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送过河进了?”刘家宏和张桂芝还坐在院子里乘凉,看到刘睿回来,连忙问道。
“过去了,我让七叔开船送的。”刘睿点点头,说道:“我后来又和七叔聊了一会天,估计曾莹姐她们现在已经到县城了。”
就当刘睿和父母在院子聊天的当口,堂屋的电话响起,刘睿猜就是曾莹她们的平安电话。一接起来,果不其然,曾莹她们已经抵达了县城,说是让刘睿放心。
“xiǎo睿,xiǎo郭说我编织的那些竹器能卖到上百块钱,甚至更多?这有可能吗?”等刘睿接完电话,刘家宏有些疑huò地问道。
“应该能吧,毕竟您编的工艺品真的很好看”刘睿也不确定的点点头,说道:“反正到时候有订单您就做呗,管它那么多干嘛?”
“要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轻松不少,不用整天坐着。”刘家宏闻言之下,也是开心地笑了。
一开始,刘睿听郭海兰说父亲的竹编可以卖出高价钱的时候,刘睿还真的有点震惊,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平时自己天天看到的竹编,竟然能够如此值钱。不过,在郭海兰听过的解释之后,刘睿这才是有点将信将疑。
毕竟,平时看书看报的时候,刘睿也知道,一些有钱人追求的是独特、个xìng等等穷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是给郭海兰编织的那一个笔筒,有那个‘郭’字就比没有字的要贵上数十倍人家都愿意买。
这年头,有钱人玩的就是——‘贵不要紧,关键得有特sè’
【135章】 生活真谛
【135章】生活真谛
海兰贸易和梁村的竹艺公司达成了相关的协议,第一批竹器在第二天早上就被装上连夜从省城开来的货车,完成了第一笔jiāo易。
刘睿有点惊讶于郭海兰和付娟的效率,看来这个做生意,还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看着喜笑颜开的王华国,刘睿知道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竹艺公司总算是走上了正轨,按照海兰公司的订单,足以让公司在不短的时间内保持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在一旁围观的村民才第一次发现,原本看起来一点不值钱的竹编竟然卖出了高价,如何能不让他们心动呢?当初王华国筹办公司,四处拉资金的时候,村民们并不看好,只有少数村干出资入股。
现在竹艺公司算是咸鱼翻身了,一下子就成为了香饽饽,王华国不得不忙得焦头烂额,应付热情的乡亲们。
不过这一切和刘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村民们又找到了一条利用周边资源创造财富的路子,刘睿唯有送上祝福,并没有兴趣参与其中。
早上起来,刘睿就和父亲在酒坊里连着酿造好几百斤的米酒,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算是完工。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能够休息的,一大早,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不少的客户都打电话来要酒,刘睿只能吃匆匆吃过东西之后,开着摩托车送酒去了。
自从家里安装了电话之后,刘家酒坊的生意也好了不少,一些临时需要大量米酒的客户,就能通过电话及时订货,增加酒坊的出货量。进入中秋之后,又到了青云附近农村婚宴的高cháo时期,一办喜酒,对于米酒的需求也就更多了,刘睿每天都是忙得不可开jiāo。
不过,这样忙碌的事情倒是刘睿很享受的,也只有忙碌的工作,才让刘睿感觉到存在的价值。
不过,大量酿酒的一个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那就是酒糟大量生产,消化不完。
刘家后院的猪圈里只剩下了几头ròu猪,马上就要出栏了,根本吃不了太多的酒糟。刘睿三舅张振耀的家里也只有三头猪,每天消化两桶酒糟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看着源源不断产生的酒糟无处处理,刘睿只能是倒进了沼气池的进料口,倒是让沼气池的产气量猛增。
酒糟的主要成分就是谷物发酵溶解蒸馏之后的残余物,它们都是有机物,在发酵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沼气,效率甚至比稻草、粪便等物要高得多。酒糟刚刚倒进沼气池里,沼气的产气量就猛增,几乎要把气表的指针给撑破。
