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姐点头,往四四怀里靠一靠,说道:“好。四哥做个好梦。”顿一顿,厚着脸皮、忍着恶心再加把火,“梦里也要想着我。”
四四听了,哈哈笑笑,搂着“媳妇”睡觉不提。
没过几日,四四果然奉命前往江南。八姐安心在家带着儿女们过日子。不巧弘昀病重过世,李氏哭倒几次,不能理事。八姐无奈,只得带着宋氏帮衬着,将弘昀暂且入殓。送信给四四,问他何时回家,看看这苦命的儿子。四四回信,嘱咐她好生照顾自己。又说弘昀之事,他心中早有预料。不想儿子这般短命。字里行间都是身心疲惫,却硬要坚持。
八姐看了,不由唏嘘。回信请他保重身体,说家中诸事有我。信刚发出,又派人叫信使回来,拆开加上一行,写几个人名。说他们都是正经做事之人,或许能有所帮助。
四四接了信,仔细看完,笑上一笑,对着烛光烧了。自此,愈发用心办差不提。
八姐收到四四回信,看明白暗示。心中这才放了心。安心抚养儿女,顺便留意京中各府动向。到了年底,正忙置办年货之时,突然精神不济,跌坐在椅子上。
瑞珠、翠环吓了一跳,赶紧请来陈嬷嬷,又派人去请太医。大格格领着弘时、二格格、弘春、弘旺一齐围着,生怕八姐有个闪失。
二格格、弘春还小,自然不懂生死为何物。大格格已经长大,弘时、弘旺又是重生过的,看着八姐脸色苍白、两眼怔忡,都吓的不行。大格格更是险些哭了出来。
不一会儿八姐回神,看几个孩子围着,顿时笑了,摸摸二格格脑袋,“好孩子,额娘没事。”
正说着,太医到了。大格格抱着二格格到屏风后回避。弘时站在一旁,弘旺、弘春由奶娘抱着,仔细看太医诊脉。
没过一会儿,太医看完双手,笑问陈嬷嬷:“敢问雍亲王福晋癸水几个月未来了?”
陈嬷嬷这才明白,一拍手,“我说呢。原来是有喜了。”当即代为回答,“两个月了。自从二阿哥去后,”说着抹抹眼泪,“我们福晋悲伤过度。就没来过了。起初还以为是伤心缘故呢。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太医呵呵笑了,收了诊箱,交待下来,“福晋身体很好。只是不宜过度操劳。劳心劳力,是孕妇大忌,要多歇息歇息才好。”
陈嬷嬷就问可要开方子。
太医摆手笑了,“依下官看,是药三分毒。人参还有忌讳的时候,何况如今福晋有孕在身。能不吃,还是不吃的好。”
陈嬷嬷急忙应下,又问有什么注意事项。太医想了想,说道:“安心养胎,别的莫要多想。还有就是不能生气。吃饭要多注意温养。那就得了。”
陈嬷嬷听了,这才请太医出去,到账房取银子送走太医。
八姐坐在帘子后头,默念几句:“我居然这时候怀孕了?”是弘历?哼,那个混小子,最好别犯爷手上。
事到如今,用了个女儿身,老四是个靠不住的,所能依靠的,唯有儿女。八姐干脆破罐破摔,想着:弘历就弘历吧,至少这娃活的长,总比福宜哥儿几个强,生下来就夭折,不够晦气的。别的不多想,将来若是敢不孝顺爷,扔到福海里淹死。
难为八姐见惯了悲欢离合、世间百态,加上之前使足浑身解数勾搭老四,跟四四你侬我侬之时,料想过后果。
没过一会儿,陈嬷嬷捧着热粥回来,她就忍住心中不忿,想通起来。遵从太医嘱咐,每日里好吃好睡,写信给老四,叫他安心办差。过年诸事,家里就能给他安排好了。又隐晦提起怀孕有喜,说:别看现在你是亲王了,赚的银子多了。家里又要添丁,孩子们也要上学的上学,准备嫁妆的准备嫁妆。每年你那点俸禄——还不够孩子们“教育基金”的。你可管着你自己,别在外头再瞧上谁家千金。家里地方小,银钱少,可是再也养不起小妾了。
看的四四哭笑不得,随手对灯烧了了事。
这一年过年,八姐养胎不理事。还是由宋氏、武氏,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张罗。李氏因弘昀去世,一直称病不出门。钮钴禄氏、耿氏无宠无出,自然老老实实在后院,跟着宋氏、武氏忙碌。
八姐日子过的踏实。弘时、弘旺倒不忘得空过来,瞅着八姐肚子发呆。八姐看二人别扭,笑问:“怎么了?”
