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满清的这种政策效果并不好,台湾岛内民变频,有所谓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的说法;民风极为剽悍。最终使得清廷政策沦为一张空纸,闽浙一带的贫瘠百姓6续迁台。到了乾隆年间,台湾百姓已接近百万,遍布于各地。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台湾岛内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较之内地村庄来说更为广泛,乾隆时期村庄在近城及大集镇周围最为密集,平原地区平均距离大约在三里左右。由平原向山区延伸,村庄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进入山区以后,村庄间的距离当更大。

总之,乾隆时代台湾村庄通过乡缘、血缘、经济等方面,与外部保持着比内地村庄更多的外部联系。这种联系的网络相当复杂,各有系统。就血缘关系而言,单姓村庄比较简单,而多姓村庄则比较复杂。多姓村内的一个姓族可以同时可以和同族的单姓村及另一些多姓村内的同族生联系。

就地缘关系而言,众多的多姓村或单姓村可以同属于一个地缘集团,而在地缘村落集团之间,会形成一些相互共享的市镇,一般的市镇虽然还没有脱离村落的形态,但已经形成了地缘交错、多姓杂居的局面。村庄间强烈的地缘意识,是内地村落中所非常罕见的现象,也是早期台湾移民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同姓村庄往往通过宗族的关系而互相联系;族长由官府派充。在一个同族聚居的大庄中,通常有一个族长和数个房长。而遇到同族的重大事情时,邻近各庄的族长会进行商议,并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族下分房,更表明了一个同族村庄内各房之间有着很较近的血缘关系。就比说如岭南处在台湾的总负责人——林爽文,其林家就是这个存在模式。

林爽文,漳州平和县板仔人。于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随父渡台,居彰化大里代庄,以耕田、赶车为业。本人善于经营,至乾隆四十年以富贵乡邻了,其父林劝为大里代庄一房长。四十二年,同严烟组织的天地会生联系,不久加入其中,四十三年成为台湾天地会的北路领袖。建阳四年加入岭南处,总领台湾事物。

林爽文这一族系共分为三个庄子,阿罩雾庄、阿必罗庄和大里代庄。林族族长林家齐居于阿必罗庄,安辈分是林爽文的族弟,不过早已经出了五服了;而阿罩雾庄的族长林石和大里代庄族长林绕都是林爽文的本家叔伯,关系还亲着呢!

林爽文至加入岭南处之后,虽先前已经是台湾天地会北路领,可这样的“资历”在岭南处起不到半点作用,之所以如此快的做到一方主事还是靠得梁明“慧眼”识英才。

卢青在整理了台湾天地会地资料后马上就报给了梁明。看到林爽文这个熟悉地名字后梁明当场回绝了岭南处另派主事地提议。将这个职位抛给了刚刚加入军情局地林爽文。

林爽文倒也没辜负梁明地期望。这几年下来将台湾情报科经营地好生火旺。不仅传来了台湾各个方面地资料。还在各县署衙安插进了眼线。最重要地是他以护庄地名义组建起了一支义勇。

说道这护庄义勇就不得不提一下台湾地现状了。乾隆时期东南沿海诸省移居台湾地人口激增。移民村落数量急剧增长、地域急扩大。

郑氏时期。台湾地开还仅局限于台南及沿海平原一部分地区。而现在已经是遍布全岛。清代制度。十户设甲。十甲设保。十保设里。刚开始时。实行里甲制地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虽然同时推行保甲制。但由于地旷人稀。实际上无法象内地一样实行完整地保甲制。到了现在各里地村庄数目增加。人口人数既多。每年开报丁口都是任意填写。并不实力清查。里甲制度同样也是个空架子。比如林爽文居住地大里杙庄人口多达3ooo余人。成年男丁不下7oo人。

人口一多。所占资源相对就减少了很多。特别是早期定居于沿海平原地带地村落。开始时相隔二三里。之间并无侵扰。而现在人口激增了数倍。想要继续生活自然就要扩大地盘。于是各个乡邻外姓村落态度鲜有友好地。

拿个对比。这就好比是内地村落间地“抢水”。为了浇田地一口水。两个村地男丁火并地事是时有生。算不得稀奇。

最初,林爽文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义勇,三个林族的庄子依份平摊,大里代庄人口最多出了一半。而且还请来了一批教头,各个身手了得。至于这批教头究竟是谁,就不问可知了。

