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个样子,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不知道跑了多少个地头,才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
高校真是有办法,接待新生的任务,基本上全由各位学兄、学姐们来担任,使用了免费的劳工,还美其名曰培养能力。
高等学校都有这个良好的传统,老生为新生做好服务,引路导航。看着满脸憧憬的小弟、小妹,也许这些前辈心里窃笑:自己当年也是这个样子,又有这么多无知少年踏上了不归路。
每一位碰上的学长,对新生的询问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热情有加,说不清楚时,甚至亲自带你去。如果是个单身的女孩就更好了,肯定有学兄热情地帮你拿东西。
唯一例外的是交费这个环节,开单的工作人员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态度也是最不热情的。
几千块钱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可听说还有部分地区的兄弟姐妹们没有达到温饱水平,不知道他们在交钱时想想自己家境,一家数口奋斗一年才赚几千块,会有什么感想。
各支接待队伍差不多都是由学生会组织的,在整个过程中,不少学兄学姐给延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几年大学生活的历练,他们的能力确实不是刚出高中校门的学生所能比拟的。
与他们的接触,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更让他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虽然他也曾经读过三年大专,可是和现在这所大学比起来,当然是不可以同日而语。这里有的是锻炼机会,只是你努力,也能出类拔萃。相信几年后,他会比他们做的更好。
可他却没有碰到韵诗所谓的艳遇,笑话倒是遇到不少。到了这级学校,男女生的比例仍比较明显的失衡,女生能达到三分之一也就不错了。
一次挤出人群后,听到两位学兄的交谈:“呵呵,老三,真好玩。刚才帮一个建筑系的小妮子提行李,那小丫头一口一个老师,叫得我想否认都不好意思。”
那位呵呵一笑:“长得怎么样?你是忘了否认了吧。”看来这是男生永恒的话题。没时间仔细听二位老前辈聊天,他又奔赴另一战场。
饶是他体力过人,东进西出的,也给整得晕头转向。幸好大部分的行李都存放在伊莉那儿,要不然会更痛苦。
主要还是需要做的太多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交费、领借书证、拿宿舍钥匙外,还得办食堂的电子卡,宿舍公用电话的电话卡,就连上网还得交了押金再领个内部分配的IP地址。其它的像什么学生证注册、交公寓被褥押金,就更不用提了。
这些事情据说以前很多是到班级里后再统一领取的,可现在什么都变了,都得自己一开始就去办完。
当延森长吁了一口气,去找宿舍的时候,已近正午。
园区真是庞大,一路上连续问了几位学长后,总算看到了自己的宿舍楼号。
在报到说明中有提到,这一年学校的宿舍管理启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安排宿舍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班的学生住到一起。现在搞成了所有在校学生统一用计算机选择宿舍和和床位,也就是说住到一起的,不仅可能不是同班的、甚至是不同系、不同年级的,也有可能住到一块。
说明中提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跨学科交流,提高综合能力。延森心中有些不同意见,所学专业、课程安排、上课地点都不同,大家平时见面都有点困难,何谈得上跨学科?这样一个班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倒是少了很多,除了上课,聚到一起都不容易,这不是弱化班级的凝聚力么?
