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都是浅色调。她们在上衣上套着领褂,腰上则系着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这一身身的打扮色彩鲜明,美观又大方。
清亮的歌声从这群年轻男女当中传来: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这歌声质朴而又深情,这种深情能让人的灵魂颤抖。被这歌声所吸引,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今天早上,我是在杜鹃花的枝叶中醒过来的。我的身上,则盖着一床薄薄的棉被。看来昨晚的一切并不是梦,那梦中出现的有人要烧我的小木屋……我惊醒过来,就见到那一堆尚在冒烟的残垣断壁。
我呆呆的,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谁?是小五吗?我想起了昨晚隐隐听到的男人的声音。
“小五!”我大叫一声,山谷空旷而又悠远,我的声音在这谷内几个起伏之后,便消失不见。
四处扫视一遍之后,我才发现身边还有一个蓝色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我常换洗的几件衣服和、、、几锭银子。我一下醒悟过来:这,一定是小五离开前给我留的!
思量再三之后,我拜祭了义父义母,然后便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两年之久的山谷。
“小丫头!”有人在冲我打招呼,我回过头一看,就件那个瘦瘦的李大夫身背药箱,在朝我走过来。
“李大夫。”我忙回道:“您……这是去应诊吗?”
李大夫摇了摇头:“今儿家里有点事,我便先赶回来了!你……为何今日离开了杜鹃谷?”
自从那日救了小五之后,李大夫就告知我,要我以后把采来的药都卖给百草堂,所以我每隔几天,就会出谷一次。而我上次出谷还是在两天前,是以李大夫会有这么一问。
“我……打算出谷游历一番,长长见识!”我没有把出谷的真正原因告诉他。
“那……”李大夫打量了一下那翠绿的茶园和那群年轻男女:“今儿晚上这石剑山下举行歌会,你既然赶上了,干脆到我家歇息一晚,去看看这盛会如何?”
“既如此,那……便打扰了。”听说有歌会可看,我也有心一观,便答应了下来。
在李大夫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原来每年秋初,白族的青年男女便会齐聚在石剑山下,对歌玩耍。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美貌的白族姑娘阿姑,她在石剑山下唱了三天三夜优美动人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黯然死去。人们说她是歌仙下凡,尊她为“歌姆”。凡上石剑山对歌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到歌姆坟前磕头。据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并且在对歌中也能相上心爱的人。
李大夫住在石剑山下的瓦房里,这瓦房采取的是“三房一照壁”的布局。这种布局院落宽敞,阳光充足。院落中设有花坛,里面种着山茶、石榴、菊花、桂花等植物。风儿一吹,花草芬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
李大嫂是个胖胖的中年妇人,她面目温和可亲,他们七岁的孩子子廷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的眉目酷似他的母亲,透着一股机灵可爱。
傍晚时分,漫山遍野炊烟弥漫。人们用泉水煮饭,然后再烹调出一道道丰盛可口的菜肴。矗岩巨石下,淙淙山泉旁,三五成群的阿哥阿妹穿着盛装,弹响了龙头弦,用他们又没动听的歌声交流那似火一般炽热的情感,
“这棵石榴多么好,这棵多窈窕,手攀石榴问花名,阿妹你是哪里人?”这是哪家的阿哥看上了阿妹,开门见山就问起了阿妹的住处。
“家住嘉州城,青山绿水乡,万里嘉江村前过,小妹就叫嘉姑娘。”多狡猾的小阿妹,回答了等于没回答,既不唐突又不失礼数。
“送妹一送三里坡,坡上花草实在多;小妹红花紫草都爱上,可惜心挂别人嘴挂哥。”又是哪个阿哥,对自己的阿妹有怀疑也有试探,想得个准信呢!
