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记者则不一样了,丝毫不妨碍他“搞活第三产业”,背后掌控一个资本集团。此外,对秘书这种伺候人的差使,心高气傲的他心里多少有些排斥。
见骆志远神色变幻,有些迟疑不定的样子,邓宁临微微笑了笑,“先不要急着回答,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想好了再告诉我!”
骆志远点点头,“好的,邓书记,那我就先回去了,我再好好想想,也跟家里商量一下。”
实际上,骆志远已经做出了决断。但他显然不能当面直接回绝邓宁临。对方这本是好意,如若他说在当面,肯定就成了不识抬举,得罪邓宁临。
而“拖”上几天再婉言谢绝,则就让人容易接受得多。说不定,邓宁临本是一时心血来潮,走马上任之后,遇到合适的人选,也就自动撇开了。
回到家,骆志远随口把邓宁临的话说给了母亲穆青听。
穆青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开口反对,态度还很激烈,让骆志远不禁诧然。
“志远,咋不干这种伺候人的活儿!市委书记的秘书,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穆青一把抓住骆志远的胳膊,“当记者就挺好,妈只求你平平安安的,过一两年找个媳妇成家立业,给妈生个大胖孙子,妈就知足了,也不求你大富大贵什么的。”
第71章 邓宁临上任
母亲的反应如此过激,骆志远先是一怔,旋即醒悟了过来。
其实秘书不秘书的,穆青也没有太深的认知。只是她不想让儿子涉足官场,尤其是呆在掌权者的身边。官场险恶,变幻莫测,不一定哪天就会天降横祸在掌权者身边,好处未必能捞到,但风险却是可以预见的。丈夫骆破虏的遭遇,就是例证。
穆青不愿意让儿子重蹈丈夫的覆辙,所以坚决反对儿子去市委工作。
“妈,您别担心,我还没有答应邓书记。”骆志远没法跟母亲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沟通,想必一时间穆青也很难转过这个弯来,说了也是白说,只得笑道:“我其实暂时也不想进市委办工作,还是以后再说吧。”
穆青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那就好,不过,你好好跟邓书记说,别得罪了人家,人家邓书记也是一番好意,千万别让人家领导觉得咱不识抬举。”
“嗯,我明白的。妈,您去忙您的,我回房休息一会。”骆志远起身离开餐桌,进了自己的卧房。
他躺在床上,开始从头至尾梳理自己准备跟唐晓岚合作的资本运作计划。
他相信唐晓岚会同意合作的,因为他深知唐晓岚的野心。以他对唐晓岚的了解,唐晓岚应该不会放弃这样的商机。
选择唐晓岚作为“合作伙伴”,骆志远也经过了慎重思量。两人共过患难,也算是有些情分,互相信任,这是能长期合作下去的基石。而他最终还是要弃商从政的,唐晓岚是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行家里手,有她在台前掌控一份产业,日后的发展壮大可以预期。
邓宁临出任安北市委书记,是骆志远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的重要因素。邓宁临上台伊始,急需做出政绩得民心、掌握安北局面的同时稳定人心,而摆在他面前迫在眉睫的就是两个国有毛纺织厂的资产盘活和职工安置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骆志远给他送去一块“解决问题的蛋糕”,加上两人的“私交”,邓宁临想要不动心都难。只要骆志远能让邓宁临相信计划的可行性并做好基础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邓宁临看到成效,就会获得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
而另外一个因素便是骆志远前世的记忆和前瞻信息了。严格说起来,这并不是骆志远的“原创思路”,而是经过有人运作成功的实战案例这个实战案例就发生在一年以后。
邻市有个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大老板,其资本实力在全省都首屈一指。而在他的发家史上,一次成功的“日用品换汽车”易货贸易,为他攫取了第一桶金。这人在发家之前,不过是一个定期坐国际列车跑到俄国去兜售贩卖皮衣的小贩,那种小打小闹的二道贩子。
这人某日突发奇想,主动找上俄国某品牌汽车制造商,与对方签订了易货贸易合同,他承诺提供10个车皮的日用品和洗化用品及各类服装,而对方则同意将其仓库中滞销、卖不出去的50辆拉达小汽车予以置换。
这笔在当时、在外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易货贸易,竟然让他做成了。他带着50辆小汽车返回国内,成立了一家出租车运营公司。而随后,这人利用套现的资金杀入城建市场,短短几年,就横空出世,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骆志远觉得,这样的商业模式完全是可以复制的,而自己现在为之,时机其实比前者更好。
