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科(1891—1973)中国国民政府立法院长(1932—1948)。字哲生。 孙中山之子。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建设部、铁 道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任行政院、立法院院长,1937 年 3 月,代表中国与苏联大使谈判,争取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同年 8 月,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939 年 4 月再赴莫斯科,签订《中苏商 务条约》。主张中国在国际上联合苏联,坚持抗战,抗战胜利后,曾任国民 政府副主席,立法院、行政院院长。1949 年经香港去法国、美国定居。1965 年 10 月到台湾。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考试院长、国民党中央评议 委员会主席团第一主席。
孙楚(1890—1962)中国将领。字萃岩。保定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 学校毕业。曾任北平(今北京)市警备司令。1933 年任山西省“剿总”总指 挥,在临县黄河一线与红军作战。1935 年投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 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三十三军军长,参加太原会战。1939 年 2 月升任第八集 团军总司令,同年于晋东南阳城一带参与十二月反共事变。1945 年 3 月参加 豫西北地区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曾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 年 4 月 在太原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61 年冬获特赦释放。
孙震(1892—1985)中国将领。字德操。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任 国民政府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九·一八事变后,历任川陕边区“剿总”前 敌总指挥、川康“剿总”第二路总指挥,率部阻击工农红军长征。1936 年授 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四十一军军长, 率部进入山西,在晋南等地参加对日作战。1938 年率部牵制日军,配合友军 进行台儿庄战役。5 月升任该集团军总司令。次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3 年 3 月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驻防襄樊、枣阳、大洪山一线。1945 年 8 月任 平汉线受降副司令长官。大陆解放前夕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 略顾问、国策顾问。
孙立人(1900—1990)中国将领。早年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弗吉尼 亚军校。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团团长。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 国民政府军第三十八师师长。1941 年初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2 月率部在缅 甸伊洛瓦底江战线仁安羌附近解救被围英军,获英国皇家勋章。1942 年夏所 部撤至印度境内,任*中国驻印军新编三十八师师长。1944 年 5 月任新编第 一军军长,8 月在*缅北战役中攻克重镇密支那。1945 年 1 月,率部攻克芒友, 并与中国远征军会师,打通中印公路。同年 3 月授少将衔。日本投降前夕, 率部回国进驻广州。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长春防卫司令、陆军 副总司令。1948 年授中将衔,1949 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陆军总司令,“总 统府”参军长。1955 年因涉嫌屏东驻军兵变捉蒋(介石)未遂事件遭长期软 禁。1988 年被宣布恢复自由。
孙连仲(1893—1990)中国将领。字仿鲁。行伍出身。曾任国民联军第 十四路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青海省政府主 席、甘肃省政府代主席、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兼第二十五师师长。1931 年参 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5 年投中将衔,次年授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 争爆发后,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在平汉路北段指挥所部抵抗日 军的进攻。1938 年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曾赴台儿庄内督战。1939 年起, 历任第一、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 主席。日本投降后,主持华北平津地区受降事宜。1946 年任保定绥靖公署主 任。1949 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 员。
孙蔚如(1896—1979)中国将领。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曾任国民革 命军第十军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一致对外抗日,在驻防陕南期间 与红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西安事变时,任西安戒严司令、抗日援绥第一军 团军团长,赞成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后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兼陕西省政府主 席。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保定、娘子关和忻口等战役。1936 年授中将 衔。1938 年 6 月任第三十一军团军团长。1939 年 2 月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次年奉命守备晋南中条山地区,先后粉碎日军十一次“扫荡”。1941 年曾收 复郑州。1944 年 9 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次年 6 月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 官。日本投降后,主持武汉地区受降事宜。后任武汉行营副主任。大陆解放 前夕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 委员、民革中央常委。
七画
[一]
麦考利夫(AnthonyClementMcAuliffe,1898—1975)美国将领。1918 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同年入陆军航空兵服役。大战期间历任步兵师师长和空 降师师长。1944 年晋升少将。同年在阿登战役中,率第一○一空降师在巴斯 托尼(Bastogne)成功地进行了防御。后率部入意大利作战。战后曾任驻欧 美军司令。1956 年退役。
麦克米伦(HaroldMacmillan,1894—1986)英国政务活动家。早年求 学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于近卫步兵第一团。1924 年起当选为下院保守党议员。三十年代对鲍尔温和张伯伦内阁的防务、外交 政策持批评态度,是丘吉尔的坚定支持者。1940 年入阁任职。1942 年任殖民 地部政务次官,12 月任驻地中海战区盟军司令部大臣,处理随战局发展而出 现的各种政治问题。战后历任住房、国防、外交和财政大臣。1957 年 1 月至 1963 年 10 月任首相。1958 年获贵族封号。退休后,经营出版公司。著有回 忆录多卷。
麦克星里(RichardMcCreery,1898—1967)英国将领,毕业于伊顿公 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作战。1928 年 入参谋学院深造,后历任骑兵团长、装甲旅长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在*英国远征军编制内率部在比利时和法国作战,晋升少将。1942 年任中东 战区总参谋长。1943 年晋升中将,在意大利作战。1944—1945 年任第八集团 军司令,率部战斗到意大利境内德军投降,旋任奥地利英国占领军司令(1945 —1946)、驻德国莱茵区英军司令(1946—1948)和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 英军代表(1948—1949)。1946 年晋升上将,1949 年退休。
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1964)美国将领,1903 年西点军 校毕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任美军师长,赴法国作战。1918 年获准将 衔。1919—1922 年任西点军校校长,1925 年晋少将。1928—1930 年任驻菲 律宾美军司令。1930—1935 年升任陆军参谋长,晋上将。卸任后重返菲律宾, 担任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1937 年退役。1941 年 7 月重入现役,出任远东美 军总司令,领中将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率军抵御日军入侵菲律宾。1942 年 3 月撤离至澳大利亚,4 月就任西南太平洋盟麦克阿瑟军总司令。主张“对 日作战第一”的战略,未被采纳。1913 年初率部转入反攻,与*尼米兹所辖 的中太平洋美军形成对日作战的*双叉冲击,但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战略上与 尼米兹意见分歧。1944 年 10 月,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同年获五星上将衔。 1945 年 1 月在吕宋岛登陆成功,2 月攻克马尼拉。4 月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 参与对日总攻击。9 月 2 日,在停泊东京湾水域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主持 日本投降仪式。1945—1951 年以盟军最高司令官的身分执行占领日本的任 务。1950 年侵朝战争爆发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次年 4 月因与杜鲁 门行政当局发生冲突而被解职。后担任过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长。著有《回 忆录》。
麦克纳尔(LesleyJamesMcNair,1883—1944)美国将领。1904 年毕业 于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 年任美军总司令部作战训练部参 谋长。1942—1944 年任马歇尔的助手。1942 年 3 月兼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 令,获中将衔。在训练地面战斗部队以及作战隐蔽和伪装等战术理论方面甚 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