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过一个上面爬满青滕的绿色长廊,又走了一会儿,就到了青竹苑门口,院落不大,粉墙青瓦,小小的两扇朱漆院门。
进到院里,两边抄手游廊从院门起连着东厢、正屋和西厢,围着院子转了一圈,迎面三间正屋房檐飞挑,雕梁画栋,左右各两间厢房。
院子很是宽敞,一进门左手边种着丛湘妃竹,青翠可人,右边种着颗高大的梨树,这个时节树上正开满了白色的梨花,散发着阵阵的清香,院子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几盆时令鲜花,游廊下的石桌上放着一盆小巧精致的盆栽。整个院子布置得非常雅致,
吴书远指着梨树,笑着和韩秋水说道:“这颗梨树还是我祖父在的时侯种下的,等过段时间,树上就该结果子了。”
韩秋水笑咪咪地听着吴书远的介绍,两人牵着手,跟在吴夫人身后,沿着游廊,进了正屋。
吴书远拉着韩秋水,四处查看指点着,
“秋水妹妹,东厢带着耳屋,最是冬暖夏凉,你住东厢,这西厢外面也有丛竹子,做书房再好不过,让人放着桌子在这窗户下,写字看书累了,就看看竹子……”
“这里,这窗纱有些暗了,得让人换了才好,还有这里,这帷幔也旧了,也得让人换了……”
吴书远小大人般四处指点着,吴夫人笑了起来,一把拉过他,按着他在正屋榻上坐下,笑着说道:
“你且歇一歇,这窗纱、帘子、帷幔,连被褥、坐垫,一应物事,都会重新换过,因老祖宗昨儿才吩咐让你秋水妹妹住这青竹苑,一应物事,都要让针线房重新做,所以这要等几天,要等针线房的人都做好了,才能重新换上啊!”
吴书远点了点头,转过头,看着满脸笑容的侍立在旁边的婆子,郑重的吩咐道:
“和针线房说,妹妹的东西,要仔细着用心做才行。”
婆子忙满脸笑容的曲膝答应了。 丫头婆子陆续送着杯盘摆设等各种日常用具过来,春雨和李嬷嬷忙着点收,指挥着放到各处。
作者有话要说:
、挑丫环
这时张嬷嬷领着一群小丫头进来,指挥着众丫头在游廊下依次站好了,张嬷嬷理了理衣服,掀帘进了屋,曲膝行了福礼,笑盈盈的禀报道:
“夫人,少爷、表小姐,人都带过来了。”
“让她们进来吧。”
吴夫人吩咐道,张嬷嬷答应着,出去带人去了,吴夫人转头看着韩秋水,温和的说道:
“你这屋里要用的丫环,春雨和玉兰提为二等丫环,三等丫环和粗使丫环我给你挑了几个,你先用着,往后若觉得不好,再换就是,好不好?”
韩秋水乖巧的应了,松开吴书远的手,笑容满面的挤到吴夫人身边,重重的点着头说道:
“还是舅母想得周到,一切都听舅母的安排。”
吴夫人也笑起来,伸手点了点韩秋水的额头,
“你这丫头,是个乖巧懂事的,以后有什么都直接跟舅母说,别不好意思!” 韩秋水不好意思的笑着点着头,吴书远忙跟着挤过来,伸手又拉住韩秋水的手,握在手心里,认真的安慰着她:
“秋水妹妹,往后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别闷在心里,有我呢。”
吴夫人笑了起来,伸手抚着吴书远的面颊,
“你才多大呢,就敢这样大包大揽的?”
三人正说话间,张嬷嬷引着几个小丫头进了屋,四个年纪大一点为三等丫环,四个年纪小一点的是粗使丫环,吴夫人又仔细看了一遍四个年纪大点的丫头,转头看着张嬷嬷问道:
“这几个原是在哪一处当差的?”
“回夫人,这四个丫头原来是在大少爷、二小姐和少爷现住的院子里当差,都是三等丫头。”
吴夫人轻轻点了点头吩咐道:
“从今天起,你们就侍候表小姐吧,还是三等,凡事用心着些!”
四个人曲膝答应着,又跪倒在地,给韩秋水磕头见了礼,才垂手退了出去,吴夫人领着吴书远和韩秋水,出了正屋,将院子前前后后查看了一遍,吩咐张嬷嬷更换了几处陈设布置,才满意的点点头,招手叫了吴书远过来,笑着说道:
“远儿跟我回去吧,秋水妹妹从江南到京城来这么远的路途,肯定很劳累,让丫头们侍候着她好好沐浴洗漱了,歇一觉才好。”
吴书远迟疑着,恋恋不舍的松开韩秋水的手,低声说道:
“那你好好休息,等你休息好了我再来看你。”
韩秋水笑着点点头说道:“嗯,好的,谢谢书远哥哥!”
