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大军的超常忍耐与他最后以自己的受难换得土伦山口的平静以及东段战线的和平,超常人的信念及其带来的后果,已经使他带有半人半神的性质。
我军整体爱国主义精神和群体英雄气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和最终的体现!
我们经常在思索:为什么中国文学出不了世界经典文学意义上的英雄形象?为什么中国当代文学始终无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什么是文学作品中震撼人心的伟大力量?是什么东西使文学作品产生了伟大的震撼力量!?
后记《帝国雄兵》的英雄描
《帝国雄兵》中的英雄描写
《帝国雄兵》中的英雄不是高大全的人物。李沪生在铁列克提事件之前和部队长在哈萨克斯坦沙漠侦查时竟然很幼稚地和部队长打斗,沙漠风暴夜晚古堡里,本该监视印度人湿瘩和苏联人彼得,又丢下部队长,偷偷去听旱棘中鸟叫结果致使两个敌特跑掉侦查完毕报告敌情,在塔城分区对战争前兆预警不够(应该是不够,缺乏坚持);在前往铁列克提山路上,沉湎于爱情罗曼蒂克,(月光、鸟叫的描写及梦中听抒情民歌、歌谣)在山头草地上流连,沉吟(如果他真是铁列克提战士,可能会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责)在铁列克提战役失利重伤养伤合肥骗露露走新疆后,几次流露撤去前愿打道回府归返合肥的念头;在伪装小棚里偷老乡的甜瓜;到阿里高原后,一片千难万险黑暗地狱、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寂苦闷饥寒交迫中,几次动过自杀的心思,甚至在古格遗址堆放柴草之时,想过与火同烬
部队长更不是个外形亮丽的角色,从头到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一身翻毛羊皮的西域马帮刀客,风霜满面,白雪满头,在酒泉基地“服刑”时的胡茬连鬓,满嘴窝窝头渣滓
高虎声在因为“幻觉”事件关禁闭时甚至还藏有侦察员短刃(这在连队应该是不允许的),在吕小诗因为同样的嫌疑也被关禁闭时,甚至用短刃威胁小诗,说出毛胡子的下落,因为后者可能不同意他重新入党(高虎声的形象在小说中较弱,性格提炼不够)
吕小诗(闵斌斌)在当新兵时违反纪律爬营区后山去看印度边境为当五好战士向毛胡子指导员打班长高虎声的小报告
所有的人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甚至不是完美意义上的血肉丰满——如曾大军),这让他们非常容易被理解接近,他们是像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出生在中华大地既继承了民族优秀品质也可能继承了某些劣根的凡人,和我们今天芸芸众生并无大差异,他们的的确确很不起眼。
在平常的条件下,他们真的不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钢铁战士。
看《圣经》耶稣,终其之一生,行神迹,也有过对私欲的反思和对死亡的恐惧(集中表现在他在加利利野地40天——中间掺合魔鬼的尘世诱惑——的戒斋和祈祷),就是说耶稣凡身,凡心。
但正是在这一群凡人身上,包括一万雄兵田师长、张团长、范连长、毛胡子指导员、郝参谋长、曾小兵、狗熊连长,甚至田涤新、柏国庆、赵保军这些新兵身上,那些参加了1967年东段边境保卫战的基层指战员们那些挥舞着战刀“嗷嗷叫”前来驰援的老兵方队我们看到了我军力拔山兮气盖世,惊天地兮泣鬼神的英雄群体形象!
他们是那么可亲可近,读者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根本忘记这是一部小说,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真实”
因为信念,因为他们有一种追求!因为有一只可爱鸟,始终在引路,引领着灵魂的朝圣!因为红夜莺,就是我军伟大灵魂的象征!
