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搞错了,王经隆是堂邑县张四孤庄村民,不过只能这样了,改不了了。再说小说嘛,和正史有点出入也属正常。

 第十一章 可谓“匪乱”

兖州府知府福森布现在日子有点难过,虽然前些日子他的事刚被布政使国泰给抹平了,可日子依旧不好过,因为他所辖的兖州府要向上面交税了。 可是这两年山东小灾不断,屡有逃荒做乞之人,以至于今年的租税收上的还不到一半,而且乡县间抗税之事时有生,实在是难办啊!

再说前一段日子,他破财消灾很是消耗了一笔内储,不趁收税的机会捞过来一点他又如何心甘!

不过说起那事,福森布还是很感激国泰的。他和山东布政使国泰一样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富察氏的族人,平日里两人来往素来密切,前些日子福森布被人告是全仗着国泰出力这才化险为夷,所以他不后悔也不认为出价过高。

但是人就是个奇怪现象,各种各类应有尽有。像福森布,他在官面上丢了银子就一门心思的在百姓身上捞回来,唉,该怎么说呢?

“攻克了寿张县城?那沈齐义呢,沈齐义呢?”福森布再也不为钱操心了,他要为自己的脑袋操心了。

福森布这段日子本就为弥补“亏空”的事情烦透了心,这两天一连好几起抗税之事更是没有好好休息。但他没想到,在兖州居然又生了这么一件大事!顿时,就被来人地的话惊得一阵眩晕,险些就当场晕倒。幸好有亲随在身边扶了一把,才没有当场出丑。

可是回过神来之后,这位知府大人却又变得有些颠狂起来,一把把报信的人抓过来,就使劲地摇个不停,面目狰狞的问道:“沈齐义呢?他不是说早就察觉到那个王伦地动静?马上就要动手抓人的吗?咳咳咳!”情急之下福森布嗓子一呛,顿时胸闷不已。

“沈,沈大人没能逃出来,恐怕已经……”信使懦懦地说道。

“死了?混蛋,没用地东西,滚!”福森布俊一脚把信使踹得老远,仰起脸来大声吼道。

“快,通报济南,给我请惟总兵(惟一,这家伙应该是满人,可查不到他的姓氏,只能如此)。”福森布好歹也是地方大员,必要的担待还是有的。

++++++++++++++++++++++++++++++++++++++++++++++++++++++++++++++

王伦起义爆后未久,署理临清州知州秦震钧即会同临清副将叶信调兵遣将,围剿义军,并与寿张营守备王廷佐先后向山东巡抚徐绩做了禀报。徐绩获悉义军起义消息后,即于九月初二日亲率中军参将海明及所部本标官兵,向东昌一路进;一面飞饬兖州镇总兵惟一率领所部官兵由东阿一路进。河道总督姚立德亦于九月初二日带兵自济宁起程,北上镇压清水教起义军。

九月初二日,王伦统率起义军挥戈北上,乘胜攻打阳谷县城。阳谷乃清水教长久经营之地,县中不少的衙役、书吏都是清水教的教徒,所以打的很容易。起义军入城后,先取县署,斩杀知县全家,随即劫狱。

阳谷不愧是出过武二郎的地方,典史万光祀、把总杨兆立死守狱门,虽皆被斩杀,但大势之下不为生死所动可称得上“好汉”二字。时县丞刘希焘分驻阿城,相去县城4o里,闻报立刻来援,也被杨垒帅义军全歼于城外。

王伦遂率义军“横刀跃马入阳谷”,搜缴了库银,壮大了力量。当日,署寿张营游击赶福协同兖州镇总兵惟一带兵从寿张追来。

这个惟一“素以勇略自夸”,藐视清水教义军不过乌合之众,不做准备仓猝而来。王伦用梵伟之谋令义军开南门迎敌,用诱敌惟一深入,又以优势兵力将清军挫败于南门内,斩杀赶福。清兵残军在惟一带领下,狼狈逃往张秋。

占领阳谷后,起义军一面进行休整,一面又将矛头指向了东昌府城(治今聊城市)。九月初三日夜,即有小股义军在东昌城外骚扰。东昌城内一片混乱,知府慌忙下令“固守”,令义军见“城中防守严密,当夜即已散去”。此后,义军仍“不时来扰”东昌。

