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赵匡胤也好,赵普也罢,都似乎懒得再找什么借口挑起战争了。个中原因是:借口找得再好,终究是个借口,没有人会相信,只要军事力量强大,能达到目标就行。
然而,夏至刚过,也就是七月份的时候,大宋攻蜀的借口自动地出现了。而此时,赵普已经调动好了兵马,赵匡胤也挑选好了战将。大宋攻蜀的借口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主动出现,这是不是真的有点天意?
后蜀国是由前蜀国而来。唐朝末期,委派了几个军人去治理四川。几个军人互相吞并,到了公元891年,王建在吞并中获胜。公元907年,朱全忠代唐建立后梁,王建也在成都称帝,是为前蜀。王建死后,其子王衍继位。王衍统治下的蜀国,政治上一片黑暗。曾有一个科举考试的举人在其对策中这样描绘当时的蜀国:“衣朱紫者皆盗贼之辈,在郡县者皆虎狼之人。奸谀满朝,贪婪如市。”可见当时蜀国的社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正因为如此,在公元925年,中原的后唐王朝发兵四川,一举便把前蜀灭了。
后唐灭了前蜀后不久,自己的内部开始动荡。后唐派往四川的孟知祥,趁机在四川发展势力,于公元934年在成都称帝,史称后蜀。
孟知祥称帝后半年即死去。其子孟昶继位。据说,孟昶统治的初期,蜀国社会还比较稳定,吏治也比较清明,可是,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柴荣做后周皇帝时,蜀国就开始腐化不堪了,掌权者大都贪婪无度。据载,曾做过三任节度使的李处回,家中财富能抵到后蜀府库所藏的三分之二。
赵匡胤建宋称帝后,后蜀国的社会状况日趋恶化。恶化的根源当然来自孟昶。孟昶本来就没有什么治国本领,在王昭远、韩宝正、赵崇韬等一批奸佞之人撺掇下,政治上越发地昏庸,生活上越发地荒淫。自得了花蕊夫人之后,孟昶几乎不理朝政了,日夕与花蕊夫人饮酒玩耍,后蜀朝政自然就落入王昭远等人之手。更要命的是,孟昶的儿子孟玄吉(时为后蜀太子)这时也长大了,其荒淫的程度与孟昶相较,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用“青出于蓝胜于蓝”来形容孟玄吉,似乎很是恰当。孟昶好像只与花蕊夫人一个女人一起荒淫,多少还有带内情有独钟的味道。孟玄吉则不然,对女人的贪求直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孟氏父子如此,再加上王昭远等人的狂妄而无能,当时的后蜀国,真能用一句俗语来形容了:头上长疮,上上下下都烂了。赵匡胤在这个时候发兵攻蜀,真是得其所哉!
孟昶的母亲李太后倒是一个非常明白事理的人。她本是后唐庄宗的一个妃子,后唐派孟知祥治理四川的时候,后唐庄宗把她赏赐给了孟知祥,后来她就生下了孟昶,成了后蜀国的太后。
孟昶把朝政抛给了王昭远等人,李太后清楚地看到了其中的危害性和危险性。他曾苦口婆心地劝说孟昶道:“你父亲建蜀国时,掌握军政大权的都是屡立战功者,所以四方臣服、国家强盛!可现在呢?那王昭远、韩宝正和赵崇韬,都是跟在你身边陪你吃喝玩乐的人,你让这些人掌握兵权,手下将官谁人畏服?一旦国家有事,蜀军还能打胜仗吗?”
李太后所言,本是至理,也是常理。然而孟昶却玩昏了头,竟这样回答母亲说:“王昭远他们对朕忠心耿耿,有他们在,我大蜀国就不会有事!”
孟昶岂不是昏了?“忠心耿耿”与“不会有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李太后听了,也只能暗自叹息不已。
不过,孟昶似乎也有不发昏的时候。当大宋已经在湖南和荆南屯重兵的消息传到后蜀后,孟昶好像看到了危险的存在,忙着找人询问对策。而且,他还没有找王昭远等人,他找的是后蜀宰相李昊。
李昊是前蜀老臣,后唐灭前蜀时,前蜀的降表就是他写的。据说他“资货巨万,奢侈逾度”,看来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眼光却比孟昶看得远些。当孟昶向他询问对策时,他这样言道:“赵匡胤既然吞并了荆湖,并且又在那不断增兵,那宋军就一定会开进蜀国。赵匡胤一统天下的决心,恐无人能够改变!”
孟昶同意李昊的看法,又问:“既然如此,朕为之奈何?”
