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苍狼:绝地勘探-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头的人一个一个吊下来,其他组的人我也有熟悉的,互相递烟,讨论讨论这洞里的情况,具体的工作都由工程兵在做,我们也不用操心,东西一点一点都被搬到皮筏艇上。

两个小时后,全员都下到了下面,八只皮筏艇也全部充气飘在了水面上。

所有人都有点紧张,有些人神经质的不停的说话,整个洞里都很吵,这时候那个大校也吊了下来,他换了野战的衣服,这时候我才认出来,这人竟然是我军训时候的教官,不过显然他已经认不得我了。

大校给我们做了一次动员,大体是注意安全,然后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之类的,我们都条件反射说有!接着他宣布出发,我们各自深呼吸,穿上雨衣,上了皮筏艇,就算正式要出发了。

按照地质成像照片上的分析,垂直深度1200米的地方就是这条地下暗河的一段,暗河到了哪里之后,分流到哪里,我们就不知道了,不过垂直距离不等于实际距离,如果河道在地下蜿蜒,其长度不可而知,必然是远远长于1200米。

我们是第二组,第一组两艘皮筏艇被推下下游的溶洞内一分钟后,我们也出发了,前面的工程兵艇打开艇灯给我们开路,我们则举着浆,两边撑着不让艇撞到洞壁上去。

很快,四周的声音因为洞口的缩小的聚拢了过来,光线也收缩到艇的四周,这时候用手电照水里,可以发现水已经相当深了,这就是构造洞的特点,洞势的变化十分突兀而且巨大。

洞的宽度并不宽,到了这里只有十米左右,但是相当的高,往上的裂隙看不到顶,让人感觉是开在一道峡谷里,手电照上去,可以看到植物的根系。

这样的景色还是很壮观的,我们都一时看的呆了,陈落户还拿出照相机拍了两张。

往前面漂了三十米不到,就出现了岔洞,我们在这里集合之后,各自分开漂进一个岔洞里,这才真正进入到了紧张的地方,搞洞穴勘探,一只五十人的勘探队和五人的勘探队感觉完全不同。

我们丢下几个无线电浮标,这样前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信号会走样,这样我们能提前预警。

不过水流很缓,看着带灯泡的浮标慢慢漂到前面,我们放心的跟了上去。

洞穴勘探的危险性,在小说中往往给夸大,其实只要按照程序,谨小慎微,洞穴勘探还是比安全的,最主要的危险是岩石不稳定,在人进入后洞穴坍塌所造成的伤亡,前面的解放军全部都紧紧的握着手里的枪,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滑稽。

不过,如果没有我们这样常年的经验,看到洞穴前面的黑暗,是人就很难不紧张,这也可以理解。

我们很快就漂进去两百多米,水流开始急了起来,出现了转弯,和台阶样的短瀑布,这个时候,前面的艇突然就停了下来,好像给什么挂住了,接着我们的艇就一下撞了上去,艇边上的人差点摔水里去。然后我们的艇就顺着水流头尾掉了转,和他们挤在了一起。

我们都感觉奇怪,在水面上,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两只艇在这里,竟然都挂住了,水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我们用桨在水里搅了搅,果然碰到了障碍物,用力一挑,竟然从水里挑起一团铁丝网。

“狗日的小日本,竟然还给我打暗桩。”那班长骂了一生,就让两个工程兵下水,把它给我剪了!

两个战士随即就跳下水去,咬着手电就潜入水底,水溅上来冰凉,冻的我们都一个哆嗦。

没成想,下去没到三秒钟,两个人全部都浮了上来,班长问他们怎么了,一个人敬礼,说:“报告班长,铁丝网上挂着个死人。”

副班长也脱了衣服跳入了水中,三个人再度潜水了下去,水面搅动起来,王四川是个急性子,也脱了衣服露出一身黑膘想下去帮忙,给我扯住了,三个人足够了,再下去一个大块头,肯定帮倒忙。

水下动静很大,牵动的铁丝网都扯的我们的船晃动,很快副班长就浮了上来,手里拖着一条青色的东西,接着另两个战士也浮了起来,三个人一用力一抖水花,一个麻袋一样的东西一下子从水里给抬了出来。因为位置的关系,直接就给翻到我们的艇上。

