,毕竟要顾忌到自己的后代的安危么!
这里边还有个传说,也不见的是真实的历史,说的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暖跟升平公主结婚了之后,有一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小夫妻俩吵架了。
当时郭暖一时气不服,就说了一句:“你凭什么跟我兜威风,就凭你父亲是当今皇上么?我父亲还不屑于做这个皇上呢!”
这话一说,事儿就大了,升平公主心说你小子打算谋反啊?不行,我得跟我爹爹说说去。于是一气之下,就跑回了皇宫,找到代宗就跟他说:“郭子仪那个儿子太不像话了,居然让我跟他父母行公婆大礼,我不肯,他居然说什么我父亲是皇上没什么了不起的,是他爹爹不愿意做这个皇上,否则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了!”
这升平公主也是有点儿不像话,这小夫妻之间斗嘴的事情怎么能拿来当真呢?也得亏代宗这人还比较拎得清,一来是知道郭暖当时就十三四岁,口无遮拦的,当不得真。二来也知道要是自己真打算跟郭子仪翻脸,搞不好就真的要失去天下了,于是也就忍气吞声,说了一句:“女儿啊,你这就不知道了,别人或许没这个能耐,但是他老郭家要是想当这个皇上,恐怕天下还真的就是人家的了。”
后来郭子仪知道这事儿了之后,立刻将郭暖五花大绑,送到皇宫里让代宗发落。代宗一看,更加的信任郭子仪,觉得他的确是个一点儿谋逆之心都没有的大忠臣。便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俗谚云:‘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儿女闺房中的话,有什么可听的!”可是郭子仪却没有因此就放过郭暖,将其绑回去之后使劲儿责打了一番。
从这上边,就可以看出郭子仪对于大唐王朝的忠诚度。但是忠诚不代表他没心眼啊,他也知道皇上之所以没有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事情,那都是因为郭子仪实在太牛了,皇上要跟他翻脸基本上就江山不保啊。但是只要自己一死,自己这些个儿孙,恐怕就没这么罩得住了。所以呢,八个儿子,倒是只有最小的郭映学到了郭子仪的本事,但是郭子仪还不断的嘱咐,让其不可露出任何的锋芒。
所以,杜风其实很清楚,郭映这一脉下来的,恐怕还是有领兵打仗的能力的,而且是大才,只是缺少经验而已。不过这次他本来就不打算让领兵的人真的去攻打河北三镇,所以倒是不如给郭家的人一个机会了。
第一百八十章 召杜牧回京啦
杜风的算盘打的很好,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一番言辞。
李昂听了也是微微一皱眉,心说你杜风让太皇太后收了做孙子,你倒还真是很替老郭家打算啊,这就向着太皇太后的娘家人了。
不过想了想,杜风之所以这么说,必然有他的考虑,基于对杜风的信任,所以李昂还是问道:“那杜爱卿觉得由汾阳王后人中的哪位来领军比较好啊?”
杜风微微一笑,这也是他早就做好了功课的。
他是什么人啊?御史中丞,这手底下的小间谍无数啊,遍布全国各地,想要搞出点儿绝密的情报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呢,他一早就打听到了,郭映有个儿子,叫做郭厚的,绝对是文才武品,要是多给他一些带兵打仗的机会,恐怕将来的成就不会比郭子仪小。而且,杜风出于稳妥的考虑,还让小胡治去试探了一下那个郭厚的武功,就连胡治都赞叹说郭厚的确身手非常好,比自己还要高出一筹。能让胡治夸出口的,想想看就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物了。
于是乎杜风听到李昂的话,立刻就说:“现有朔方节度使麾下虞侯郭厚,现年四十一岁,正是当年,皇上如若信任微臣的举荐,可使郭厚回朝领兵讨逆!”
诸位大臣一听,有消息灵通的自然早就知道这个郭厚的确武艺高强并且熟稔兵法,只是一直低调作为不愿抛头露面。众臣也心知肚明郭厚为何如此,不禁也有些黯然之色。
李德裕听到杜风这句话,暗自神伤之际,不由得又觉得郭厚不见得愿意受命回朝,于是站出来说了一句:“臣觉得王爷所言虽然有理,但是也有不妥之处。那郭厚秉受其父郭映之命,远离朝廷,现如今他……”
^^读书520^^dushu520 。CoM杜风轻轻一摆手,笑道:“呵呵,不妨不妨。既然我提了出来,就自有办法让其回朝辅佐我皇。”
李昂点点头:“那就一切拜托杜爱卿了!”
众臣一听。什么?拜托?没搞错吧?这是皇上说出来地话?皇上对杜风说拜托?这实在是有点儿让人吃惊了。
杜风淡淡一笑,也不去纠正李昂的话了。虽然他也觉得多少有些不妥。
当即倒头拜下:“臣杜风领旨!”
群臣散去,杜风却没有离开,他知道,李昂一定有话要跟他说,而他自己,也有些话要跟李昂说叨说叨。
回了御书房之后,杜风等着李昂遣散左右。关上了房门,这才笑眯眯的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皇上,有话想问我吧?”
李昂这时轻松的多了,心情好的居然主动给杜风倒了杯茶,杜风倒是也不客气,端起来就喝了一口。
“这郭厚你看应当如何命其心甘情愿的入宫啊。他郭家对我大唐有再造之恩,我倒是也不想逼迫于他。”
杜风嘿嘿一笑:“这个简单,皇上忘了我是你的御皇兄了?”
李昂恍然大悟。随即笑着说:“你这个家伙,还真是什么都算好了啊,又把主意打到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头上去了。”
杜风嘿嘿一笑:“太皇太后估计要后悔收了我这么个干孙子了,哈哈,净给他添麻烦。”
李昂不禁也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杜风趁着李昂高兴,又说了一句:“皇上,臣还有件事要说,刚才在朝上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臣倒是不方便说出。”
李昂点了点头:“子游你有话便说,早就说了,你我二人单独相处之时,不必拘泥君臣之礼。”
杜风微微一笑:“有些礼数是不可废的……不跟皇上说这些闲话了,本次出征河北,臣想让皇上下一道圣旨,召我族兄杜牧回朝,随军出征,担任郭大元帅的幕佐副使。臣这位族兄,虽然是一介书生,可是对于各路兵书,却是熟稔于胸,而且对于天下时局也有不凡见解。请皇上准奏……”
李昂低头沉思,其实他早些时候也看过杜牧写过地一些制策,以及对于各地兵力以及藩镇设置的见解文章,也地确知道杜牧对于军事兵法都有很深的造诣。而杜风现在地提请,也是基于郭厚虽然武艺超群并且熟稔兵法,可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身边多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也好相互补充,更加有利于本次的行军。
想了半天,李昂微微颔首:“子游所言有理,好,我这便让人起草圣旨,召你族兄杜牧回朝。就任这行军的幕佐副使吧!”
杜风笑着点了点头,又说:“臣还有一事……”见李昂点了点头,杜风接着说:“白居易先生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