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认为是噪音的声音,在消失之后,才会觉得是那么的美妙。
天气的变化就好像是铁心分手的情侣一样,再也不能回头的。哪怕人们如何的伤感,深冬的脚步仍旧是bī近了人们的生活,把大家的情绪带入了寒冷的情绪之中。
往往在这种情绪之中,都是那些文人墨客伤chūn悲秋的好时节,总是会有很多充满感伤的诗句会在这样的季节诞生的。
但是对于梁村的村民来说,深冬的到来只不过是变冷一点而已,他们的生活依旧在继续,菜地里依旧会有餐馆的采购人员前来收购蔬菜。这段时间以来,梁村上下蔬菜的种植规模已经上去了,倒也是形成了比较好的群体优势。哪怕有着桐江的阻隔,梁村的菜地依旧成为了不少菜贩子和餐馆订购新鲜蔬菜的重要目的地。
现在每天早上人们都能看到一辆辆三轮车或者xiǎo型货车通过渡轮越过桐江,来到梁村,然后把菜地里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县城。先行的村民尝到了种菜卖菜的甜头,干劲是越发足了;那些没有种菜的村民见状之下,也是平添了许多的信心,加入了种菜的行列。
梁村的深冬并不会像北方那样萧条,人们仍旧可以在这里看到绿树鲜huā,还有温暖的太阳。只不过是早晚的天气变得更加凉快,太阳变得的更加温柔罢了。地处热带的梁村哪怕是在冬天的时候,也最多和北方的秋天相似,这里依旧气候依旧温暖,生命依旧在绽放!
天气的稍许变化并没有给生活在梁村的人们带来太多的变化,生活依旧如同往昔一般,安详而宁静的度过。
当然了,候鸟的到来还是让梁村多少发生了一些变化。
候鸟拖家带口,从遥远的北方湖泊出发,在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是来到了这片温暖如chūn的山水之中。在这里,它们将会度过一个衣食无忧的冬天,养得膘féi体壮的,然后在chūn天来临的时候,才会飞往北方栖息繁衍。对于这些候鸟来说,这里不仅仅有着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食物,还有很多的老朋友。
动物都是相当聪慧的,一些在梁村、在xiǎo镜湖多次越冬的候鸟,都是一些年老成jīng的候鸟,它们饱经沧桑,早已经是能够分辨出人类对它们是否怀有不良的心思。在xiǎo镜湖越冬的时候,候鸟们不仅不会遭受疯狂的盗猎,有时候甚至还能得到村民们的帮助。
强烈的对比让候鸟们对于xiǎo镜湖、梁村有了更多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候鸟们已经逐渐地把xiǎo镜湖当成了自己的故乡的缘故。
一进入十二月中旬,梁村的村民们猛然地发现,原本自己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荒滩、芦苇dàng,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候鸟的天堂。各种羽sè、种类不一样的候鸟叽叽喳喳地出现在水边,开始筑巢,它们将会在这里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时间越是往chūn节靠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但是这样的气温对于xiǎo镜湖区域生活的候鸟来说,并不算什么。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候鸟迁徙之后,再加上后来零零星星抵达xiǎo镜湖的候鸟,现如今xiǎo镜湖周边起码有超过两万只大大xiǎoxiǎo的候鸟,成为了xiǎo镜湖冬天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梁村的周围,有两条从xiǎo青山脉蜿蜒而来的xiǎo溪,再加上xiǎo桐江奔涌而出的流水,三条溪流在xiǎo镜湖汇合,然后向东流去。三条溪流哪怕在枯水的冬季,也能够带来充沛的水量,让梁村多出了几分秀气。
蜿蜒的溪流、随处可见的池塘,巨大的湖泊,构成了密集的水网,这就为远道而来的候鸟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栖息环境。在这些水域的周围,还生长着大量密集的芦苇和水草,这更加让xìng子胆xiǎo的候鸟更加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里。
每天清晨,生活在梁村的村民就能从听到从湖边传来的清越鸟鸣,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金sè的阳光底下看到候鸟们翩翩飞翔的曼妙身影。
不过呢,梁村的村民因为见惯了这些候鸟的模样,早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
不过对于余善为等人来说,在xiǎo镜湖边上拍摄、观测候鸟,给他们带来的惊喜是越来越多!眼前这些候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令人惊奇,在余善为的印象之中,在国内很少有这样一个候鸟集中栖息地。
