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辉在永明几次的呵斥下开口了:“我可没有你侍卫的身份,进不去皇宫,我们只有求师父,也许能救得了。”
“说了一堆都是废话!”永明大叫。
“你让我们怎么说?什么不是废话?”永辉反问。
永明气结,再次抓永久,就是想让他们去求雨春,雨春要是不管,就是亏心,她是陶家人,应该为陶家做事,改了姓就脱离得了?
“永久,你的花招儿多,你一定有办法,赶紧想!”
永久笑永明的小聪明,手段耍得不高明,哪像直言,这样的行为让人不佩服,求人还逞英雄,识时务者为俊杰,永明永远不会识时务
“你这样一个大人都没办法,一个劲的逼小孩子想办法,你也是真的不知羞臊,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你自己去想吧。”永久硬生生的回绝。
永明气得跺脚:“明摆着的办法,你们不想,都来难为我!”
永辉、永久摇头,不再作语,俩人一对眼色,起身就溜,形如追风,动如脱兔,永明正在气恼,见二人逃脱,奋身想抓,刹间的功夫,没了人影。
永明气闷地走出餐馆,奔了赵二的家,一进门,见赵二夫妻正在吃饭:“二哥,二嫂。”永明招呼一声。
京娘赶紧站起,给永明拿碗筷:“看样子还没吃饭,一起用吧。”
赵二看永明的样子,觉得好像一脸的沮丧,满眼的不甘,极强的自尊,一定是没有达到目的。
如果雨春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会这样沮丧,一定会得意,赵二看透了这个人的性子,脾气不稳,性子暴烈,虚荣极强,赵二的脑子可不是平常人,连赵匡胤都摆得了的人,怎么看不透人心。
赵二偷笑,嘴上却是让着永明就餐:“老弟,快来坐下,边吃边叙。”
赵二不免得意,永明可没有自己的手段高明,京娘天下绝色,本来心仪大哥,自己小小的智谋,就纳入房中。
李雪原是他的囊中物,硬生生让他挤兑跑,和他成了路人,给了我绝好的机会,李雪离自己越来越近。
赵二自不会询问永明为什么苦恼,永明已经求过他,他可不想救陶家人,陶家人是雨春的死敌,太上皇可是恨陶家,自己要是帮着永明求情,会受到太上皇的憎恶,自己虽然可以见到太上皇,可是自己可不愿为陶家冒险。
永明让他找赵匡胤,赵二更不会去,大哥的前程就是他的前程,大哥倒霉他也倒霉,也不会让大哥去得罪太上皇。
永明见赵二不言,知道赵二不想帮他,都是因为雨春对陶家的恨,众人都是怕得罪她,不敢去求太上皇。赵匡胤是皇上的爱将,求求太上皇还能罢了他的官?
都是因为她,难怪娘说她是克星,要不是因为她,陶家怎么会和王永昌联系上?要不是她,师父怎么会恨陶家,要不是她,王家出的价钱那么高,一次一次的涨价,陶家怎么会有了大的贪心。
这次的事件更是因为她,王永昌要是不为了找她,怎么会抓去陶家人?陶家的倒霉都是她克的,她才是真正的反叛,是她逼得陶家人走上了绝路,陶家人应该她去救,陶家人应该她养着,是她克的陶家败光了家业,陶家的一切应该她还。
要是没有她,自己救一家人易如反掌,是她挡了自己的路,自己后悔当初为了陶家的名声护了她,如果把她卖给王永昌,她也就早死了,何辜让她克到如今的地步。
永明越想越恨,哪有心思吃饭,他想杀掉雨春,这个念头他都冒了好几回,可是她有皇帝的靠山,自己又没那个胆子。
如果没有她,李雪早就成了自己的囊中物,如果没有她,陶家能到这个地步吗?
永明心思好一阵子,只有求动赵匡胤,赵匡胤就可以救出一家人,一定要赵匡义陪自己去,与赵匡胤虽然认识,是雨春救的他,自己当时也没把他当一回事,对赵匡胤是很冷淡的,如今人家官大,自己是不可企及,没有赵匡义帮腔怎么求得动?
