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梵圣处
在这里,brahma 意为高贵和高尚,正如梵圣行一样(brahmacariya);vihara意指行为模式或境界,或生活方式。它们也被称之为四无量心或四无限心(appamana),因为这些心识光照一切众生,无有局限,无所障碍。
慈metta(梵语:maitri)慈爱,仁慈,善意,能温暖软化人心。这并不是肉体之爱,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慈爱直接对治嗔恚,恶意,厌恶(kodha);间接对治人与人之间的情爱(pema),慈爱包容一切众生,无一例外。慈爱的圆满就是人我一体(sabbattata),是对一切有情善德和幸福的祝愿之心,其主要特征就是仁慈,祛除一切歹心恶意。
悲karuna。当他人受苦,悲心能使善德人的心为之颤抖,从而解除他人的痛苦,其主要特性就是希望能去除他人的痛苦,直接对治歹毒(himsa),间接对治情欲之苦(domanassa)。悲心包容一切受痛苦折磨的有情,放弃残暴。
喜mudita。并不仅仅指同情,更指随同之喜,或赞叹之喜,直接对治嫉妒,间接对治兴奋,其主要特性就是随喜他人的财产和成功。喜心包容一切富有之人,溶化厌恶之心,是人具贺喜之姿态。
舍upekkha,原意为无分别之见,即既不执著,也不离厌。它不是一种享受主义的麻漠,而是心的彻底平静和心理平衡,是在充满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的生活沉浮中心态持有平稳境态,直接对治执著(raga),间接对治残忍。所以舍心去除贪欲和歹毒,其主要特性为平等。
在这里,舍心并不是仅仅指中庸之受,而是意味着一种标准善德。心情之寂然,精神之平衡为最贴近之解,舍心包容了一切善与恶,爱与非爱,乐与非乐。
《清净道论》详细说明了修习焚住的方法,以期获证禅定。
当一修行者成功地获得禅那,他即可以轻松地修习五神通(abhinna),即: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sota),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nana),他心通(paracittavijanana),神足通(iddhividha)。
这里要指出的是,三摩地以及这些神通对获证阿汉果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虽然它们对具有者来说无疑是一财富。例如,有些见地不佳的阿罗汉,在没有禅那的帮助之下,通过修习如实智而直接获证阿罗汉果。在佛陀时代,许许多多男众和女众没有修习禅那而成阿罗汉。
只有达到第五禅之人才能获取五种神通。
天眼通,即天人之眼或神眼,也可以称之为见一切之眼,它能使人看到天上和人间肉眼所不能见之事,无论多么远近。
对死亡和再生的知见(cutupapatanana)与此天眼相似,对未来的知见(anagatamsanana),以及根据众生善恶业而知其轮回之智是同一个范畴中的另外两种知见。
天耳通又名圣耳通,或超常之听力,它能使人听得见细微或粗旷之声,无论远近。
宿命通是忆念自己或他人过去生命的能力。对于这一种知见,佛陀的力量是无限的,而其他则是有限的。
他心通是知道他人的思惟。
神足通则能飞行于空中,行走于水上,隐身于泥土,变化身形等。
[注]
(1)遍。kasina,在这里意为全部,所有,完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物质概念化的现象中放射出来的光线可以毫无阻碍地廷伸到每一个地方。
在地遍中,一个人可做一个大小为一指距,直径为四手指的圆,把它用晨曦色粘土覆盖,使之光洁。如果晨曦色粘土不够的话,可以在里面放一些其它粘土。此同心圆就是地遍曼陀罗。
其它遍也应该这样理解。详情请看《清净道论》。也许要提到的是,经典中找不到空遍和亮遍。它们被排除在外,故共有三十八种。
(2)在古代的墓丛中,以及尸骨停放处可以找到此十种死尸,尸体放在那里不被埋葬,或火化,而是让食肉的野兽和禽兽吃掉。现在,不再可能找到这样的尸骨作为禅修法门。
(3)《中部》。第一品,第二十经,《增上心经》。第120页。
x
第三十七章 五盖——五种精神障碍
,_
心病有五,受其染污,心不柔和,无有慈爱和光明。此病不除,烦恼不灭。
——《相应部》
障碍(nivarana—ni+var,意为妨碍,阻止),意指阻止一个人的进步发展,以及阻隔解脱或升天之道,也可被解释为对忆念的覆盖、阻拦、束缚。
