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叱咤黑道-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刘协听罢却是大惊,塞硕之事。他自然也曾经从潘凤处得知,但不曾想赛硕竟然会死在刘辨的宫中。且塞硕之忠。乃是先帝刘宏所托,虽是宦官但也算最为忠于汉室之臣。死在刘辨的宫中,他显然脱不了干系。
看着刘协的样子。荀彧、荀攸二人也是只得长叹。毕竟这今天子年纪尚还无法独自处理政务,而如今太傅荀爽一死,他们两人想要震慑整个朝堂之臣,恐怕绝非易事。
最重要的是,从醒来的丁原,以及那些“目击者”口中。荀彧、荀攸二人更是知道,放关羽、张飞二人领兵入城的人中,其中竟多为大鸿驴韩馥独子韩寒所谋划。
如此一来,他们二人行事就更要小心,毕竟无论是从韩馥如今于朝堂之上的地位,还是韩馥与潘凤的关系来说,此事都非常难办。
“为今之计,只有陛下先召回出征于外的安国侯潘凤。以稳朝堂。”
听得荀攸之言,刘协知道如今荀爽一死,朝堂之上又将乱成一团,而自己想要掌权,显然是难上加难,无论是朝中百官。又或者眼前荀彧、荀攸,甚至是领军于外的潘凤。都决计不会让自己这么小便掌一国大事。不过比起满朝文武,又或者眼前的二荀,刘协显然更加信任潘凤一些,自然也是允了荀彧、荀攸二人所说。
直到荀彧荀攸二人出得皇宫皆是深感自身之压力好重。
要说出了秣陵王之事,弃任最大的自然是荀攸,毕竟他为潘凤所托。又为洛阳令,而刘备麾下之军屯所又是他所安排,出了这种事情自然是责任重大。
“公达,你且安排如今洛阳城内之事,如今大乱方过。恐宵小之辈乘机闹事。”荀彧抚着胡须。开口对荀攸说道:“我自前往鸿脏府一趟,想来韩寒之事鸿驴公定然不知。”
“如此甚好,文若曾于鸿驴公处近年,如此前去比我合适许多。
至于那些欲图不轨的宵小之辈荀攸冷哼一声,续言道:“我自是会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
荀攸与荀彧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荀攸并不会有太多的仁慈,仅以谋士论,显然荀攸要比荀彧合适的多。
“对了!如今洛阳城守备急需用人,当初于翼州之时,无双便使我寻找数人,其中有一名为张邻,以我观之,当是一大将之才,公达可与军中寻之。”荀彧忽的想起来如今洛阳可用又可信之人确实极少,遂即想到了当初在翼州被潘凤所提的几人。“另外还有河北名士沮授、郭图、审配等人,皆不下百里之才,公达可使其等相助。”
荀攸听罢大喜,他正愁如今洛阳无人可用,若不是因为戏志才重病于家,不宜操劳,恐怕荀攸现在就将他拉上了。而如今荀彧却送来几个人才,而且能同时入得潘凤以及荀攸二人之眼,那几人显然也绝对不会是个庸人,若能请的这些人相助,行事自然也就容易的多。
待得二人分开之时,荀彧才前往韩馥府邸。
对于这个韩寒,便是荀彧也不知该如何解决是好,毕竟韩寒身为韩馥独子,若是当真就以谋逆之罪杀了,那么恐怕于韩馥那边也说不过去,但如果不杀”,又怎么可能?
“文若”
不曾想当荀彧到得韩馥府邸之外时,他早已一人立于门外等候,看到荀彧前来,仿佛早已料到一般,迎上前来说道。
韩馥身为大鸿驴,乃是九卿之位,而荀彧不过只是一尚书之职,如何能比?而韩馥亲自出来相迎,恐怕便是为了他独子韩寒之事。
“想来海驴公早已知公子所犯之事。”
在韩馥迎接之下,荀彧与他一同走进府内。于路上,荀彧看着一脸憔悴的韩馥,叹息道。
谋逆乃是连坐之罪。而韩馥乃是其子行谋逆之事,照理,恐怕韩馥全家也是难逃一死,但法不外乎人情,虽是谋逆之罪,加上荀彧知道韩馥绝对不会有谋逆之心。恐怕这些事也都是他之子韩寒所想出来的。与他并无干系。
“文若,犬子所犯乃是夷三族之罪,我又如何不知?”
