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酒徒]隋乱-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赎买麦铁杖等人遗体的金;今夜直接泅渡过去;将辽东城夷为平地。杨广却道:〃此番东征;诸多番邦可汗追随;鞍前马后。若是失信于人;将来岂能令他们信服!高句丽乃蛮夷小国;料也玩不出太多花样。且将黄金给了他;早晚联会连本带利收回来。〃
诸将无奈;只好从命。第二日;高丽人果然用木棺运来其余十具尸体。宇文述代表大隋陛下致河边以黄金将麦铁杖等人的遗体赎回。想起自己平日与麦铁杖的交情;宇文将军一路哭着返回了军营。
正午;杨广于大军面前;亲自持白帛为麦铁杖洗面。下诏褒奖麦铁杖曰:〃志气果;夙著勋庸;陪摩问罪;先登陷阵;节高义烈;身陨功存。兴言至诚;追怀伤悼;宜番殊荣。用彰饰德。〃当众追赠其为光禄大夫、宿国公;溢武烈。(注2)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右卫大将军于仲文、左卫大将军荆元恒百余将领皆着白衣;步行送麦铁杖灵枢于郊外。左武卫残兵以刀刺臂;洒血为老将军饯行。三军见此;无不激愤。
第三日;大隋皇帝陛下尽调军中弩车列于河岸。然后遣工部侍郎何稠再起浮桥两座。浮桥刚刚建了一半;高句丽人又调弩车来骚扰;被宇文迷指挥弩兵一阵攒射给砸了回去。
过午;浮桥渐渐逼近对岸;高句丽人在岸边百步外筑土垒;以弓箭手埋伏于土垒之后射杀筑桥工匠;大隋府兵以木筏载巨盾护桥。双方以羽箭强弩互相射击;往来厮杀了一整日;日落时分;各自罢兵。
是夜;高句丽遣死士毁未成之桥;被右翊卫将军王仁恭埋伏的兵马逮了个正着。仁恭与钱士雄有旧;欲为其复仇;将被俘高句丽死士皆绑上沙包;丢进了辽河之中。
第四日一早;何稠继续督工匠建桥;高句丽看到浮桥渐成;故伎重施;再度于上游放下火船。结果船没等漂到浮桥近前;便被河道中的木桩与铁索给拦在了外侧。原来何稠白天施工造桥的进度虽然慢;却偷偷地在每座浮桥的两侧架设了护桥暗桩;还以重金募集了死士游过河去;以岸边岩石为基;;在岩石和木桩以及木桩彼此之间连上了铁索。
浮桥在烈火照耀下稳步向前延伸;最边缘的那根巨大;又一次搭在了辽水东岸的河滩上。
注脚:及笄 (ji);古代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子;叫及笄;意在味着成年;可嫁人。
注目:麦铁杖等人的事迹见于;《隋书。麦铁杖传》原文加以修改;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武贲郎将军钱士雄;孟金叉又亦死期之;左右更无及者。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
酒徒以为;虽然扬广是个糊涂皇帝;但麦铁杖等人却是为国而战;事迹不应埋没于历或。
注满:章节编号错误国殇 (三上)接下就是国殇 (四上)了。酒徒之错;抱歉。


第二卷 功名误 第四章 国殇 (五 上)
浮桥接岸;左武卫的士卒率先在二仁恭的率领下呼啸过河。四月前一战;左武卫高级将领大部随麦铁杖战死;主帅后继无人。王仁恭因为护桥有功;昨日才从右翊卫将军的位置升迁到左武卫队将军之职;所以;他急着立新功以酬皇旁陛下之信任。而左武卫的士卒亦以当日主将杀为耻;奋勇拼命;将士们上下齐心;硬将前来的夺桥的高句丽人硬生生顶离了河岸。
河水再赤。
王仁恭手持一根丈八步槊;直接高句丽军阵;在他身后;百余名长矛兵和千余名刀盾手排成矛盒一个锥型;大步向前移动。这是标准的攻击阵列;王仁恭不喜欢防守;身后的桥面过窄;死守河岸只会让自己一方施展不开。而冲到敌军中去厮杀;则刚好减轻浮桥两侧的压力。只要能坚持半柱香时间的攻势;源源不断过河的大隋将士们则可以从容地在河滩上组成第二道军阵。第二道军阵既成;高句丽人就难逃一败。
跟在他身后的俱是些在左武卫当差多年的老府兵;战斗经验和格斗能力皆非高句丽士卒能比。大隋国力鼎盛;府兵们配备的in甲和兵器都极其精良。高丽人的羽箭射到身上;只要不射中关键部位;府兵们往往身中三箭后仍可呼喝酣战。而高句丽人只要被府兵们手里的大横刀砍中一下;就会筋骨分离。
