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错了。”皇上提醒她,“这长纱还没穿,怎么就系腰带了?”他伸手提了提傅晓轩手腕上挂着的那件长纱。
“啊?”傅晓轩猛地一惊,长纱落在地上,自知失误,恨不能打个洞转到地下去,其表情很尴尬。皇上笑着摇摇头,自己伸手去把腰带松下来;而此时,傅晓轩也准备去替他松下腰带,恰巧,他的手放在她的手上,她感到一阵暖流流遍全身,慌张地将手从他的手心下缩回来,觉得有些发热。
“朕看你心神不定,回去歇息吧,朕自己来。”皇上很自然地说。
傅晓轩没看他,听了这话,如释重负,转身就向外跑,至帘子边,回头生气地道:“知道弄错了,怎么不早说啊?你欺负人!”
“你……”皇上刚说出这个字,早不见了她的身影。他躬身捡起掉在地上的长纱,拍了拍尘土,自行穿衣不在话下。
群臣聚集在金銮殿中,皇帝高坐,听议政事。宫中宝物龙凤玉之事,臣子未提,皇帝却道:“朕今日要告诉众卿一件好事儿。龙凤玉有眉了。”顿声道,“前些日子,皇叔忙于其他公务,朕让其搁下此事。昨日,朕听闻盗玉之贼前往辽国去了。”他将目光移到崇王赵元亿的身上。
群臣开始左右前后交语,殿中议论声渐渐响起;突听赵元亿一声微咳,四周立刻安静下来。
“请皇上恕罪,臣没能擒住玉贼,但臣心里无时不在挂念此事啊。皇上说贼人去了辽国,不知皇上消息据何人所报?虚实如何?”
“皇叔太过自谦了!”皇上笑起来,接着道,“朕从何处得来贼人消息,这无关紧要。目前,朕要众卿商议的是派何人去追寻。朕宁信有其事。”他重重地强调后面四个字。
“回皇上,不论虚实,宁信其有。臣认为,应当如此。”吕夷简上前一步,拱手道。
“呵呵”赵祯心中一喜,手轻拍龙椅,提高声音道:“既是如此,吕相心中可有赴辽寻贼之人?”
“回皇上,依臣之见,此事由包拯来办为妥。”吕夷简若有所思地道。
“皇上,此人不妥、不妥。”丁谓急着插话道,“还是范仲淹,范大人比较合适。”
“丁大人,不知范仲淹到江淮一带去了吗?”赵元亿带着责备之意看他一眼,心中却盘算着别的事。
“哦。近来记性不好、记性不好。”丁谓随即摇头自责,笑着解窘。
“他的消息可真快。”皇上心中暗道,有些吃惊。
“皇上,包拯入官不久,其人若何,当细观之。玉贼逃往辽国,追寻之事更是事关重大,望皇上三思。范大人乃能臣,皇上何不将其召回,来担此事。”赵元亿顿了顿,又道,“江淮一带受灾重,朝廷遣送的米粮固能解一时之困,却难长久,还需押运金银或是掘土挖井,或是引渠调水,重建灾毁之地,部署灭蝗。”
“吕相,你怎么看?”皇上将目光移到吕夷简身上。
“皇上,皇叔说得不无道理。只是寻玉之事,臣还是认为包拯可以胜任。包拯出仕之前,行走过江湖,且善于查案;寻龙凤玉非包拯莫属。范仲淹前往江淮,刚熟悉了环境,正值解危之际,不可轻易调动。”吕夷简不慌不忙地道。
此时,赵元亿斜视吕夷简一眼,心中生恨;而群臣开始议论范仲淹之事,若不是赵元亿今日说出范仲淹的去向,群臣多半不知,还当其抱病养于家中。
皇上沉思着,心中早已有了主意,扫视群臣一眼,正色道:“寻玉之事还是由包拯去办。范仲淹还是暂留江淮一带。重建灾地,皇叔的话甚是有理,可谁来押运金银呢?”
“臣愿担之。”赵元亿积极应道。
“朕恐皇叔难以分身呐!”
“臣自有安排,请皇上准奏。”
“好,那么这事就由皇叔负责,朕恐皇叔太过劳累,等金银送往灾地之后,都交给范仲淹调度吧。”
“臣遵旨。”赵元亿笑着回道。
其余众臣皆不反对。
却说皇上退朝后,回寝宫换了便装,带着随从泉顺义出宫,到开封府找包拯。包拯将其迎进府里,坐定后,皇上将今日早朝所议之事告知包拯。包拯听后,稍稍皱眉,忙道:“皇上,崇王素来不热心这些事,他行为反常怕是另有所图?”
