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天下-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啊。”康德叮嘱一句,快步进府。
李昌国和高妙丽两人正在品茶,调笑,见到康德快步进来,问道:“有事?”
“将军,杜甫来了。”康德忙着回答。
“杜甫?哪个杜甫?”李昌国寻找杜甫多时,都没有找到杜甫,乍闻杜甫来了,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对怪李昌国,实在是杜甫来得太过突然,一时难以反应过来。
“还能有哪个杜甫?就是将军念叨的杜甫,李翰林的至并好友啊。”康德忙解释一句。
“杜甫!”李昌国猛然反应过来,一蹦老高,短案上的茶盅飞出老远,砸在地上,茶水四溅。
“他在哪里?快说。”李昌国出手似电,一把抓住康德,眼睛瞪圆,催促起来。
“就在门口呀。”康德忙道。
“走,我去迎接。”李昌国快步而出。
“就知道你会去亲迎。”康德嘀咕一句。
“杜甫来了?”高妙丽虽然没有见过杜甫,也不知道杜甫的大名,不过,她相信李白。被李白推崇倍至的人,会差么?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去。”李昌国又停下来,道:“传令。大开府门,叫府里的人都出来,用最为隆重的礼仪迎接杜甫。”
府里所有人都出来相迎,这礼节太过隆重了,康德很是惊讶,忙提醒一句道:“将军,这是不是太过隆重了?”
“你懂个屁。”李昌国少有的爆粗口了。
杜甫是谁?中华民族的偶像级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偶像极的有几个?就是秦皇汉武虽然为后人称道,却也当不得偶像级人物。而杜甫虽然不是帝王将相,却是当之无愧的整个民族的偶像。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李昌国的偶像,还是铁杆级别的。铁杆级别的粉丝马上就要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李昌国能不给最为隆重的礼仪么?
“快去传令!”高妙丽唯李昌国是从,他说用最隆重的礼节就是用最为隆重的礼节。
康德不敢再问,忙去传令。不多时。府里的所有人都出来,站成两队,准备迎接杜甫。
李昌国把衣衫再三整理,再三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带着高妙丽,直奔门口。
“隆隆!”只开侧门的府第,终于府门大开。
等在这里的官员大是欢喜,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李将军终于要见我们了。”
“李将军这礼节太隆重了吧?府里所有人都来了。”
府门一开,府里人等列成两列,个个恭敬异常。一副有贵客到来的架势,这让群臣很是欢喜,以为李昌国要迎接他们。
以李昌国眼下的地位身份权势,能进入李昌国府里,就是天大的荣幸。更别说,还是如此隆重的礼节,谁个不欢喜?
“见过李将军!”群臣忙冲李昌国见礼。
李昌国只是冲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拘礼。就再无下文了。这让群臣大是惊讶,明明府门大开,一副要迎接贵客的样儿。怎么如此慢待自己?
难道李昌国不是迎接我?
东打量,西打量。除了杜甫这个穷读书人外,再也没有别的人,难道是迎接杜甫?
这不可能!
只要两个肩膀扛颗脑袋都看得明白,杜甫是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要权势没权势,要才学没才学,要不然的话,怎能不闻杜甫之名?
然而,让群臣想不到的是,只见李昌国快步来到杜甫身前,身子一躬,成九十度,冲杜甫见礼,道:“李昌国见过杜甫!”
“啊!”群臣个个撞鬼、遇邪的表情。
名重天下的李昌国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冲杜甫见礼,而且身段放得很低,身子都躬成九十度了,这是极为恭敬。
要不是他们亲眼见到,要是有人向他说这是真的,他们一定会扇人大耳光。
“你……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杜甫大出意外,愣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真的,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才高八斗的诗圣竟然结巴了。
杜甫这些年困居长安,四处托门子,却是处处碰壁,遭人白眼,被人冷嘲热讽。依他想来,李昌国能见他,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哪里想得到,李昌国竟然以如此隆重的礼节迎接他,对他极为恭敬。
“使得,使得。”李昌国的声音很高,心里一个劲的吼:“诗圣啊诗圣,我终于见到你老人家了。你老人很忙,终于有空闲到我家来了。”
不需要想,任何一个现代人见到诗圣杜甫,都会如同李昌国这般激动。要是不激动,证明你不配为华夏子孙。
杜甫眼圈一红,差点掉泪。杜甫才高八斗,名垂千古的诗圣,这些年四处奔走,却是求告无门,受尽了冷眼、讥刺,李昌国以如此隆重的礼节迎接他,他哪能不激动的。
“这个……”李昌国很无语,诗圣竟然掉泪了,忙转移话题,道:“这两个是?”
