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10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徐卫听他这么一说,看都没看完,就将公文扔在案桌上:“以旧制为准?倒回去?这几个怎么想的?”

一直不声不响的万俟卨此时道:“大王,既然四川各界有怨言,宣抚处置司就不得不重视。四川为战事已经耗尽民力,府库为之一空,百姓也是怨声载道。此时,仍强行推进新法,与民争利,恐怕不合时宜。”

“与民争利?”徐卫皱眉道。“万俟宣判,话不能这么说。先论这酒法,从前是公卖,每岁官府得利几何?于百姓又有甚好处?再说这茶法,之前是由提举茶马司负责,跟夷人耍的什么把戏?打白条,一年推一年,非但惹得边境不安宁,诸夷都有怨气,茶农干脆自己把茶树扒了,宁愿地里长草。我看不出来,在赵开变法之前,人民有什么利可言。”

万俟卨仍旧端坐,双手放在袖子里,也不看徐卫,就看着地面道:“此坊间流言,不足采信。”

“不足采信,你就去翻往年的旧账,再不然,到成都去,约谈士绅商贾,看看赵开到底是在与民争利,还是与某此人争利。”徐卫有些不悦。这万俟卨到任以后,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不知这厮到底怎么回事,专拿赵开开刀,凡是碰上四川转运司的公事,到他手里就没有顺顺当当办得下来的。不恶心徐卫几回,绝不签字联署。

而任用赵开变法,正是徐卫经营四川的一个重要措施。

“下

官正有此意。”万俟卨突然道。

“哦?宣判有何高见?”徐卫问道。

“从前只是民间有意见,今次一府三州的官员上书,非同小可。下官认为,宣抚处置司已经派员下去调查,了解四川各界的想法。”万俟卨不紧不慢道。

徐卫看他一眼:“也查四川转运司?”

“这是不可回避的。”万俟卨道。

徐卫一时不言,从鼻孔里深吸一口气,随口道:“罢,此事容我考虑,谁还有事?”

早会开完之后,徐卫板着一张脸进了自己的办公堂。喜鹊给他带来的那点好心情,就被一颗老鼠屎给败坏了。坐在椅子上想了片刻,又将方才没看完的公文重新拿起来阅毕,越恼怒。娘的,这酒法都变了多久了?现在一府三州的长官才上书说“与民争利”,早你妈干啥去了?

徐卫虽说是川陕最高军政长官,陕西他玩得顺溜,各司各府各州,他的命令通行无阻。但在四川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万俟卨来了以后,真有些针插不进,水泼不透的感觉。就说这回一府三州上书这事,恐怕也脱离不了万俟卨的影响。这货不能再留在跟前碍眼……

“大王。”张庆立在门口敲了敲门,另一支手里还拿着文本。

徐卫一抬头,示意他进来,后者来到他案前,将公文摊在桌上道:“这是去年在河东殉职细作间者的抚恤。”

徐卫拿起来看了一遍,便一手提着袖子,一手取了笔在上面签字,口中问道:“只是去年的?有没有……”

“哦,都包括在内。凡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过五年的,也一并抚恤了。”张庆道。

“嗯,行了,你记住,除了明文规定的抚恤金外,再由宣抚处置司拨一部分。”徐卫吩咐道。他手下的细作间者遍布陕西河东,这里头暴露的,殉职的,不在少数。若是士卒殉国,不光有抚恤金,家人还有粮拿,若是军官,其子女都可以有优待。唯独这些细作间者,作的贡献并不比官兵少,但他们的待遇实在无法相提并论,死了给笔抚恤,其他什么也没有。如果碰上那种失踪的,若是从前,基本上自认倒霉,因为有司没法证实你是死是活。直到徐卫立下新规,凡是失踪过五年,没有任何音讯的,也给予家人抚恤。当然,这只包括由各司派出的人员,收买的,投诚的,不在此列。

“是,即刻就办。”张庆应允道。语毕,拿起签好字的公文不要往外走,刚转半个身,见徐卫把笔一扔,脸色不好看,又回来道“大王在为堂上的事生气?”

徐卫不言语。

“说来也怪,这成都府按说是赵开变法受益最大的,几个新法都是先在成都试点,再全川推广。谁上书,也不该是成都府啊。”张庆道。

徐卫冷哼一声:“我相信,四川肯定有人有怨言,这是避免不了的。但这些人是小题大做,危言耸听。还呈请本司罢除新法,一切以旧制为准。哼,这几个难道不知道,他们能按时足额拿到钱,都有赵开的功劳?”

