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逐鹿-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为帝国守住辽东大门,避免京畿形势陷入危殆而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儒生主政的朝廷,在强大的外族威胁下,能容忍雷家在辽东苦寒之地的“独霸”之局,并不代表能同样容忍雷氏族裔再‘独霸’陕西,占据帝国的西翼屏藩,所以在关中、河西地区,雷氏族裔的发展一直被朝廷用多种手段限制,比如扶植其它地方豪强与雷门世家争夺,鼓励其它大家族将势力伸入关中等。

而且,乔行简估计雷门世家方面也并不愿意让朝廷猜忌,他们在河西、关中的一切经营,都以暗中的隐秘运作为主,雷氏族裔因为群龙无首,没有够份量的人物坐镇西北,统摄大局,所以雷氏族裔的各个支系从表面看起来,显得各行其是,如同一盘散沙。

类似回回马家这样的西北地方豪强大族,因为有了朝廷有意无意的暗中扶植,加上雷门世家有意的隐忍退让,才能发展壮大,直至在西北与雷门世家‘分庭抗礼’,也才有了无数针对雷瑾的暗箭,也才有了皇帝在乔行简等人的建言下,下令把雷瑾拘提到京,准备长期软禁的举动。

乔行简暗忖:

只怕是连皇上也没有想到,雷瑾到京不过数日,来自各大家族的压力竟出乎他意料地强大。

再则四大家族各自都与皇室有一些姻戚关系,往上追溯数代的话,就见得出各家族与皇族唇齿相依的关系匪浅,只要皇帝还不是白痴,就肯定会认真考虑四大家族的反应。

皇帝既想把雷瑾软禁在京,不让河西、关中的雷氏族裔有机会整合为一个整体,成为帝国隐患;又不愿意承受各大家族太大的压力,所以就用封义子、赐宅、赐宫娥、赐内帑这些笼络手段,来化解来自各大家族的压力,同时也等于把嫉恨全部引向雷瑾,等于无形中给皇帝增加了无数想借刀杀人的告密者,雷瑾一个不慎,就可能被这些人“捅”上几记黑刀。

当晚,乔行简与诸位御史在驿站促膝清谈,几至达旦。

除了京师发生的新闻,也谈到了陕北的暴乱。

乔行简这一路上宿住驿站,也从邸报、塘报上知道了一些陕北变乱的消息,但不以为意,陕北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强盗贼徒无时不有,历代难以根治,有些强盗才正常,没有反倒是不正常了,他也没有想到那些原本应该已经归还了建制的西北边军,此时此刻仍然有大半还在路上,加之陕西官吏空缺很多,四镇边军将领又互相观望,剿匪平乱的力量实际上有同于无。

此时的乔行简在懵然无知的情况下,信心十足,只叫诸位御史放宽心,些少蟊贼何足道矣?

雷瑾从丹房搬出来,住进了位于西城积庆坊的敕建义子府,这里靠近西苑,方便皇帝随时宣召。

京师西城,多是贵族官僚的宅院和部分中央官署所在,而在京的巨商富豪多住在东城,许多资金雄厚的店铺和有名的钱庄,也多集中在东城,买卖兴隆,交易活跃,异常繁华。

所以在京师有东富西贵的说法,即指此而言。

雷瑾已经和杨罗取得了秘密联系,为了随时摆脱京师多如牛毛的眼线监视,雷瑾指令杨罗抽调人手在义子府中秘密营建密室,以及通向义子府外的地道。

这在杨罗而言,是优而为之,因为他手头上不但有详细的工部图籍,包括当年营建京师所留下的原始图籍,而且在雪隼堂秘密招纳的各色人才中,就有土木营建方面的大师级人物,以及擅长开掘地道的山西矿工、擅长营建堤坝的河工匠师、盗墓贼中的翘楚、凿墙穿洞入屋行窃的窃贼高手,有了这些人,图籍和开掘工具又样样齐备,营建密室和开掘地道又有何难,即使最难的问题——如何不被义子府的仆人发现,以及地道的出口如何设置隐秘而不被发现,也很快便有了解决方案。

雷瑾则在下达指令后,并不管杨罗如何营建,放手让杨罗施为。

每日,雷瑾自管入宫去,虽则皇帝不一定能见得到,但雷瑾主要是顺便借此大撒金钱,收买一干他认为有必要结交的宦官,什么太监、少监、监丞,和他们攀上交情,打好关系。

帝国一代一代的皇帝,为了不被臣下瞒骗糊弄,除了不断提升台谏官的监察权限和地位之外,还逐渐发展出派遣秘谍监视臣民,派遣自己的家奴——太监到各地监督百官的制度,因此密探和宦官极其发达。然而这些皇帝信任的家奴照样可以被人收买,甚至逼着人来收买他们,他们可以伙同一气,上下其手来糊弄皇帝,所以在雷瑾看来,自己要想早日离开京师,非得把一些个关键的太监收买了,否则即便是拥有那个劳什子的皇庶子身份,他们照样也会留难,只要想想这些宦官历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作派,连皇帝都敢于糊弄,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又何况,他仅仅是一个义子?

