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烈这时方才明白,止戈斋为什么会选择在粮仓这种地方。
除了易守难攻之外,官仓在选址时就已经考虑了通风、防湿等问题,钢铁兵器收藏在这里,显然大有好处。
为了防止水淹,仓廒选址都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
为了防潮,每座仓廒的地基都是以三合土夯筑,上面还均匀铺洒一层白灰,再用火砖铺作地面,上面再加楞木,铺满松板;墙壁又有护墙板,门有门罩;
为了通风,每座仓廒除有气楼、闸板外,还使用‘竹气通’;
再则,廒座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四五尺,顶部约为三尺,如此之厚的墙体,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恒温,且不生鼠患。
防潮通风的粮仓,储藏地仓粮可以历久不坏。 对防止和延缓钢铁兵器的锈蚀,好处多多,难怪会选择旧粮仓作为止戈斋的武库了。
安德烈赞叹着整座官仓的厚实、简朴和实用,不作装饰点缀,却是如此的完美实用。
与安德烈同期地薛延佗,却死死地盯着一口蒙古短刀,直柄、直刃、细血槽。 牛耳也似地刀尖,锋利无比。 柄鞘配银饰。 鞘为直筒状,是塞外牧民随身佩带,宰畜、吃肉不可缺少之物。
安德烈知道薛延佗习惯于使用匕首类地短小兵刃偷袭刺杀,分外受不了匕首、短刀地诱惑。
“哎,薛延佗,这口刀不如那边那口畏兀儿人的短刀。 ”
安德烈见那口蒙古短刀品相不俗,但他却不以为然。 他看中了另外一口短刀,刀柄只用黄铜镶嵌,戳记是畏兀儿文的‘买买提’,想必是刀匠的记号,刀鞘外裹压花羊皮,是褐色的,刀鞘带了弹簧闭锁,乘马奔驰时不易丢失。 这是令安德烈心动的地方,对他这样注定出生入死的谍探来说,手上地兵刃就是只有这一个优点,也已经足够,其他都是虚的。
安德烈抽出刀刃一看,果然锋利绝伦。 保养极好,刀刃上抹了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质,寒光流转,明显是选用精钢锻打而成,锉磨、淬火都极见功力,难怪锋刃如此锐利,且不易崩口、卷刃,受过严酷训练的安德烈,对鉴定兵刃好坏,已是别有心得。
马上将这口买买提短刀据为己有。 安德烈又拿起了一口保安长刀。
刀身选用难得的波斯钢料锻打而成。 淬火老到,打磨精工。 光可鉴人,不用试刀也知不是寻常刀剑。
刀把是以牛角、红铜、黄铜叠压、锉磨成型,层纹交错,奇巧美观。 刀鞘外用白铜包裹,铜壳饰以狰狞兽纹。
“就是它了。 ”
虽然止戈斋收藏的吐蕃刀也不错,但更吸引安德烈的是户撒刀。 世居【“山林的【“炫】云南蛮夷【“书】剽悍武【“网】勇,善于攻袭埋伏,近身格斗,长刀肉搏。 上好地户撒长刀既能削铁如泥,又能柔韧系腰,非酋领不得有之。
安德烈并不贪心,一口短刀,再加上两口长刀“保安长刀”、“户撒长刀”,三口刀,对他而言,差不多够用了。
因此他很快就选定了自己中意的刀,转而欣赏起止戈斋的上品收藏来。
薛延佗却是颇为苦恼,该选择什么样的兵刃才合适呢?
他却是愁眉苦脸的对着一口来自西域奥斯曼的‘亚特坎’、‘基利’、‘帕拉’三种战刀发愁,喃喃自语:“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刀剑是铁血男儿地荣誉装饰品,而带着特殊花纹的奥斯曼钢刀也是刀剑中罕见的宝刀利刃,也无怪薛延佗一时难以拿定主意了……
“别跟我抢,这口狗腿刀是我的了。 ”
成彦雄抓起一口形状怪异的弯刀不放手,这口短刀形如反弯的野狗后腿,刀背厚重坚实,刀口锋利无比。
“呵呵,成爵士眼光独到,这是一口不可多得的好刀,在山地、丛林征战,此刀在手绝对所向披靡。 ”有幸参与到赐刀之行的雷愚樵,眼见独臂的龙骧锐士成彦雄眼露‘凶光’的‘深情’注视着自己手上地弯刀。
成彦雄口中地‘狗腿刀’,便是雷愚樵从云南收购回来的异域弯刀,这种刀是南疆地山地蛮夷习用的弯刀,反曲的诡异形制,如同狗腿,使得刀路也极为诡异,难以准确判断,而且出手势大力沉,往往一刀就能斩下对手头颅。
雷愚樵往雷瑾那边望了望,又道:“这口刀打造手艺也极为精到,显然是南疆藩国王室工匠的手笔,精钢细锻,否则也不能被侯爷相中收藏了。其实这种刀,雷氏冶炼工场也为军中秘谍少量配备了一些。 成爵士如果喜欢,不妨与工场方面洽商一二,以成爵士的身份,想来不会拒绝。 ”
“是这样吗?那就多谢雷东主了。 ”成彦雄果然是对这种第一次见到的弯刀很有兴趣,一听雷愚樵如此说。 便记住了。
掌理武库地也是一名无名老兵,脸上一条恐怖的伤痕令他极为狰狞凶恶,断了一条腿却不影响他的灵活,似乎绝大多数四肢健全的人也不如他的灵巧剽疾。
所有到武库来拣选中意兵刃的人,都暗自惊呼一声:高手!