xiǎo镜湖并不是在那些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之中,虽说这里有点偏僻,但是已经通了公路和电灯电话的梁村附近出现这样大群的候鸟,实在是有点出乎余善为的意料之外。有了这样的发现,这就越发坚定了余善为等人把xiǎo青山和xiǎo镜湖区域申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念头。
不说xiǎo青山深处那些珍稀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光是每年冬天到xiǎo镜湖上越冬栖息的这些候鸟,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元素。
因为长期对野外生物进行考察研究,余善为也接触了不少热衷于野外探险、观赏动植物的发烧友,知道xiǎo镜湖对那些人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每年的观鸟季节就好像是盛大的节日一样,值得他们在休假的时候,不远数百里甚至上千里驱车前往。或许对他们来说,平时工作生活早已经是让他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若没有合适的管道进行舒缓,总有一天会濒临崩溃的。
因此,他们选择了在青山绿水之间观赏各种美丽的动植物,在平静、和谐又富有魅力的大自然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或许在这样纯净的天空下,他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野外之旅都会是一次净化心灵的过程,也许有了这样的寄托,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要想近距离观察候鸟,他们都需要到一些深山老林之中才有机会看到。毕竟,这些年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污染的加剧,使得靠近城市的一些湖泊、森林早已经是不适合候鸟的栖息。
发展和污染早已经是成为了人类社会一个尖锐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每一次观鸟爱好者要想观鸟,就得长途跋涉,进入那些人迹罕至的地区,才有可能看到大批候鸟的身影,不过现代人养尊处优惯了,要让他们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面呆上一段时间,还真的是有点难为他们。
在山里面,吃不是吃、睡不是睡,哪怕是他们对候鸟有着相当的热情,时间一长也是有些受不了。因此,每一次进山观鸟,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难忘经历。
若是能够在一个有吃有喝,可以舒坦睡觉的地方观察候鸟,对于这些观鸟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最顶级的享受!
现在,余善为发现,紧靠着梁村的xiǎo镜湖生活着数量庞大的候鸟,这样的优势条件若是能够加以开发,就足以让xiǎo镜湖变成一个观鸟胜地!
在xiǎo镜湖这里有着数量可以说是庞大的候鸟群体,游客们可以超近距离地对它们进行观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还要隔着望远镜远远地偷窥而已。在这里,吃的、喝的、住的,都比在深山老林里面要强出了许多,应该让游客们觉得观鸟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值得享受的旅程。
种种因素结合下来,余善为觉得xiǎo镜湖有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的潜质,不过呢,要想发展起来,还得各方进行通力的合作才有可能实现。
如今的梁村,通了公路和各种现代化设施,已经是具备了接待客人的最基本条件。当然了,落后的梁村现在还没有一家旅社、酒店等等服务企业,要想做到接待客人的地步,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来到梁村进行科研考察之后,余善为很是被热情淳朴的村民所感动,下意识地也开始会替梁村的村民着想。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让余善为很是了解,梁村上下热切期盼脱贫致富的心理。哪怕是穷得有点叮当响,但是在村子淳朴的环保传统之中,村民们依旧没有把屠刀举向了在xiǎo镜湖湖畔栖息的大量候鸟,这样的坚持很是让余善为等人感动不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古话说明,温饱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余善为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没有对错之分。但若是梁村一直处于这样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状态,余善为不敢保证,等村里老人的力量减弱之后,年轻人们是否还能坚守淳朴的自然保护观念?
余善为担心,再过几年,金钱的大cháo席卷而来的时候,梁村人再也经受不住金钱的yò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