此障碍有五,即:贪欲(kamacchanda),嗔恚(vyapada),昏沉睡眠(thina—middha),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1.欲爱是指对根尘如色,声,香,味,触等的贪求和执著。它被认为是一障碍,把人束缚于此娑婆世界。
一般众生被此诱惑之根尘困裹,由于缺少自制自律,故不可避免地生起情欲。此障被静虑五性中的一境性(ekaggata)制约,证第一圣果后而得以息服,证不还果时得以根除。贪著的微细形式,如对色界和无色界的贪爱(ruparaga,aruparaga),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时才能够被彻底断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使贪欲得以消除:①对事物生起厌恶之想,②恒常观想厌离,③制约感官,④饭食适量,⑤广结善友,⑥有益言语。
2.嗔恚—恶意,厌恶。适意之物引起贪著、逆意之境导致厌离。这是两种燃烧世界的大火,在无明烦恼的助势下,它们在这个世界中制造痛苦。
静虑之一的喜(piti)能对治恶意。在证得一还果时,嗔恚得以随减,而在证阿罗汉果时才得以根除。
如下六种方法能断灭恶意:①对物境生起善意之想,②常作慈善观想,③生起业为自业之想,④坚持此种见解,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3.昏沉被解释为是一种心病,睡眠为一精神病态,麻木之心如同挂在树上的呆滞蝙蝠,或贴在竹杆上的糖蜜,或过份僵硬而无法铺开的奶酪。昏沉和睡眠不应被认为是身体上的懒惰,因为即使是断除了这两种烦恼的阿罗汉也感受到身体上的疲劳。它们使精神倦怠,正与精进(viriya)相对。它因静虑之一的伺而得以制服,在证阿罗汉果时被根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昏沉睡眼:①忆想饭食适量,②变化身体姿势,③观念光明之物,④位于开阔之地,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4.掉举—精神上的不安和心情的激奋,它是一种与所有不善意识相关联的心智之境。通常来说,不善之业总是与兴奋和不安为伍。
恶作—忧心仲仲,或是对所作恶业悔恨,或是因非行善业后悔。悔恨自己所作恶业并不能使人从不可回避的果报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悔悟就是发愿不再重复恶业。
这两种障碍因静虑之一的乐(sukha)支而得以息服。证得阿罗汉时,掉举得以根除而恶作在不还果时得以断除。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这两种烦恼:①博学多闻,②询问和讨论,③弄懂戒律的性质,④亲近资深长老,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5.疑—疑虑,犹豫。巴利语vicikiccha疑意缺乏智慧之药者(vi=空,cikiccha=智慧)。它也被解释为复杂思惟而产生的烦恼(vici=寻找,kiccha=烦恼)。
这里不是指对佛陀等的怀疑,因为即使非佛教徒也可压服此疑而得禅那。作为一种束缚,疑就是对佛陀等的怀疑,但是作为一种障碍,它是指非持之以恒于某种事情。经典注疏中对此疑的解释是没有能力如是决定任何事。换句话说,就是疑惑不定。
寻思能制伏此种障碍,证得初果时即可断灭。
如下六种方法可断灭此疑:①精通法和律,②讨论和询问,③弄懂戒律的本质,④坚定的信心,⑤广交善友,⑥有益言语。
第三十八章 涅槃之道——慧
小x说s网
诸行无常,诸受皆苦。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法句经》
观
当一个人一时遏止住障碍,获得静虑时,其心澄清,如同明镜,事事物物皆能被清晰反现出真实面貌。但他仍然没有完全断除恶念,因为止心一境,不善之流只不过是暂时地得以制止,它们可能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时刻再次显现出来。
戒律规范人的言行;止息把握人的心意;但是,只有最后阶段的观(panna智慧),才能使求证圣果之人彻底根除三摩地压服的烦恼。
一开始,瑜伽行者修习清净智见(dittthivisuddhi)(1),知见事物本质,以一境心分析、检验所谓的有情众生,这种寻思会使他明白:他所认为的我,或个体仅仅是心法色法的复杂和合而已,它们在不停的变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