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1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建就要建最大的。
这才与徐远功身份和徐氏集团的地位相匹配。
项目组前几天已经拿出了一份设计草案的初稿,请刘伟鸿和区委区政府其他主要领导审阅。根据项目组设计方案,这个城市广场将建在阳东街道办事处和金和街道办事处接壤之处,总占地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设计草图看上去,非常的恢宏大气。
当然,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二十万平方米左右,其余八十万平方米,将成为商业开发用地。
徐远功是商人,他不可能单纯地援助宁阳区一笔资金来建个广场,那也太搞笑了。建城市广场,聚集人气,然后围绕广场开发各种商业区,才是他那样的大老板该有的思维。
这个方案,刘伟鸿非常赞成。
后世的许多城市广场,就是搞的这种思路。当然,搞到后面,有些贪大求全了,个别小县城,完全没有这个条件,也勒紧裤带,“举全县之力”搞城市广场,那就过了。
但在眼下,徐远功这个提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宁阳区需要一个这样的城市广场,建成之后,不但可以立即提升整个宁阳区的城市品味,而且能够创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对于宁阳的招商引资,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别的不说,仅仅只是项目组三亿元港币的预算,就已经足够庞大了。这个城市广场一旦开工建设,上游产业链和下游产业链同时带动,立即就会促使宁阳区的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而远信集团和其他几位大富豪承诺的建设项目,也陆续派了项目组进驻宁阳,全面开始准备工作。
宁阳区的形势,确如陆大勇所言,一片大好。
“伟鸿,这个厉害。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做魄力!什么才叫做全力以赴搞经济建设!”
陆大勇朗声说道,颇为扬眉吐气。
实话说,陆大勇到任八九个月,日子一直过得比较憋气。组织人事方面,他基本插手不进;想要在经济建设上有所作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好的突破口。在国内城市,经济建设和组织人事,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党政分家”基本上只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之上。不管你要搞什么样的建设项目,终归需要下边的干部去贯彻落实。手里没有人事权,抓不住乌纱帽,下面的区委书记,区长们,谁都不鸟你。阳奉阴违,已经算是给面子的,搁那跋扈一点的,连“阳奉”的样子都不肯做,对市长的指令,直接就不予理睬。陆大勇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
当然,市长也并非一点“杀手锏”都没有。
陆大勇手里握着钱袋子和项目审批大权。
但这两样,一般来说,只能为当权者带来“经济上的效益”较之书记手里握着的乌纱帽,威慑力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而况且,京华市的财政收入,不见得多么的阔绰宽裕,能够拿出来支持下面区县搞建设的资金,有限得很。单是市级的一些建设项目,都不一定能够全部支持。
手里没钱的市长,威风又要弱上三分。
加上陆大勇还是从外地调过来的,京华市的“本土干部”首先就从心理上排斥他。不管是现任市委书记龙宝军一系的人马,还是前任市委书记郝之旭一系的人马,都和他不贴心。
这市长就加倍难做。
现在刘伟鸿一过来,没两个月,宁阳区便风起云涌,国际知名大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冒出来,前脚赶后脚的跑到宁阳来砸钱,单这气势,就把其他所有区县都震住了。
陆大勇也跟着扬眉吐气了一把。
你们这些只会窝里横的家伙,睁开眼睛瞧瞧,我陆大勇的“嫡系部队”是何种战斗力?
只要刘伟鸿在宁阳搞出名堂来,陆大勇甚至在筹划着,要推动大规模的干部交流工作,硬生生的给自己拉起一帮人马。
当然现在还为时过早。
“伟鸿,你说说看,需要市里面给你什么样的支持?我现在手里头钱是不多,总也得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是吧?”
