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过从鄯州运送过来的物资,但进入西宁州城近后,补给的物资已经跟不上了,必须得赶到鄯州城去,至少要抵达曼头山一带,才有衣物之类的物资可以补充。

作为战争时候物资中转基地的鄯州,堆积了不少战略物资,包括将士们的冬衣,鄯州刺史李玄运这一年内也忙着为战争做服务的事,只不过因为鄯州离西宁州挺远,再加上我大军都是极其快速的运动战,物资不能有效补给上,补充给留驻青海之地将士的越冬物资,还有运送的途中,而踏上归程的大军,还不能取这些物资用,他们能取的物资,最近的只能从曼头山一带取。

因押送着大量的吐谷浑战俘,还有俘获的数量庞大的牛羊等牲畜,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天最多只有五六十里的路程,这个速度已经是极致了。

从青海西端的西宁州赶到位于东南方向的曼头山一带,有数百里的路程,班师的大军走了近十天才走完。

又一天日落时分,大军扎营后,慕容雪央求王易陪她到湖边逛逛。

一路行来,慕容雪没对王易提什么要求,今日这要求,王易当然满足,马上带着亲卫,陪着慕容雪往离营地不远的青海湖边奔去。

因为长年练武及打猎,慕容雪体格强健,虽然怀孕已经有几个月了,还能吃得消车马行进。

这美人儿喜欢骑马,不喜欢坐马车,王易特意为她打造的一辆有减震设施的马车,她也不喜欢坐,在王易的强迫下,以保护腹中胎儿安全为理由要求她,慕容雪才不情愿地坐上马车。

慕容雪想去湖边看看,乘马车过去不方便,王易只能让慕容雪单独骑马。

两人将亲卫们甩在身后,独自跑到湖边,看着落日时候美丽的湖景。

虽然久居在青海湖边,但慕容雪并不时常到湖边去看景色,落日时候的青海湖非常的美,慕容雪忍不住惊呼起来。

“晨阳,太美了!真没想到太阳下山时候景色这般好看,”慕容雪欢呼了两声,在王易含笑的注视中,又有点落寂,“晨阳,青海马上就要看不见了,不知以后能不能再回来!”

“不是喜欢住在长安吗?那就一直住在长安吧?少字若想回来看看,我陪回来!”

“真的?”

“真的!”

“那太好了…”

第四十五章大军班师

第四十五章大军班师,到址

   

第四十六章 长安来使

第四十六章长安来使

大军抵达曼头山近,在与西宁州一样同样在筑城的湟州补充了一部分物资,包括一部将士们的冬衣后,继续往鄯州方向行进。天气已经很冷了,所幸秋天时候青海一带降水稀少,湟河水位很浅,沿着湟河河谷往鄯州行进,不需要绕远路,行进速度挺快的。

在从西宁州出发约一个半月后,大军终于抵达鄯州近。

鄯州刺史李玄运率鄯州的大官员迎出城二十里,欢迎凯旋的大军归来。

鄯州的百姓几乎是倾城而出,迎接凯旋的王师,鄯州几近空城。

在鄯州百姓夹道的欢迎中,李靖率诸将在鄯州官员的陪同下,进到鄯州城内。

鄯州城内外,到处是大唐的军旗迎风飘舞,夹道欢迎的百姓,也用他们最热诚的方式,箪食壶浆,迎接凯旋的大军。

吐谷浑被平灭了,青海地成了大唐的一个都护府,鄯州一带的百姓不要再担心遭到吐谷浑人的侵袭,自这以后,他们可以在鄯州安居乐业,再也不要担心兵乱,这让他们如何不感激,王师凯旋归来,鄯州一带的百姓可以不需要官府的组织,自发迎出城去。

目睹这番热闹景象的大唐将士,还有以慕容顺为首的原吐谷浑头人们,他们的心情可以大不相同的。受到百姓如此热烈的欢迎,唐军将士们充满了自豪,而慕容顺等人则是不知啥滋味。

成王败寇,这是历史定律,慕容顺等人只能接受。

慕容雪看到鄯州这番热闹后,似乎也有点受到刺激,闷闷不乐,王易也没去问什么,只是令她身边的几名侍女,慕容莲等人好好陪慕容雪话。

除了李靖等一部分高级将领及慕容顺等入朝的原吐谷浑重要人物进到鄯州城内居住外,其他将士大部居在城外,王易所领的人马作为护卫帅部的中军,有幸可以居到城内,这也是凯旋的大军中唯一一支居住到城内的人马。

