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佳电影配乐、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九项大奖。而让梁小龙惋惜的是哈莉并没有击败《英国病人》的女配角,不过在这项竞争中,哈莉确实处于弱势,她出演的配角艾琳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配角,出场镜头才三次,加起来还不足三分钟,无形中削弱了竞争力。
“伙计,别灰心,以你的演技,明年重新来过就行。”梁小龙安慰道。哈莉却不大在意:“说实话,虽然有点伤心,但这也在预料之内,能被提名,我已经很高兴了。”梁小龙笑道:“那我就不安慰你了,最近有片约没?”哈莉笑道:“当然,正在拍摄《云裳俏佳人》,女主角哦。”
第6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了,梁小龙则还留在美国,参加《速度与激情》的首映式。梁小龙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很高,他记得前世这部影片先后取过很多名字,《无名赛车手》、《安全驾驶》、《街头战争》等,但最后却没有一个名字能让人满意,那为什么会取名为《速度与激情》呢?
首先,飙车追求的是速度,所以名字中有了速度二字。其次,汽车对于美国人而言也是一种艺术,既然是艺术,就需要激情,所以又截取了激情二字,最后才命名为《速度与激情》。
不过影片咋一上映,并没有如潮的好评,差评却不少,跟炎黄电影公司关系不错的洛杉矶时报这次也丝毫不给梁小龙面子,犀利地评价道:单一的元素,简单的剧情,出来名车靓女,毫无艺术可言,简直一塌糊涂。看完整部影片,我甚至怀疑队长是不是要转变自己的创作思路,抛开艺术而着重向商业发展。不过对于《速度与激情》的导演吴宇森我却不得不说一个好字,如此简陋的剧本他竟然能拍出一幕幕火爆刺激的场景,足以证明他的执导能力。
芝加哥太阳报这次却又反着说话:无可非议,影片中嚣张激昂的配乐,强有力的烘托了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赛车气场,两者的完美结合,奉献给影迷和车友们一道无可比拟的豪华大餐。各式灿烂夺目的靓车目不暇接,在摄影师的完美调度下,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性感。关闭大脑,开动马达,猛睬油门,享受那高速驰骋的快感。当然,剧情上是有弱点,但作为一部养眼的飙车大片,其剧情上的弱点都可以忽略不计。
网络上也针对影片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艺术与商业,之所以引导出这一话题,跟梁小龙的发展道路有关。因为自一出道,《骄阳似我》和《永不妥协》在艺术上堪称完美,所以影迷们看梁小龙的眼光也比较挑剔,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写出艺术性很浓的影片。而这一次,梁小龙显然激怒了一批人,同样是商业大片,但《速度与激情》比起《绝世天劫》《兵马俑》这些影片也是烂地一塌糊涂。
其中一位影迷更是拿激情二字做文章,写道:激情离不开汽车,因为汽车往往含有性暗示。现代人所谓“车如老婆”,即是一例。马达轰鸣,容易令人联想到男人裤裆里振翅欲飞的小鸟,沸腾的荷尔蒙。于是香车宝马成为拈花惹草的一大凭借。汽车厂商当然善于揣摩消费者心理,于是各大车展上,阳刚的汽车和**的车模一个也不能少。车模小姐们,上身小吊带,下身小手绢,小腰细细,小嘴紧紧,媚眼如丝,奶光闪闪。不知多少人为此掏了腰包,然后身边女孩在你发动的汽车里巧笑倩兮:“爷,您真厉害~”其实她的真实想法是,爷的车真厉害。当你以为姑娘们爱的真的是你的时候,你就顿时由厉害降格为傻*。
勾搭上女孩是第一步,下面自然是如何上她。传统的方式咱这里不谈,咱扯点与汽车相关的。在车外做*的话,找个无人的地儿,你可以选择以引擎盖为依托,至于谁上谁下,依个人爱好而定。记住车子要熄火,除非你想烫屁股。在车内做*的话,趣事就多了。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说:“90%的意大利人第一次性。经验是在菲亚特轿车的后座上获得的。”而在TVB等港剧里,有车一族男女拍拖的时候往往喜欢“游车河”,“游”着“游”着就到了山上被人遗忘的角落……
