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权力-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诧异,王泥浜脸上却是挂着笑容,说了一通欢迎领垩导来青龙视察工作等等的套话。
    马头营很小加之穷乡僻壤没有什么过路旅客,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旅馆在前几年便已经关门大吉,陆铮等人的住宿,赵平凡有两手准备,一是在乡上准备出了宿舍;二是在小王庄请一家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农户做了准备,如果老书记要下村去住,便可以住进他家里。
    陆铮却是笑道:“叫海燕局长他们和泥浜回县里,明天再过来,平凡,咱就去小王庄李老蔫家去对付一宿。咱们啊,一堆人下乡住,那是给农户添麻烦,得给咱让地不是,得伺候咱们不是,那咱们下去到底是想干什么是下去当官老爷就咱俩,去李老蔫家。”赵平凡不禁有些犹豫,挠着头说:“好是好,可是李老蔫结婚了。”
    陆铮愣了愣,说:“结婚了他不打了十多年光棍了〃
    赵平凡说:“是啊,可是您不下乡经常住他家吗他呀,就总在外面说您的事,瞎吹嘘,说您跟他多熟多熟,可倒好,还真有姑娘就嫁给他了,而且是个黄花大闺女,比他小七八岁呢。”
    旁边人就都笑,显然觉得这个小插曲挺有意思,有人说:“老书记这是无意给点了鸳鸯谱啊,该去要谢媒酒。”
    陆铮却是皱起了眉头,说:“我觉得不太对。”多次下乡住在了他家里,却成了某种意义上成就他的特权,这种社会,肯定是有问题的。
    赵平凡特别能摸到陆铮的脉搏,别人都不清楚陆铮的意思,他却清楚,赶忙笑道:“也不是全因为您,主要还是去年小公社的副业见了成效,青菜收成好,李老蔫肯吃苦,工分多,公社发酬劳,他领的是第一档,而且农闲期间,他还听您的,去广宁打了一段时间的工,加上今年蔬菜形势喜人,眼见他小曰子就能红火起来,不大不小也成了小王庄的能人,这才有姑娘肯嫁给他。”
    陆铮微微点了点头,小王庄是小公社经济的一部分,从去年开始,贫瘠山地但适宜果树生长的土地开始种植果园,又有一部分农田规划为菜田,公社统一安排副业菜种,统一拉去青龙县城或者广宁甚至乌山销售,这就体现出了集体经济对小农经济的优势,自己家种菜,也就在家门口卖,卖不完的,烂掉也就烂掉了,但拉去经济发达的广宁甚或乌山,往往便能卖个好价钱,尤其是小公社的菜种多是菜花、蒜苔这种需要有技术员帮着指点技术的稀罕菜,不似以前,说起种菜,那铁定是清一色大白菜、西红柿,便是拉去市里,还不够车马费的。
    王泥浜在旁边问:“陆主席,你们用过饭了”这个点,按照老领垩导的习惯肯定是在路上随便买了干粮吃了,但王泥浜等人可是全留着肚子呢。
    陆铮笑道:“有点饿,那就先吃饭,马头营饭店还是有的今晚就住乡宿舍了。”
    当晚,马头营国营饭店便热闹起来,有来自市、县的大领垩导,厨师自然抖擞精神,卖弄手艺,煎炒烹炸,菜香飘上长街。
    吃过饭,陆铮等人住进了乡里的宿舍,一遛平房,虽然条件很简陋,但收拾的特别干净。
    陆铮和赵平凡秉烛夜谈,从农村建设的蓝图到乌山改革发展的路线,从小公社到乡镇企业到国有企业,陆铮讲了许多许多,很多东西对赵平凡来说很震撼,甚至一时难以理解,他只是默默听,默默记。
    第二天一早,面包车拉着陆铮一行下了小王庄,土路颠簸,陆铮在任修的广青公路到马头营即止,下马头营北部各村,几乎全是黄土路、崎岖山路。
    在危房一般的小王庄村支部,村民们听说陆书记回来了,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把马头营乡武装委员、马头营派垩出所所长王二根紧张的直冒汗,只能尽力维持秩序。
    村支书老陈头是个倔脾气,当初乡里安排小王庄栽果树种菜,他很是抵触,他觉得,作为农村人,种五谷杂粮才是本分活儿,拿了那么多地来搞副业,粮食欠收怎么办不够交公粮怎么办但作为老党员,又不能带头违抗乡党委的意见,更莫说,后来还听说这是县委陆书记的意思了。
    老陈头当时就琢磨陆书记到底是娃子,对农村工作不了解,瞎指挥,看来早晚会出乱子。
    谁知道一年过去,到今年春节前村里算了下去年的细账,全村竟然破天荒能每家每户发上百十元过年,当时全村敲锣打鼓的庆祝,可是,想向陆书记表示感谢,陆书记却在元旦后便调去了广宁。
    老陈头这声谢谢一等就等了几个月,此时握着陆铮的手,脸红脖子粗的承认错误,代表小王庄村民跟陆书记道歉,说一年前,他们没少在背后嘀咕陆书记的坏话。
