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们是第一侦查舰队,我们生来就处在英国人的压力下,出了奋起反抗击败对手,我们别无选择”尽管满身疲惫,可王海蒂在土耳其淘金岁月练就的嘴皮子犀利依旧,很快便将第一侦查舰队官兵的士气重新调动起来。
年轻人被王海蒂诚挚的激励感染,在各自岗位上嗷嗷叫着加倍努力,王海蒂望着热火朝天的年轻人,不禁想到1893年国会大厦发言台上的自己,脸上挂着一抹忧虑和希夷的笑。
塞德立茨号战列舰直面英国不屈、不挠两艘战巡,凭借强悍的防御力斗了个旗鼓相当;遭受重创的不倦号打出“我舰负伤,脱离战斗”的旗语,试图舔舐伤口,德意志号舰长却选择留下来,为第一侦查舰队友舰分担英国人的炮火。新西兰号丝毫不怜悯它的对手,猛烈的炮火打得德意志号摇摇欲坠;伊丽莎白女王的掉队让饱受集火困扰的毛奇号缓过气来,拥有射击角度的四座305主炮开始凶悍的反击。
可怜的澳大利亚号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被命中两发305被帽穿甲弹,一枚穿甲弹从澳大利亚号一号烟囱钻入舰体深处,一号烟囱下方的轮机舱和蒸汽水管被完全摧毁,爆炸产生的浓烟、大火和白色的水蒸气冲天而起,在浅色的北海显得格外狰狞。不等英国人反应过来,全炮塔半炮射击的另一枚穿甲弹呼啸而来,笨重的金属战斗部轻易击穿澳大利亚号水线带主装甲和兼顾防御职能的煤仓,连续破坏两个水密舱和左舷电机室。
英国人或许应该庆幸,因为第二枚穿甲弹几乎是擦着澳大利亚号后向q炮塔弹药库钻入一座分置式锅炉舱。当然,之所以用“或许”二字猜度英国人的想法只是因为暂时躲过一劫的澳大利亚号结局并不理想。
第二枚穿甲弹并不具备摧毁一艘标准排水量18500吨的主力舰,击穿密封舱和摧毁一座分置式锅炉舱最多只能让澳大利亚号大量进水,航速下降。不过英国人自己将这一切搞砸了。
1906年无敌级战巡陆续开工后,英国海军部认为现有战巡的数量难以满足未来作战需要,逐于1908年海军预算中要求重新建造3艘。财政拮据的英国政府认为战巡过于昂贵,为减少财政赤字,因此只批准建造1艘,剩余两艘造舰计划则推迟到1909年度。事实上,即便后续两艘舰开工时间推移到1910年,造舰经费仍旧不足,于是精明的英国海军部决定将不倦级三号舰命名为澳大利亚号,作为债务偿还的一部分“转让”给澳大利亚,藉此获得来自澳大利亚的资金支持。
经费困难让迫使不倦级纸片数字之下满是偷工减料的痕迹。六英寸水线带主装甲就是个笑话,其窄窄的覆盖面积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水密舱被减少,储备浮力不足,水密隔舱纵向隔板毫无踪迹,强度有限的防水隔板也只存在于轮机舱、锅炉舱、舵机舱和弹药库这几个舱室。
海水顺着穿甲弹凿出的洞口汹涌而入,在水泵无法工作的前提下,皇家海军损管队员手中的堵漏塞堵漏箱根本无济于事,海水仍旧漫过了两个水密舱,并且顺着联络通道蔓延开来。损管队员终于意识到堵漏工作完全失败,于是慌忙撤出舱室并且试图手动操作联络通道水密门的机械臂,放下有限的几道水密门。这时,海水已经侵占了锅炉舱附近数座水密舱并且持续向底舱渗透,不倦号向左倾斜超过十度。
没有水密隔舱纵向隔板和水密门强度不够的恶果显现出来,每隔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号舰底深处便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强烈的震颤和揪心的声响借着钢铁舰身向上传导,于是损管队员知道又有一座水密舱被破坏。损管队员已经绝望了,一号烟囱下部的轮机舱大火根本无法控制,舰身进水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糟糕的水密设计和舰身强度为损失管制雪上加霜。
7时17分,澳大利亚号舰体倾斜加剧,海水距离甲板不过一米之遥,舰长不得不下令弃舰。
7时19分,一艘e型驱逐舰向澳大利亚号发射鱼雷,澳大利亚号舯部发生断裂,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葬身大海,成为惨烈的日德兰海战第二个牺牲品。
澳大利亚号的沉没绝不是两支快速舰队的全部能量,缠斗不死不休。另一端,两支主力舰队三十七艘战列舰在一万七千码的距离上渐次开火,战斗只会愈发血腥。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十七章 巅峰之战(三)
