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柴东亮的记忆中;另外一个时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五四运动中被暴打的曹汝霜、章宗祥、陆宗舆等“汉奸”;在日本侵华的时候都保持了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即使曹汝霜被日本人逼着当了个所谓的“中日恳谈会”的会长,也从来都不肯到任。反而是气势汹汹痛斥卖国贼又放火烧了赵家楼的梅思平,却是个铁杆汉奸;抗战结束之后被枪毙。
张学良组织的那个所谓的“抗日同志会”,因为在西安抓了蒋介石名声大噪;但是其中的高层人物如孙鸣九、苗剑秋、应德田等人几乎无一例外的当了汉奸。老蒋虽然是个治国无方的混账,但是却一直坚持抵抗。
令柴东亮感到好笑的是,孙鸣九抓蒋介石的时候还苦口婆心的劝蒋介石抗日,那一刻他恐怕都觉得自己被文天祥、岳飞附体了吧?
曾经因为反对学生运动,被鲁迅大神骂的狗血淋头的杨荫榆,更是为了保护学生;以中年妇女赢弱之躯直面日寇的屠刀;被日本人用刺刀挑死;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的碧水。
历史往往是这么吊诡,孙铭九这样的汉奸居然活到了九十二岁;而且后半辈子还享尽荣华富贵,而杨荫榆却因为被鲁迅大神骂过.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界;仍然放在教科书上当反面典型遭人唾弃。
嘴上的爱国是最容易的,当需要拿出行动的时候;别说是效法杨荫榆为保护学子而死;就是像曹汝霜那样和日本人软磨硬泡;恐怕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柴东亮想来想去,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老一套,这种被刻意煽动起来的爱国情绪不值一提;真正想让人民爱这个国家,并愿意在危难之时挺芽而出保护这个国家,只能是给予人民切身的利益,就像自己曾经在安徽、江西曾经做过的那样,让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铃铃铃!”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柴东亮接起来一听;是祁海山打开的。
“海山,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大总统;日军俘虏明石元二郎想求见你!”
柴东亮一愣:“他一个战犯见我干什么?我不是说过了;把这些日本战俘全部送到奉天和蒙古做苦役吗?怎么,还没动身?”
祁海山迟疑片刻之后道:“都督;不,大总统,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柴东亮笑道:“你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有话就说。”
祁海山笑了笑:“我和陆凯商量了一下;我们觉得这些战俘送去做苦役有些可惜了。”
“哦,那你们是怎么想的?说出来听听!”
作海山又笑了笑:“大总统;您应该知道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吧?”
柴东亮哈哈大笑,作为一个历史类的写手,如果连十二月党人都不知道,那真是白混网文界了。
突然;柴东亮的笑容僵硬了:“海山,你是说;想把这些日本人培养成第五纵队?”
“总统;什么叫做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就匙“算了,解释不清楚!你和陆凯的意思就是说;让这些日本人感受到中国的巨大进步;然后令他们痛恨日本目前的体制,然后通过他们的手发动政变,从而搞乱日本政局;然后咱们可以从中汪利?”
“大总统举一反三,海山佩服!”
“少拍马屁,你们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你和陆凯立刻回京;咱们好好的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是!那大总统,这些日本人是否现在还送往奉天、蒙古服苦役?”
柴东亮想了想道:“暂时把他们羁押在青岛、龙口、即墨三地的战俘营;等你们回京之后;咱们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出结果再决定怎么处置他心“把那个明石元二郎押解进京,我倒想亲自见见这个家伙!”
吩割线一
作者话:汤圆在新浪开博了;有些在书中不能说不敢说的话,发在了博客里。
第一篇博文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你想走到哪里起》;大家可以投索“中国人;你想走到哪里去、芝麻汤圆”这样的关键字。
希望大家支持汤圆的博客。反正都是不要钱的文字,不看白不看!