在入选士们惊叹的目光中,长刀出鞘,在空中划过。 绽放寒光,刀光如练。
“好刀!”老兵轻赞一声:“倭刀形制以圆为准。 刀身作弧而弯,这主要是钢料地搭配和淬火的变化造就而成。
小地看这口倭刀,想必锻造之时,其刀体钢条雏形应该没有多大弯弧,一如直刀。 但倭国钢材铁料缺少,又缺乏优质木炭或石炭,难以维持极高的锻造火温。 倭人锻刀不得已,只能将软硬钢料组合匹配,又将烧得火红的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
因此锻造成刀时,刀身头尾往往上翘,弧度浑然天成,反而别出心裁,利于劈砍。 时日一久,工匠越发致力于加深弯度。 另出蹊径了。
这口倭刀,弯度适中,在劈斩时极为顺畅,双手使刀,劈斩力道应更为强劲。 就是出价百两,也值这个价。 可惜近年贩卖中土的倭国刀剑。 品质低劣者甚多,似此好刀,千口中难得其一了。 ”
雷瑾笑道:“萝卜快了不洗泥。 倭刀虽利,购者日众,工匠也难以每一口都不惜代价精工锻造了。 锻造精细、淬火讲究的倭刀,不但锋利柔韧,而且装饰华丽。 但是这样的倭刀,近几十年已经难得一见,就如同我中土帝国的‘百炼’‘折花’锻刀手艺一样,几乎濒临失传。 ”
“侯爷。 为何戚南塘大帅统兵剿倭之时。 官军腰刀常被倭刀削断呢?”一个入选士问道。
这个问题,连看守武库地老兵都很想知道。 目光落到雷瑾身上。
“呵呵,”雷瑾笑道,“一般上好的倭刀,经过反复叠打和淬火,锋利绝伦,而且刀装考究精致,亦是不可多得的好刀。 我中土官军所用钢刀,大部分都是钢条锻打,水或尿淬火,刚则有余而柔韧不足,易锈蚀和折断,对阵倭人精工锻造的武士刀,常被削断,有甚奇怪?我中土长刀,刀装大多亦很粗劣,刀鞘或木或皮,甚至于无,环柄、包布,比之倭刀更是差距甚大。 这是所谓敌以上驷对我下驷,我之下驷焉得不败?
但是这是有原因的。 倭刀精工锻造,价格不菲,一般工匠所锻造的上品倭刀,将近二两纹银,至于锻刀名家打造的利刀,百十两银子未必能够购得一口。 再则,倭刀打造,精细复杂,难于大量打造,更难于千万口锻造划一,如出一辙;这第三,倭刀保养,要求苛刻,稍有轻慢,刀便受损,也只有武士自己购买,才能保有。
想我中土,百万军兵都是吃皇粮国税,如何比得那等国小民寡的蛮夷小国?又如何大量配备如此昂贵地贵族刀剑?唯有简单锻打淬火即成的刀才是最适宜的,保养磨拭又十分简单,虽然缺损锈蚀时常发生,但最多一口刀不堪用,换一口便是,重新打造也是很容易的。
快速、大量的打造,价格低廉,这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就地取材,大量打造,才是最有利地。
倭刀威力自然很大,戚南塘大帅就因此而仿倭刀而作长刀,但戚刀打造手艺大量简化,造刀价格低廉,威力还是不如倭刀的上品、中品。
非不愿也,是不能尔!
本侯也想所有的士兵,人手一口百炼钢刀,一把精工打造的火铳,但是那可能吗?至少现在做不到啊。
波斯、奥斯曼、天竺的花纹镔铁,令人叹为观止,以之打造的刀剑锋利无比,但是那只能配给少数人。 ”
众人闻言一阵叹息,但也知道,平虏侯让他们随意拣选兵器,那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雷瑾微微一笑,“等会儿每人再去其他武库挑选一把手铳,一张手弩,都是杀人的好家伙,你等可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