张庆思索片刻,建议道:“有的人不宜轻动,但有些未必。这次上书的,轻就斥责,重就调离,敲打敲打四川那帮人。”

徐卫有“便宜黜陟”权,比如这回上书的成都知府,以及三州知州,他可以用反对变法的名义将他们调离,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第七百二十五章弄走万俟卨

甚至,他还可以提请罢免,只是这样作动静比较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这种方法。徐卫摇摇头,并没有说话,张庆见状问道:“这股风不遏制,以后事情会更多。”

“我晓得。”徐卫道。“但调离几个府州长官没有用,根子不在他们身上。”根子当然不在这些官员身上,他们的后台就是宣抚判官万俟卨,说得彻底一些,根源在朝廷。如果徐卫想弄走万俟卨,不是没有办法,他完全可以有很多理由上奏朝廷,要求调走其人。更何况,现在徐良在台上执政,几乎可以肯定行得通。

但徐卫不愿意这么干,本来他现在执掌大权,手握重兵,就属瓜田李下,一有风吹草动朝中就有会反应,为了一个万俟卨不值得如此。

“那就把根子都扯出来。”张庆正色道。

“你有想法?”徐卫问道。见对方点头之后,他想了想,道“去吧,中午再说。”

马扩的小儿子今天成亲,娶了个商人家的女儿,因此丰厚的嫁妆着实让同僚们羡慕了一把。他虽然是半路出家追随徐卫,但很受重用,官拜宣抚处置司参谋军事,在西军里也享有威名。因此他娶儿媳妇,不光徐卫亲自主婚,很多西军将帅虽未亲至,但一份厚礼总是跑不了的。婚礼办得很风光,酒席也很热闹,百十来桌宾客酒足饭饱散去以后,徐卫和张庆就被请到了偏厅用茶。

“大王,张机宜,对不住对不住,才把宾客送走,怠慢了怠慢了。”这两个正说闲话时,马扩从外头匆匆进来。红光满面,一脸的喜气。

张庆一见就打趣道:“你这么精神作甚?又不是你成亲。”

马扩大笑道:“我怎能不高兴?这天下作父母的,哪个不盼儿女成家立业?今天一过,我就算交待完了。”他的几个儿子要么安排在秦凤,要么就在宣抚处置司,虽说不算什么身居要职,但前途几乎是保证了的。

“新郎倌作甚去了?”徐卫笑着问道。

“大王也知道,成亲就那么回事。这正酒一吃完,下午还得祭祖铺新床什么的,反正我是不管了。”马扩摆摆手道。

“你倒是想管,人家让你管么?”张庆一直开着他的玩笑。

“你这厮别耍嘴皮子,你那大儿子也快了。到时候,嘿嘿……”马扩笑道。徐卫和他这帮下属,就数他儿子生得最晚,像张庆的长子都已经十几岁了,再过个三四年岂不到替儿子娶亲的时候?

一阵玩笑,张庆收起笑意,道:“子充兄,早会的时候你看到了吧?”

“早会?哦,我又不是瞎子。哼,反正自打他来,碰上四川的事就跟灌了粪的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出来。”马扩冷哼道。“那厮甭说你我,连大王也没有放在眼里过,一门心

思都在搅和上了。”

“这回成都府还有几个州的主官上书,十有**是他撺掇的。这么搞下去,不是个办法。”张庆严肃道。

“大王应该给他提个醒。”马扩正色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上头指派来的,为朝廷张目,轻易动不得。”徐卫捧着茶杯道。

“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张庆试探道。见徐郡王点头之后,他继续道“现在河东府州县的主官倒是补得差不多了,但诸司还都缺着。大王兼任着河东宣抚使,依我看,大王不如上奏朝廷,辞了这兼差。”

徐卫看他一眼,点头道:“继续。”

“他的级别在那,等闲位置挪不动。但一路宣抚总还容得下他吧?”张庆道。

马扩听到这里,有些不明白:“你说让大王辞去河东宣抚使,推荐万俟卨接任?”

“就是这个意思。”张庆道。

马扩摇摇头:“我看悬,河东新复,百废待举,纯粹就是个烂摊子。这种差事,没几个人愿意接,虽说从川陕宣抚判官到河东宣抚使算是晋升,但他八成不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