“二哥,我们去求求赵大哥,他一定会有法子帮我。”永明求外人能拉下脸,求雨春是拉不下脸的。
认为雨春应该主动救家人,她不配自己低三下四,陶家也是她的家人,她不救就是理亏
“这件事,我们谁也没有办法,只有等皇上回京,你亲自去求皇上看看,难办的事情,求太上皇也没用,谁敢私放钦犯,太上皇也没那个权力,你跑也是没用,皇上不回来,谁也当不了家。”赵二拦下永明,他也不会带永明去,这是给大哥添乱,大哥正在步步高升,怎敢违太上皇和皇帝的意愿。
永明没了办法,只好回了兵营,心情自是不好,继续的恨雨春,想到陶家卖了多少女儿,哪一个敢反抗,就是她这样刁钻,至死不从,是自己可怜他一条性命,才帮了她,可是谁帮自己呢?
当初要把她卖给王永昌,王永昌祸害了她死,也不会为了如今的抓她连累了陶家,如果一家人被杀,都是她做的孽。
魏四婶住在雨春的餐馆,心里十分的不落忍,三日后,魏四婶就坐卧不安的。
第293章皇宫
魏四婶住在别人家就是不踏实:“雨春,让你二哥问问那边太平了没有,家里那样破破烂烂的,会不会让匪徒砸坏,还有绣坊不知被砸没有。”
四婶你不用慌,甄大探来消息,我们的房子,侍卫看着呢,是有人想抢了,惦记我院子里的粮食衣物和用具,有人登梯子跳墙就去偷了农具啥的,我院里没有多少粮食,都被我运进了京。
你们家也去了一帮人,就是吴氏为首的和她几个儿子,还没等跳墙,就被侍卫抓了。
“你们不要回去这么早,怕是有没抓净的乱匪,害了性命;家里没有京城安全,还没有到种地的季节,养殖场就是一个空壳子,也没人抢大石头。有什么不放心的,还没到开学时间,没有急事,塌心住着吧。
四婶,我看冬冬就在京城就学好了。‘
“京城好是好,学堂也是贵,冬冬不会留下。”四婶说:“冬冬怎么会舍得入京里的学堂消费极高,束脩,住宿,伙食,加一起要很大一笔银子。”
“姑姑,这个不愁。”李雪掏出衣袋的银票,十张一百两:“姑姑,我攒了银子,够冬冬读完书的费用了。”
四婶摇头:“你哪来那么多银子,一定又是雨春给的。”这次来,四婶带了赵二的谢媒礼,要还京娘,京娘怎么会收呢?告诉四婶,赵二给的是五十两,一定是雨春添的,为了让四婶供几个孩子读书。
魏四婶非得还给雨春,雨春拒收。四婶拗不过,只好先收着。
“姑姑,你这样固执,会耽误了他们的学业,有钱就先花着。你记着雨春的好就行了,怎么报答她都可以,姑姑我真的有四十两银子是我做机绣挣的,雨春为了让冬冬在京城进学,给我添了点儿。”
“你的事都没个结果,姑姑担心呐,有钱你就攒着,不要管我们。”四婶叹息,满腹的惆怅。
“我支持弟弟们读书,等他们有了出息。还缺了我的钱花。”李雪笑着说,她是真的想开了,身边有这么多关心她的人,自己不愁。
“孩子,女人一辈子要是没有丈夫的维护。没有儿女的孝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家庭是人世间的小集体,一个单身女人不容易!”
魏四婶看着李雪的表情,怎么对婚姻事表示淡淡的,一点儿也不关切,好像不干她的事。
这个孩子,怎么变这样了,心性也太稳了吧?魏四婶摇头,想不明白,叹气。为李雪发愁。
最后李雪说服了魏四婶,冬冬得以留下,京学可不是每个人有钱都能进的,国子监,教授都是大儒,学问一流,只有高门贵户,世家子弟有进国子监的资格,学问也是要考试,雨春求了太上皇,她也不想让永久再麻烦魏四婶,送他去国子监,自己只供钱,不劳力伺候他了,自己也没有闲功夫再伺候人。
去国子监住宿就好了,也让他学会照顾自己,知道劳心劳力的不易,懂得劳动人民的疾苦。
晚上京娘和赵二来了,接魏四婶一家到他们家去住,魏四婶更不好意思:“明日我们就要回家,就不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京娘哪里肯:“义母,您只和雨春近了,不想要我们了,那您就别去。”京娘佯怒。
雨春赶紧掫车:“四婶,快去吧,京娘姐姐天天念叨你,你要是不到她家住几天,她就得怨我抢了她的宠,被人恨可不是好事,四婶我不敢留你了。”
雨春一说,大家都笑,四婶看不去是不成了,只有答应,四婶一家,雨春几个,都去了赵二家中,只有李雪留下,李雪是不会去的,就赵二的眼神,李雪认为他没有死心,怎么敢离他近。
半个月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