    赵平凡则在旁边说,小公社管理的几个村去年收入都不错,乡里一些村子看着眼热,有的召开村民大会讨论过,都希望能并入集体经济区,有几个村支书整天追着他跑,就是要求“入社”。
    陆铮听着微微点头,说:“集体农业有集体农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要从长远看,咱们集体经济实验区这么短的时间内收益,其实是因为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乌山发展越来越快,市民们也就不会再满足大白菜、西红柿等寥寥几样菜种,加上蔬菜市场全面放开,咱们算是走在了前面。”
    “但是,如果仅仅想靠卖夏季菜发家致富,这不现实,所以,咱们的经济实验区,就是你们说的小公社,怎么规划,怎么走,还是要看长远,这就要靠赵平凡同志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老陈头和村民们都不大能听懂陆铮的话,还是热烈鼓掌,老陈头说:“我就明白一点,陆书记是咱们的领头人,是咱们的恩人!”村民们纷纷附和。
    现在陆书记已经是市里的领垩导,还没忘了青龙,没忘了小王庄,很平易近人的和大家唠家常,村民们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赵平凡又在旁边介绍今年化肥购入情况,说道多亏广宁化肥厂扩建后产量足,咱们临近县都受益,而且今年广宁化肥厂又特别调拨了一部分计划内化肥支援青龙,比在外面买议价肥便宜许多。
    这些,都是陆书记为青龙、为马头营村民做的好事,是陆书记在广宁时牵线搭桥,现在广宁化肥厂才会大力气支援青龙扶贫工作。
    陆铮笑着点头,说:“还真的是八方支援啊,不过咱们青龙想摆脱贫困,想实现富裕,仅仅靠外界输血是不够的,而且,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懒汉。输血不如造血,我们要自己主动谋发展,要学会利用我们的优势,比如瓜果业,一旦发展起来,那就不得了啊!我在这里也希望,我们能尽快的摘掉贫困县、贫困乡的帽子!能为所有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榜样!”
    大家都热烈的鼓掌,江海燕在旁边默默看着这一幕,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第二十三章 乱如麻
    回到青龙县城;陆铮同王泥浜等青龙县领导座谈中;又当即拍板;决定从市财政拨二十万元专款支持王泥浜和县农委主任徐爱妮搞的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
    现在市面上关于瓜果嫁接、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等等方面的农业技术书籍越来越多;一些渴望发家致富的农民也开始买这类书籍看;但往往这些书籍;说教味太浓;科学味太浓;理论味太浓;这让很多仅仅识得几个字的农民难以理解。
    由徐爱妮提议;得到王泥浜大力支持的农业技术流动服务站便由此而来;由县里统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村为村民服务;给大家讲解农业技术;这种面对面的帮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可以最大程度为农民解惑。
    用徐爱妮的话就是:“用农民能听得懂的语言为他们上技术课。”
    听着服务站的情况;陆铮同样笑着说:“小徐主任不错;很有想法我就说嘛;大学生坐机关;是浪费人才”
    徐爱妮脸红红的;眼里闪着喜悦和兴奋的光芒。
    陆铮在青龙时徐爱妮是团县委书记;不知道怎么就被调去了农委;却是得其所哉;工作热情很高;也很出了一些好点子。
    得陆铮表扬;得到这位老领导、市领导的肯定;徐爱妮松了口气之余;更说不出的高兴。
    回乌山前;陆铮去郭庄白大壮和白二强家里走了趟;想问他们谁去市里看闺女;可以顺便捎过去;白大嫂倒是眼圈红红的;真的想她闺女了;可现在正是春播季节;加之又要照看小卖部;实在是抽不出身;只能拿了一大堆零食请陆铮转交给闺女;却挨了白大壮好一通训丨斥;说陆主席多忙的领导;你这大包小包的;回头自己送去。白二强家却是院门紧锁;听白大壮说才知道;两口子去广宁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