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投资力度,各方面确实都是领先于全世界,自产自销自己玩都可以了,何必理会欧洲人的看法?
拍商业片,美国固然是走在全世界的前面,而就算是比赛文艺片的拍摄,因为有着大投资和更好的技术,美国人也依然是领先全世界。因为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对三大电影节不加理会,态度十分高傲。三大电影节有着一些比较独特的规则,他们都规定只有未参加过其他的电影节,而且除了原产国之外,未在国外放映的电影才能够参加电影节。这样的限制未免有些影响宣传和上映,所以美国人也就不是很在乎他们了。
而且,美国人瞧不起他们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三大电影节可以说是有着潜规则的,只要是好莱坞的顶级演员参加了电影节的角逐,那么怎么也得给他们个奖励:不然的话,下一次他们不来,美国人不关注,美国市场就丢了,就算是三大电影节都是些小众电影,他们也承受不起一下子失去了全世界最大的票仓的后果——三大电影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展销会的功能,他们惹不起买主。
因此,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参加三大电影节,拿到金熊金狮金棕榈,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唯独对于美国人来说,拿到三大电影节的奖项,不算什么成就。泰坦尼克号的主演莱昂纳多现在就是柏林影帝了,可是这些谁会关心?
那些东西对于好莱坞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只要肯去就人人有份的东西算的上是奖项么?
“可是去看看,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对此亚历山大却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柏林电影节有不少的投资机构的,我们的电影又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电影,说不定我们可以和投资机构搭上关系的。”
亚历山大这话倒是不假:作为政治电影,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拿到一些特殊机构的赞助的,而且,在电影节上,这样的机构也确实很多。利维就知道,前世的某位贾导演,自从在柏林搭上了日本的黑泽明工作室,从此就拿着日本人的钱专一拍摄禁片,而某位娄导演拍摄电影,也是靠着从电影节拿来的赞助拍摄的,到最后也因为投资方的外国背景而被禁止上映。
“阿历克斯,如果你想要让我们的电影去参与评奖,我不反对。可是如果你是想要拿这些钱那干脆就别去。我的电影得是我说了算,我不干这种事情。”
利维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有些钱能拿,有些钱不能拿。拿了别人的手短,到时候被别人强逼着宣传别人的理念怎么办?那样的电影还是不是自己的?
自己还没有那么掉节操,为了点钱什么玩意儿都可以拍摄。
“拿着别人的钱,拍摄宣传别人的理念的东西,那不是电影,那是广告。阿历克斯,你喜欢钱我不反对,可是请你记住:我不是一个广告导演,我不会拿这种钱的。”利维正色说道,“我只拍摄我自己想要拍摄的东西,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拍摄出来好电影!”
第八十七节提名和宣传
利维否定了亚历山大想要靠着电影节拉赞助的想法,可是对于参加电影节这件事,他想了半天还是选择了同意。
虽然柏林电影节的奖项的意义不大,不过好歹是个奖项。利维认为自己的电影在奥斯卡上面很难拿到奖项——和大船竞争太难了——所以,拿到一个其他的奖项也算是不错。
只是申报奖项,没有那么简单。一旦申报这个奖项,利维也得联系一下凯文史派西。作为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他的表现十分到位且出色,如果这部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播放,那么凯文史派西十有八九能够得到提名,甚至可能得到奖项,利维当然也得通知他一声,看看他去不去。
在利维看来,最好的情况,自然是自己和几个主演全都过去:既然要参加电影节,那么就表现出来足够的尊重才好。只是,参加这样的电影节,他也不能擅自替别人决定别人去不去,怎么也得通知一下,看看别人的时间。
