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阳将士稳住攻势最为猛烈的胡郸,梁用虽说在戎野一直拖延战局,但终归也能稳住大局,而南方胜战在即,如此一来,楚墨麟和静汐倒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提起凌雪衣,众将自是不知道凌雪衣的皇子身份,但也对凌雪衣有几分敬意。一个治病救人的大夫能亲赴边关,为国出力,实属难得,尤其凌雪衣还天生聋哑。
和楚墨麟静汐相处以来,军中这些大老粗们也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打战光靠蛮力不行,还得有谋略,现在不用逼,也会自己找点书看看,不识字的也开始学识字,学圣人至德明理。
燕夏以武力定国,重武轻文自古有之,武将拥兵自重,就连上官棠也是武将出身。文臣处处受压制,武将自恃手握重兵便能掌权,渐渐骄纵,耽于享乐。然而,国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动不动就是横刀相向,民乱暴动;单以文治,则软弱可欺,难于平治天下,皇帝没有真正的威慑力。唯有文武兼用,刚柔兼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楚腾烈和前面几位皇帝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想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总因为朝中军营出身的大臣阻扰,力不从心。后来随也起用了一部分文臣,但终究没什么实权。
所以,对于这次燕夏的战乱,其实楚墨麟和静汐都认得很清,经此动乱,其实更有利于废除旧制,格旧迎新,除去燕夏长期埋藏的隐患,这场战乱在所难免,而静汐在京城重用慕容博也算是开了先例。
静汐和楚墨麟随意地和这些武将说起这些,一唱一和,众将听了,虽然不能真正理解,治国之人也不是他们,但就是觉得很对。
文武合治,刚柔并济,这才算是治国之道。
杨大头的眼光在六殿下和静汐的身上来回移动,杨大头大笑:“你们两个的想法怎么会这么相同,不愧是——”
下面的话在李成魏杀人般的眼光注视下生生地咽了回去,憋死杨大头了。
“不愧是什么?”六殿下追问,说话不说完,很折磨人的。
杨大头向来不会撒谎,脸色发红,支支吾吾半天:“不愧是,不愧是,是……”
众将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看着杨大头为难的样子,李成魏赶紧出声圆场:“不愧是皇家出身的,就是和我们这些草野莽夫不一样,比我们有见识。”
“对对对……”杨大头点头如捣蒜,感激地看着李成魏。
静汐微微垂目,自然不信李成魏这套说辞,但是她也不想追问。
六殿下得了答案,鼻子哼哼,不以为然:“你们以为皇家出身的人就一定比你们有见识,在本殿下看来,你们倒比有些皇子皇孙有见识多了。”
这种满不在乎的口气要是让其他皇子皇孙听到,肯定要和他决斗,斗不过他也要在后面诅咒。
然而楚墨麟说的却是事实,就比如燕夏这次战乱,有几个皇子皇孙敢站出来出力,就连楚墨殇这个也算是个中翘楚的三殿下也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势力,觊觎皇位,压根儿就没想过来边关。
典型的目光短浅!楚墨麟骂起人来还真不客气,尤其是在心里骂。
几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楚墨麟说话的不屑,忙着扯开话题。他们这些人就算是大老粗,识字拽文的不多,但并不代表他们迟钝。
曾经秦虎就傻傻地抱怨楚墨麟:“六殿下,娘娘好歹是皇妃,也算是你的长辈,你怎么天天直呼娘娘的名字,还总说我们不懂规矩,我看六殿下也不见得就懂。”
第122章 雪战
楚墨麟仗着比秦虎高了那么一点点,拍了秦虎的脑袋一下:“你说得倒轻巧,论年纪,静汐比本殿下还小两岁,让本殿下称她为长辈,别不别扭。再说了,静汐都没说不可以,你瞎管什么闲事。”
当时大伙儿也只是笑,并未多想,可是渐渐的,大伙儿慢慢明白了,其实六殿下喜欢静妃娘娘。六殿下看静妃娘娘的眼神,总是闪着光。某一天,还被鲁大海撞见六殿下牵着静妃的手散步。
亏得平时性急的鲁大海那天忍住了,憋着一口气跑到李成魏的大帐,正好杨大头等人也在,鲁大海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这个秘密,几人愣在当场。
天啊,六殿下和静妃娘娘居然**!
静妃给皇帝戴了顶绿帽子!
