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内专家指出:采煤机和掘进机是煤矿机械中技术量密集的部分,鉴于黑龙江两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研发实力在国内领先,谁控制了这两家企业,实际上就控制了整个中国市场。目前,各跨
国公司正在黑龙江、宁夏展开行动,如果任其发展,我国用半个多世纪建立起来的完整的煤炭装备制造体系将会瓦解。跨国公司收购黑龙江两企业一旦成功,必将严重冲击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体系,
为其控制中国市场奠定基础。
阳凿岩机厂:
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生产凿岩机械和风动工具的专业厂,技术力量雄厚。历史上,全国20多个同类工厂都是沈凿帮助打下的基础。产品有58个系列103个品
种,涵盖铁路、交通、矿山、水电、市政工程及农田灌溉等领域,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曾多年位居行业榜首,在国内市场举足轻重。2003年,与世界最大的凿岩机械制造商——瑞典阿特拉斯公司
合资,沈凿以无形资产、国内所有销售网点及装配喷包生产线以5600万的价格卖给外商,成立独资企业,其他优良资产与外商合资组建了瑞风,沈凿占75%股权。但由于外方根据合资条款占据了公
司的经营控制权,合资公司实际上成为为独自公司低价提供零部件的加工车间。
因合资公司的尴尬地位,赢利水平很低。而且合资后,2700员工及离退休人员、4亿债务的包袱,甩给了母公司沈凿。关于合资是否带来沈凿技术的提高,业内人士认为,沈凿主导产品的技术
水平在现阶段已能满足国内需要,可以说合资和提高技术水平关系不大,而且外资公司对在中国研发不感兴趣,合资企业的行动要根据独资企业的意志,命运完全掌握在独资企业手中。
工程机械:
卡特彼勒并购山工
美国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工程机械公司,销售额302。5亿美元(2004),轮式装载机全球第一(1。2万台);在华销售额仅4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工程机械产量的5%),主打产品是挖掘
机(25。46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的挖掘机市场已被小松、现代、大宇、卡特彼勒等占领。但在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外国公司没有优势。中国装载机年产量12万台,其中柳工、厦工达1。4万台(2004),中国企业牢
牢控制了国内市场,这也成为卡特彼勒的并购目标。
因中国一流装载机企业不愿就范,卡特彼勒选择了山工机械(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总资产6亿,净资产436万,销售额10亿元),用不到200万人民币收购了山工40%的股份。
卡特彼勒又把目光转向柳工、三一重工和厦工。厦工集团资产总额近40亿,去年销售总额42亿,主导产品轮式装载机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刚刚完成了1。3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建设和技术改造,
多年形成了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一旦卡特彼勒竞购厦工集团股份获得成功,它在中国装载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必将提前形成。
汉鼎并购玉柴工程机械:
2006年11月,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汉鼎亚太以4500万美元,(与部分小股东共同)收购中国玉柴工程机械公司(玉柴机械)43%股份。中国监管层对此案未提出重大异议。
玉柴工程机械原为中国玉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现有总资产4。7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为6亿元,2007年预计9。5亿元。主要产品是多功能全液压挖掘机和装载机,包括十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
是国内最大的小型工程机械生产出口基地,广西高新技术企业。液压挖掘机占国内30%左右。拥有科研设计人员200余人。
据报道,此次引资的主要原因并非玉柴工程机械出现经营困境,而是因为中国玉柴集团欲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引入资金将用于技改和提高产能,在集团内打造第二核心业务——工程机械。玉
柴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商之一,年收入超过15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玉柴集团仍为玉柴机械第一大股东,汉鼎亚太为第二大股东。
美凯雷基金并购徐工案:
2006年,凯雷对徐工机械的并购案,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徐工集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企业,净资产约20亿元,100%国有。2005年业收入170亿元(产品销售100亿元),出口约1亿美元。2006上半年毛利润4
亿元。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了一半以上,其中20个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三名。两大主导产品(汽车起重机、压路机)是国内名牌,占国内市场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排头兵企业。
在国企改革中,徐州市和徐工集团同意由美国凯雷公司对其核心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与徐工集团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绝对控股。要点是:凯雷先出资20亿元人民币购买徐工机械82%
的股权,然后凯雷再付6千万美元认购徐工机械增发的3%股权。这后一笔6千万美元的交易纯属凯雷控股徐工后企业的内部行为。也就是说,凯雷只花20亿人民币,就拿到徐工机械85%的股权。
这一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危及国家产业安全。我国基本建设持续高涨,对工程机械需求旺盛,市场增长率是世界少有的。工程机械属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装备工业能够迅速拓展的重要领域。美国一方面
迫使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加紧低价收购我国龙头企业,有重要的战略图谋,应对此引起警惕,不能任其压缩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
国家必须保持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控制力和主导权。但许多地方政府缺乏经济战略的思考,随便让外商对龙头、骨干企业绝对控股,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徐工集团主要领导人辩解说,“并购协议保留了徐工品牌”、“设定了严格限制凯雷转让股权的条款”。但只要外方实现了对徐工的绝对控制,这些承诺显然都是靠不住的。失去产权就意味着
失去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权,一旦外商实现低价收购徐工,会树立起美国成功攫取中国龙头企业的一个标杆,开启一个危险的先例,将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有可能全面颠覆中国企业主导中国工程
机械以及机械装备市场的局面,危及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生存,而且会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和政治信任度的不稳定。
2、违反产业政策。徐工机械的主打产品是汽车起重机,企业归类为汽车整车和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底盘目录序号3105)。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等中外合资企业,
中方的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允许凯雷持有徐工机械85%
的股份,明显违反上述政策。地方政府竟然无视国家政策,批准外商绝对控股,实在令人不解。
3、严重低估徐工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徐工机械是一个成长型企业,2005年
纯利润不低于3亿元,且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但均未列入价值评估中,仅以20亿元出卖,实属荒唐。从徐工集团的改革方案看,改制成本就需要20多亿元。也就是说,出售徐工机械
后,中方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美国摩根大通曾出价30亿元购买徐工85%的股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徐工价值被低估的程度。
4、改制中存在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欺骗等违规问题。徐工董事长一手操纵改制过程,号称“集体讨论”。但改制事项从不事先经党委会和董事会讨论,严重违反公司章程和党的纪律。据反
映,董事长于起草标书、评标前后,私自和凯雷代表秘密频繁接触,明显事先锁定标书,私下议定标底。更有意思的是,徐工聘请“北京鑫兰图投资顾问公司”作为徐工改制谈判的财务顾问,经查
明该顾问公司是一个没有资信,使用假注册地址的皮包公司,所涉及自然人不具备充当财务和法律顾问的资质,所以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具备任何合法性。
如果这种无视党纪国法的错误行为不坚决制止,就会在全国树立一个极坏的榜样,将严重误导我国企改革的方向。
当前外资乘我国有企业改革的机会,积极并购我国各行业的骨干企业,“一石多鸟”,以图控制我国主要行业的主导权,不仅获取高额利润,而且严重威胁我产业安全,伤害我国经济发展和政
治稳定,不可小视。一个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排头兵企业,这样贱卖,被外商绝对控股,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能允许的。美国政府对我国企业收购其企业十分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