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有三十多年,眼看着头发将要白完,康熙舍不得他出宫后孤独过日子,便留在身边,平日里端茶倒水做些轻活儿,没外人之时,便留在身边说说话。三毛子熟知康熙习惯,伺候起来,倒也不是太难。
等康熙蹒跚着坐好,抬眼皮看看三毛子,点头说道:“到院子门口守着,朕与皇上好好说说话。”
三毛子答应一声,弓着腰离开,顺手带走了院子里众人。出了院门,大开着两扇大门,三毛子带着众人守在外面伺候。过了不少时候,听见里面叫唤,三毛子这才重新带着人进去。就见康熙依旧坐在椅子上,满脸祥和晒着太阳。四爷则跪在一旁。看众人来,四爷急忙小声说道:“去传午膳,太上皇想吃冬笋炖老鸭。”
康熙也跟着点头,慢悠悠说道:“跟他们说,炖的烂一点儿。朕岁数大了,牙口不好,喜爱软烂的吃食。”
这一顿,康熙一反素日简朴常态,一口气点了三十多道菜,敞开肚子大吃一顿。吃不完的,则是分别送给众位皇子、皇女们,从老大直亲王胤禔,到老二十四,从最大的三公主,到底下最小的九公主,每个都能尝那么两口。几位公主都是各自一道菜,儿子太多分不均,康熙则命好几个人一道菜。老大跟理郡王府分,老四跟老五、老七分,不一而足。至于四爷,本以为自己是皇帝,怎么着也能独霸一盘。哪知道康熙一挥手,“皇上吃剩了,就给老八分点儿吧。想当年,你们兄弟还小的时候,就数你俩最好了。至于老十三吃剩的,就给十四他几个孩子吧。”
这么着说完,不用四爷带着兄弟侄子们谢恩,康熙就摸着肚子,扶着三毛子晃晃悠悠回里屋去了。
四爷心里再嘀咕,也不至于眼皮子浅到跟老八争一盘菜,答应下来,随意挑了一筷子,便让人送到八爷府上。老八见了宫里来的钦差,做出一副诚惶诚恐模样,谢了恩,开了食盒一看,眼泪就落了下来。抓起筷子,就着凉菜一面吃,一面哭:“多想皇阿玛,多谢皇上四哥!”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这位爷家里日子不好过,多少年没吃肉了呢。
就在众皇子皇女们接到宫里赐食,商量着一起去谢恩的时候,宫里传出云板,紧接着哭声震天:“太上皇驾崩了——”
是日傍晚,康熙病逝于紫禁城乾清宫。
皇帝他爹没了,举国哀痛。四爷哭了一天,到了半夜,依旧守在灵柩旁,不肯离开。众大臣劝了又劝,始终不能劝动半分。就连直亲王仗着自己是大哥,要四弟回去歇歇,都给驳了回来。
此时八姐不宜出面,倒是太上皇后年秋月与皇太后乌雅氏一同命人传话,要四爷去休息休息。年秋月说话不过是面上情,青年丧父,正是悲痛之时,哪有什么心思管别人死活。至于乌雅氏,则完完全全为了儿子。如今膝下只有这一个孩子了,若是四爷再有什么好歹,乌雅氏晚年便没什么奔头了。
长辈们说完了,弘时以哥哥身份,也带着弟弟妹妹们来劝。四爷抬头,望望几个孩子们,点头说道:“都回去吧,朕略坐坐,再陪陪太上皇。”
众人看劝不过,不敢擅自回去,只有陪着四爷守灵。期间,四爷粒米未进,只喝了一杯水。哪知到了三更时分,便坐不住了。




、96几粒巴豆

第九十六章几粒巴豆
也是四爷倒霉;康熙赐吃的东西里头偏生有一样是火腿扣芦荟。四爷不喜肉,便挑了两块芦荟来尝。芦荟本就有泻下之功用;再加上弘惠暗中在茶水里放了巴豆;两种食物加在一起,纵然量少,架不住四爷一天吃喝几口水。没有五谷杂粮暖腹,便是大罗神仙,也经不住这么腹水下行。天晚一冷,四爷便接连泻了几次。到第二天凌晨;便两股战战;双目通红;精神萎靡;不能理事了。
皇帝不能理事;这个时候,偏偏不能让王爷们代理。别无他因,只为康熙年间夺嫡烽烟犹在眼前,如今几个年轻的兄弟同样虎视眈眈,一刻也不得叫人清闲。眼下太上皇刚崩,便有王爷出面总理全局,不是叫满朝文武以为皇帝无能,要改换兄弟主事吗?