最后,几人商议,一定要严守这个秘密,继续假装不知道。如果此事一出,毁了六殿下和静妃的名义不说,丢了皇家脸面不说,恐怕连军心也会动摇,毕竟人伦道德的思想人人都懂。
但,抛开其他的来说,他们真的觉得六殿下和静妃很般配,六殿下比起那个老皇帝肯定要有魅力嘛。他们也看得出,不只是六殿下单相思,其实静妃也是喜欢六殿下的。
他们只是不明白,既然静妃喜欢的是六殿下,又为何帮皇上守江山?又为何每次看皇上来的信都会浅笑?皇上死了,对他们两个不是更好吗?
为什么?
一切的一切,直到战事平定,皇上驾崩,皇子争位,他们才明白。
所谓的静妃不过是个虚衔,所谓的父子不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仇人,所谓的**不过是子虚乌有。
他们只知道,楚墨麟为了一个谭静汐放弃了所有,只知道谭静汐为了楚墨麟,不惜以生命作交换。
他们只知道,楚墨麟和谭静汐相爱不易,爱得刻骨铭心,连他们也为之心酸落泪。
胡郸的百折不挠令寒阳众将又佩服又恼恨,大雪刚停,雪还未消融,胡郸又迫不及待地进攻寒阳。
“哼!这些胡郸人分明是欺负我们不善于雪天作战,还真以为我们怕了?娘娘,下令让末将领兵出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说话的是楚墨麟带来的人,名唤齐天翔,骁勇善战,也长于兵法。虽然心里不服气静妃一直霸着统帅的位子,让六殿下矮了一级,但是,也只得忍下,谁让自家的殿下爷那么乖呢,心甘情愿做静妃的部下。
静汐淡淡地挑眉,还未开口,楚墨麟就插口:“天翔,不可意气用事,你们长年在南方,现在能适应北地的严寒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啊,在雪地作战,非你们所长,这一战还是由李将军他们出兵,他们的人长年驻守此地,对雪地作战早已熟悉,更有把握。”静汐点点头,表示赞同楚墨麟的话。
“末将……”齐天翔还想说什么,复又垂头不语,心里也知楚墨麟和静妃说得是实话。
“李将军,这一战就由你带兵,杨副尉、秦将军和鲁大海你们三位随李将军一道。”静汐淡淡地下令,“愿各位旗开得胜。”
几人相视一笑,声音响亮:“末将领命!”
楚墨麟坚持要随李成魏等人一起去,静汐无可奈何,只好点头同意。
走出大帐前,楚墨麟回身笑了笑,明眸脉脉含情:“外面冷,不要去城头了,有本殿下和李将军在,万事有我们扛着,安心休息一会儿。”
这几天,她几乎足不出帐,别人以为她怕冷。但他该是发现自己害怕雪了吧,连疼惜都这么温柔,不着痕迹,却又偏偏落到心底。
“看情况。”静汐很不给面子地丢出三个字。
楚墨麟轻轻摇头:“你啊!”
无可奈何。
要劝服谭静汐,比让猪上树还难。
静静地坐在大帐里,身上穿着楚墨麟专门买来给她的白色裘袄。纵然衣服再厚,也依旧手脚冰冷,耳边隐隐能听见城外的厮杀声。
这种感觉,像极了八年前粟扬的那场暴洪,洪水咆哮的声音,人们在洪水里挣扎的声音,屋子被冲垮断裂的声音……
种种声音混杂,充斥着心灵深处最可怕的、最不愿面对的记忆。
每个一炷香的功夫,便有人前来汇报战局,静汐的脸色越听越冷,此战还真是不好打啊!
“娘娘……秦将军中了胡郸人一箭,没了……还有,鲁大哥也受了伤……”汇报的小兵眼底尽是水光,却倔强地强忍着,规规矩矩行礼回话。
静汐重重地拍了一下长案,起身头也不回地迈出大帐,白色的人影和雪地融为一体,更添清寒之意。好多年没有看见这样茫茫的雪地了,真的好多年了!
爬上城头,眼前的场景刺痛了静汐的眼睛。红色的血染红了白色的雪地,触目惊心,死伤的两军将士横七竖八地躺在雪地里,本该平整的雪地坑坑洼洼,失去了它本该圣洁的美。
压制住胃里不断翻涌的恶心感,静汐纵身跃下城楼。
拼搏、厮杀,酣畅淋漓,血融于雪!
红白相杂,死伤呻吟,刀锋破空,兵戟生寒……
天地间,茫茫一片,白影穿梭在刀光剑影之间,所到之处,胡郸人便刷刷地倒下一大片。
李成魏和杨大头等寒阳将士居然在生死搏杀的战场上看得发呆:我的老天啊,看走眼了,静妃娘娘不是一般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