“这是高适,这是岑参。”杜甫忙为李昌国引介。
“牛人啊牛人!唐朝的牛人真多!”李昌国的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
ps:今天停电了,下一章会更新得很晚。(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一章王忠嗣回京
高适、岑参是唐朝着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边塞诗人。
提到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李白杜甫这两人,因为他们是诗仙诗圣。然而,提到边塞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高适、岑参,而不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固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座丰碑,让后人景仰,然而在边塞诗上,人们更多的是推崇高适和岑参。
高适和岑参的名头虽然不如李白杜甫那么有名,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他们竟然与杜甫一道前来,李昌国还真的想不到,很是惊讶,很是欢喜。
这样的人,来得越多,李昌国越是欢喜,忙抱拳行礼道:“见过二位。”
“高适见过李将军!”
“岑参见过李将军!”
二人心想能得李昌国如此看重,是莫大的荣耀,要知道李昌国的身份地位权势,远远比他们要高。更重要的是,李昌国名重天下,能得李昌国看中,那是积了八辈子的福。
“三位,请!”李昌国侧身肃客。
“李将军,请!”杜甫、高适、岑参三人大是欢喜,就要随着李昌国进府。
“李将军,留步。”有大臣忙叫道。
“哦。你有何事?”李昌国眉头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剑。
“李将军,我有一事不明。我们是朝廷的官员,前来李将军府上求见,李将军不见我们也就罢了,为何要求这三个读书人呢?”这个大臣一挺胸膛,冲杜甫一裂嘴角道:“如此酸儒,有何好见的?”
“是呀!”这话说到群臣心里去了,齐声附和。
这是狗眼看人低,太伤人面子了。就是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诗圣了,脸色一变,就要发作,却给李昌国挥手拦住。
“我要见谁,用得着你来管?”李昌国脸一沉,沉声喝道。声音低沉。如同闷雷,很有威势。很是惊人。
“李将军,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好奇,好奇。”这个大臣忙陪着笑脸解释。
李昌国望重天下,身份地位权势远远高出他,若是惹得李昌国大怒,有他好果子吃的。这个大臣忙陪罪道:“还请李将军见谅。”
“你说他是酸儒,你哪只眼看见他象酸儒?”李昌国指着杜甫,对这个大臣质问。
“这个……怎么看怎么象酸儒啊。”这个大臣对杜甫是极为不屑,虽然惧怕李昌国,仍是嘴硬。
杜甫眉头一拧,很是气愤。他这些年四处奔走,这种事情遇得多了,却未有如此下这般,当着这么多人侮辱他的。
“你听过一句话吗?英雄亦有落魄时。”李昌国眼中精光暴射,打量着这个大臣。问道:“就算是姜太公,七十为相。在七十以前,落魄潦倒,衣食无着,那是何等的凄凉?韩信不能糊口,只得依漂母而食,更受尽胯下之辱,一旦得势。挥军定天下。本朝的尉迟恭,本是北地一铁匠,不能办衣食。一旦追随太宗皇上,功震天下。”
这些例子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励志故事。在他们发迹以前,日子过得很困难,连饭都没有吃的。一旦找到用武之地,他们就是一飞冲天,一鸣天下惊。
这个大臣哑口无言,想了想,道:“李将军高见。可是,不是每一个落魄之人都会成为英雄。”
“那好,我且问你,你眼下身居高位,是朝廷的大臣,你的文章如何?”李昌国目光灼灼,紧盯着这个大臣。
“回李将军,说到用兵打仗,或许我不如你。可是,若说到作文章,在下正是因此而科举及第,成为大唐之臣。”这个大臣极是自傲。
科举制度出自隋文帝,在隋炀帝时得到加强,成为一种取仕制度,取代了魏晋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考试制度。尽管到了后世,为人诟病,有这样那样的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