今天送货的第一家是青云镇上的‘赵记杂货铺’,当初赵建兴给予刘家极大的帮助,现在刘家缓过劲之后,自然不会忘记。哪怕现在刘家酒坊每天的货物是供不应求,刘睿还是首先要保证‘赵记杂货铺’的米酒供应。
开着摩托车,刘睿感觉和当初骑自行车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轻松省力,而且还节省时间。只用了二十分钟,刘睿就赶到了青云镇老街,当初骑车的时候,起码得huā上一个xiǎo时,还得累得跟狗似的。
“xiǎo睿,喝杯水,坐一会再走”看着手脚愈发麻利的刘睿,赵建兴心里是一阵感慨。
他还记得,刘睿第一次送酒过来的时候,手足无措,根本就不知道赵记应该怎么做。言语jiāo谈也是有点结结巴巴,还动不动就脸红冒汗,十足的一个雏儿。
不过,大半年时间而已,刘睿就已经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办起事来有条不紊。这些日子,刘睿在村里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赵建兴的耳朵里,让他感叹刘睿的成长速度。
“谢谢赵伯”刘睿接过赵建兴手中的水杯一饮而尽,说道:“我一会还得送几家,要不太阳又大了。”
“那去吧。”赵建兴闻言之下,也没有强留。
刘睿手脚麻利地把几个空桶绑在摩托车的后架上,启动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冲过老街,转眼消失不见。
赵建兴看着刘睿的身影消失在老街的拐角,面带微笑地转身进入了杂货店,只留下大大的布制招牌在随风摇曳。
对于赵建兴来说,能看到一个xiǎo伙子的成长历程,还是颇为欣慰的事情。
骑车的刘睿自然不会知道赵建兴的感慨,他穿行在旷野之间的机耕道,一边感受秋天的萧瑟,一边努力前行。
田野里,稻谷已经被收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些稻茬东倒西歪地留在田里,似乎在述说往昔的胜景。不时有一两只田鼠探头探脑地从田埂边的鼠dòng中冒出来,它们xiǎo心翼翼地避开天上的苍鹰,努力地收拾地上散落的稻粒。
作为收集食物越冬的动物,田鼠拥有着堪比人类的智商,它们往往就在秋天的时候就开始为漫长的冬天做准备了。
还没有秋收的时候,那些挂在稻穗上的稻谷粒还没有成熟、干透,并不适合储存,因此田鼠们顶多是把这些稻谷当作美食饱餐罢了。只有等所有的稻谷变得金黄sè,里面的米浆变成了淀粉,这才是田鼠们盛宴的开始。
不过呢,还不等田鼠们享受到遍地粮食的美妙,人类就开始秋收了。大部分的粮食都是颗粒归仓,只有少数的稻谷粒会散落在田间地头,变成田鼠们冬天食物的主要来源。
当然了,田鼠们并不是独享这一资源的物种,麻雀、斑鸠等等鸟类在在地头寻觅属于自己的食物。田鼠们要争分夺秒,在鸟类们把地面上的稻谷粒吃光之前,尽可能地把粮食收回dòng里。
不过呢,天上那些虎视眈眈的苍鹰可不是吃素的,它们就等着一年中原野最空旷、田鼠最féi硕的季节饱餐一顿。
还好,今天的这两只田鼠运气不错,这条田埂附近还有着不少直立的稻茬,多少遮掩了田鼠的身影,让它们能够从容地把一些稻谷粒nòng回了自己的dòng里。
其实,两只田鼠的表现就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为了生活,每一个物种都要努力挣扎,xiǎo心翼翼地,不然生活的洪流把自己给吞噬了。或许,有的人没有能承受生活的考验,沉沦之后再也看不到希望,但是有的人,却变成了nòngcháo儿
刘睿就属于后者
【136章】 发展前景
【136章】发展前景
刘睿从家里再一次装了两桶酒准备送货的时候,在院坝下碰见了王少军两兄弟,他们正要进山里面去收板栗。
相互打过招呼之后,刘睿和他们分道扬镳,刘睿也没有想到,一如往常的道别却几乎成为了永别。
送完四家客户的米酒之后,刘睿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冲了一杯菊huā茶坐在桂huā树下纳凉。
秋日午后的阳光温煦舒适,从桂huā树的缝隙中倾泻而下,照在人的身上,让刘睿感受到秋天的温暖。往昔叫个不停的知了如今已经不见踪影,它们产卵之后就已经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喧闹的生命,化羽而去。
秋风从山上呼啸而过,吹拂得桂huā树的叶子哗哗作响,就如同是一曲动人的协奏曲。在空间泉水的滋润下,院子里的各种植物并没有显出太多的萧瑟,依旧还是jīng神抖擞。
往常,这个季节两棵葡萄早已经是落叶纷飞,只剩下光秃秃的藤条如同枯死一般悬挂在架子上。现在倒还好,不少的翠绿叶子依旧顽强地挂在枝头,仿佛是在努力抗争秋风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