我们一开始都以为真的是个死人,等仔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就是一个的腐烂青黑色的麻袋,上面给铁丝网割破了好几道口子,里面全是铁锈的铁丝,里面的铁丝撑起麻袋,很像一个僵硬的人,麻袋非常恶心,一摸一手的锈水,一看就知道在水里泡了很多年了。

而且这一麻袋重量极沉,一放上来,艇尾都翘了起来。陈落户胆小,当即吓的往后缩,差点就缩到艇外面去了,王四川忙去拉住他。

那三个人气喘吁吁的爬回艇上,副班长皱起眉头看了看麻袋,就给了手下两个战士一人一个头嘣,骂到:什么眼神?死人,你家死人是这个样子?

两个战士也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接着又被赶下去剪铁丝网。那副班长显然感觉有点不露脸,对我们解释道:两个新兵蛋子,胆子小。

其实我们也给吓的够呛,才缓过来,那嘣的一下东西给扔到我们艇里,太吓人了,我都有点感觉这几个兵对于给我们背东西不愿意,在整我们。

王四川用手电照了照那麻袋,就问我:这些是不是日本人留下的东西?

我说显然是,这种麻袋叫做缓冲包,是爆破的时候,用来当临时掩护用的,以前这麻袋里肯定还有黄沙,现在给水冲的一点也不剩下了。这一袋子可能是当年运送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的。看样子小日本在里头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爆破。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我正打算继续解释,突然王四川就给把我打段了,他扯起那个腐烂的麻袋,对我道:“不对,老吴,这真的是个死人。”

 说着他撕开已经酥软的好比腐烂的棉絮一样的麻袋,我们看到,里面缠绕的铁丝之间,束缚着一具骸骨,铁丝紧紧缠绕在骸骨上面,将他的身体卷成一个茧,那骸骨显然死前经历过一番剧烈的挣扎,所以整个麻袋才会呈现出那奇怪的样子。

尸体已经半白骨化,显然在死之前,这个人已经瘦的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腐烂,所以铁丝还是缠绕的非常紧。

这是真真正正的事情,我一点儿也没有夸张,我确实在那个洞里,看到这样一具尸体,那种头皮发寒的感觉,我到现在还无法忘记,而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则根本无法理解那种景象,日本人竟然能够想出把中国人活活的当作爆破的缓冲包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我们沉默了很久,王四川在我们种是最热血的,脸色沉的比包公还黑。

因为这个经历,十年之后中日建交的时候,在北京他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在北京某个著名的广场,他在日本国旗下拉了泡屎,可惜拉的太慢,还有半截在屁股里的时候给武警架走了,为了这事情他给单位除名,连退休工资都减半了,这也是真事儿,不过大家别学,不值得。

当时的气氛一下子就给这尸体搞的很严肃,那两个小兵剪断铁丝网后,都不知道我们吃错了什么药,莫名其妙,我们默默的把尸体推回水里,才继续出发。

后面的水路就一路无话,我们为了转移注意力,都把目光投向一边的岩壁。

随着我们地势的越来越低,洞里的地质构造也开始变化,越来越显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来,石灰岩水溶洞的特点开始替代构造洞的特点,开始出现石瀑布和渗水现象,我们都带上的雨蓬帽。

但从表面证据看,现在很难说这里的溶洞体系早于地质构造洞的产生,还是相反的情况,地质构造洞的年龄一般是在亿年以上,而溶洞体系的年龄就在2亿到十万年不等,弹性太大,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一般来说普通的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大型暗河溶洞,体系犹如一个网兜,一层套一层,四通八达,无章可循,绝对没有这样一条河道让人观光一样往下走的道理,有理由相信,应该是在亿年之前这里海洋崛起高山的造山运动时候,形成这个地质构造洞系,接着暗河形成,然后暗河的冲刷这里的石灰岩,溶洞特征才开始出现。

而越往下走,因为渗水作用,表层的石灰岩质都给带到了洞系深处,下面的溶蚀会更加厉害。但是到了一定的深度,洞穴又会返回到原始的地质构造洞形态,因为地面的压力太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这些是当时我们探讨后的结果,而我们都兴趣的是,这条暗河的尽头会是哪里?如此大的水量,尽头如果没有一个地下湖的话。很难想象这些水会全部渗透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