李昊言道:“臣以为,不仅赵匡胤一统天下的决心无人能改变,且赵匡胤一统天下的步伐也无人能够阻挡。故而,依臣之见,我大蜀应主动与大宋通好,保证定期向大宋贡献,这样,我大蜀才能够保全,皇上也能够安享富贵!”
李昊的意思,其实是劝孟昶向赵匡胤称臣。孟昶也听出了这个意思,而且还认为李昊言之有理。是的,只要蜀国能够保全,只要他皇帝的位置能够保住,他孟昶才不怕什么称臣不称臣呢。
所以,孟昶就叫李昊写了一封信,准备派使者把信送到汴梁去。谁知,这事被王昭远知道了。王昭远很是有点不快地对孟昶道:“皇上,我大蜀国兵强马壮,何惧之有?又何必向宋人屈膝?”
孟昶犹犹豫豫地问王昭远道:“爱卿,假如宋军真的打来,你能抵挡得住吗?”
王昭远慷慨陈词道:“皇上,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只要宋军胆敢入侵,臣等一定大破之!”
“好,好!”孟昶被王昭远的情绪感染了,立即就打消了与宋朝通好的念头:“王爱卿,如果宋军真的入侵,那保卫大蜀的重任,朕就托付予你了!”
“皇上放心!”王昭远信誓旦旦,“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重托!”
王昭远还说到做到,立即就向与宋朝接壤的地方增兵,还与韩宝正、赵崇韬等人聚在一起商讨克宋大计。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四十一章 客栈
更新时间:2008…5…27 13:02:54 本章字数:3564
韩宝正建议道:“与其被动地等待宋人来攻,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攻宋!”
王昭远叫韩宝正细说。韩宝正言道:“我们可以遣使去太原与北汉联络,叫他们发兵从北向南打,我们呢,出兵从南向北打,这样,南北一夹击,赵宋的西部地盘就被我们与北汉瓜分了!”
韩宝正的话,听起来颇有见地。北汉派兵攻打陕西的北部,后蜀派兵攻打陕西的中部,两边一攻打,宋朝在陕西的地盘就被夺走了。可问题是,后蜀国有这个实力吗?还有,北汉国是否有胆量南下?
那王昭远不仅没有听出韩宝正话中的问题,且还进一步延伸了韩宝正的观点:“第一步得手后,蜀军的第二步就由西向东打,直取汴梁!”
韩宝正言道:“眼前的问题是,应派一个得力的使者去北汉联络!”
赵崇韬这时言道:“赵彦韬可行!”
于是,王昭远就劝说猛昶派赵彦韬去太原与北汉联络。
这时的张俊,已经到达宋、蜀的边境,他来到离蜀国边境最近的一座城池归州。看到归州到处都是宋军将士,城楼里的宋兵在修筑防御工事。张俊身怀密旨,不能轻易显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不敢住进驿站,只能选择了个客栈落脚。
张俊来到客栈门口,看见楼牌上朱砂班驳地写着“迎福客栈”四个斗大的字。
早有伙计出来招呼,张俊边向里行,边问入蜀境的方向。
“客爷,你定是不常走这路,咱这迎福客栈在这儿地相当有名。再往前走个百十里地就是红沙坝,过了那个坝河就能到达蜀境。不过天已晚了,爷今个儿就在咱这儿住上一宿,好好休息一下,保证好酒好菜招呼您,还有单间、澡房,住的舒舒服服,明儿再走不迟。”伙计伶俐地介绍,说的是当地语言。
院落宽敞,左边是一溜马廊,大约二十几匹马,看来客栈生意还不错。
张俊还未进大堂,就已听见里面乱哄哄喧闹的笑声。其间有个妇人很腻人放浪的笑声,尤其令人销魂。
张俊大步跨了进去,屋里顿时一静,都望向他来,转眼又热闹起来。
张俊环目一扫,大堂左手边是柜台,里面有个门帘,应该是厨房,再往里有道木梯直通楼上。大堂摆十几张木台子,散散落落的五、六台桌子坐了十多个各色的人,热闹说笑,一个年过四旬,风韵犹存的妇人穿花般周旋其中。
此时,妇人花枝摇曳,颤前抖后地向他走过来,还回过头去爹声道:“不跟你们这群坏东西说了,误了老娘的生意。”身后一张桌子的五个汉子中马脸汉子猥琐地尖声怪叫道:“花大姐,接客啦。”
花大姐转身嗔骂道:“于四,你找死啊,下次看我做不做你的生意。”回身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