“郎骑白马过松坡,松树林头干草多;白马不吃山中最枯最枯干枯草,小妹不挂世上最丑最丑丑小哥。”多机灵的阿妹,将那位阿哥将了一军:如果你实在认定我“心挂别人嘴挂你”的话,那你就是世上“最丑最丑丑小哥”。
听着这三弦声声,歌声阵阵,我的心情激荡,久久也不能平静。
四处张望了一下,我决定找一个地势稍微高点的地方,这样就能更好地观看这难得一见的盛况。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在那淙淙山泉旁,沿水而上约两三百米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立在那里。那颗大石浑然天成,若能站在那里极目远眺,定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穿过一条幽静小路,惊吓了几对喁喁情话的鸳鸯,我终于来到了那块大石头旁。可是令我失望的是,刚才还空无一人的大石此刻已然站了一个白色的身影,月光下,那身影丰姿挺拔,俊秀翩然。
听到了我的脚步声,身影的主人转过身来。那是一个极为清雅俊秀的男子,他修长的双眉,细长的凤眼,薄薄的唇。夜风中他的黑发飘飘,衣袂也飘飘。
这是哪个被贬到凡间的仙人罢?我呆呆地想,没觉察到自己目前的模样像个犯花痴的傻丫头。
“仙人”看了看我,凤眼微眯,冲我温煦地一笑,他又转过身去了。
我的脸红了,窘迫于自己刚才的傻样。
不自觉地瞟了一眼那修长的身影,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离开前,我的脑中情不自禁浮现出一首诗: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唉,这么俊美的男人,想要不动心……可真难哪!
不过,一会儿之后,我的注意力又被歌会给吸引了过去。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去处,就在这块大石头的不远处,刚好有一棵大榕树,那榕树枝繁叶茂。若是爬上去,既不易被人发现,视野也会更加的开阔。
主意已定,我便朝那棵大榕树走了过去——
嘉州城以南的贡嘎村,是白族人们世世代代生存繁衍的地方。
贡嘎村背倚石剑山,前流嘉江水,那里种植着片片茶园,天嘉国里有名的红茶,便是产于此地。
李大夫的家便是位于贡嘎村内,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汉人之一。
太阳西斜之时,三三两两的采茶女踩着阳光回来了。她们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欢快的歌儿,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李大嫂曾告诉我,采茶不能选在清晨,因为清晨时分露水比较重,带露采的茶非常容易烧尖。最好的时间是在上午日上三竿的时候。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午饭过后去采也可以。
那天的歌会过后,李大夫便邀请我在他家住上一段时间。据他说,这段时间他和大嫂都很忙,无人照看子廷,他想请我在这段时间里帮他照看家里和子廷。
原本我也无处可去,对于李大夫的邀请,我便应承了下来。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闲人。每天上午,我把李大夫家的各个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中午做了饭等李大嫂和子廷回来吃,李大夫白天要在百草堂坐诊,不能回来。下午,等李大嫂再次出去采茶之后,我便会捧上李大夫的一两本医书来看看。有的时候,我会去爬一爬身后的石剑山。但我每天出去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子廷在下午四五点左右便会从私塾回家,而我,则还要负责监督他的课业。
有一次,我也曾提出帮李大嫂去采摘茶叶,因为她家有两片茶园,一个人干活该是比较辛苦。李大嫂笑着对我说:采茶这活儿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首先,在采摘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茶叶要求,有掐采和提手采等多种方法。其次,在采摘的过程中,为防鲜叶变质,采摘时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在茶篮中不可紧压,采下的鲜叶也要放在阴凉处,并及时收青。末了她说:“小离姑娘,你帮我收拾屋子,下午监督子廷完成课业便行了。”叶小离是我前世的名字,到了贡嘎村之后,大家一直称呼我为“小离”。
而我在这个时候也意识到,其实李大夫家并没有他描述的那么忙,这对好心的夫妻必是看出我无依无靠,才故意找了个借口给我提供一个栖身之所罢!
“小离姐姐,”刚放下书袋,子廷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你说这世上真的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吗?”
千里眼,顺风耳?在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人们能看到和听到的,何止千里万里!
微微思索了一会儿,我道:“目前还没有。”
子廷圆乎乎的小脸皱了起来:“以后会有吗?”
“以后,”我想起了我的诺基亚手机和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