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财女-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成,还有大宋国呢,不怕找不到人,倒是木材的货源,是个问题,家什可不比别的,你也说了,木料不好,就是砸自己招牌呢。可我们家是做金银器生意的,与木材这个行当,当真不熟,就是我爹,也找不着合适的老关系想办法,这个,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才成。”
八娘笑道:“这也不难,有钱就不愁做不成生意。就是一时找不着,咱们还可以采取关朴的手段,不过是成本高些罢了,且也只是权宜,不是长久之计。但有了关朴打头,就能有机会建立起自己的进货渠道,再则,我最终想的却是,咱们若想做的比别人好,木材就须得比别人好,可好木材,大多非是我们大宋国出产,就是我们大宋有的,也数量有限,又能有多少落到咱们手上?所以这货源,最终还得从别国想办法。我三叔不是去福州任知州了么?如今最大的港口,便是福州的闵港,我看看能不能通过三叔父的关系,与那些海商们搭上线,到时候,我们不仅可做木器生意,就是原材料的木材生意,也一样做得。”
说到这里,八娘想象着那前景,脸上光彩四溢:“三姐姐,你可知道什么生意最好做?”
武三娘笑道:“别人都做不了的生意,或者还未做的生意,你能做到头一份的,那就是最好做的生意。”
八娘击节:“不错,三姐姐果非凡人,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能想办法搞到国外的好木材,那我们就是头一份,就算后面有人见着利,也跟着做了,我们也已赚足了钱,且他们就算跟上来,咱们也不怕,早在他们之前,咱们已经铺好了销路,有了稳定的客源了。我现如今正真愁的倒不是这些。”
“那你愁什么?”三娘奇道。
八娘摇了摇头,凡是有大利的生意,世人必然趋之若骛,钱是好争,可也得有命争才行,到时候若有那有强势后台的来抢生意,只怕她们就得避道,说到底,她们没有足够硬的后台,但这个如今可没办法,总归车到山前必有路,人生来便是注定有一日要死的,难道因着这个,就不活了?
便笑道:“现如今说这个也没用,你以后就知道了。我们如今只管着手把作坊办起来,把铺子开起来才是。对了,那铺子,等我们家送走了三婶娘和云贤姐,你寻个时间,领我去看看。那铺子,得按着我的意思来装修。等装成了,三姐姐,我会让你看到一个,和如今咱们大宋国哪一家都不一样的木器铺。”
武三娘知道八娘看着活泼跳脱,实际却是个从不扯胡话的人,但凡她出口的话,都必是说到能做到的。何况八娘当初帮她制的那套家具图样,打制出来的家什,着实是让人耳目一新,且连他爹都说,精美之处,哪怕是拿到京城里,也毫不逊色。就笑道:“那成,我也等着咱小八妹,让我这个当姐姐的开开眼界。”
正事说完,八娘又问了她干爹干娘武老爷和武夫人身体如何的话,武三娘笑着答了,见时辰不早,就告辞而去。
八娘又去前堂里问了长安这几日饭庄里生意如何的话。
长安笑道:“因着府上六小姐的婚宴,如今过来尝鲜的人又是不少,十七公子虽天天都要叫人送了辣椒来,可也天天都要用完,还有一件,上回六小姐婚宴上做的那些野味,如今客人们问的不少,只咱们店里又没这些货,使得不少客人失望而归,八小姐,你看,咱们是不是能添上几道野味?”
八娘一想,便道:“这个和你王师傅商量去。对了麻姑山王家送来的米酒,客人们反馈如何?”