钱可通神,现在大小宦官恐怕都把雷瑾当作了出手阔绰的冤大头,见着雷瑾入宫,莫不笑脸相迎,殷勤侍奉,几乎是有求必应,恐怕皇帝驾到都不会那么尽心尽力,加上雷瑾又领有御赐穿宫牙牌,除了一些重要宫殿以及内宫妃嫔所居宫殿不可轻入之外,其它地方尽可去得,简直是想去哪里,都自有宦官踊跃引路。

宫内的部分宦官,尤其是某些太监身怀深浅莫测的高绝武技,雷瑾以前就知道这一点,最起码雷瑾亲眼所见的如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张保,提督锦衣府的陈准,以及杨罗曾经提到过的扈从展妃微服出宫的张凤(御用监的从四品左少监),这些宫廷内的高级宦官身怀高绝一时的阴诡武技是确定无疑的了。

雷瑾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些太监是从哪里练就了一身武技?是宫中自有传承,还是从民间流传入宫?

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因此这一两日入宫,雷瑾都很注意观察那些宦官。

太监在宫闱之中,虽然身怀武技,但大多秘不示人,恐生不测之祸也。

而依雷瑾想来,能有机会和时间习练武技的宦官人数必然受到限制,绝不可能很多,而且根据雷瑾粗略观察的结果,也证实雷瑾这种推测无误。

并不是所有内官二十四衙门的高级宦官都会武技,司礼监的高级宦官身怀武技者较多,其他内官衙门太监身怀武技者则多少不等,看起来所有身怀武技的宦官,没有一个是很年轻的,而且武技全是走的阴柔诡毒路数,那种寒森森、冷凄凄、阴毒险恶的气质如出一辙,雷瑾判断这些宦官的武技定是同出一源。

只是高明者能够将这种气质完全收敛得无影无形,若非雷瑾心有定见,根本无法发现,想来这些宦官都是将这一脉武技练到了极精深的地步,可以内敛而无形,否则皇宫之内,怎么可能容许把阴毒险恶的气质摆在脸面上,‘面目可憎’之辈容身,更不可能升迁至宦官的高位阶了。

也许是雷瑾的窥探观察,惹毛了宦官中的某些人,第二天便发生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雷瑾第二天入宫,“顺便”在兵仗局、银作局、内织染局看完了“新鲜”,时已正午,引路的宦官也早就自行离开了。

为着贪图出宫的方便,雷瑾便从一条小宦官常走的夹道疾行,准备抄近路出宫,正走间,雷瑾便觉得迎面一股阴风隐隐袭来。

毕竟是从生死战场上锻炼出来的直觉,对危险的感觉非常敏锐,雷瑾瞬间功行百脉,金鲤倒穿波,细胸巧翻云,倏忽间疾退十几步外。

这时整个夹道内风飙气转,尖锐生啸,寒流砭人,虽是盛夏,宛若隆冬。

雷瑾倒吸一口凉气,遍体生寒,如果不是反应敏锐,那还不把命葬送在这里?

一声尖利的冷笑入耳,随即再无声息,雷瑾凝神细查,确认袭击者已经远遁,这才急急出宫。

这袭击者真是莫名其妙,毫无来由!

一路思忖,雷瑾一脚踏进义子府,门房当值的门子连忙上前禀告,说是内府的张公公登门拜访,现正在花厅坐候。

“可有名帖?”

“张公公是便装而来,不曾带得有名贴。”

便装而来?

雷瑾皱皱眉,哪个张公公啊?张保?张凤?宫里姓张,而且有权势有地位的高阶宦官有好几个呢!

回房换了一袭交领宽袖的玉色罗褶子,雷瑾摇摇摆摆的到花厅会客。

“奴婢司设监总理张玉,叩请殿下万安!”

待得那宦官叩拜已毕,雷瑾这才瞧见那张玉的面容,圆圆胖胖满富态的一张脸,笑容可掬,令人一见可亲,身上便装乃是一件细纱曳撒。

司设监掌卤簿、仪仗、帷幕诸事,雷瑾暂时与司设监宦官也没甚交往,这个张玉,雷瑾依稀还记得他确实是司设监的高阶宦官之一,只是现下倒是想不通这张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