……
这几天,唐晓岚那边没有什么动静。骆志远也蛮沉得住气,没有主动打电话问。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
第二天上午,骆志远被报社派去采访报道全市县处级干部大会这次干部大会,实际上也正是邓宁临出任安北市委书记的任命大会。
省纪委常务副书记邓宁临出任市委书记,出乎了市里很多干部的意料。市长孙建国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只是省委强力高压之下,他亦无可奈何。
没能“扶正”坐上市委书记的宝座,对孙建国刚刚树立起来的个人权威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压。谁也不是傻子,都明白省委既然空降邓宁临下来,一方面表示省委对安北市局势的关注和看重,另一方面也说明省委不太满意孙建国的工作。换言之,孙建国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到头了。
邓宁临因为担任省纪委专案组的组长,主持破了安北市侯森临的大案,其作风之强悍、手段之雷霆,市里的干部也有所领教。邓宁临干了安北市委一把手,又是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的出身背景,顿时就给不少人以不小的压力。
后来骆志远听说,邓宁临上任的当天下午,就召集市一级层面的领导和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开了一个扩大范围却又限定范围的见面会。在会上,邓宁临提出了“整肃干部作风纪律的十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在全市党政机关推行吃请和被吃请的禁令凡有违反者,不论什么原因,一律先就地撤职查办。
邓宁临是说到做到的,有人撞到枪口上,他绝不会心慈手软。而选择从作风纪律整顿入手,显然与侯森临案发对安北市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关。
此刻安北市官场上人心浮动,有人因为靠山倒台而惶惶不安,亦有人试图浑水摸鱼。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邓宁临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遑论他本就是以铁腕作风而闻名。
邓宁临新官上任没有烧“三把火”,而是以一种猛烈的势头、强力的手腕,将作风整肃这一把火烧了起来,烧出了效果。
有一个极小的细节变化堪为证明。原本市委市府机关上,很多人的上下班时间不那么“按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非常随意可邓宁临到任后的一周内,就没有人再这么懒懒散散,哪怕是闲着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也要坚持到下班准点。
第72章 闭门羹
市府办公楼外面,上午。
深秋季节,微寒的风没心没肺地刮着,飞扬着漫天的黄叶,市府机关大院门口落了一地黄叶,几个环卫局的清洁工低头清理着落叶,偶尔也会抱怨几句。
唐晓岚开着自己新买的一辆尼桑轿车,驶进了政府大院。停下车,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匆匆走进了办公楼。
她有些不死心,准备亲自来找市长孙建国“通融一二”,谈谈与已经破产的“一毛”和即将破产的“三毛”合作的事儿。这种事情,从下往下申报是难以展开的,只有从上往下才有可能实现必须要有高层领导意志的主导,除此之外没有路径。
最近市长孙建国的情绪比较低沉,一直留在办公室里,很少外出。所有的出席会议活动、考察、调研和走访等诸多出头露面的事项,一概取消。孙建国的情绪不好,自然也就影响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比如他的秘书林庆勇。
林庆勇本来以为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随着孙建国的掌权,他自然也没有亏吃,将来下放个县处级实职指日可待。结果岂料竹篮打水一场空,省委空降邓宁临下来干市委书记,孙建国上位的念想瞬间幻灭。
其实,本来当不上市委书记,作为市长,孙建国也不至于如此消沉、如此难堪。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省委这样的安排几乎是广而告之“对他的工作不满意”,这直接影响着孙建国在安北市的个人权威。
孙建国受到无形的打压,林庆勇的日子也不好过。往日里那些见了他或者唯唯诺诺或者逢迎巴结的机关干部,如今望向他的目光中都多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