这样看,显然汽车可以作为激情现场甚至色/情现场。当代社会,这种速度与激情的完美融合在F1车坛屡见不鲜。车手与赛车女郎之间是如此的暧昧不清,以至于当巴顿和莱科宁在连续弯上演超越好戏的时候,你不得不忍受赛会转播突然插入维修站里某车手的某女友甚至某**的镜头。赛车女郎可能不知道车手赛车的发动机型号,但她往往对车手们的某玩意的尺寸了如指掌。
我们再说速度。英国人詹姆斯。巴拉德在1973年写就的小说《冲撞》里曾经这样描述:汽车开到极速时相撞,可以带来“比做。爱还要美妙的快感”。可见,男人除了可以用汽车来泡妞之外,还可以利用汽车的原始功能即速度来获取性。爱之外的激情。
显然,队长在让我们看赛车的同时,也让我们看车子引发的激情。
看完这篇帖子,梁小龙久久无语,最后只能叹道:“强人啊,什么事都能往哪方面扯。”不过对方说的也没错,汽车跟哪方面却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挂钩,不过这还算好的了,如果在二十一世纪,房车不但会成为那方面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婚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蜗居》《裸婚时代》这类的连续剧怎么可能受那么多人的追捧?因为它们描写的是赤luo裸的现实。
另外,还有一名教育家站出来说道:“《速度与激情》让我看不到队长的影子,我不知道是队长变质了,还是开始纯粹地考虑商业,整部影片卖弄的是美国青少年文化的形象:疾驰的跑车、玩命的飞车比赛、鼓动的肌肉、穿紧身裙子的辣妹……这一切都代表着叛逆精神和享乐主义,如果广大青少年都像电影中的人学习,那么前程堪忧。”
不过当他的话一说出来,马上就有梁小龙的铁杆影迷站出来道:“商业片不是艺术片,对待商业片,你不能要求他方方面面都处理的完美,只能挑着看,用心去关注影片中的两点。《速度与激情》就是这样的影片,疯狂的飙车显然是吴宇森导演的巅峰之作,不管是汽车、摩托车甚至火车的各种追逐场面都堪称这个时代的巅峰。但我觉得这部影片最大的两点应该是声效上的处理,据说在拍摄时,导演吴宇森会让剧组人员把录音机装在汽车的各个部分,清晰记录下车子高速行驶中每一个零件发出的声音,可以让我们的眼睛看到同样的配件、装置、仪表、操纵杆的同时,耳朵还能听到真实的离合器启动、齿轮转动、刹车和加速的声音,跟自己开车的感觉一模一样,令人极度兴奋。
也有影迷道:“我不是因为是队长编写的剧本而进电影院,也不是因为导演是吴宇森,我走进电影院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看帅哥美女,就是想看炫丽到极致的飙车场面。”
“比大片上映的反响还热闹。”卡尔也喜欢看影片上映后各方面的反响,不过即使差评如潮,他也依然乐呵呵地,套用他的话,不怕被人骂,就怕没人骂,有人骂,那证明有人在看,证明有票房收入。
“不过之所以被骂得这么惨,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的期待太高了。”卡尔很快就从骂声中找到被骂的原因,如果《速度与激情》的剧本不是梁小龙写的,是出自一个没有名气的小编之手,大家也都没啥期待,反而会心平气和地面对影片的不足之处。可剧本是出自梁小龙之手,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梁小龙是公认的好莱坞第一编剧,他两年高产十几部剧本,票房高达几十亿美元,又拿走一樽小金人,大家的期待自然高一些。可当事实与想象出现落差的时候,心里自然有些不痛快,自然要骂上几句。
不过对于制片商而言,赞与骂并没有区别,制片商所看重的永远都只有一个字——钱。只要票房上去了,想骂你就骂吧,反正又不是没有被骂过,听着听着就习惯了,所以卡尔才能如此心平气和地面对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评论。
不过剧组上,却有一个人从头到尾没被人骂过,他就是导演吴宇森。按理说,影片剧情不好,导演责任最大,怎么大家都不骂他呢?首先,大家已经把剧情不好的原因都推到梁小龙身上,自然也就怪不到梁小龙头上。其次,吴宇森在这部影片中也确实展现出超强的执导能力,影片中警与匪之间的友情、超炫的飙车技术、疯狂的声效系统在他的处理下表现出超强的真实感,影迷们又有什么好挑剔的?
所以,吴宇森不但没有被骂,反而备受夸赞,媒体上下也一致公认吴宇森绝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