片刻之间;王仁恭己经戳了四员高句丽武将下马。一名不知道何民族的渠帅挥舞着铁A藜骨朵冲来;试图凭借战马的速度和兵器重量将王仁恭撞翻;二人接近的瞬间;王仁恭突然蹲身;架尖向前;架尾及地。那名渠帅收势不及;战马重重地撞上了架尖;瞬间;马死;架折;骑手整个人高高地飞起来;落到了王仁恭脚下。
没等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渠帅从地上爬起;王仁恭弃塑;拔刀;一刀砍下了敌人的首级;将头发向手中一挽;高高地举向半空。
〃左武卫;报仇!〃王仁恭手举一颖血葫芦;仰天长啸。
〃报仇!〃千余死士齐声呼喝;大踏步上前;将高句丽人再次逼退数步。
王仁恭将敌将人头当作暗器丢出;脚尖同时一勾;居然将四十余斤重的铁羡纂骨朵踢了起来。单手一抄;他抄住铁羡纂骨朵柄;一手持刀;一手持铁瑛纂骨朵;左右配合着再次踏入敌阵。
几个高句丽悍卒试图夹击他;却被王仁恭身后的府兵舍命截下。数息过后;锥型阵列又深入高句丽军中三十余步;庞大的〃锥尾〃追随〃锥头〃向前;己经在高句丽军阵中挤出了十余丈宽的大口子。
面对面硬撼;大隋府兵近二十年内还未曾遇到过对手。锥阵两侧;高句丽士兵纷纷退避;尽力躲开这个嗜血的怪物。有聪明的高句丽士兵试图迁回包抄;攻击锥形阵列的背后;却发现不断有过河的左武卫士兵在校尉、旅率们的带领下;自动补到锥阵最后。
死亡的尖锥越来越大;越来越锋利。高句丽守将发觉事态不妙;调集重兵试图把这根插入自己心头的钢锥硬生生挤断。在他的指挥下;无数被高句丽重金招募来的不同民族的勇士用不同语言呼叫着;冲向钢锥的尖端;王仁恭面无惧色;左刀右锤;呼喝酣战;力保〃钢锥〃不弯;片刻功夫;他的浑身上下己经湿得如血池中捞出来的一般;却无人能令他后退半分
大隋军制;全国常备兵马共分十二卫;每卫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虽然大将军和将
军之间只差一级;但很多武将做了一辈子将军;也看不到成为大将军的希望。三天前;王仁恭还是右翊卫的将军;而昨天上午;他己经踏上了军人生涯的顶峰;成为十二府大将军之一。并且统领的是以勇善战为名的左武卫;大隋皇帝陛下最看重的嫡系兵马。
左武卫原来的大将军是麦铁杖;英雄盖世;在士兵中威信甚高。如果接替他的人是个不
敢冲锋在前懦夫;根本甭指望能让麦老将军摩下的将士们归心。王仁恭曾经从杨素出征;深知统兵之道;所以;今天无论于公于私;他都没有退缩的理由。
事实亦正如其所愿;王仁恭今天的英勇赢得了全体左武卫将士的尊敬;每当他身边的护卫倒下;立刻有人主动补上前来;力保主将的两翼不被敌军所乘。转眼间;他的锥形步阵己经深入敌军二百余步;只要再前进数丈;兵锋就可以接触到高句丽帅旗。
护卫在王仁恭左侧老兵突然倒了下去;没有敌人砍中他;而是他先前受的伤过重;握到此刻己经血尽力竭。一名高句丽士兵看到机会;挺矛从突刺王仁恭左肋;与此同时;王仁恭正前方的高丽士兵突然放弃了防御;用身体硬扛了他当胸一刀;然后整个人张开双臂扑了上来。
〃护我!〃王仁恭大叫求助;不管侧翼来的长矛;用铁瑛纂骨朵直接将正面敌兵砸飞。
一面铁盾应声而来;砸飞那杆志在必得的长矛。紧接着;盾后飞出一把横刀;将来袭者的头
颅扫下了脖颈。
长矛落下;被持盾者单手抄住来人手臂一轮;木矛被当做了铁锤使;硬生生将三名高句丽士兵砸翻在地。随即;矛尖疾刺;捅穿了另一名从正同扑向王仁恭的敌将咽喉。
〃好汉子;敢问姓名?〃眼前压力瞬间即减小的王仁恭大声问道。他看出来人力甚大;顺手将铁蒺藜骨朵柄部塞向对方。
〃河间刘武周!〃来人大声了回答;接过铁蒺藜骨朵;单手将杀过来的高句丽士兵逼退;然后顺势将长矛送给了王仁恭。
〃我疲;壮士可敢替我为阵首?〃王仁恭在接长矛的瞬间追问了一句。
〃有何不可!〃刘武周大笑着说道;斜跨半步;接替了王仁恭的位置;成为整个锥阵的最尖端。
〃护住刘队正;大伙冲阵夺旗!〃王仁恭在刘武周身后高举长矛;大声疾呼道。
〃夺旗;夺旗!〃左武卫将士大声呼喝;在王仁恭的调度下;跟在新的阵首之后向前猛插。
左武卫的英勇让从右翼另一座浮桥上过河的左翊卫将士面临的压力减轻了至少一半。打了小半辈子仗的左翊卫大将军早己过了亲自领军与人博命的年龄;与王仁恭相比;他更在诸军的协同。只见一队队左翊卫将士在其调度下陆续过桥;于河滩上排成一个个小方阵。几个方阵互相照应;很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