荀彧能够清晰的感觉出韩馥仿佛老了许多。便是行路之时亦是有些蹒跚。
“这”荀彧听着韩馥所言,不知如何开口,“此事与鸿驴公当无大碍,更何况公子恐怕是为刘备那厮蒙蔽,陛下自会待其以宽。”
韩馥又怎会不知道荀彧这话是为了安慰他?谋逆之罪。又岂是天子一句话便能免的了的?恐怕如今朝中一些平时不和的人早已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了。
对于刘备谋逆之事。朝中百官又怎会不知道?尤其那些曾经宴请过刘备的人更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原本他们以为刘备挂着皇叔之名,又有秣陵王为保。自然是飞黄腾达,早早打好关系,日后同在朝中也可相互照应,可他们哪知道这刘备竟然掉头就领兵谋逆,甚至还有那个胆量带着兵想要挟持当今天子?现在他们只能在家烧香拜拜家中先祖,以乞求能保得他们度过此难。
至于刘备挟持秣陵王,恐怕就没有人会相信了,毕竟刘备本就与秣陵王关系最好,于殿上。也是秣陵王时常为他请功。而秣陵王身为先帝长子。原本乃是天子的不二人选,要说他不想当天子,恐怕百官之中多数都不会相信。
天子乃是天下之主,又岂会有人不想居于此位?至于秣陵王是当今天子的亲兄长之事,似乎此点在皇室之中根本就完全没有用处,为了皇位,亲情又能如何?
尤其是几个深知明哲保身之人,如同杨彪、王允等人一般,一听到秣陵王谋反之事便居于家中,不再出门,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这个时候,就算他们再忠心,也不敢去掺和一脚。而荀爽才刚去世,身为三公的王允、杨彪等人又不敢掺和。那么其余之人就更没这个。胆量。
只是让他们最想不到的是身为九卿之一的大鸿驴韩馥竟然也会在谋逆之事上有份。须知没有绝对把握,便参与这种皇个的争夺乃是为官大忌,不可能韩馥会不知道。
若只是仅因韩馥一人。恐怕到也不值得他们如何,毕竟撑死也就一九卿谋逆而已,早先造反比九卿大的也多了去了,多韩馥一个也不算多。
只是最重要的是,韩馥乃是安国侯、尚书令兼辅国将军潘凤之义父,若真是谋逆之罪。潘凤又怎能逃的了干系?但当今天子难道真还能连罪到潘凤不成?
尖知…”
荀彧与韩馥二人走入屋内。看到地上负荆之人,荀彧亦是大吃一惊。
“孽子!”看到那伏于地上的韩寒,韩馥便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原本韩寒纨绔一些也就算了,只要不惹大事。以他之权到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但如今。便是自己全家恐怕也会被他连累的失了性命。
在扇了几个耳光之后,韩馥亦是气喘吁吁,只是如今他又能如何?
都已经如此,荀彧又有何办法?此事若偏袒于韩氏一族恐怕于当今大汉声威不利。而对潘凤如今的名声也是绝无好处,更有可能于人一种潘凤欺君之意。
荀彧知道,这种事也只有急信潘凤。皇上已经命潘凤回来了。等他回来才能解决“…
,”画面切换,回到长安潘凤处,”
“安国侯,可是洛阳发生何事?”钟缺看着一脸阴晴的潘凤,不知究竟所为何事。
潘凤长长的呼了口气,压住胸中的怒火,言道:“乃是洛阳有人犯上谋逆!”
“何人如此大胆?行此谋逆之事!”钟缺听罢顿感大惊,如今董卓刚死,竟有人胆敢造反?
潘凤不发一言,只是将那书信交给钟妹。
原来荀彧荀攸二人早已命轻骑疾驰,便是往长安方向急报潘凤。
只是潘凤只用月余时间便取下长安,如此一来,那送信之人自是先碰到于路上的郭嘉、黄忠二人。
将那书信交予郭嘉之后,郭嘉深知此事之重,而他又从潘凤所派通信之人得知,如今他已取下长安,便又修书一封,命人送于长安潘凤处。而他则是直接命麾下三千余人改道回洛阳而去。
此时潘凤所获书信便是郭嘉所书,其中已将洛阳之事皆简写其上,但郭嘉却于其中言让潘凤先取散关之后再回师洛阳。
郭嘉之意潘凤又怎会不知?
散关乃是长安通向西凉门产。而面对马家铁骑。郭嘉、潘凤二人也不得不多做考虑,如今虽说马家还是忠于大汉,但谁能肯定他日后就定不会反?
虽然有郭嘉回洛阳支撑。可以为潘凤拖上一些时日,但郭嘉毕竟也不是神,因韩馥之事,若潘凤不早回去,恐怕甚至有落下拥兵自重之嫌。
只是因为洛阳之事,潘凤想要于长安休整显然是不太可能了,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取下散关,再派重兵守于此处。断西凉之路。方才可以放心回洛阳。
至于汉中的张鲁,潘凤显然没有将他放在心上,毕竟这个时候汉中本就乱成一团,加上张鲁与刘樟二人关系也并不是很融洽,他是绝对不会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