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楼-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仍是每天都往文华殿跑,那里反正每天都是热闹的,这个时候才发现,我是多么寂寞。父皇有那么多儿子,但是养活的女儿却只有我一个。女儿能做的事情儿子做不成,也不会做,于是许多活便只得由我来完成。这两个多月,简直把我忙了个臭死。什么李承汜、什么北国通通没有功夫想,每天睁开眼,吃过饭,就是往文华殿跑,回来之后倒头就睡,心里想着都是父皇的病能不能好起来,几乎把李承汜离开我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七哥八哥也不再整日和我开玩笑,当月老、牵红线了;他们每天也是忧心忡忡,总是愁容满面,一脸严肃。至于许之凌,早就派到西北去抗敌戍边了。
十一月底的时候,吐蕃在西北边陲侵扰不断,具体战事我也没弄清楚,总之吐蕃这些年一直很安顺,这次不知怎的折腾起来,八成是看准了晋国皇帝的病重。战事刚起的那几天,传闻听上去很不太好,说是晋国吃了几次败仗,这一传,大家都吓了一跳。想那吐蕃是个什么小国,居然还能赢我大晋国?前些年吐蕃还一直称臣纳贡,派遣质子,跟北燕是一样的温顺,如今竟然造起反来了!但是太子镇压得好像并不怎么顺路,战事接连地持续了有一个月,增派了许多将领去支援,许之凌就是在后一次的增兵中自己主动请缨去的。
后来才渐渐地平定了下来,但这时候父皇的病已经好了很多。他一好,就询问西北的战事如何,听到太子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平定好一个小小的边陲侵扰,还把众多大将都派过去,就有些不大高兴。但是好歹战事是平定了下来。
十二月,异常的严寒席卷江南,金陵破天荒的竟然下起了雪。这真是百年来未有之事,金陵地处江南温暖之地,从来没有冬天下雪的。
但是雪的确是下了,于是在江南之地也见到了北国的风光。我有生之年第一次见到雪,没想到居然就是在金陵。望着泼泼洒洒的雪花,宫里的人乐开了花,纷纷走出去,迎着雪花叫着闹着。雪真是比雨好看得多了,那么多白花花的雪满天飞舞,好像是谁在凌空播撒柳絮,但是比柳絮更白更密,落在手心就没有了,只剩下一点润湿。
雪过后的紫禁城更是一片奇异,推开窗看去,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全落满了雪。这些琉璃黄色瓦片,终年看到的只是在眼光下闪着金光,此刻披上雪,却宛如玉砌成的一般。巍峨的宫殿全成了玉雕作的楼宇,千万大大小小的房间,亭台楼阁,长长的檐角和翘起的屋檐,此刻都换上了银装,显得别具一格。地上也全都是雪,但是积得并不如屋顶上厚,人踩上去,走的多了就凹了下去,成了一片水渍。但是这丝毫当不了太监宫女的热情,他们一样在雪地里玩着。
后来又下了几场雪,积得厚了,仁轩便在景仁宫的院子里把雪扫作一处,堆了个雪人。我见了不禁感到很是有趣,像我们这种第一次见雪的人,当然不知道还有雪人这种东西,但仁轩曾经到过北国,见过雪也见过雪人,一时间之间引了不少人看。没过多久,宫中到处都可见到这样的雪人,大大小小,在角角落落里站着,连后宫的嫔妃们也瞧着新鲜,那些雪人有不少还是她们吩咐人塑出来的。
雪虽然好看,但是惊喜一阵,我又伤心起来。因为雪让我想起李承汜。这种东西,只有在江北的燕国才有。在金陵往北三四千里的广大土地上,每年冬天都会飘起很大的雪,李承汜还跟我提过他们北国的雪。
他那时候说,以后我可以到北国去看看雪。但是我如今就在金陵看到了,所以说我今生似乎就没有必要再到江北三十六州的北国去了。
其实本来我也不想去,以前觉得太远,现在除了觉得远,更因为那个地方有我不愿去想的一个人。
父皇的病好起来以后,我开始闲了,想起李承汜的时候也多了。我有时候想他现在在干些什么,如今金陵也下雪了,不知道北国那边的雪下得有多深,有没有像他说的,没过膝盖和大腿。
但是想想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从金陵到燕京,有四千多里,走着要大半年才到,中间隔着何止千山万水?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了,想这些还有什么用?