后记 英雄的意义
英雄的意义
英雄的人类学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生存斗争,伴随着人类的起源。世界各地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无不伴随英雄的颂歌。目前已知苏美尔Sumer文明,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黑暗颂》是人类早期英雄征服自然的传说,印度也有超过3000年以前的古文明传说,讲述生活在中亚地区古代人类与外星异族战争,实际上是与太阳族(自然环境)抗争早期的英雄都有半人半神的性质,产生于公元前9至8世纪、最古老史诗——欧洲文学史上最早重要作品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金毛羊的传说和《尼伯龙根的指环》等;在中国,有关盘古开辟、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记载,莫不如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内涵扩大,英雄又被赋予许多社会学的涵义,如国家统一、异族征服、抵抗侵略等,所以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岳飞到了当代,英雄的内涵又有扩大,如我们今天称科技界的骄子,教育界的精英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等等。
英雄的生理、心理基础,大概不外乎出于人类的雄性基因、雄性激素、征服欲、恋父情结等。如同人们的爱祖国的心理来自于亘古的恋母情结一样,热爱英雄的情结几乎伴随人类文明而生,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认识、觉醒,是人类意识的某种最高产物。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多芬(17701827)在18世纪创作了英雄交响曲,英雄主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得到各种文明手段的阐释和宣传,并且在欧洲,在基督英雄内涵的鼓舞下,从文艺复兴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雄的内涵得到合理性的扩展,被赋予理性、仁慈、昂扬、向上、文明、文化、教育、启蒙等等特性,换句话说,新的时代特性,并被赋予神性。
不可能想象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没有英雄的天空是黯淡的,黑暗的,没有英雄主义的民族的心理,是败亡的沼泽,是地狱。
英雄是民族的脸,心脏、灵魂,或者,就是民族本身。
英雄一定是长久地打动了民族的心的,不是转瞬即逝的,不是每天随意可以更换的商业标签,是固本张源的,是和人——这个社会的主体,生活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文明的有语言文字的人类社会里,英雄活在他们所由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里,活在上层建筑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中。
我不能不悲哀地看到,在我国当代意识、精神的天空里,在没有英雄的阳光穿透的、文学笼罩的黑暗下,我正生活在痛苦的阴森地狱中。
后记 关于英雄小说
关于英雄小说
英雄是实践的产物,也是艺术家的创造。战争题材的英雄创作,是英雄主义的乐园。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和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战场都是英雄创造的最好土壤,围绕这些事件,苏联文学家、艺术家创造了无数的英雄典型、作品。在我国,长征,首先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自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动荡,海内沸腾;日寇入侵,国共内战,正“国家有难,四海悲歌”,山河罹难,百姓涂炭,多少英雄奋起救中华,碧血琼花,血沃华夏八年抗战,义勇军号声铮铮,热血砌筑万里长城三年解放战争,摧枯拉朽,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顷刻瓦解;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多少英雄,多少题材生与死考验英雄,这里的英雄,是征杀的英雄,是英雄小说的主体。
关于英雄小说,约莫回顾了一下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好像没有专门这样分类的,但是不妨说,从文学实践来看,英雄小说是存在的。它是专门写英雄的小说。如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奥德赛》、欧洲中世纪《尼伯龙根的指环》等,我国也有《西游记》等。
“百科全书式巨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项羽是司马迁着力塑造的英雄。 “超秉赋英雄少年”,“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论英雄,非他莫属”。“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先声夺人、排山倒海威势;“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分散聚合指挥艺术和疾如飙风战斗风格;“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
司马迁涉猎浩繁,“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如破秦军处,斩宋义处,谢鸿门处,分王诸侯处,会垓下处,精神笔力,直透纸背,静而听之,殷殷阗阗,如有百万之军藏于隃糜汗青之中,令人神动。”
然而东西方英雄小说是不一样的。英雄的概念不一样,英雄的表现也有差别。
从中西文学发展来看,在西方,英雄作为一种悲剧性的体验首先是在悲剧中被书写,而悲剧这种体裁,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的。英雄崇拜是根植于西方文学中的重要传统,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