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5年9月19日,在纽约的普拉札饭店,美国财政部长会见了七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共同签署了普拉札协议(即后来说的广场协议),提高了日元和其它货币对美元的比价。普拉札协议和美国财政部长的政策,导致日本经济出现了巨大失衡,其最严重的后果包括:日元急剧升值,日本国债增长,房地产泡沫及崩溃,日本银行坏债剧增。
日本“超级日元”泡沫,其作用首先是确保了日本能够购买大量美国国债。“超级日元”泡沫的第二个作用,是美国能够借助其资金力量,来支撑濒临崩溃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从1985年至1992年期间,日本的投资者购买了价值720亿美元的美国房地产。更为阴险的是,伦敦和美国华尔街金融界制造的投机泡沫,还在日本内部植下了东京称为“金融艾滋病”的祸根。反映该问题的一个很好标志,就是东京和大板金融中心外汇投机交易数量的增长。尼克松取消金本位以后,随着浮动汇率体制的实施,外汇交易额的迅速增长,超过了世界贸易额增长达四倍之多。1985年签署普拉札协议之后,日本外汇投机几乎增长了一倍之多。1988年,日本外汇交易额对外贸金额的比值,已经增长到62美元比1美元,相当于美国外汇投机指数的两倍。
西方新闻媒介流行的说法是,日本银行1985年降低利率导致了泡沫经济,房地产公司利用低息贷款,大量投机抢购有限的城市房地产,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新闻媒介的这种流行说法,其实是混淆事实的谎言。在半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政府高级会议上,日本被迫承诺大规模增加政府预算开支,据说也是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进口西方产品的开支。这一措施导致了日本政府债务的大幅度增长。
正如经济学家拉鲁什所说,“美国实际上命令日本,‘我们不许你们在世界其它地方投资,你们必须将赚来的美元聚集起来,炒高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形成名义资产的虚假膨胀,进而形成巨大的金融投机泡沫,这样日本出口赚得的美元收入,就源源不断地输入进投机泡沫,变成了过度膨胀的虚假资产,并且用于防止巨大泡沫的崩溃”’。
随着泡沫经济的发展,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疯狂猛涨。在日本的6大城市中,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的价格,从1970年的每平方米6千美元,猛涨至1991年的每平方米6万2千美元,上涨幅度高达10倍之多,创下世界前所未闻的记录。相比之下,纽约市区土地价格的最新高点,仅为每平方米1200美元。
随着日本取消了向世界其它地方的工业出口项目,日本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根据日本中央银行的统计数字,日本最大的150家商业银行,1985年的房地产贷款金额为17万亿日元,1995年猛增至57万亿日元,折合5700亿美元。日本中央银行感到了投机狂热的威胁,1989年开始推行信贷收缩政策,日本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还采取措施限制房地产投机,包括通过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禁止进一步发放房地产贷款。1990年秋季,日本前财政部长警告说,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界强迫日本政府取消金融市场管制,实际上意味着日本输入外国的“金融艾滋病”。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决定紧缩信贷,以遏制泡沫投机,但是,银行帐目上己积累了大量的坏债,灾难己经发生了,房地产市场失去了资金支持,从此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随着房地产公司纷纷倒闭,日本银行的坏债也越积越多。根据索罗门证券公司人士的估计,日本银行的坏债从1981年的1万亿日元,猛增至1995年的100万亿日元,折合一万亿美元。
日本的银行体系具有世界最大的规模,私人银行的贷款总额为700万亿日元,折合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根据国际贷币基金按相同口径计算的统计数字,美国包括商业银行和储蓄信贷银行在内的私人银行,其贷款总额为4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国债几乎为5万亿美元。敞若将英、法、德三国银行贷款总额相加,也仅仅同日本银行的贷款总额大体持平。
