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胆战心惊地小心翼翼跨过一具具同伴的尸,补充到被致命的开花弹撕开巨大裂口的前排纵队位置。赶来的士兵们依旧保持原有队列继续快前进,而在他们头顶的,依然是恶魔开花弹的持续问候。

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

一轮地炮击还没有完全结束。西班牙人地先头方阵已经是残缺不全。1ooo多人倒在血泊之中再也爬不起来。而侥幸逃生地士兵连同后续同伴仍义无反顾地迈着整齐步伐。在有些慌乱地鼓点带动下。继续走向死亡边缘。还好战场上最吸引中华军火力地是英勇地西班牙卫戍骑兵。

其挎着身材高大。流线优美地印度马而来地西班牙卫戍骑兵不愧于“卫戍”二字。冒着猛烈地炮火和瓢泼地弹雨高举着骑兵剑冲杀而来。

“为了国王地荣誉!”

“为了骑士地尊严!”

“冲锋!”

“向前冲锋!”

……

一阵阵疯狂的呐喊声中,三千卫戍骑兵开始了全力冲刺。作为西班牙王国最优秀的骑兵,他们原本是骑跨着训练优良的安达卢西亚马,披挂着厚厚的铠甲冲锋陷阵的。但是现在,**的印度马虽然优秀却是疏于训练,而且短短的融合期不能让这些高贵的重甲骑兵完全熟悉身下的战马,如今只能穿着军礼服,拿着坚固的双刃直剑冲杀而来了。

前排的骑兵们高举着装备部队有五十个年头的直剑,他们俯下身体,紧踏着马镫,面庞依偎着马脖,准备跨越这千米死亡之地。**的战马也跟随主人的节奏开始感受战场的欢腾,四蹄飞跃载着马背上的骑士冲向一条不归路。

隆隆的巨大炮声又在骑士们的耳边响起,炮声传来时候,黑色的死亡进行曲再度上演。浓密的烟雾在战场上升起,骑士们眼前变成一片白茫茫的模糊景象。无数弹片以及散的铁丸像死神的请贴,快钻入骑兵们胸甲下毫无防范能力的柔软**,一直进入肺腑深处,狂乱着撕裂开内脏中的一切。

“不要畏惧,不要退缩,继续冲锋!”……

几名骑兵军官在失控的状态下疯狂地呐喊,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压抑住那颗悬浮的心,不至于在血腥中晕倒。骑兵虽然威风,破坏力固然强大,但在高前进运动中无论是遭遇任种重大打击,也惟有持续冲锋向前,因为丝毫的犹豫与放慢步伐就会让自己被其他同伴掀翻在地,即使不死同样会被背后快插上的无数马蹄将身体踩成烂泥。集结阵型突击的时候,度的快感足以让骑兵忘记恐惧,完全凭借的是一往无前,一冲到底的士气。

头顶着无数高爆炸弹的威胁,骑兵们的士气很快瓦解,只是本能驱使他们继续前行。在幸存的骑兵眼中,脚下的数百米如同地狱里的陷阱,每上前一步,几乎就要留下数十名同伴以及马匹的尸体。

近了,更近了。在付出几近三成的伤亡为代价后,骑兵旅终于接近了中华军,已经不到四百米的距离了。再次得到指示的炮群,已经分为大小两组,一组四十门接着轰击西班牙炮兵阵地,另一组一百门改为轰击步兵方阵。而余下的两千骑兵,就交给步兵了。

轰天炮,第二旅所属12门,第一旅8门,共计2o门。火龙弹,大号火箭,3o,禁军装备。霰弹炮,1o门,第二旅装备。

 五十章 最后的余晖

禁军最为中华军中最精锐的所在,自然排在了最前列。 /三个营,15oo名将士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禁军无愧于中华军之最。

于主力部队不同的“沧海一式”步枪的威力被他们完美的表现了出来,更令众将羡慕的是士兵枪法的精准,不说是枪枪毙命,也算得上是弹弹咬肉。部署于正面的禁军在和第二旅二团的将士在三百米的距离击了第一轮,西班牙卫戍骑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而这不过是开始而已。

霰弹炮的射程很近,还比不上震天雷(找个时候把这名字改了,感觉还是手雷顺口),优秀的士兵可以将震天雷轻易的掷出十五丈远(五十米差点)。而牛逼哄哄的霰弹炮最远也就这个距离,三十米内才是它们的领域,所以现在还用不着它们。