本站第十七章巅峰之战(三)
欧战至今,英国大舰队有两次阵痛期。/ /1914年11月,大胆号沉没和大量主力舰检修和改装使得大舰队缺乏可用之兵,于是多格尔沙洲海战爆发了。很可惜,大洋舰队并没有抓住这有利时机,德国人损失一艘战巡和一艘准战巡,英国人损失一艘无畏舰,两艘战巡,勉强算是平手。
1915年3月,大舰队重新陷入被动,日不落帝国苦心孤诣保持的数量优势岌岌可危:外销型无畏舰爱尔兰号与阿金库尔号被抽调至地中海参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七炮塔圣物”折戟沉沙;两艘新服役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被加强至快速舰队,雷神号战列舰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饮弹沉没,大胆号战列舰在1914年11月触雷沉没,以至于兵强马壮的大舰队仅有二十艘战列舰撑门面。
相较大洋舰队十七艘战列舰,大舰队数量不占优势,质量优势更是无稽之谈。
无畏号战列舰已经老态龙钟,落后的观瞄系统和老化的动力系统让这艘老爷舰不堪重用;柏勒罗丰级战列舰作为无畏号“后续改进量产型”,其副炮口径、纵向水密隔舱设计和战舰通观性能得到有限的加强,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其侧舷水线带主装甲下降了整整一英寸!圣文森特级战列舰号称柏勒罗丰级“改进型”,12英寸主炮倍径从45倍提高到50倍,不过糟糕的射击精度和极短的身管寿命大大抵消了主炮倍径的增加,除此之外,圣文森特级舰艉侧舷装甲相对于脆弱的“原型舰”继续遭到削弱;1908年批准建造的海王星级战列舰改变了以往英国无畏舰的主炮塔布置结构,使得海王星级可以发挥全部侧舷火力,不过其水线带主装甲相对于无畏号仍有一英寸的差距,主炮射界因为舯部飞桥设计而大受影响。
无畏舰时代早期海军军备竞赛中,从柏勒罗丰级战列舰到圣文森特级,再到最后的海王星级战列舰,英国人连续开工建造三级七艘无畏舰,结果被德国拿骚级战列舰挨个在攻防两端打爆。拿骚级战列舰仅有4座280毫米主炮,无论是主炮口径还是主炮数量都比不上英国人,但是德国在速射、炮弹稳定性和深穿上的优势足以扳回这一局。至于无头一时无两的300毫米侧舷水线带主装甲和85毫米水平装甲,约翰牛只有望而却步徒呼奈何的能力。
军备竞赛还在继续,德国第二款无畏舰——赫尔戈兰级诞生了,英国人慌忙推出巨人级战列舰与之相抗衡。巨人级战列舰武备系统与海王星级相似,不过主炮射界有所改善,50倍径12英寸主炮也得了改良。为了应对赫尔戈兰级战列舰305毫米主炮的威胁,巨人级战列舰侧舷水线主装甲带、纵向水密隔舱、弹药库防护以及炮座的装甲厚度略有增加。当然,英国战舰所谓防护力的增强不过是让巨人级恢复到无畏号11英寸侧舷水线带主装甲这水准,对付305毫米主炮明显够呛,反过来,赫尔戈兰级战列舰350毫米水线带主装甲对付英国人12英寸主炮却绰绰有余。
1909年,海军军备竞赛进入阶段。牛气冲天的大英帝国先后设计开工三款新锐无畏舰,即猎户座级、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铁公爵级。这三款战列舰主炮口径突破12英寸,因此获得“超无畏舰”这鸡肋称号。
最先服役的猎户座级战列舰首次采用火力更加强劲的13。5英寸主炮,五座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水线带主装甲提升至史无前例的12英寸,四号舰雷神号更是装备了以弹道计算机为核心的中央火力控制系统。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保持12英寸水线带主装甲的同时加强了侧舷上部装甲带,中央火力控制系统得到普遍列装。最后服役的铁公爵级战列舰主炮从13。5英寸提升至可怖的15英寸,副炮口径也提升至6英寸以应对吨位日益增大以及火力增强的驱逐舰。不过这三款战列舰防护力不足的弊端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12英寸侧舷水线带主装甲在九公里的距离上不足以应对德国主力舰240毫米口径以上主炮,其覆盖面积更是令人寒心。11英寸主炮塔正面装甲和10寸炮座装甲让这些所谓超无畏舰笨重的炮塔成为名副其实的炮仗,几乎是一点就着。
德国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