“朕何尝没有考虑到?”皇上目视包拯,“可他所说不无道理,特别是赈灾之事;朕引出龙凤玉的踪迹,就是想借名让你去辽国办事,不料那丁谓来插一脚,而赵元亿顺势引出范仲淹的事。朕决意让你去辽,若是再拒绝他押运金银的事,恐怕今日又有唇舌之战了。”
“皇上考虑甚是。只是崇王内接江湖与朝廷的人,外通辽人,正是缺金少银的时候,万一他半路接金,可就麻烦了。皇上要早作打算啊!”包拯正色道。
皇上端起一杯茶水在嘴边呷了一口,再慢慢地放下杯子,问:“那你认为,朕该怎么做?”
“包拯认为,在黄金的数量上,皇上必须下旨加以控制;此外,皇上可先作书与范大人,让他收到黄金立即回报,而且得让崇王许诺,路途之中若出现散失,必按我宋律法严治。”包拯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道。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皇上轻微地点了下头。
包拯将话题又引向别处,向皇上报了京城失女之事,并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江湖组织所谋划的事。这是个非同寻常的组织,展昭所见二女跳崖匪夷所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查获,并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而城中仍然发生劫女的事。皇上听罢,叹了口气,说道:“这事你先搁下,朕另作安排。你不能因小事误了大事。这里有朕给你密诏。”皇上将一封书信递给包拯,“看后立即烧毁,即日起程去辽。”
包拯会意,严肃地回道:“包拯遵旨。”接着,小心翼翼地接过书信,放入怀中。
“对了,傅晓轩的那几个江湖朋友,给朕办的事如何啊?”皇上站起来问。
“进展顺利,包拯已经写好了一份奏折,正准备向皇上禀报呢!”包拯笑道。
“那你给朕吧,朕回宫再看。”皇上说完,见包拯暂离大厅去取奏折,不多时又转回来,将奏折交给皇上。皇上还没问话,包拯早猜到皇上的心,便道:“皇上放心,包拯走后,自会安排接应他们的人。但还得征得皇上的同意。”
“哦?”皇上转头看着包拯,不慌不忙地问,“接应他们的人是谁呀?”
“包拯的一个朋友,公孙策。”包拯话刚说完,皇上微笑道:“朕见过他,一个书生。呵呵,准奏。”
皇上提步走到门边,又转头对包拯道:“若这事办好了,朕必定记你大功!”
包拯来到皇上身边站定,淡淡地回道:“为国效力,本是包拯该做的事。”
“好,好啊……呵呵……”皇上说着,爽朗地笑了,随即慢慢走向大门,包拯在后送之不在话下。
暖阳攀上了树梢,阳光温柔地洒在地上,和风吹送,春季正是放风筝的时候。在这皇宫里,人们很少有自己的自由,哪里会去玩这样的游戏呢。可在那宫廷之上,蓝天下分明有一只风筝在飞翔,形似一只大鸟。只见那风筝稳稳地飞了一时,突然变得东倒西歪;一会儿向西边倾斜,画了个圆弧,又向东北方向升起,一不小心又下跌一段距离,而后又冉冉上升,就像一只受伤的鸟儿,无力高飞却在拼命地展翅。那拴着风筝的线,太细了,看不清,从风筝的起落可以看出,风筝的主人在一紧一松、一前一后的控制着钱,其技巧尚不熟练。突然,那风筝挣脱了线,向高空飘了一段距离,然后向皇上的福临宫这边飞来,想必是那主人用力过猛,将风筝线扯断了。
风筝在福临宫后院的一颗苍翠的大树停了下来,而这,早已引起了宫女们的注意。宫女们三五六个地聚在一起,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树下望着那风筝谈天,可没有一个人敢去将它拿下来。没多久,傅晓轩经过后院,看了这般情景,走过淡淡地问:“这哪儿来的风筝啊?”
宫女们见了傅晓轩,都觉得生疏,不知该说什么,一个紫衣宫女忍不住轻声回应:“其他地方飞来的。”
“这风筝有什么好看的!”傅晓轩见她们望着这风筝,又惊又喜,于是心里这样想。随后,傅晓轩垫脚一跃,施展轻功飞到树上,一伸手,抓住风筝,一转身,带着风筝,飞到地面。宫女们看得呆了,立即将话儿转到傅晓轩身上。
“她还会武功啊?”
“听说她是贵妃娘娘带进来的。”
“唉唉,我今儿早上,见她披头散发的进了皇上的起居室……”
宫女们一边看着傅晓轩,一边小声议论起来,傅晓轩听着一些话,转头目视讨论她的宫女,眼神带着傲慢,似笑非笑;宫女们见了都闭口了。
“各位姐妹,傅晓轩只是贵妃带进宫的一个丫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