先威的轰天炮,一个个磨盘式的炸药包被远远的打出,落到地上无一不是荡起一片腥风血雨。更强大的是一些滞空时间长的,在骑兵头顶爆炸的威力远远胜过落地的,四射的碎屑就是一张张阎王的请帖。而轰天炮针对骑兵最大的威力还在于它的响声上,震耳欲聋太轻了,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西班牙卫戍骑兵的素质是肯定世界一流的,但坐下的战马离合格的标准还差了不少,只能说天意弄人。

顶着腥风血雨冲锋,还要照顾**的战马,这样的差事有几个人玩得转?但骑兵依旧冲锋着,并且在不断靠近中。

现在更近了,不远处那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已经能看的清楚了,震天雷也要登场了。

古代有箭雨一说,现代有弹雨一说,而淡边会战中则不得不提一下“雷雨”,震天雷的“雷”。一次过百枚的规模,一波接着一波,少数命大的骑兵靠近了还有步枪等着,人多了就要祭出压阵的法宝——霰弹炮了。

总之,卫戍骑兵旅完了。

但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加入西班牙能够赢下这长战斗,那么功劳最大的就是这所剩无几的卫戍骑兵。正是因为他们的“视死如归”,才有了步兵群的靠近。

中华军迎来了最早的伤亡,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过后,西班牙的步兵群终于抵达了距离防中华军步兵本阵不足2oo米的位置。

士兵们取下肩膀上的步枪,在各级指挥官的号令下,装弹过后集体举枪瞄准了中华军,虽然杀伤力巨大的炮弹依旧在不停的落下。

无论是禁军还是第二旅地官兵明知道对面地枪口对准了自己。他们却无法给以应有地还击。骑兵才是中华军最大地隐患。

也正是有了骑兵地突击。宽阔地战场上仅仅有几条不大地缝隙供西班牙士兵射击。这些缝隙还在不停地变换中。效果不理想。

继续前进。这是前线军官作出地正确决定。也是内特·阿伯德定下地基调。在这一个月地对峙中。内特·阿伯德深切地认识到了自己部队装备地不足。相对于敌人地步枪。自己手中地要差劲许多。

白刃战。才是赢得胜利地唯一途径。

前进。不断地前进。

锋线前沿地军官将这一决定挥到了极致。在2oo米时整了下队形以便射击现效果不佳后。西班牙6军开始了自大规模装备火枪后第一次散兵群冲锋。

作为战斗力最强的禁军,优良的装备是必要的保证,不提那“沧海一式”步枪,单说阵前摆放的三十六架连珠枪就足以媲美一个营的火力,并且火力还很集中。

连珠枪在中华军还是很惹人眼馋的,只有三个主力旅配备了一些,但想禁军这样每哨特设一个连枪排(三架),那是想都不带想的。

连珠枪处于射击的原因后坐力大了些,也因此在精准度上就逊色了少许。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讲究的是子弹的覆盖面而不是枪法的精准。

三十六架连珠枪的投入还是有点效果的,不过也仅仅是多给了西班牙卫戍骑兵一点点压力罢了,这还够不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感受到巨大压力的禁军,很快就祭出了自己最后一件压箱底的法宝——火龙弹。这火龙弹在体积上是毫不逊色于海军的“水龙”,但重量上就轻了不少,总共在七十斤上下。弹头装的是三十斤的苦味酸,外加重达十斤的铁屑,十斤重的外体,加上二十斤的射药。射程不远,比不上自己的前辈火箭,也赶不上自己的大哥水龙,只有三四百米远。二百米之内最为保险。

第一波射出的仅仅是五枚,从射架上腾起,冒着一股股火焰扎进了战场。“轰……隆”,后阵的梁明感觉好似耳根后落了个响雷,嗡嗡直响。

三十斤的苦味酸,爆炸力自然是惊人的,无数的碎片四散开来,那矫健的骏马,强壮的战士,如今就像是不存在一般被弹片破体而过。焦热的弹片破入血肉之躯,在留下一句句支离破碎的尸体的同时也留下了一股令人恶心的焦丑。

假如现在停止了战争,救助伤员的大夫便会现一幕让人胆寒的场景,爆炸的边缘不少**上的伤口已经结合了,炙热的弹片划破**的同时也封住了血管。而着弹的中央处,被撕裂的肢体一边汩汩的冒出鲜血,另一边却是焦臭扑鼻。

骑兵在机枪不曾出现的年代里,战斗力确实是强悍的,但是用骑兵正面去冲锋严阵以待的火器部队,效果显然是不会太好的。就比如后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

近万人的蒙古精锐落得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