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他们起得特别早,天蒙蒙亮就开始抓鱼,收获很不小。
程序按部就班,永明背着烤好的鱼,三春他们紧跟,太阳才出就到了镇上。
今天的集市人还没上全,很多空位还没人占,三春心里一松,让永辉快跑,到熟食摊子那边占摊位。
刚一到菜摊子,三春就被围了个铁桶相似,众人群情激奋,喊声嘈杂,这个拉,那个拽:“小妹妹,挨着我,我给你占了位子。“那个也说:“小妹妹,我的位置好,到我那边,只要能帮我把菜一次卖掉。”
永明紧紧地护住三春,怕她那伤臂被人碰到。
三春气得想大叫三声:别把她的的耳朵震聋好不好?没看到她是伤员吗?
那天自己在熟食摊子插不进去,才到了菜摊,给人卖了两份菜就有这么大的反响,那是因为人家帮了自己,为了报答才帮了人家,也确实妨碍了人家的生意。
自己也吃了个小亏,如果咬定一口价十七文,也不见得人家不买。
自己也是觉得十五文钱就知足了,顺带还可以帮他人。
要是这些人的方式就让她帮忙卖菜,岂不是自己太闲得慌了。
没有一点情分儿就为别人做嫁衣的事,她不愿为,她也没那么圣母。
今天的摊子这样多,不需要打搅别人,。
强施恩惠,为的是得到回报,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把她当成了棋子。
事情可一不可二,事不过三,谁人不懂,再有欠人情的时候,也不会再用那种方法报答。否则,自己岂不是成了要挟惯犯。
这些人可有一比:就是那个撅燕子腿的人。
再说自己卖的是熟食,那里有的是地方,怎能在这里摆摊儿,买熟食的人怎能看到她的鱼。
三春苦笑一声:“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好意,我卖的是熟食,在这里不合适,那天是找不到地儿,才挤在这里,今天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等哪天卖青菜再打扰大家,大家这样围着也耽误自己的买卖。”
三春示意永明快走,永明几步就挤出人群,众人看着背货物的都走了,这小姑娘留下也没有用了。
一群人悻悻地散开。
五兄妹A签了。姐妹们给点儿支持,可怜的香椿,一张推荐票盼不到,收藏很少,准是香椿写得不好看,带入感不强,亲们,快快收藏,有推荐票狠狠地砸得香椿头破血流,香椿很欣慰,很感激,新人需要鼓励,需要支持。
。
第二十一章 再赶集市
人们不情不愿地散了。
到了熟食摊位,永辉早就占到了一个好位子。
三春就转了一圈儿,看看都是有什么熟食?
还别说,古代人也很精明的,吃食五花八门,什么烂肉,坛肉,猪头肉,炸粁子,羊头肉,烂狗肉,各种蛋,雀蛋、鸽蛋、鸡蛋、鸭蛋、鹅蛋,光蛋就有多种。
有一种白色的,比乒乓球还小的蛋,三春不认得。
不耻下问,才知这是王八蛋。
她想起姥姥说过,王八下蛋的窝,就在坑边,只要能找到,就是一大堆,九十九个。
王八蛋可是治痢疾的好药材,乡下人没有不懂王八蛋能补肚子的。
三春没吃过王八蛋,真想买两个尝尝。
他们没有带钱,只得等卖了鱼再说,。
今天早,买菜的人还没上来,趁这个空,三春抓紧寻找商机,卖鱼,能卖多少天?鱼是越抓越少,也不是现代养殖的天天有。
光指着他们河东村附近河里能有多少鱼,等天冷了就不能下河抓鱼,他们几个又不会打鱼。
要是在镇上开个烧烤店,收鱼,买肉,烤着卖,自己也不受罪,镇里没有做烧烤生意的,一定很赚钱。
只是这个愿望怎么可以实现,自己只有逃跑一条路,在这里可惹不起谷氏和陶家这帮狼。
把烧烤店所有收入都给陶家,他们也不会甘心,哪有眼前的五十两来钱快。
党峪镇是个大集镇,镇集街道宽阔,两边商家密集,林立的店铺宽敞明亮,真是经商的好地方。
如果这场被卖风波烟消云散,自己能得了自由之身,一定要在这里赚上一大桶金。
集市的买客已经拥挤,三春立刻摆起了摊子。
今日,他们的鱼有五十多条,三春今天也没想涨价,只要卖到那日的价钱就不错了。
闻到鱼味儿,听了价钱,熟食摊子的人,不管是买主,还是卖主,都乱糟糟地议论,猜测烤鱼的料有什么与众不同。
想买的也在观望,要是有人把价钱杀下来再好不过,想讲价儿的人也找不到理由把这香喷喷的美食贬低几分,看热闹的多,买的少。
两个衣冠楚楚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到近前,呼哧呼哧的,脸色通红,满头的汗水,喘着气,顿顿吃吃,手指三春筐子里的鱼:“就是、就是它,一样的,你可,你可来了,急死入了。”
他们一进集市就听说卖烤鱼的小姑娘又来了,赶集的人拥挤,马车是进不来的,两人一急,跳下马车挤到了人群里,把后边的仆从都丢了,他俩找了好几天,没见到人影,恐怕今天的鱼被人买走。
他们买鱼是有大用的,府里的人馋还是小事,是要作为礼物访友品酒论诗文。
海口都夸下了,却好几天没有办到,弄得二人见到好友就不好意思。
终于可以办到了,机会怎能错过。
所以在人群里挤了个汗流浃背。
上句不接下句,驴唇不对马嘴,把三春闹愣了,以为是捯后账的。
两人终于停止了喘息,盯着筐里的鱼,问:“是七天前的烤鱼不?”