那当然也有好处,在一起的机会少了,共同做坏事的机率也少了,不知道是谁,能想出这么个馊点子,真乃天才也。
宿舍大楼内熙熙攘攘,人着实不少。他爬到了四楼,拿出钥匙看看上面的牌牌,不错,就是这间四一八,死要发,好意头。
屋里静悄悄的,靠门的一张床头上贴了一张纸条,生物信息工程系陆延森,不错,这就是他睡觉的地方啦。经过吴伊莉的筛选,向他推介了这个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和刘雨的考查后,一致同意了她的选择,延森父母也没提出什么异议。都觉得这个专业虽然建系稍晚一些,却比较有前途,而且延森也挺感兴趣的。
、牵挂 (2)
把包往床上一扔,他四处打量一下,屋里共有四张床,只住四个人,统一的被褥很是整洁。嘿嘿,这不过只是第一天,不知道住上一阵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住宿条件还不错,据说几年前的学长们都是六、七个人一间宿舍,还都是那种上下铺的。高校经过不断地摸索改革之后,请了专业的物业管理来操作,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当然收费标准也有了提高。
正在延森思考的功夫,靠窗户的一张床忽然响了一声,把他吓了一跳,还以为屋子里没人呢。
打那张床边的小柜子旁站起来一人,和他打招呼:“嗨,你好。”声音中透着淳朴,却是带了点方言。
“你好。”延森热烈地回应了一声,再看是什么人。
站起来一个小子,个子不算矮,就是瘦得有点过分。上身穿了件洁白的衬衣,下面一条黄色军装裤,这身打扮给他的感觉是回到了十年前,当然在当时也属最土的。
“你叫陆延森吧,我也是今年的新生,工程物理系的,叫曹言。”他看来已经研究过屋里的牌子,对室友的情况都有了了解。
“你好,曹言。”延森伸出手跟他握了一下,看起来他就像是个新生,不过延森对他印象不错,人挺诚恳。
年轻人是最容易熟悉的,寒暄几句后,就开始天南地北地攀谈起来。
从他那儿,延森知道了另两位室友,跟延森对床的是运动力学系的三年级学长谭剑,搞体育的。曹言是昨天来报到的,晚上已经见过了他,说是人极好。剩下的一位是大四的,名字叫做郑中普,学的是城市规划,他和谭剑两人都没有见过。这下倒好,就算是有人失踪了,一个宿舍的人可能也不知道。
这屋子里的四位房客可算是互不沾边,跨学科交流机会大大的。还好延森和曹言都是新生,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很快就开始称兄道弟,延森比他大了几个月,考虑了一下情况,结合看过书中对大学宿舍描写的惯例,延森自称老三,他是老四。
知道了曹言来自革命老区,是全县多少年来第一个上燕京大学的,可称风光无限,到火车站的时候坐的是县长的车。牛呀,延森想想自己,不免惭愧,好歹也是全国竞赛的优胜者,可走的时候,别说市长啦,连个镇长的车都没坐上。
但从他的衣着打扮,也能猜得出来,他们那儿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看看时间不早,延森拉着他说道:“走吧,老四,咱们吃饭去。”
他流露出一点犹豫,说:“不了,你自己去吧,我带的煎饼还没吃完呢。”
延森上去就拉住他,说:“走吧,我请客。”
一起吃了饭后,回去午休一下。这曹言人是真勤快,延森还睡得正香,就被他拖地的声音吵醒了。
谭剑一直没回来,延森就爬起来和曹言说话,他们之间又亲近了不少。看看时间还早,他有点后悔没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拿来,要不现在就可以上网周游一番啦。杨阳前一段时间跟他联系,说是漂到京城来工作啦,就是还没有他的具体联系方式,要是能上网,就可以先发了个邮件给他,问怎么才能找到他。
他一下子想起,出来好几天啦,还没给家里报个平安呢。掏出刚买的电话卡,打个电话给他老妈汇报一下情况。
没说上几句,他老妈的声音就有些哽咽,她也真是的,这么快就想儿子啦。她详细地问着他这边的情况,又是千般叮咛万般嘱咐。她的若隐若现的抽泣声,挂了电话后,搞得延森也心里酸酸的。
不知道雨姐姐现在干什么,别人那里不着急,总得先听听她的声音。
“小森,你在那边还好吗?”听到刘雨柔柔的声音,延森的心里仿佛一块石头落地,全身说不出的舒服。
“嗯,挺好的,雨姐姐你也好吗?”
“我能有什么不好的,你还习惯吧?”她马上把话题转到了他的身上。
听她温柔的话语,不停地问这问那,提醒着他该注意什么,他如同沐浴在一片春风里,整个人都觉得要飘起来。
“等熟悉了就好了,相信我们小森是最棒的,你现在有什么事情,就多问问吴伊莉。别看她平时大大咧咧的,其实精的跟猴一样。”
放下电话,他的心里还是甜甜的。这是认识这么长时间来,她第一次郑重地评价伊莉,想不到她对吴伊莉如此看重。
刘雨如此的为他担心,生怕他会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