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科技帝国-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靠汽车行业生存。
更重要的是,汽车的发展,将带来jiāo通和基础设施的巨大飞跃,传统的石板路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或者是水泥马路。这又促进了化工和粉磨行业的发展。同时,汽车取代马车作为主要jiāo通工具,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使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效益大大提升,能够促进中国尽快由xiǎo农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工业文明。
柴东亮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包办一切,别说自己很多东西不懂,就算是诸葛亮这种多智近妖,天上的事情自己知道一半,地上的全知道的超级猛人,还是被事必躬亲的作风给累死了,而且留下一个人才凋敝的蜀国。
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益。让相关环节和相关的行业获取利益,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而制造业作为国力的支柱,最重要的则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否则的话没有利益的事情,谁都不会有干劲儿,更缺乏创新的动力。
作为政fǔ,最重要的是给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保护企业的安全和利益,军队等强力机关,就是国家的剑,企业则是国家的犁,剑存在的目的是为犁保驾护航,持剑的目的是为了行商,而不是单纯的炫耀武力和国威。
柴东亮现在已经感觉到,整个江淮军控制的区域,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商业,都已经对自己产生了依赖感,尤其是商业活动表现的最明显,自己提出的任何建议,虞恰卿、吴锦堂等人从来没有反驳过,哪怕是阳奉yīn违都没有,他们对自己信任到了mí信的地步,总觉得只要都督说的,那就是对的,肯定能发大财。
虞恰卿、吴锦堂等人有意无意的压制了下面具体办事人员的积极整个工业和商业系统的创造xìng受到了打压,大家都认为,天塌下来有柴都督顶着,肯定没事儿。也都产生了懈怠情绪。
而虞恰卿、吴锦堂等人控制的,恰恰又是安徽、江西、上海最大的一些企业,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从三芯chā座起家,然后在机立窑等水泥烧纸、研磨设备上大发横财,在金属冶炼、造船、金融行业上建立了垄断地位。现在,虞家、吴家在江淮军中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日本的三井、住友。
但是三井、住友、三菱这些日本财团,他们只是借助了日本政fǔ的力量垄断了市场,技术革新方面还是靠企业本身的力量。而光华集团则有些吃老本的味道,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就等着柴东亮掏出一张又一张最新技术的图纸,然后他们照着生产就能一次又一次的领先世界,从而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
这种思想要不得啊!
柴东亮不得不承认,自己管的事情太宽了的过了头,揠苗助长的结果是企业被养懒了,倒不是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缺乏危机感和竞争的动力。
这是柴东亮非常担心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笔记本运行速度越来越慢,开机要等半天,万一笔记坏了,这个世界谁会修?
要是有一天,失去了和书友群的联系,而企业的创新jīng神又被压制,那玩笑就真的开大了。
合金钢、铝合金,中国已经在材料工业上领先世界了,海军已经拥有了一艘水上飞机航母,还有两艘老式巡洋舰正在改建成水上飞机航母,战略战术思想也已经领先世界了,拖拉机制造厂也即将建成,实用xìng的柴油机也已经生产出来,随时可以改造为坦克。
江淮军的陆军装备就算按照欧洲的标准,也已经算是武装到了牙齿,海军虽然还弱但是中国毕竟不是欧战的中心,没必要现在搞太大规模的舰队,况且拥有了海军航空兵的优势,战列舰的时代即将画上句号,欧美强国看似强大的海军,很快就要成为过时的产物。
够了,自己真的不能管太多了,国家的科技发展,不是一个人可以包办的,今后自己最重要的工作,要放在内政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就足够了。
“都督,北京派来了欢迎团,请您尽快进京主政。”
顾维钧从外面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文。
柴东亮笑道:“袁世凯是依样画葫芦啊,当年孙文派人去北京请他,现在他派人请我!”
“都督的意思,您还是不愿意进京?”
柴东亮笑道:“国会议员们,现在是什么态度?愿意不愿意重新修订一部宪法?少川兄,恕我直言,让我去当橡皮图章,我是不肯的!”
顾维钧也笑道:“莫说您不肯,我们民宪党首先就不肯!我和梁卓如先生的态度,都是要求中国实行总统制,这么大的国家,而且内忧外患的时候,搞议会制?荒唐!事事都久拖不决,国家会成个什么样子?”