弘旺笑笑不说话,咬着手指装小孩儿。弘时则冷哼,“这孩子生出来,一定不能叫弘历。”
八姐张张嘴,呵呵笑一声。忍不住长叹,怎么忘了,他们兄弟关系,也不咋地呢!
弘时与弘历的爱恨情仇,自有他们兄弟自己折腾。儿孙自有儿孙福,八姐没空,也没心思管那么许多。过年时节孕吐,就已经够她受了。好在陈嬷嬷等人这几年越发得力,有她们照顾,还算安心。家务之上,宋氏年逾三十,无子无宠,有资历而无背景;武氏因为前两年生产坏了身子,无法再孕,索性一心跟着八姐发家致富。有她二人一内一外管着,八姐这个年,过的还算舒坦。唯独偶尔想起钮钴禄氏、耿氏,心中难免闷闷。总觉得那两位就跟暗藏着的钢针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伙着老四,扎自己一下。
好容易过了年,春天暖和了。四四回京一趟,没住两天,便又去江南。八姐扶着肚子送到门口,不放心嘱咐:“万事留心。在外吃喝都要在意。”又嘱咐李卫,“你跟瑞珠陪着爷一同去,吃饭穿衣都要注意。爷要好,你们也要好。”
李卫跟瑞珠急忙答应下来。
送他们一行出门,八姐又觉得无聊起来。
恰好九福晋也要养胎,索性二人常来常往。老九府里姬妾众多,九福晋看了也烦。便常坐车来看八姐。二人商量些生意诸事,说说隔壁八贝勒府里新添的庶出格格,再讲讲八福晋竟然自己回来,也不等人请。说着说着九福晋撇嘴,“什么呀,就会装相。还是不瞧着这两年八贝勒重新得了圣宠。那个女人,对外面府里小妾还礼尚往来,对自己府里的那些人,薄情着呢!”
八姐笑笑,知道这位八福晋虽然嘴上毒,到底还没狠到逼死人命,八贝勒府里日子——还算安然。
偶尔还会提起,太子妃常常记挂这几位妯娌,不时让太子家三格格出宫,到各家各户转转。尤其是大福晋,最喜欢三格格。只要三格格到直郡王府,大福晋眼里,把亲生的几位儿女都比了下去。
八姐心中奇怪,暗暗琢磨,默默道:“这可是奇了。”
九福晋自己剥着新摘的草莓吃,说道:“谁说不是呢。大爷跟太子爷当年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谁知道,两家娘们儿倒是和气的很。听说大福晋怜惜太子妃寡妇失业的,常常叫三格格给太子妃带回去不少好东西。你说,这人跟人呐,还真是说不好。指不定谁跟谁就对上眼儿了呢。”说着,呵呵一笑,拉弘旺小辫子一把。逗的弘旺哇哇大叫,想要不高兴,又怕装小孩儿被识破,只有委委屈屈扑到八姐怀里撒娇。
八姐听了,愈发疑心,拍拍弘旺,叫他找弘时去玩。九福晋刚走,八姐就命人好生打探。
只不过,所谓大福晋跟直郡王练布库之事,不过是众人随口一说。等到有心人去查,传来的却是直郡王夫妻和睦、恩爱非常。直郡王府上,也整治地跟铁桶一般,进去容易出来难。
八姐不由十分扼腕。
当下时节,不比上辈子,处处变化多端,皇子们一个个一夜间老实起来。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安心养胎。听着宫里传来消息,说十八阿哥如何得宠,超过所有年长皇子。八姐冷哼一声:那是他年纪小,你等他长大了,露出夺嫡之心,你看老爷子还宠他不?
好在四大妃都不是吃素的。王氏、陈氏再得宠,也未能成功晋位宫位主。这不仅是康熙出于对朝政平衡的考量,也是扬满抑汉的结果。汉族官员,始终不能完全取得康熙的信任。
八姐分析时事,拿出来跟弘时、弘旺讲解,也不管他们听的懂听不懂,只是要求:“无论如何,都要小心在意。如今局面看似平稳,其实,是各处势力潜伏起来。你们瞧老爷子为何疼爱老十八?那不就是因为十八年幼,母家无势,让老爷子放心吗?若是其余年长皇子得了这般宠爱,早就出事了。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儿,谁也不能当出头鸟,知道不?”
俩孩子听的后背汗津津的,不住点头,表示明白。弘旺毕竟年幼,又是八姐“亲”生,不免娇惯些。最喜欢装小孩儿讨“八额娘”欢心。说完正事,拉着八姐袖子问:“额娘,阿玛什么时候回来?”
弘时听了抿嘴不乐。阿玛老是冷着脸,见了叫人害怕。还是八额娘看着随和。
八姐抿嘴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