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建议实在太新鲜了一点。虽然目前大明国库空虚,多一些银子对谁都没坏处。
但这样做明显的把商业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这是他们所接受不了的。至于
四民平等,更与儒家上千年治国经验相违背,绝对不能赞同。

    “万岁,古人云,金银珠玉,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不如谷物丝麻。万岁如
开兴商之风,民间必重利轻义,此乃取祸之道也”。低声议论了一会,御史大夫
陈宁出班跪倒,大声启奏道。“昔管仲治齐,开女闾,通商贾,齐国富甲天下,
雄极一时。然管仲之后,齐国祸乱从生,桓公亦亡于乱臣之手,此皆重商之祸也。
商人凡事必先言利,而民从商则易争,祸乱之始也。故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
先务于农;民农非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
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后,其
产后则重徙,重徙则民死其处二无二虑……”。他精通经史,这番道理本来就是
古今儒者的共识,因此说起来头头是道。

    朱元璋听完,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如果换在以往,这些话他还能听进一二,
立国之后,在恢复唐制的名义下,他听取儒生们的建议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政策。
这些重农政策使历经劫难的国家慢慢的恢复了生机。明初人口仅六千多万,地广
人稀,农业的确是国家迅速恢复活力的良方。但现在他需要的不再是恢复,而是
发展,武安国讲述的如画江山,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做一个比蒙古成吉思汗
还拥有更广阔土地的帝王,已经成了他的宿愿。况且他发现,在国家强大这个目
标下,君臣更容易同心协力。关于如何富国强兵以逐鹿天下,昨天他基本上已经
同意了郭璞等人的看法,今天拿到朝堂上,仅仅是为了加强一下自己的信心。所
以对陈宁的话很不以为然,低声问道“依卿之见,如何才能粮饷充足,恢复辽东
故土,并使倭寇不再为祸”?

    “陛下,我朝立国以来,威甲海内,四夷臣服,蒙古来朝。依臣之见,对外
派良将严守四境,对内广修仁德,自可不战而曲人之兵。当舜之时,有苗不服,
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有苗乃服。圣上仁德,万民景仰,天下归心。辽东乃蛮荒之地,取之徒费兵饷,
不若修德政以使之归心。其民心向我,其主必不能守。倭寇掠我海岸,图我财货
也。臣以为若无财货相诱,倭自去。陛下与其建海卫,不若迁沿海之民于内地,
令沿海之地十里不得有民,无朝廷之令,片板不得入海。倭人无财无粮,日久自
散“。

    “无耻”,武安国心里暗暗骂了一声,他不擅长这种惘顾事实的诡辩,正在
心中想如何驳倒陈宁,那边西平侯沐英早已按耐不住,站了出来。跪奏道:“万
岁,陈大夫所言,臣不敢苟同。蒙古所以臣服,兵势乃所迫而。高丽所以敢据辽
东,亦仗兵势也。修仁德以图其归还辽东故土,无异与虎谋皮。不战而曲人之兵,
所凭武备而非仁德。若有苗修仁德,舜肯归之乎。”

    刚刚说完,老将汤和又站了出来,启奏道:“倭海上来,则宜海上御之耳。
迁民以避之,实乃有损我大明天威。若想除倭患,宜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
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倭人欺善怕恶,若一味避之,其必欺我欲甚,
非但沿海,内陆亦为其扰也。万岁若欲平倭,臣虽老,愿为陛下一行”。语毕,
两眼瞪向陈宁,白须微微颤动。