北国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北瑾王已经安葬,果然李承汜已经回到燕京,并且按照惯例算是遣返归国,不用再来了。李承汜回到北国之后,关于他的所有消息一时之间全都没有了。我在这四千里之外的金陵,根本不知道有关于他的任何事。就好像一块石头,扔进了水里,一点声息也没有,不知道潭水下面因此有了什么变化。
正在金陵被白雪覆盖的惊喜之中,从遥远的西南温暖边陲又来了人,这回是南诏国的使臣团来了。原来前半年的李承汜率领的晋国使团出使南诏,双方缔结了些盟约,所以为了表示友好,数月前南诏国就派了使节团北上,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到了金陵,算起来也真够快的。
父皇正在病中,所以接待使臣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太子的头上。二月初一,太子在东宫大宴南诏使臣,请了全金陵几乎所有的皇亲国戚前去捧场,我当然没有例外,也在受邀之列。
东宫我去过几次,感觉上就跟皇宫没什么区别,就是比皇宫小得多了,不过总体的布局跟皇宫是一样的。太子哥哥在东宫有一个很大的花园,仿造的是苏州的网师园,但是修的比网师园还要漂亮。这次宴会的场所就定在那里。
我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南诏这次来的人那么多,几乎是盛况空前,而太子的接待也给足了他们面子。区区一个西南小国,居然受到如此盛情款待,只怕是北燕的使臣来了也不一定能有如此规模的迎接宴会。宴会是在东宫后花园的清凉阁里办的,这个阁其实很大,建在一片湖水之上,原本四季都是敞开,可以望见周遭的湖水。但是今年冬天金陵严寒,连湖上都少见地结了冰,所以把临水阁封了起来,四周安上门,挂上厚厚的窗帘。进去之后只感觉室内温暖如春,却原来是在屋内放了数个暖炉。这东西在南国温暖之地向来也是没有的,大概也是从北国运过来的。
我穿着颇为正式的盛装,跟着其他的女客坐在一起,我上面还有敦敬王妃、宝亲王妃,她们都是先皇的儿子,父皇的嫂子,我的伯母一辈。我是女客年轻中地位最尊的,我之下是其他王妃的公主,还有各大臣的小姐,各种名目的郡主,反正好几样人。对面坐的男宾。其实每次宴会大抵都是如此,也没什么新鲜的。宾客们围成一个方形,四周侍立着仆从,四角上暖炉烘烘地烤着,当中是表演歌舞的地方。
我在那儿坐着,耳边传来的全都是皇家的女眷们彼此搭讪,笑谈如此这般的话,假惺惺穷客套,听得无聊之极。而且我今天这身行头实在是沉得可以,只感觉脖子硬生生地撑着,头上的头饰又重有多,梳头宫女把大部分的头发全都盘到头顶上去了,平时我是尽量披在后面的,这可累死我了。
我四下里看,见太子和其他皇子一起先招呼着南诏来的臣子,正在饶有兴致地交谈着。我远远看了一会儿,打量着这些南诏的使臣,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穿自己国的衣服。我去南诏的时候明明看到他们南诏国有自己式样的衣服,跟我们晋国的大不一样,这回不知为什么入乡随俗了。
那些使臣们一个个点头称是,神色甚是恭谨。他们后面垂手侍立着的是自己带来的侍从。不过倒是有一个小孩儿例外,他站在一个使臣的旁边,穿了南诏国的传统服饰:蓝色花纹的高帽子,领子从脖子上蜿蜒而下,就好像一条绶带,肩膀上搭着一条南诏国的印花巾,就是我在丽江大理都见过的那种,不过做的很漂亮。那又浅又嫩的蓝色,好像天空又不像天空,像宝石又比宝石厚重。
这小孩生的白生生一张小脸,满面都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可说是唇红齿白的偏偏少年郎,大概有十岁左右模样。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侍从,但是被挡住了,只看到个面影就闪过去了。
我的目光刚要回来看到宴席上,忽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那侍从模样很是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我歪了歪头,从那人被挡住的方向上努力地看了看,登时看到了一张让我惊讶的脸。
那竟然是易容改扮的段容谦!
我险些以为自己看错了,南诏国太子若是随行来了,那可不是小事,肯定要事先说明的。但是这次南诏来的使臣团并没有说太子领衔,这就匪夷所思了。我又仔细看了看他,没错,就是段容谦!
我盯着他一直看,他低着头,脸看着地面,丝毫没有觉察到我,很平静地站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