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城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至元四年(1267年),南宋降将刘整便向忽必烈献策,指出伐宋应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因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这刘整本是南宋骁将,外号“赛存孝”(意思是赛过唐名将李存孝),任南宋泸州知州和潼川十五军安抚使,抵抗蒙古军屡立战功。可因为是北方人,受南方将领俞兴、吕文德等人嫉恨,后又被诬告,贾似道欲图将他杀害。为了自保,遂于中统二年率泸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元朝,从此倍受忽必烈信赖。他的策略,忽必烈全盘采纳。
从此时开始,长达六年的襄樊战役便拉开帷幕
元军要拿下这军事要地,所用的策略便是堡垒推进和水师配合最后再用大炮强攻。
至元五年(1268年),派兀良合台之子,猛将阿术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切断援襄宋军之路。
至元七年(1270年),派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使襄樊成为孤城。
同年,刘整造船5000艘,日夜操练水军,又得到四川行省所造战舰500艘,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弥补了元军战术上的劣势。
为了打破包围,南宋方面也积极进行了反击。襄阳守将吕文焕多次出城作战,但均被击溃。张世杰、范文虎、夏贵等将屡屡率军解围,也分别被阿术、史天泽等人打败。到至元九年,襄樊之战已成定局,宋军困守孤城,再难有作为。
至元九年(1272年)春,元军对樊城发动总攻。三月,阿术、刘整、阿里海牙率蒙汉军队进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筑重围,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宋军只好退至内城坚守。四月,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郢州(今湖北钟祥县)等地民兵3000余人,派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救援襄阳。二张虽然勇猛敢战,麾下士卒也人人用命,但这次救援只能算是对守军的激励,在战略方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张顺在突入城中的战斗中壮烈战死,张贵虽然入城,但不久也在联络郢州的殿帅范文虎,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的战斗中被元军俘获,不屈被害。
至元十年(1273年)初,元军分别从东北、西南方向进攻樊城,新式“回回炮”击垮了樊城城墙。南宋守将牛富率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牛富与偏将王福俱投火殉国,樊城陷落。
樊城失陷以后,襄阳形势更加危急。吕文焕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但终无援兵。襄阳城中军民已经陷入掘鼠罗雀,拆屋作柴,力尽援绝的境地。至元十年二月,阿里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阳,炮轰襄阳城楼,城中军民人心动摇,吕文焕见大势已去,遂举城投降元朝,襄樊战役宣告结束。
【正文】
忽必烈见郝经一去竟然杳无音信,连续派出两拨使臣闻讯,可被贾似道专制的宋廷根本不予答复。这样的羞辱,对忽必烈来说原本无法忍受,但漠北战事没有平息,他无法对南宋采取什么报复手段,只能暂时隐忍。
直到阿里不哥归降漠南北尽数归附,忽必烈第一时间便把伐宋列为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在吸取蒙哥汗南征的教训以及自己征江汉的经验后,忽必烈将主攻方向由川蜀转到荆襄,而主要打击目标则是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重镇。
两城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至元四年(1267年),南宋降将刘整便向忽必烈献策,指出伐宋应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因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这刘整本是南宋骁将,外号“赛存孝”(意思是赛过唐名将李存孝),任南宋泸州知州和潼川十五军安抚使,抵抗蒙古军屡立战功。可因为是北方人,受南方将领俞兴、吕文德等人嫉恨,后又被诬告,贾似道欲图将他杀害。为了自保,遂于中统二年率泸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元朝,从此倍受忽必烈信赖。他的策略,忽必烈全盘采纳。
从此时开始,长达六年的襄樊战役便拉开帷幕
元军要拿下这军事要地,所用的策略便是堡垒推进和水师配合最后再用大炮强攻。
至元五年(1268年),派兀良合台之子,猛将阿术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切断援襄宋军之路。
至元七年(1270年),派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使襄樊成为孤城。
同年,刘整造船5000艘,日夜操练水军,又得到四川行省所造战舰500艘,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弥补了元军战术上的劣势。
为了打破包围,南宋方面也积极进行了反击。襄阳守将吕文焕多次出城作战,但均被击溃。张世杰、范文虎、夏贵等将屡屡率军解围,也分别被阿术、史天泽等人打败。到至元九年,襄樊之战已成定局,宋军困守孤城,再难有作为。
至元九年(1272年)春,元军对樊城发动总攻。三月,阿术、刘整、阿里海牙率蒙汉军队进攻樊城,攻破城廓,增筑重围,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宋军只好退至内城坚守。四月,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招募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郢州(今湖北钟祥县)等地民兵3000余人,派总管张顺、路分钤辖张贵率领救援襄阳。二张虽然勇猛敢战,麾下士卒也人人用命,但这次救援只能算是对守军的激励,在战略方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张顺在突入城中的战斗中壮烈战死,张贵虽然入城,但不久也在联络郢州的殿帅范文虎,打通襄阳外围交通线的战斗中被元军俘获,不屈被害。
至元十年(1273年)初,元军分别从东北、西南方向进攻樊城,新式“回回炮”击垮了樊城城墙。南宋守将牛富率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牛富与偏将王福俱投火殉国,樊城陷落。
樊城失陷以后,襄阳形势更加危急。吕文焕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但终无援兵。襄阳城中军民已经陷入掘鼠罗雀,拆屋作柴,力尽援绝的境地。至元十年二月,阿里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阳,炮轰襄阳城楼,城中军民人心动摇,吕文焕见大势已去,遂举城投降元朝,襄樊战役宣告结束。
【正文】
襄樊陷落,南宋的江淮防御体系已经名存实亡。一举南下灭亡宋廷的时机已经到来。
这就要确定南下总指挥的人选了。
襄樊之战最有功者,是阿术、阿里海牙、史天泽和刘整。尤其刘整是整个战略的设计者,似乎最有希望承担这一重任。但刘整与阿里海牙矛盾日深,无法相容,尤其是吕文焕投降后,忽必烈要倚重他招降南宋将领,而刘整和吕文焕又有深仇。为了不至于耽误军国大事,忽必烈只好把刘整调到淮西行省担任左丞。刘整有大功而未能再受重用,忧愤成疾,不久便病逝于无为(今安徽无为)。史天泽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但已年老多病。而阿里海牙和阿术要担当如此大规模的征战则威望稍有不足。
在廷议上,众多重臣便都向忽必烈举荐伯颜。
姚枢首先谏言:“如求大将,非右丞安童,同知枢密院事伯颜不可。”
史天泽也认为:“此国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童、伯颜,都督诸军,则四海混同,可计日而待矣。”
甚至连帝师八思巴也竭力举荐伯颜,认为他才能出众,堪当大任。
原本就很看好伯颜的忽必烈再加上这么多重臣的推荐,于是下诏,以伯颜、史天泽同为平宋荆湖行省左丞相,共同任伐宋大军的最高统帅。但史天泽此时已经病入膏肓,无力从军,不久便病逝于真定。伯颜成为了唯一的平宋大帅。
至元十一年(1274年)九月十三日,伯颜率大军南下攻宋。对于这次混一南北的战役,元朝方面投入的兵力,一直有“百万之众”之说 。其实在冷兵器时代,一下子拿出百万人进行战争实在是很不可能的事情,且不说后勤补给,战场指挥等等无法解决,就是调度就很成问题。在新式的通讯方式出现前,即使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一次拿出个十万二十万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这次伯颜直接指挥的军队当在二十万左右 ,加上川蜀、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