柴东亮笑着点头:“那国会议员的态度呢?”
顾维钧笑了笑:“您是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国民党自然以您的马首是瞻,八百罗汉里面,国民党就占了四百六十人,别人说什么都白搭。不过议员们也认为,现在重新制定宪法过于仓促,他们提出了个折中的意见。”
“哦,说来听听。”
“议员们说,暂时执行袁世凯制定的那部宪法,您代行总统职权,为期一年,一年之内开国会,修订新宪法。”
柴东亮眼睛一亮:“哦,这倒可行!不过一年怎么够?起码三年!”
按照袁世凯制定的宪法,大总统的权力几乎等同于**国家的皇帝,远远超过美国这样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权力,甚至超过了日本、德国等实君立宪国的君主。
柴东亮要的就是这个,再过两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这是中国崛起难得的机会,如果不趁着一战大发战争财,同时趁机拿下华人聚集的东南亚作为中国的后院,那真是对不起穿越这一回。
袁世凯的宪法里,大总统是有宣战权的,不需国会同意!
这正是柴东亮需要的!如果按照《临时约法》或者《天坛宪草》,宣战需要经过国会同意,那麻烦就大了,万一国会不同意呢?难道自己也学孙文或者袁世凯,派军警或者兵痞威bī国会?
以柴东亮的估计,国会不同意的可能xìng非常之大,首先中国人很难理解,万里之外的一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二,国人虽然痛恨洋人,但是骨子里更怕洋人,尤其是文化人中间,畏洋人如虎的思想极为严重。
如果是那样,柴东亮多年的谋划岂不是打了水漂?
不能再等了,时机已经成熟!
“少川兄,这次袁世凯派了谁来安庆?”
“欢迎团一共十六人,团长是梁卓如先生的弟子蔡松坡!”
柴东亮眼睛放光:“哦,蔡锷来了?老袁倒是会选人!”
???分割线???
最近一直断更,汤圆万分抱歉。
最近家里面临拆迁,汤圆心急如焚,真的无法沉下心码字,前一段时间宽度电缆断了,也是因为附近拆迁施工nòng断的。
好好的房子,建成不过十多年,非要拆了!拆迁不仅仅是搬个家这么简单,多年的老邻居从此分开了,孩子上学也成了问题。
想通了,不管了,拆就拆吧,反正咱们这个国家的英文名字就叫拆哪。
从今天开始,正常更新,一天两章,多了也不敢保证了。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蔡锷的选择
第三百一十二章蔡锷的选择
蔡锷对这次来安庆,抱有非常大的兴趣,困扰他多年的咽喉细菌感染,被柴东亮送去的氨苯磺胺治好了,这令他对柴东亮的好感增加了许多。wWw、他一直听说江淮地区被柴东亮治理的相当繁荣,对柴东亮的兴趣更加大了许多。
初到安庆第一印象就是街道非常干净,行人秩序井然,哪怕是小孩子都知道,路口的红绿灯不可以第二个印象就是安庆的小孩长的黑,尤其是中学生,不论男nv都被太阳晒的黑漆麻乌,但是感觉都很结实,和其他地区白皙文弱的学生截然不同。第三个感觉就是安庆的枪真多,尚武的气氛极为浓郁,刚从小孤山码头下船,就看见三三两两的工人、学生背着洋枪在街上行走,蔡锷一时好奇,派人去询问,行人告诉他,这是到shè击俱乐部去练习打枪。街上最流行的装束是仿制的mí彩服,年轻人如果没一套高仿真的mí彩训练服,似乎都没脸见人。偶尔街上走过一两个真正的江淮军的士兵,都会引来过往行人yàn羡的眼光,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辣的眼神,令这些神气十足的士兵下意识的将腰板挺的更加笔直。
蔡锷对江淮地区的政治气氛之宽松,有了深刻的认识。安徽这个地方,年轻人几乎人人会打枪,个个会骑马,怪不得江淮军的战斗力如此惊人呢,真要是需要打大仗,整个安庆城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是合格的军人。蔡锷略加思索,不禁倒吸口凉气,柴东亮如果真心要灭了北洋,恐怕也就是三天两晌午的事情,江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