五年的训练下来,义勇换了两轮,人员身份也变了大样,教头也换了一批,不变的是林家义勇的“强大”,彰化县城北部的村落几乎被他们横扫了一片。其结果就是以往年年不断的械斗,这两年已经看不到了,在林爽文的主持下各庄互助互商,多余少补,已经算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了。

 四十章 决断

乾隆五十年八月,坚持了一年半的白莲教义军彻底失败了,随着巴山地区最后一个有分量的领冉文俦被擒杀,这场提前十年爆的起义走入了历史的幕后。//只留下了少许残余沦落山林。

十月份,一份广州府的邸报被完完整整的送到了梁明的案头,上面第一要闻就是白莲教覆灭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梁明的计划表彻底破产,在他的预想中白莲教即使提前了十年起义,可毕竟有那么多年的积累,支撑个两三年应该不成问题的。到了乾隆五十年末尾,再爆出**案,那时的满清将在全国动乱之中迎来台湾大起义。这对于中华国即将起的进攻有着很大的意义,可现在引起全国动荡的**案已经过了**了,预测中依旧在给满清放血的白巾军也走入了历史的后幕。

事实上,在被迫抛出**案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那个时候还没见着棺材,梁明心中还抱着一丝希望,现在看来只能重新策划了。

这个策划说白了就是中华国的作战时间表,现在让梁明头疼的就是是否就即启动台湾。动了这一招,就现况看很有利,而且也很方便,五年来台湾已经准备齐全了。但问题是改变了历史,提早了一年动,乾隆是否还会派福康安前来?什么时候来?这对梁明来说是个大问题,因为这关乎着中华军何时参战。

台湾是岭南处第一个重点培植对象,巴掌大的地方每年消耗的资金却占着岭南处一半的份额,而且有着天地会打下的优良基础。

如果说,在内6各省中原情报署的布置是以点连起的虚线的话,那在台湾的情况就是就点布成的实线,然后是以实线扯成的虚网。两者的分量不是在一个等级的。

就以彰化县而言,林爽文以护庄为名组建的义勇已经轮换了三批,人员从最早全是单一的林族乡民到现在的几十个村落的混杂,人员也从5oo人慢慢扩充到了将近8oo,五年的工夫几乎拉出了一直小型军队。虽然林族多受官府猜疑,彰化知县俞峻更是三翻五次征调税负劳役,可大里代庄已逼近山区,溪流交错,由于高开垦,大批移民因家族利益冲突,姓族时常械斗,其周边村落同样如此,常有百姓损伤送命。而自从林爽文崛起之后,这类事件已经断绝,虽然期间多有高压手段,但不能否认的是林爽文在彰化县城民间的地位极高。几年的“东征西讨”外加为人轻财好义、公允平断,早已是地方上公认的领袖。

而在台湾的淡水,同样有王作、李同等岭南处的人马潜伏期间,各自都是当地的一方领袖。特别是在台南,岭南处台湾科的副科长,同样也是林爽文的好友兼副手——庄大田,名望、势力不在林爽文之下,拉起一支队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以说,只要梁明的一声令下,台湾转瞬之间就可以变个颜色。所以,梁明如今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是否现在就改变历史?偏偏这个问题又不能同手下的重臣商议,因为那样的话只有一个结果——马上在台湾动手,周青竹等人看的只是现在,可没有梁明的“预知”。

然而事情是不等人的,梁明的“预知”也仅仅是心中的“妄想”罢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用在梁明身上正合适。

十一月上旬。一份紧急密件送到了梁明地手中。密件是卢青出地。内容却是林爽文写地。一句话来形容——台湾大变。

在凤山、淡水、诸岁、彰化等地。都有天地会和岭南处地人。他们之间地小头目常常到彰化来造访林爽文。密商大计。

在诸罗地小头目中。有一个姓杨名光勋。杨光勋与弟弟杨妈世不睦。这杨妈世很有才。他知道哥哥加入了天地会。自己就另外组织了一个雷光会。与杨光勋地天地会对抗、械斗。

诸罗县事董启埏闻讯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