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成。李自成率十万大军抢渡,左良玉不敌,拔营而逃,遁往武昌。李自成渡过白马渡,长驱直入,进至襄阳。襄阳官吏尽逃。李自成军遂杀往宜城。
而就在李自成大杀四方之机,张献忠也再次召集兵马,先克舒城,再克庐州,重新复起。
同时,在这一年,与左良玉等人齐名地明廷大将贺人龙因为与在接到军令之后,遇到农民军后却不战而走,引起了樂祯的愤怒。樂祯生恐贺人龙生变,夺其将职,并密令孙传庭将其诛杀!
整个樂祯十五年,大明朝廷与各路反军,尤其是李自成军的连番大战使得整个国家地境况日趋严重。另外,安庆发生总兵廖应登之乱,被派往支援开封的四川总兵刘超也在途中起兵反叛……此外,这一年六月,山西安邑(今运城东北)还发生了大地震,从西北方向开始,声如巨雷,官民庐舍倒塌无数。蒲州、荣河等地死人无数。山西省临晋、曲、解州、沁源、阳城、壶关、夏县、垣曲;陕西省潼关卫;河南省河内、武陟、绳池、陕州、:乡等州县,均受到波及。这次地震地跨三省数十州县,连震不已,初九日又震,十三日又震,直直持续了几十天才渐渐停止。
大明王朝已经走上了最后的末路。
许多清醒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人们开始选择自己需要走地方向。一些目光稍近的,选择了李自成。这些人中,以钦天监博士杨永裕为代表,称天文、地理、礼乐、兵法制度都应该设置,并劝言李自成登基。李自成大为心动,在祟祯十六年初打下承天(今湖北钟祥)后,向麾下众人表明了自己的意愿,虽然最后在牛金星等人劝说下,知道此时时机尚未成熟,没有称帝,但还是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封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以荆襄为根本,改襄阳为襄京,改承天府为扬武州。李自成侄子李过,妻弟高一功被留在左右,亲信用事。部将田见秀、刘宗敏被封为权将军;李岩、贺锦、刘希尧封为制将军;张~、党守素等为威武将军;谷可成、任维荣等为果毅将军,总共晋封了五营二十二将。此外,又置上相、左辅、右弼,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喻上猷为吏政府“颠倒乾坤郎”,徐邱为郎中,顾君恩为从事;萧应坤为户政府侍郎,郭附龙为从事;杨永裕为礼政府侍郎;王家柱为兵政府郎中,傅朝升为从事;邓岩忠为刑政府郎中。孟长庚为荆州防御使,张虞机为荆州府尹,陈为扬武防御使,姚锡胤为安陆府尹,李之纲为襄阳防御使,朱为襄阳府尹,吴大雁为南阳防御使,刘苏为南阳府尹,黄阁为信阳防御史,金有章为汝宁防御使,邓~为汝宁府尹,刘懋先为均平府尹。除此之外,还任命了一批州县官,李自成地地方政权亦随之建立。
李自成建立政权之后,即分兵据守防地。原来,李自成攻城掠地,打下来城池也多不防守,直等渡过汉江,长驱直入荆襄一带,见四面没有任何兵马,这才有了占据的心思。于是,李自成先据荆襄,再将势力范围延至承天、德安,渐及汝南,分设卫兵:通达卫制将军任荣光以兵六千守荆州,分二千守荆州;通达卫左威武将军兰养成以步兵八百守夷陵;通达卫右威武将军牛万才以骑兵六百、帅标都尉张礼以水兵六百,分守夷陵;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以兵六千守澧州;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以兵三千守安陆;都尉董云林以兵六百守荆门;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以兵三千守汉川衣马家隔;左卫都尉马世泰以兵六百守显陵;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右威武将军冯雄各领兵二千;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以兵八百守信阳;均平之果毅将军周凤梧以兵二千守禹州、郑州。
未来的大顺政权,初步确立。
而同样在这一年,被楚钟南逼退到外喀尔喀的皇太极也在一片忧急之中病逝!(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两百一十章 问题
更新时间:2009…11…5 19:50:08 本章字数:4576