三春才明白她们是找烤鱼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明确。
“你们那天买了多少鱼?”三春要问明情况,别再是吃了鱼觉得上当,找来捣乱的。
“那天是个小姑娘卖鱼,我们府上都买走了,这些天怎么找不到你们?”另一个少年问。
三春感觉不像坏事,心里踏实了几分,微微一笑:“你们今天是来买鱼的?”
“嗯嗯嗯!……”俩少年连连应对:“我们天天来找,始终没有遇到,今日这些鱼送到我们府上,以后你们就三天送一次,一次五十条,老价钱,走吧,跟我们去认认门儿。”
“你们府上是……?”三春有疑问,没在这世上和谁处过事,几个孩子跟人家走……有些忐忑……。
少年看出了三春顾虑,和蔼的一笑:“小妹妹,不要担心,离这儿不远,钟离府。”
永明眼睛一亮:钟离府……?京城大家族,回乡隐居的钟离老将军,莫非这二人是钟离老将军的孙子,钟离二英,可是文武全才的英杰,只是听楚离说过,未曾亲眼得见。
论打扮,论相貌,是贵公子无疑。
永明示意三春:放心走。
三春看永明面上的喜色:他一定了解这家。
听了钟离府包下了烤鱼,那些舍不得钱还嘴馋的看客,心里一急:他们是不是没有机会品尝了?有人突然喊出:“有没有先来后到,我们还没买呢。”
俩少年就是一怔:突然就回过神来,看向三春问道:“说好了卖给他们吗?”
三春一笑:“二位放心,他们只是看热闹的,并没有说要买。”
那人再次出口的话被人一拉就咽了下去。
被同伴附耳告诉:“是钟离府的。”
那人讪讪无言,缩回了人群。
随在永明身后,上了这家的马车,驶进了一座高宅大院,这宅子在党峪镇找不到第二家。
走进侧门不远,就遇到了那天买鱼的管事,老远就点头哈腰,满脸堆笑,施礼:“大少爷,二少爷安。”脸上的笑容更甚:“还是少爷的能耐大,少爷一出手,烤鱼就来了。”
对三春几个也和气:”两位小哥儿,小姑娘,这是我们钟离府的大少爷二少爷。”
几个乡下孩子,不会富人家的那些礼节,只是叫了声大少爷二少爷。
院子里的下人匆匆跑来,到了二位少爷身边,笑着施礼:“大少爷,二少爷安。”随后禀报二少爷:“二少爷,有人找您。”
二少爷朝喊声望去,面色一动,回头看了看鱼筐,嘱咐管事几句,便匆忙走了。
大少爷却对三春几个一笑:“别听管家的,乡里乡亲的,叫什么少爷。”
这位大少爷比永明的年龄稍长,身材修长,面如美玉,目若朗星,眉分八采,举止斯文,语态平和,性情倒像个开朗的,主动和永明搭话:“在下钟离子均,请问,你贵姓?
永明也是上过私塾的人,见人并不畏缩,也坦然回答:“免贵,在下乃河东村陶永明。”
大少爷用眼神把永明的视线移向那天买他们鱼的人:“他是府里的张管事,以后你们送鱼,就交给他。”说罢就急追二少爷而去。
姐妹们,多多支持,推荐票,长评,给香椿,冲榜啦!谢谢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