世界上15家最大的银行中,有9家是属于日本的银行。日本地区性商业银行的规模也很庞大。日本还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金融部门,大银行的存在有利于国家利益。日本银行体系具有庞大的规模,原因之一是日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据经合组织的统计数字,1993年日本国民的净储蓄额接近8190亿美元,几乎占整个工业世界的56%,相比之下,美国的冷储蓄为750亿美元,仅占5%。关键的问题在于银行贷款的质量究竟如何?近数十年中,日本财政部引导着日本金额巨大的储蓄投向工业和新技术领域,促进了日本工业引人注目的发展。日本银行的贷款质量相当高,1980年坏债总额仅为1万亿日元,折合100亿美元。坏债率仅为0。5%。但是,1985年普拉札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银行的帐面资产和贷款总额都迅猛增长,日本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开始出现问题。这一时期内,日本银行的投资重点从生产和工业领域转移出去,投向了所谓“后工业社会”的服务行业。1965年以前,日本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中,有65%投向了国民经济的生产领域,仅有6%向了非生产领域,此处指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行业。直至1975年,日本最大的150家银行的贷款中,投向生产领域的贷款依然占了总额的一半以上。但是,从1978年美国施加压力以后,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而非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则骤然增长。至1985年;生产领域的贷款下降为总额的38%,但是,仍然高于投向非生产领域的贷款,后者上升为贷款总额的26%。
自从1985年普拉札协议之后,贷款投向的比重则完全颠倒过来了。至1990年,生产领域的贷款所占比重下降为25%,而非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则上升为37%。这种贷款比例一直持续至今。倘若日本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之后,仍然将投资重点集中在工业、科学和技术领域,那么今日世界的面貌将会截然不同。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从1992年初以来,尽管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停止了增长,但是,非生产性贷款仍然缓慢增长,这意味着生产性贷款实际上开始下降。1995年第一季度,150家最大银行的贷款总额,甚至出现了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下降,下降幅度为2万亿日元,整个银行体系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贷款总额下降了5万亿日元。这就意味着,银行体系未能增加生产性贷款,而生产性贷款才能挽救坏债损失,支持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恢复正常运转。日本还深深陷入欧洲美元市场投机之中。日本银行驻伦敦和纽约的分支机构,发放了大量海外美元贷款,仅仅按日元计算而不考虑汇率乘数.其贷款总额就增长了三倍之多、日本150家最大的银行提供的海外贷款,从1985年的27万亿日元猛增至1990年的75万亿日元。尽管日本银行己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冲销坏债.但是.其坏债数量仍然继续增长。
日本的产业策划者为何会容忍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灾难发生的原因的确令人难以理解.正确的解释只能是英美金融资本对日本国家的攻击.所采用的攻击手段是一种典型的威尼斯泡沫骗局。历史上.威尼斯金融家们曾经反复运用过这种泡沫经济骗局。先是蓄意制造资产价格的虚假膨胀.诱骗当地市场投资者纷纷投入陷阱,获利后便撤资触发泡沫经济崩溃.让当地投资者陷入恐慌纷纷抛售,再趁火打劫廉价全面收购当地资产、十七世纪,威尼斯银行家采用这种泡沫骗局,廉价获取了伦敦金融界的控制权。19世纪又获得了华尔街的金融控制权。日本的银行危机也是其泡沫骗局的重演。英格兰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美国财政部和联邦银行,不断向日本施加政治压力强迫日本推行同样的金融自由化过程.否则将失去美国的核保护伞。
从1984至19884间.美国财政部不断向日本财政部施加压力.强迫其拟定详细的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计划。
正像欧洲美元不受美国法律的管辖一样,欧洲日元也不受日本法律的管辖,日本于1984年6月取消其有关金融管制,准许日本国内经营欧洲日元存款业务。由于欧洲日元的高利率和美国财政部施加的压力,从1984至1988年间日本逐渐取消了全部利率管制,追随着美国走向了通往地狱之路,日本于1988年进一步推行金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