四爷精神萎靡,却不糊涂,命人叫来几个儿子,眯着眼睛仔细看看,一指弘旺,吩咐道:“为父不能起身,外面的事,你带着兄弟们办吧。有什么不懂的,只管来问朕。记住,你是嫡皇子,纵使那些王爷们按辈分是你叔伯,在大事跟前,也该拿出你当代皇子的气度来。”
他这么说完,弘旺迟疑一刻,推辞道:“皇阿玛,儿臣虽为嫡出,但前头尚有兄长,如此大事,由儿子领头,似乎不妥。还请皇阿玛三思。”
四爷看弘时一眼,闭目说道:“去吧,照朕吩咐的,要兄弟和睦。拿出你嫡皇子的气度来。”
弘旺听他这么说,不敢就此应了,接连退让几次,说的四爷急了,发狠:“朕的儿子,遇事怎么能这么怂?出去办事去。灵堂无主,你是等着让举国上下看笑话吗?”
弘旺这才诺诺应下,带着几个兄弟们告退,出门换好素服,直奔康熙停灵之处。
等兄弟几个走了,屏风后转出一袭素衣。八姐端着一碗热汤,上前柔声劝道:“皇上,喝点东西吧。您不吃不喝两天,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住。皇上不为别的,念在老太后如今正是悲痛之时,也该多吃些才是。”
说起太后,四爷便想起老爷子后宫里还有一个老娘,一个小娘,如今康熙去了,按照祖宗规矩,这两位都算得上是正经太后。想起来,又是一阵心烦。乌雅氏伺候着就伺候着吧,这个年秋月可要如何供着,才能最合适?
八姐自然也想过此事,一面拿着勺子喂四爷吃饭,一面小心翼翼说道:“年太后因为太上皇驾崩,一直十分悲痛。太医们传话来说,年太后这回病的不轻。今天一早我带着妃子们去看她,她还躺在病榻上说,等病好了,就到畅春园去,给太上皇抄经礼佛呢。”
四爷听了,问道:“既然是后宫之事,自然由你处理便可。太后那里如何了?”
八姐见问,叹口气说道:“太后那里——我看着还好。只是今日命太医问诊,也有些虚。到底太后跟了太上皇这么多年,感情非比寻常。一时心情悲痛,难以承受。好在还有咱们这些晚辈要她老人家照看。过些日子,天暖和了,她老人家身体好些,我就想着护送她到畅春园休养。两宫太后也好作伴。免得咱们这些做小辈儿的有什么地方疏忽,一时不查,慢待了两宫太后。”几句话,带着浓浓孝顺,轻轻松松便把两位婆婆远远打发了。
四爷点头,“合该如此。”老太太没事儿就知道碍手碍脚,趁着有休养之名,赶紧打发了。尤其是年秋月,年轻貌美、寡妇失业的,虽说无人敢觊觎美色,到底后宫还有几个年轻男子,万一传出去什么不好的,皇家脸面无光。还是跟老太后住在一起,落的名声好听。
说完了话,四爷一碗热汤也喝完了。有了些许力气,便撑着跟八姐说话:“咱们年纪也大了,有些事,琐事太多,忙不过来,就叫几个媳妇来帮忙。尤其是四媳妇,跟蒙古有亲戚,抬旗年数也不算少,跟八旗命妇也说得上话。叫她在你身边帮衬,也跟着学学。”
八姐搁下碗来,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想了想,点头说道:“皇上说的是。还有三媳妇,出身大家,有她出面帮衬,我肩上能少不少事来。”
四爷听了冷笑,“不是说三媳妇有了身孕?这个时候,就不必多叫她出门了。仔细身子要紧。”
八姐“嗯”了一声,又说请了几个弟妹帮衬,四爷答应了,只说十三福晋兆佳氏办事利落。八姐应下,看四爷精神愈发不济,不好多话,安静坐在一旁,低头不语。倒是四爷闭眼休息一刻,睁眼看八姐还坐在身边,便劝她:“朕这里没什么事,你还是回去歇歇吧。早晚哭灵,来回奔波,也够累人的。”
八姐抬头看一眼四爷眼下青黑,慢慢点头,说道:“那好,我先回去。过一会儿,再来看你。”
说完,给四爷掖掖被角,看四爷重新闭眼,这才抽身出去。到外面,坐上轿子,一面走,一面下懿旨:“告诉十三福晋,请她多忙些。叫四福晋这几日五更来见我。三福晋身子重,好好休息要紧。高红丽若是没事,想来就来吧。五福晋是新媳妇,多跟着她四嫂行事。”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永和宫也到了。
八姐扶着宫女的手下了轿子,抬头看见永和宫三个字,蓝底金字牌匾,在冬日暖阳下熠熠发光。一旁满文,同样镀金,显得明亮大气。想前几年四爷刚登基时,曾有人提议自己搬到到坤宁宫。可惜那时候刚生了四公主弘晶,不宜挪动。之后不久,一年十二个月,有十来个月都是住在圆明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