利维很清楚,别说是史派西,就是另外两个演员也一样很忙。
演员和导演的生活是不一样的,除非是那些名气已经非常大了的导演,本身有自己的导演粉丝,愿意看他们走出幕后说话,否则导演很少有机会能够走到前台来。
可是演员不同,演员们在在电影拍摄完了之后,名气就会随之水涨船高,他的电影里的几个主演,在电影上映之后日子过得就都很紧张:各种宣传和活动已经让他们十分忙碌了,很难有机会参加别的活动。
比如休·杰克曼,这可以说是他拍摄的第一部好莱坞的电影。在电影中他的角色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可是他却把一个剧作家,一个反抗者应该有的硬朗和儒雅都表现了出来,他的出色的形象,一下子就在好莱坞打开了市场,也使得他获得了不少的片约。虽然这些片约五花八门,有些怎么看都不适合他来演,不过再怎么说,比起来回到百老汇扭着屁股跳舞还是要好上很多的。而且,因为休杰克曼本身长的颇为帅气,就在电影结束后,他还得到了为万宝路做广告的机会,一笔广告的收益,甚至已经超过了电影的片酬收入,他也算是明星了。现在阶段休·杰克曼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参加着各类的活动,为自己扩大名气,以求日后可以更好的在好莱坞获得发展。
连他都有了好的出路,更遑论是凯文·史派西了。他的表演一结束,就得到了好莱坞的一片赞扬。这部戏中,他大部分时候表情都没有变化,只能够通过细微的眼神,动作,局部微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就是在这一要求下,他还是把人物演得形象鲜活,把各种表情全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让人们不由得赞叹,他的演技确实是非同凡响。
“凯文·史派西证明了他的演技的深度,他不止能够演好了反面角色,也能够演好了正面角色,他扮演的人物台词不多,肢体动作也近乎没有,可是却近乎完美的表现了人物的转变,这样的演技配得上任何的荣誉。”
演艺界的各种评论,一向都是有着一些偏向性的。如同导演拍摄文艺片的就比拍摄商业片的受推崇一样,在电影表演的问题上,一直以来文艺界都比较推崇内敛的表情,神态,眼神的变化,对于夸张的肢体语言,以及过分张扬的台词表现技巧都较为鄙视。
80年代,罗伯特·德尼罗可以说是靠着皱眉的演技拿到了奥斯卡,一直到了新世纪,莱昂纳多还在不断地学习着他的皱眉技术——当然他的运气比较背一些——而另外一位天才演员阿尔帕西诺,就因为表演风格过于夸张,虽然念诵台词的技巧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可是张扬无比的演讲风格的台词朗诵就很难得到认同,直到扮演盲人才算是拿到了奥斯卡。同样,金凯瑞的演技也并不算差,票房收入也好,受欢迎程度也好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太过于夸张了,这样的风格很难得到青睐。
而凯文史派西在这一部电影里面的表演风格,就非常符合各种奖项评选的要求,而且比起来以往的电影,可以说是有着进一步的突破的。
凯文史派西的演技虽然公认很好,可是他的长相,实在有些特点过于鲜明,很多电影中,虽然他的演技非常出色,可是往往人们看到他的脸,就已经知道了他是反面角色了。
最为典型的就是去年的非常嫌疑犯:他的表演的确非常到位,的确非常出色,可是,长成了那个样子,又是大牌,人们一看就会认为他是罪犯,电影也就没了悬念。
可是这一部电影,他的角色安排的就很好。监听者的身份和良心发现的人,使得他在戏中的正邪一直都很难界定,人们就算看到了他的脸,也很难说他是好是坏。这部把演员特点和角色身份结合起来的电影,使得他的表现很棒。
电影和演员是互相成就的,有些戏交给了错误的人就容易出问题。举个例子来说,肖申克的救赎小说中,主角是一个身高1。60米的小个子,身材瘦小枯干,爬出通道还有可能。可电影版的演员身高1。90米,身材壮硕,再说挖地道,就很难取信于人了。
史派西拍摄这一部戏可以说是角色正好,也让他的表现极为出色。甚至于,在电影上映之后,人们就都说他已经锁定了一个奥斯卡提名了,而让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他是否能够靠着这部电影拿到奥斯卡。
凯文史派西的演技,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了一致肯定的,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演技甚至已经不比汤姆汉克斯差,除了那些老一代的演员,他也可以算是拥有着最为出色的演技的几个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