    丞相胡维庸见陈宁在汤和的虎目逼视下已经不能抬头,心念一动,出班跪倒,
建议道:“陛下,依臣之见,西平侯沐英所言甚是,陈大夫所讲亦不无道理”他
擅长体会圣意,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但身为文臣领袖,此刻必须坚持住儒家基本。
“陛下欲收辽东,驱海寇,乃英明之见,万世之福也。然国不可轻易言商,商者,
通有无也。今我大明富有四海,天下无我大明稀缺之物,通商于我何益哉,徒助
敌而”,胡维庸先拍了朱元璋一个舒舒服服的马屁,然后开始反驳武安国等人的
建议。“臣以为建海卫可,海关则不必为之,使我中原财货不外流,藏富与民为
上策。兴海关,则为晓谕天下之国可与我互市,天下之国与我平等,损我上国颜
面,因小失大。且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兴商者,必与民争利,
动摇国之根本,正如是,平辽侯乃武将,不通文墨,故有此议,臣以为陛下可嘉
其为国之心,不可听其言”。他身为丞相,乃文官之首,在中书省执掌行政大权,
一般没有人敢反驳他。这几句话又把矛盾引到了文臣和武将分界上,几个想赞成
武安国建议的文臣也不敢再出来说话,平素和胡维庸交好的中丞涂节、侍郎夏煜
等人更是连连点头,低声附和。

    “不然,陛下,臣以为胡相国之言谬也。”郭璞听胡维庸如此贬低武安国,
在文官队末挺身而出。“殷周之盛,诗书之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圣人治世,
首要富民,《易》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
以聚人曰财。‘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
也。商乃互通有无,使财富流动增长之力。农、工、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
政也。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税市,以厚商而利农。…。固兴商富市,不满
于土之人必有出路,商兴而国之赋税必增,国力也得助力。害群之劣马亦马也,
驯用得当可当他用也,大凡能为劣马者,其气力反而强于中下之马,调用得当自
能化害为利。人力流动则宗法势力必然削减,国家稳定必然加强。自古兴事多起
于野,次起于官,再次起于教,而未有起于商者,盖因商与农相较本无生存之虞,
而与官相较行事以利记而不以权重,与教相较而因其善计而不愚,故科举乃官中
之流水,商乃民中之流水也。。“郭璞的儒学造诣不在宋廉之下,掉起书包来决
不含糊。一番说辞绕来绕去,让胡维庸等人想要反驳,也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朱元璋见双方争执不下,把目光转向了太师李善长。李善长在朱元璋帐下多
年,曾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见,正是凭借他这个原则性的建议,朱
元璋取得了天下。他本来为丞相,因不愿介入众臣的意气之争,自洪武四年就告
病退居到太师的职位上,轻易不再发表任何意见。见朱元璋看向自己,出班说道
:“臣以为,平辽侯所言乃霸道,陈大夫所言为王道,皆可取,陛下可度时势而
纳。”

    “废话,老狐狸”朱元璋见李善长把皮球给自己踢了回来,心中暗骂。紧紧
逼问道:“太师以为,此际时势若何”。

    李善长见推脱不过,硬着头皮回答道:“收辽东,平海寇,势在必行,然我
朝去岁才征蒙古,士卒疲惫,不宜仓卒。陛下可先礼后兵………”。他的文驺驺
的话让武安国一头雾水,仔细想了,才明白他的建议是先给高丽和日本下一个最
后通牒,如果对方识相则好,不识相,则兵戎相见。“这不和老美差不多么”武
安国笑着想“看来这个每天上朝好像睡不醒的太师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争斗,本来就没有道义可言,但这老头居然把威逼利诱的事搞得名正
言顺,实在是他妈的高”。

    再接着听下去,武安国对李善长更加佩服,这个老狐狸的建议居然是:建海
卫,兴海关可以,陆地上建海关也是好办法。明朝物品充足,可以用海关准许相
关货物出口与否制约属国乖乖俯首听命。农、工、商、虞四民平等亦无不可,但
明朝本来就没有说过四民不平等,不必为平不平等再起争执。至于武安国等人提
出兴工商和实现四民平等的具体办法,不如先在北平等燕王的治下先试试,看看
效果如何再做定夺。但北征辽东的军费,则要这些‘试验田’独自承担,朝廷不
支付。海卫亦如此,所用海卫费用从海关收入中划拨。一番剖析不但照顾了胡维
庸等人的情面,又变相的部分支持了武安国的计划。同时采用了开办“特区”,
逐步试验的方法,规避了新政策带来的风险。正好符合朱原璋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