鄯州作为陇右道的治所,是大唐西北边防重镇,抵御西北方向游牧民族军事进攻的前哨和堡垒,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相比较周边的诸城,及陇右道的其他城池,鄯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面积最大,城墙也是建得异常雄伟高大。自唐建立以来,历任鄯州军政长官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大部分的粮食需求,省却内地长途运输之劳,而且也使鄯州一带农业生产水平、耕种技术提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因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使得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但自此战以后,鄯州的战略地位将大大地下降,不再是西北的门户,成了内地之城,但作为商旅行人的中转之地,其地位还是同样存在,甚至还因为青海之地归于我大唐治下,而得到提高。

以后往返经过鄯州的人员和物资,将会大大地增加,鄯州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作为鄯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刺史李玄运,他并没有时间去考虑鄯州以后的地位会如何变化,这一年里,他和他的属下们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并还将继续忙碌。

鄯州是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总后勤基地,出征大军所需的粮草等物资,都是在鄯州集散,以后青海之地所需的物资,也大部需要从鄯州转运。

战争进行期间,朝廷筹集的物资,先从长安和其他州府运送到鄯州。运抵鄯州后,全都是李玄运领着州府的大官吏接收,登记造册后再转运,十多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不在少数。

虽然大军进入青海腹地后,因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及其他粮食物资比较多,基本能满足战时所需,对后方物资的需求下降,鄯州官员们在物资分配方面的工作量有点下降,但他们接下来要负责一项很棘手的事,那就是俘虏的看押和转运,这是件非常费心费力的事。

库山、曼头山、牛心堆战役后,大批的战俘已经从前线送到鄯州来,鄯州的大官员在管理分配物资的同时,又忙着接收安置俘虏。最先送来的是库山一战的一万多吐谷浑俘虏,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战俘,着实让李玄运犯了难。州兵数量虽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负责粮草的士兵留下来协助李玄运,但物资要许多人保护,并随时准备运送到前线,如今还要分兵出来看管俘虏,且俘虏营的设置和守卫也是个难题,还真的让人头疼。不过经过李玄运和他手下官员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但源源不断的俘虏从青海边送过来,让李玄运及他的手下,还有鄯州的百姓有些傻眼。

以前与吐谷浑的战争打了不少,吐谷浑人腿脚很利索,跑得飞快,俘虏是很少抓住,最多几百上千人而已,鄯州官员从来没为关押俘虏的事犯过愁。没想到这次战役俘虏却是几万人,这让所有鄯州的官吏和百姓都目瞪口呆,难道李靖所率的大军,比吐谷浑人腿长得更长,跑得更快?会飞不成,还是吐谷浑人都蹲在那里,就等着唐军去抓的?不然何以有这么多的俘虏?

这么多的吐谷浑俘虏被送来,鄯州的官员在震惊之下更是异常兴奋,这些以前老是忍不妨来骚扰鄯州的吐谷浑人,终于没机会再蹦达了。但高兴之余,作为刺史的李玄运又犯难了,鄯州已经安置了不少的俘虏,后面送来的俘虏已经无处安置了,没法,李玄运只得急报长安,让相隔并不太远的兰州也接受俘虏。

朝廷同意了李玄运提出的意见,让后续的俘虏押送到兰州去安置,李玄运也把最早的一批俘虏派兵押到兰州,并把后续送来的俘虏直接转送兰州。到后来,兰州也吃不消接收了,兰州刺史更傻眼,哪里来这么多的俘虏,难不成吐谷浑人全都哭着喊着往唐军阵前跑,请求投降的吗?

兰州官员也向进行求救,希望能将俘虏转运往长安一带,朝廷也同意了,并派遣了一些兵部与民部的官员来协助处理战俘的事,让两地的官员减轻了一些负担。

不过李玄运和他的手下要处理的事太多太多,几乎一刻都没有闲过,也没睡过什么好觉,甚至连上个茅厕都是屁颠颠地跑着来回是,晚上也歇在衙门里,不能回住处。

眼看战事已经快结束了,却没让李玄运有空下来的时候,从长安和其他地方运来大量的物资,要通过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