长安笑回:“好着呢,那米酒极是酸甜可口,再加上最近新推出的几道甜品,也深得女客们喜欢,所以如今咱们饭庄里,女客可也不少。”
八娘就道:“那不如下回王家再送米酒来时,你与王家商量,总归送酒也是送,再由他们帮咱们收购些野味一道送来,如此也省得你们自己再去市声上买了,至于价格上头,你看着定就成,只一点,我们要的货要好。”
长安见越来越得八娘重用信任,如今饭庄里差不多的事情,都交到他手里,自然满心里都是要好好办差事儿,不叫自家公子和八小姐失望的心思。
第一百六十四章节算帐
八娘又交待了几句,想着如果忙起木器行的事情,饭庄里真得放手了,王师傅几人如今也能玩转整个厨房,长安又是一把好手,不单是她,就是苍耳也能从饭庄脱出手来,可帐不能没有人管,这倒是犯了愁。
她若是忙起木器行,势必要常常外出,就他一人,家里肯定也不放心,许十三要从送三婶母女去福州,等他福州赶回来,只怕也得有些日子呢。
正和长安说着话,就见阿蓝陪着云贤还有七娘从后厨里转了出来,眼前便一亮,阿蓝算帐可是一把好手,人也尽可信任的,不如让她接了苍耳管帐的事情。
因时间不早,饭庄里的客人也散的差不多了,长安便催八娘早些回去。八娘左右待在店里也无事,就与苍耳说了一声,携了云贤,七娘还有阿蓝,上了早等在外面的许十三的车,回了家中。
过了两天,便是六月十八,是个吉日,风和日丽,宜出行。一早,曾家一家人一起吃了早饭,四郎几人便把安氏的行李搬上了许十三的马车,几兄弟并七娘八娘又一道把安氏和云贤送到了码头,因走的水路,等雇好船,把行李全部送上船,七娘八娘与云贤话别,安氏又仔细叮嘱了子阜和子景一翻,这才让几个孩子都下了船,此时正是六月天热之时,安氏怕孩子们被日头晒狠了,便催着船家起船。
直到客船驶出了码头,再看不到了,曾子固才带着兄弟们上了马车,因许十三跟着安氏去了福州,好在五郎没事的时候,也跟着许十三学会了驾车,倒也平平安安的载着车上的兄妹们回了家。
因走的只是安氏和云贤,子阜并子景并未离开,老夫人倒也不甚伤怀。几人回到家里,去老夫人处报了平安,便各自忙去了。
一时家里少了几个人,倒也清静下来,曾不疑便叮嘱子阜几人不可荒废了学业,跟着曾子晔和曾子固好生读书,切不可再如前些日子一般四处游玩。又因四郎子进和五郎子翊州学里的课时还未读完,便让两兄弟先回临川。
老夫人干脆也提出一道回临川去,曾子疑苦劝一翻,到底老夫人习惯了临川那边的亲朋相伴,见老夫人坚持,也就让朱氏收拾了老夫人的行李,又让七娘跟着一道去照顾老夫人的生活起居。因八娘有心留下阿蓝帮忙,便叫阿蓝留了下来。好在六娘出嫁前,家里也从牙行里买了几个粗使的婆子并六个小丫鬟,便挑了个看着仔细,人也老实的婆子,跟着老夫人一道去临川,帮着黄婶操持家务,又挑了个机灵的小丫鬟,如此每日里在老夫人面前,也可逗逗趣儿,也能帮着七娘做些事。
等送走了四郎五郎两兄弟,还有老夫人和七娘等主仆去了临川,曾不疑又让曾子固领着子阜和子景两人去南城县看望盱江先生李觐,办理那两兄弟入盱江学院的事情。
朱氏又想着六娘除了九日回门时见着了一面,就与着女婿王咎之匆匆回了南城县,也不知如今怎样了,又让曾子固去看望一翻,八娘也准备了些东西,叫三兄弟捎去。
曾不疑一想,若是子阜两兄弟入盱江学院的话,倒不如就曾子固也一道在那边交游进学,也比在家中能静心些,如此,南城县那处老宅云庄别墅也刚好乘着这机会好好修葺一翻。便又问朱氏家里还有多少钱。
朱氏道:“原本年前家里就有四五百贯的,大郎二郎上回从京中回来,带回来的钱也未用完,还余了近两百贯,也都交给了我,再加上八娘铺子里的钱,上回也给了她嫂子三百多贯,儿媳也都一并给了我。后来娘生辰,花去的钱虽不少,可收回来的随礼也多,竟也没亏着,六娘出嫁,连嫁妆家什器具头面首饰并压箱的一共花了三百多贯,不过因酒席是八娘铺子里承办的,因此花销不多,算上亲戚们的随礼,反还余了二百多贯呢,这就把她出嫁的嫁妆花销也打平了大半了。再加上回周庄头把多出的粮食也都卖了钱,也有一百二十多贯,因此家里如今还有上千贯钱呢。只是三女婿和三丫头这两天也要回山阴了,这一路上够远,总得也叫他们小夫妻两个带上足够的钱才是,那孩子离家远,平日也顾不上她,她那身子我看着也不太好,我便想着,无论如何,咱们也得私下里给她个百十贯的,留着体已。”
曾不疑点了点头:“这些事,你看着办就是,这一算,除了留给三娘的,家里还有近九百贯可用的钱,如今只要不遇上荒年,田庄上也有稳定的进项,八娘的铺子生意也红火,家里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