第三百三十五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 (上)
一九一四年十月九日
中南海怀仁堂张灯结彩;卫兵和仆役们紧锣密鼓的为第二天的国庆日张罗着。wWw;京畿警察厅的巡警也在组织老百姓清扫街道、悬挂彩灯。整个北京城所有人按照户籍簿子;每人发两角银元的剃头钱,让他们理发刮脸整理个人仪容;沿街店铺和百姓住宅也都收到了一块钱的红包,让他们用这点钱装饰一下门头。这笔总数为一百五十万银元的费用出自柴东亮个人的私囊;没有动财政部一分一毫。
事实上,民国政府的财政部也就是个空壳子;不但库房空空如洗还欠了一屁股的烂帐。满清朝廷的那点积蓄早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被袁世凯以种种借口掏空了;各省的藩库存银则被革命党和立宪派的都督们支用干净。袁世凯上台之后,又向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比利时五国银行团签订了总额高达两千五百万英傍的“善后大借款,“折合中国银元三亿多块。扣除前期给北洋政府和南方各省的借款垫款;袁世凯只收到不足一千二百万英傍;折合银元一亿出头;但是到期却要连本钱带利息归还给洋人六千七百八十九万英傍的,折合银元就是七亿多元了!
洋鬼子趁火打击,普普通通的商业借款,利息竟然比庚子赔款还要苛刻!
柴东亮上台之后;各省都督们摄于江准军的兵威;只能不情愿的将税收交给中央,但是收上来这笔钱也只是勉强能维持国家的正常开支,没有半点结余。清末十年新政的成果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荡然无存,柴东亮现在就靠着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四个省份的税收来支撑中央财政,其他省份交来的税款几乎都又重新返回各省.用于当地救济灾民、司法改革、公共工程建设等急需的开支。不少穷省看出得了便宜,从中央返回的税收居然超过了他们缴纳的份额!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更棘手的事情是海关!
海关在洋人手里控制,进口税收是最低的百分之五;而且不收子口税;盐税也押给了洋人;这两样来钱最快的都不在中国政府的掌控之中。但是吊诡的是,赫德、德璀琳等人把持的海关;却是清末最清廉的部门,每年扣除庚子赔款之外,还有大笔的关余缴纳给清政府,成为清末税收中最肥的一块。如果要是海关还在清政府手中控制的话;不赔钱就算不错了。千千万万的城狐社鼠,挖空了大清的基业,包括最著名的红顶商人盛宣怀在内;大部分官办企业哪怕是日进斗金的茎断行业,他们都能赔钱。
这种水平令后世的两桶油;都要望尘莫及!
关税和盐税控制在洋人手中,对柴东亮来说就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关税不能自主;这对他的经济改革来说;是非常要命的。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算是全国都实行了土改,能够平均分配到农民手中的土地也是极为有限;好年景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不可能有多少的积累。按照二十一世纪的说法;就是农民的剩余价值非常有限。解决问题的办法;无外乎是组建农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然后合作社向银行贷款购买农机具,提高土地的价值。但是;这样就会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如果无所事事的话,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柴东亮搞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从赚钱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利的,却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只有那些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能大量容纳农村多余劳动力。
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任何人当政,都必须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否则的话就等着天下大乱吧!
中国是个国民比较贫困,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国家;外向型出口经济是必然之路。一旦关税被洋人把持,那么进口货就会相对便宜,而出口的物资则被要面对洋人的贸易壁垒;导致销路不畅。
目前,中国出口物资中,除了传统的瓷器、茶叶、桐油、猪鬃之外,就是江淮地区出产的三芯插座、粉磨设备、自行车、磺肢、青蒿素,以及上海光华造船厂的船舶。这些行业当然很赚钱,可是能够吸纳的工人却不多;而服装加工、布匹染织、卷烟、玩具、食品加工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却因为受限于关税的问题迟迟打不开国际市场。
奉天和蒙古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倒是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要拜战争准备无限接近于零的俄国人所赐。奉天和蒙古本来就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真正劳动力大量富余的内地;却又步履维艰。
城市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化。要想吸引农民进城;首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到城里有工作,赚的钱比种地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