初四日,义军大队人马在阳谷停留一日后,继续北上,抵达东昌城附近,并派队“复扰东昌”,而且用火炮轰击城池。迫使泰安府清军重兵“固守”东昌,如此一来正中梵伟之计,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清军兵力,有利于义军向其他地区的展。

王伦等帅主力,遂决定避实击虚,先取堂邑县城。一路上,沿途民众焚香跪接,欢迎义军的到来。如初四日,王伦率部抵达堂邑城南三里庄,本县教徒陈庄人陈绪等约集百余教徒响应,队伍因此更加壮大。

时堂邑县署理知县陈枚已交印,听闻有变,慷慨守城。与同胞弟壬中科武举陈元梁、把总杨兆相、训导吴瑮,分守四门。因城中仅汛兵18名,加上堂邑县又是清水教起义军基础雄厚的地区之一,且县中书役皆清水教教徒,当日傍晚义军突至城下炮击南门,驱马直入先在南门外斩把总杨兆相于阵,又转赴北门抓住了代理知县陈枚及其弟陈元梁。因陈枚不肯降,被义军打一百棍,脔而杀之,分守西门的吴瑮等三人,亦先后被义军俘获并处死。破城后,王伦再次劫库放囚,搜缴军器。因军纪严明所以深受民众拥护,义军实力大增。

面对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义军内部就军事策略出现了分歧。国师梵伟智谋确实不错,认为不宜继续北上而应适时南下,劝王伦直趋济宁,焚烧粮艘,到那时淮南漫口,流民载道,由济(宁)而南,散粟纠聚,可得数十万人”。可惜王伦并未采取这一正确的建议,而是一意北上攻取临清、东昌等大城。结果,致使清军得有喘息之机,逐步调集优势兵力向起义军进行反扑。

就在鲁西的义军声势正旺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梁明却是一片风吹云散的安静。鲁东清军兵力薄弱,不堪一击,但席卷了整个登州的梁明却正真的认识到了清廷的实力,不是在军事上而是那些官员。

 第十二章 席卷鲁东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三十日夜。/

一支在东亚称得上是庞大的船队静静地靠近了登州府城——蓬莱。

蓬莱,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但是在鲁东这不过代表的是一座城市,一座鲁东方圆五百里内最繁华的城市。

“过了今晚这就属于我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梁明遥望着乌黑的夜空,心中暗自咐道。“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最终还是要回来的。”

站在他身边的李勾缩了缩脑袋,初秋的夜晚海风已经凉了。“二爷,干嘛要在子时打啊,咱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易攻下来。”总兵力还不到千人的蓬莱城,在李勾眼中现在已经不是威胁了,但他知道这话是不能在众人面前说的,只有在在私下里才可以向梁明问起。

说起这个事梁明也不禁好笑,之所以在布置上定下这个时间,仅仅是因为出身现代的梁明在次面对战争时无可避免的受到了军事电影的影响。以至于他的大队人马在海面上白白吹了三个时辰的夜风。

但时间总会过去的,子时到了。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船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升起了风帆。趁着每条船上亮起的几只火把,十一艘趕缯船、六艘大海船(中华号还没配齐人员,留在了大秋岛)排出了一个不是很严正的队形,载着梁明的卫队、亲兵和百人炮队慢慢的向蓬莱压去。

驻扎在登州水城的北汛水师四百人的编制如今存留的不过刚刚过半,防备更是疏松。李勾带着三艘趕缯船配合着炮队极其轻松的就俘虏了整个北汛水师,这不出梁明的预料,但让他吃惊的是北汛水师的将官。

五员大小将官中三人留守,那最大的千总自杀,两名外委把总战到最后一死一伤。看着那个肥头大耳却又血迹斑斑犹自叫骂不休外委千总梁明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触。一时间,他竟想到了六十多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那些同样喝兵血却又一样战死沙场的……

猛的甩甩头,好似要将将这个很荒唐的念头抛到脑后,摆了摆手命人将这个无名的小官押下去,一种无力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二爷”,李勾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炮队已经架好了火炮,是不是……”

梁明闻言精神一振,再也不理会那个让他无语的“小官”了,开口命令道:“李勾、张建科、赖明金你等三人各领手下围困西、南、东三门,不准给我走漏了一个。余部全力攻打北门,待人马到齐后给我先轰开城门。”

随着梁明的一声令下,一股股人流从船上涌下。每艘战船除了守卫的十人外其余人员全部下船,而梁明的卫队和亲兵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