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们怎么办,就算要一个个是试,这么多窟窿,还不知道要试到什么时候!”徐平看着这满山的大大小小的窟窿也是只犯怵。
我对徐平他们说:“我本来是想要兵分两路的,两人一组,从山丘的两边开始找起。但是我突然改变主意了,我们不能这么盲目的去找,耽误时间的遇到危险就不值得。”
“既不一个个去试,有不分兵去寻找,那怎么办,咱们就干坐在等着,入口就会现出来。”徐平看着我,不明白我要做什么。
我对徐平说:“那倒不是,现在还没有等能够等出来路。你们再仔细看看这座山丘,这个地方有些不同。”
刚才他们在看着洞穴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我们面对的这一处地方有些不同。其他的地方上面的大大小小的窟窿分布的很均匀,但是这一处却不是这样。这里不是分布的很不均匀,相反分布很有规律了。
我之所不相信这些小窟窿有一个是进入到山丘内部陵墓中的,那是因为我知道,修建一个大规模的陵寝,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当然了赵佗是远远比不上秦始皇,用70万刑徒在骊山为他开凿陵墓。我之前和唐云馨万珊珊他们分析过,没有70万人,有个10万人是一定的。帝王一上台别的事情不会做,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选一块风水宝地,然后开始建造陵墓。
这和中国古代价值观有直接联系,因为古人相信视死如视生。也就是说一个人生前在阳间过的是什么样子,那么死后他在阴间就过得什么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帝王把自己的陵墓修建的豪华至极,那是因为他还想做到自己生前是什么样子,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那么自己死后必须要像自己生前一样,在另一个世界也要荣华富贵,权力无限。
这个赵佗就算自己再是圣人,再是明君,但是能够赶上汉文帝这样觉悟的帝王在中国古代还真是没有第二个了。中国从古至今,皇帝与伪皇帝大大小小的架起来怎么也能凑够一个营了,都跑不出这个圈子这个规律去。
我问万珊珊:“珊珊,你感觉我们进来之前的所看到的神道什么,赵佗修建的怎么样。”
万珊珊不知道我会为什么这样问她,但是还是很老实回答我说:“如果论规模的话,肯定比不上中原的那些正统帝王,但是也是修建的很有气势。看得出,当年赵佗为自己万年之后的事情尽心尽力。”
我指着这个遍是窟窿眼的山丘说:“既然外面修建的已经是很好了,你相信这里面会差很多吗。更何况传说这里面不仅仅是赵佗的陵寝,还充当过赵佗的藏宝库。为的是万一哪天被灭国了,留下足够的资金让后代作为复国用的物资。就算是里面是一个天然的洞穴,那他就不整修一下了,就不往里面送一些陪葬品了?”
万珊珊这个时候似乎是明白过来了,很高兴的说道:“对啊,每个帝王对自己的陵墓必定是尽心尽力的。为了修建能够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肯定会往陵寝里面运送大量的材料进行修整修建。建完之后肯定还会运进去大量的陪葬品,帝王一般都是三重椁一重棺。然后地位越低棺椁的重数就越少,普通的老百姓只允许用棺材下葬没有椁。”
徐平听万珊珊说了这么多,自己一头雾水还是没有抓住重点,打断万珊珊的话:“听你说了这么多,和我们要找的入口究竟是有什么关系。”
这个棺椁制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级。棺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已出现木椁,用于氏族中之头领。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
至周代,棺椁制度化,规定: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
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无椁。后世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时也有逾制者。《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详孔颖达疏。
《通典。礼四五》:“周制。。。。。。君里棺用朱绿,用杂金错;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鐟;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鐟;士不绿。”又“大唐制:诸彝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
解释了一遍,徐平还是有些不明白。万珊珊白了徐平一眼,徐平立马不说话了,万珊珊继续说:“赵佗就算不逾制,起码也是三重棺椁,就是外面两重椁里面一重棺。这就是问题域的所在了,你知道古代的棺椁有多大吗,小的都赶上两间房,汉朝时期的黄肠题凑更是大的出奇。要制作一重棺椁要动用上万人,安装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接着万珊珊的话对徐平继续解释:“要把这么庞大的棺椁运到里面,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洞口,也必须要用一条足够好的路。我们见到的窟窿最大的也不过是向大汽油桶一样大,站着根本进不去。这么大的洞,要往里面运送一根巨大的木头,怎么才能运进去。所以说,这里肯定有一处大的洞口,只是被什么遮挡住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片找出那个洞口,那是这个陵寝的真正入口。”
“可是要怎么找,就算把范围缩小了还是有些大!”徐平有点愁眉苦脸的。
我踢了踢脚下东西说:“不用走远了,就沿着这里往上就行了。你看看,这些是还没有拆完的木架,估计是当初搭建台阶时用的。这里正好冲着桥的方向,也是我们过来后发现的那条路的延伸方向。我们就在这附近找一下,应该不会太远。”
我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就在这附近记性。因为既然他们在这里已经搭好了架子,就证明肯定在这里运送过东西。地上的还没有清理干净的木材就是很好地证明,一些木橛子还嵌在石头里面。
这座山丘整个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没有土,连一株植被都没有。只不过让人感到惊奇却又感到害怕的是这上面都是大大小小的窟窿,隐隐中往外透漏着不祥。一整块岩石形成的山丘并不多见,世界上面有名的一座是澳大利亚的那座红岩山,被当地土著居民视为圣山。但是我眼前的这座石头山可是远比澳大利亚的那个大得多,起码是它的三个大。
我知道这座山是因为陨石撞击形成的,所以很特殊。当初这个地方估计也像大雾岭的其他地方一样,土石都混在一起,植被也很茂盛。但是随着撞击形成的高温,迅速让这一片区域内的土石什么全部融化,冷却后才形成这一整块的大石头。
我看了看上面,因为从这些窟窿中不是窜起一股股的雾气,我有些看不清楚。我于是卸下肩上背包,然后手脚并用的往上爬。既然我在下面找不到陵墓的真正入口,那么我就从上面找找看。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入口,那么我们就直接找一个最大的窟窿,试着往里面走,看看能不能进去。
我慢慢的向前爬,我在此之前看着这块地方就有些不对劲。因为别的地方石头上面的窟窿没有规律的分布,这里的窟窿倒是很有规律,上下左右的对称。我往上爬了20多米,垂直的距离也就是十几米高。我看出这块地方的特殊性了,因为我发现一个这块地方竟然一个窟窿都没有。
这一片没有窟窿的岩石大约有100的平方,因为在下面仰视又有雾气,所以一直看不清楚。 我爬上来之后,能够看得很清楚了,这一片地方一个窟窿都没有,很平坦,很光滑。八成我们要找的地方应该就在这个平坦的岩石下面了,只是怎么进去。
虽然也同属于这个遍是窟窿洞的山丘,但是这个地方却连一个最小的蚂蚁洞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我围着这块地方转了一圈,在这周围都是一些人的腰粗细洞穴。我往下试探了一下, 发现都是死胡同,也就是根本都不通。但是再外围的一些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数量太大,我不能一一去试。
漫山遍野的窟窿,根本找不到进入到里面的正确道路。
第四十一章 入地无门(下)
我们利用架设的绳桥到了深谷对面,在深谷悬挂的绳索上我们发现了不知道死因的当年交州刺史府的人,就是当年跟随士燮进入到这里的人。这座遍地大小窟窿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