陆大勇感概之后,便笑呵呵的说道。
刘伟鸿微笑说道:“市长,你那点私房钱,还是留着吧。我自己想办法。”
刘伟鸿一到任,陆大勇就向他交过底,说起来,堂堂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市长,手里还真得很拮据,被刘伟鸿戏称“私房钱”陆大勇自也不以为忤,抚了抚头发,说道:“伟鸿,要是咱们每个区的一把手,都能像你一样,自力更生,那该有多好。市财政这点钱,就不用撒胡椒面,可以集中起来搞几个大项目。”
“市长,这个主意不错啊。”
刘伟鸿便认真地说道。
“市财政要想补贴十几个区县,当然力不从心,肯定是撒胡椒面。要是集中起来,搞几个大项目,却比较容易出成绩。”
“我也想啊。但是你也清楚,一天到晚,不知道有多少双手伸过来向我要钱。就算是葛朗台,只怕也捂不紧这个钱袋子。总是会被他们一点一点掏空的。”
陆大勇便有点烦躁。
他本来就威望未著,想着要用怀柔之策,笼络下面这些区县的头头们,若是将钱袋子捂得太紧,下面的一把手每次来要钱,俱皆空手而归,不定心里多怨恨了。
“市长,要我看,现在这种情形必须改变,咱们市里面的各个区县不能再这么各自为战了。重复建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再不控制,会乱套的。”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徐徐说道。
第1286章立威的时机和方法很有讲究
陆大勇就笑了。
还是刘伟鸿了解他的心思。
面对着这种难以施展的困境,陆大勇绝不可能当真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任何人,能够走到他今天这个位置上,都会有两把刷子。
“伟鸿,说说吧,看咱们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陆大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望向刘伟鸿的眼神之中,带着鼓励和希冀之色。
刘伟鸿笑道:“好,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陆大勇笑着摇头,意即刘伟鸿不必客气。
“市长,据我了解,目前我们全市,缺乏一个发展的总纲。五年规划我们是有的,不过请恕我直言,那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人大会一开完,就束之高阁,没人去理会了。”
国家有五年规划,各省市区县,也就各自都制定了五年规划,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一个总括式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地方上的五年规划,到底有多少落在实处,刘伟鸿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当初在浩阳市担任市长市委书记之时,对待工作可谓非常认真,一些大举措推出之前,都要进行周密的筹划,反复验证。饶是如此,也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并不能完全按照当初的规划进行。因为我们全国,此时此刻都处于一个飞速变更的时代。不要说五年规划,就算是一年规划,都不一定要完全落到实处。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句话”京华市刚换了书记市长,以前的五年规划,更加不会有人去遵照执行。
“目前咱们市里,重复建设的情况很严重。比如江北的几个区县,麦草资源比较丰富,这几年就在争先恐后的上造纸项目,你追我赶的,完全是无序竞争。而市中心的几个区,都在打造大规模的商业小区,相互攀比,不管效益,只顾拼命的争项目,争资金。反正只要有项目,有资金就有利可图。至于这些项目是不是能够完全建起来,建起来之后是不是能够发挥应有的功效,我看谁都心里没谱。再这样搞下去,会把全市的财政都拖垮。”
刘伟鸿的神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陆大勇接着说道:“所以,要抓典型。要找一两个闹得特别不像话的项目开刀。”
刘伟鸿微微颔首。
实话说,刘伟鸿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方式。就事论事,这个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城市的管理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周密的规划,然后坚定不移地按照规划去做,经过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但国内官场的现状,注定了这只能是停留在脑海里的一种理想状态。
“流官制”是造成急功近利,短平快项目不断涌现的根源所在。
而现在,城市建设又掺杂进了官场斗争的因素,就更加复杂。在官员眼里,城市建设压根就和官场斗争不在一个层次之上。只要能够打败对手,获取权力,城市建设的很多方面,都是可以放弃可以牺牲的。
但反感归反感,事到临头,刘伟鸿也只能照此行事。
这是现阶段,他所能采取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现行体制之下,与其让别人掌握权力,还不如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不管怎么说,刘伟鸿会比大多数官员都更加重视民生建设。
“市长,我有个建议。我认为,可以从造纸企业的整顿入手。国家环保局,早就已经给我们省下了整改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