照正常的轨迹,皇太极虽然也是在樂祯十六年病逝,说,他却是因为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病逝而伤心过度才最终病死的,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说,这一回,皇太极的死非常窝囊,也很憋屈。原本,他当初带领剩余的八旗兵丁退过大兴安岭到达外喀尔喀之后,手下依然有着将近两万人马。可是,迭经大败,他在八旗军中的号召力已经远如从前,手下也是颇多怨言。再者,皇太极也上了年纪,连番大战又使得他劳心劳力,最后还被逼得远遁外蒙,身体难免就垮了下来。这还不算,原本跟他同舟共济,戮力同心的多尔衮兄弟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变得若即若离,两个年青的爱新觉罗氏子弟开始趁着他生病的时候,明里暗里的架空他的权力。
当然,这些内部的纠纷还只是其次。豪格已死,皇太极已经没有了子嗣,本身年纪也大了起来,连番大败也失去了不少的信心,对多尔'和多铎的所作所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多尔'也不算过份,对他还保持着尊敬,两人的矛盾还没有尖锐到要硬碰硬的地步,甚至于,皇太极也起过让位的心思。可最可怕的,是他不应该在不知道外喀尔喀此时具体势力分布的时候带领一批残兵败将闯进来。
外喀尔喀三部,扎萨克图、土谢图和车臣,各自都拥有着不小地兵力。虽然比不得曾经的林丹汗,也远比不过当初的后金或者大清,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外蒙古三部在北方的话语权。只是一直以来,这三个部落都属于墙头草,谁的力量强大,他们就投降谁,谁也不得罪。再者,外喀尔喀三部一向居于北方,距离遥远,又没有南下的野心,所以,不管是当初的林丹汗,还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也都不太在意他们。可是,外喀尔喀也并不是真地就那么好说话或者说是好欺负的。当初,他们愿意向林丹汗称臣,后来又投向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因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受损,而游牧部落一向都是以强者为尊,改换门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三个部落的头领只想保持现在的状态,保证自己对外蒙古这片草原地拥有权。
可是,皇太极偏偏就跑到了这里。将近两万的兵力,如果运用得当,除了东北六省的楚钟南,整个北方将没有任何人是他地对手。而很显然的,皇太极退往外喀尔喀,也是存了以外蒙古为新的根基,然后发展实力,打回辽东的心思。本来,这些都不关扎萨克图、土谢图,还有车臣三部地事。反正他们三大部落只想紧守外蒙,谁的拳头大,势力强,他们就去拜谁的码头,也不在乎南面的事事非非。可是,外蒙古地广人稀,皇太极能用什么方法去发展实力?
蒙古人对弱肉强食的道理认识的比谁都深刻。如今,只有三只狼地草原上突然来了一只大老虎,三大部落的汗王自然知道如何选择。于是,在皇太极率领败军到达外蒙古后不久,他们便立即进行了紧急会面,相互搓商了应对之策。于是,很快地,靠近大兴安岭一侧的各个蒙古部落纷纷西迁,这一招,立即就使得远道而来地八旗军遇到了大麻烦,因为,他们开始无法凑够足够的军粮。可这还不算,紧接着,除去三大部落以外,来自北方地另一个势力也开始与八旗军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这全“亏”了楚钟南!
因为,这来自北方的另一个势力正是当初被他引来的俄罗斯人。
当初,还在小北荒的时候,楚钟南就派老相识图拉诺夫回转西伯利亚,诱使西伯利亚方面的俄罗斯军队南侵。当时他的目的是希望俄罗斯远征军能趁机去袭扰索伦部,让正绕道兴开湖杀向小北荒的多铎和豪格所部内乱。
因为,当时多铎和豪格手下有许多士兵是强召来的索伦人。如果自己的老家出现了麻烦,这些人肯定会成为一个当时多铎和豪格旗下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不过,计划虽然是那样,可楚钟南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广阔了,消息传到俄罗斯远征军那里就要耗去很长的时间,而且俄国人也未必会依着他的指挥棒转动。所谓聊胜于无,就是如此。
而事实也正如楚钟南所料。俄国人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在约瑟夫等人冒险于兴开湖上设下陷阱,把多铎和豪格所部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这些老毛子也依然只是保持着商业上的往来,却没有动兵的意思。但是,深知俄国人侵略本性的楚钟南却并没有放弃对西伯利亚的看顾,甚至于,他仗着自己的货物在俄罗斯供不应求,属于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