吴夫人笑着,上前两步拉着吴书远的手说道,
“好了,妹妹累了,让她早点收拾去歇息吧!你也该回去歇午觉了,咱们赶紧走吧。”
韩秋水送吴夫人和吴书远出了院子,眼看着两人转个弯看不到了,才暗暗舒了口气,步履轻松的转回到正屋。
春雨接了韩秋水进去,笑着说道:
“姑娘先沐浴洗漱,换了衣服,睡一觉,歇好了,再叫那几个丫头进来见一见,可好?”
韩秋水笑盈盈的点头答应着,跟着春雨进了后面的净房,净房里高大的木桶里已经注满了热水,玉兰侍候着韩秋水脱了衣服,泡在温暖的热水里,韩秋水舒服的叹息着,由着玉兰给她洗了头,泡了一刻多钟,才恋恋不舍的从水里出来,擦干了身子,穿了身本白细麻布短衣裤,进了东厢内室。
宽大的雕花填漆架子床上铺着淡青色的被褥,干净而松软,韩秋水盘膝坐在床上,由着春雨给她绞干了头,又拿梳子通了几遍,躺在松软干爽的被子里,舒服得叹了口气,满身满心的疲倦涌上来,韩秋水闭着眼睛,几乎立即就睡着了。
一直睡到申初,韩秋水才睁开眼睛,舒服的伸展着手脚,躺在床上,慢慢思量起来。
她的小日子,在这一个多月里生了令人满意的巨大变化,至今为止,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从吴老夫人这两天的行事言谈里,可以看出老夫人是个心善明理的老太太,对她也有着几分怜惜,而吴夫人季氏目前看也是不难相处的,就是还没见过老夫人的儿子吴明清,不过这古代男人一般不管内院的事,所以想来也问题不大,这样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是太难过。
作者有话要说:
、给丫环们取名字
韩秋水舒服的呼了口气,在床上舒展着身子,春雨听到动静,走到床前,掀起了帘子,韩秋水冲她展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春雨被她的笑容感染着,也跟着心情明快起来,笑着说道:
“看来姑娘是真正歇过来了!”
韩秋水重重的点着头,翻身坐了起来,春雨取了衣服过来,侍候着韩秋水穿了衣服,洗漱梳理整齐了,韩秋水在屋里走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各处,坐到了东厢外间南窗下的矮榻上,春雨泡了杯茶端过来,笑着说道:
“这是老祖宗打人送过来的碧螺春,夫人也让人送了半斤新茶,说是给姑娘先吃着,少爷也打人送了半斤茉莉花茶和花蜜来,说是今年春天自己窨的,特意送来给姑娘品尝品尝,我先收起来了。”
韩秋水接过杯子,慢慢喝了一口,笑着说道:
“嗯,好香,好甜。”
春雨抿嘴笑了起来,
“我给姑娘泡了一点茉莉花茶,又加了点花蜜。姑娘年纪小,还是喝点花蜜茶为好,现在喝茶容易伤了脾胃,老夫人和夫人送的茶就留着待客吧!”
韩秋水点了点头,笑盈盈的靠在榻上的靠枕上,悠悠然品着茶。
春雨转身从百宝格上取了个匣子下来,打开来递到韩秋水面前,眉开眼笑的说道:
“姑娘睡着的时候,老夫人院子里的婆子给姑娘送了月例银子过来,一共十两,我就先收在这匣子里了。”
韩秋水忙放下杯子,直起身子往匣子里看去,匣子放着两个小小的带霜起丝的银饼子,韩秋水掂起一块来,仔细看了看,又把它放了回去。
想着,心里一暖,“老夫人肯定是知道,自己过来,身上没有银钱,怕自己没钱,手上不方便。”
想到这,韩秋水抬头看着春雨说道:
“你跟我说说府里的事,比如夫人住的院子叫什么名字?这府里的月例银子都是多少?”
“夫人住的院子叫明锦院,大少爷住的是清松院,小姐住的是红梅苑,小少爷住的是清风院,姑娘的月例,和少爷、小姐,一个月五两,那婆子说,这是姑娘三月和四月两个月的月例银子。”
韩秋水低头看着匣子里的银子,心想:“嗯,真不错,有吃有住每个月还有钱领。”
“唉,要是每个月都有十两银子还好些。”
春雨感叹起来,韩秋水怔了怔,疑惑的看着她,春雨合上匣子,看着韩秋水低声解释道:
“府里的婆子丫头,总是巴高踩低的多,姑娘这样身份,虽说有老祖宗和夫人怜惜着,可下面也少不得要打点一二,这日子才能好过些,这一个月五两银子哪里够用的?!”
韩秋水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